找回密碼
 註冊

New Fighter 150, 雙渦流系統惡搞

honda231 發表於 2016-1-14 12:47 New Fighter 150, 雙渦流系統惡搞3844
大魔王你好,這兩天在摸索STCS的作動,發現!!

1、大哥你在文章提到將STCS電磁閥插頭拔除,是三氣門進汽模 ...

你別天真了,等大魔王回復,鬍鬚都長到地上
看看新g6他說要po測試文,等了數月
AIRHORSE 發表於 2016-1-19 13:30 New Fighter 150, 雙渦流系統惡搞3769
你別天真了,等大魔王回復,鬍鬚都長到地上
看看新g6他說要po測試文,等了數月 ...

那就殘念.......
喔兩種模式可以切換 下次來個自動駕駛!
真是厲害的惡搞
佩服佩服
除了NFT之外
其他類似的車款也可以這樣玩嗎?
AIRHORSE 發表於 2016-1-19 13:30 New Fighter 150, 雙渦流系統惡搞2909
你別天真了,等大魔王回復,鬍鬚都長到地上
看看新g6他說要po測試文,等了數月 ...

真的等了好久阿 New Fighter 150, 雙渦流系統惡搞5241
我在NEW FIGHTER ZR上測試,把電磁閥接頭拔開是維持在四氣門運作,接頭接回去,在將兩條線接上燈泡,車子發動後燈泡就亮了(三氣門),催油門STCS作動(四氣門),燈泡就熄滅,所以車子在三氣門狀態下是呈現-通電-電磁閥開啟的狀況,四氣門狀態是-斷電-電磁閥-關閉的狀況,以上測試跟這惡搞STCS文章有出入,是否有版友實際測試後狀況跟我一樣呢?

給個讚

http://forum.jorsindo.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17184&pid=6913377&fromuid=141495 已發過了唷,你測試是正常的,老大沒時間回復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7-3-28 20:56


kivenh27 發表於 2017-3-28 19:18
我在NEW FIGHTER ZR上測試,把電磁閥接頭拔開是維持在四氣門運作,接頭接回去,在將兩條線接上燈泡,車子發 ...

http://forum.jorsindo.com/forum. ... &fromuid=141495

已發過了唷,你測試是正常的,老大沒時間回復

給個讚

沒看全部的文章,所以沒看到你有發文,很抱歉。 我對你說的控制電路有興趣,可以傳電路圖給我嗎?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7-3-29 00:08
honda231 發表於 2017-3-28 20:56
http://forum.jorsindo.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17184&pid=6913377&fromuid=14 ...

沒看全部的文章,所以沒看到你有發文,很抱歉。
我對你說的控制電路有興趣,可以傳電路圖給我嗎?

給個讚

由大魔王提供的觀念,三氣門進氣模式在中低速優於 四汽門進氣,反之高速時四汽門進氣優於三汽門,為原則的基礎控制電路 此電路有幾點前提 1、不影響本身車上電路 2、故障燈不可亮起 3、如果不滿意可隨時拆掉,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7-3-29 12:16


kivenh27 發表於 2017-3-29 00:08
沒看全部的文章,所以沒看到你有發文,很抱歉。
我對你說的控制電路有興趣,可以傳電路圖給我嗎? ...

由大魔王提供的觀念,三氣門進氣模式在中低速優於

四汽門進氣,反之高速時四汽門進氣優於三汽門,為原則的基礎控制電路

此電路有幾點前提

1、不影響本身車上電路

2、故障燈不可亮起

3、如果不滿意可隨時拆掉,且不破壞原線組

4、可隨心切換原廠模式控制STCS或手動控制STCS作動

在這樣前提下,設計出一套電路,測試實驗後很滿意,上述前提都可達成,

但問題來了,本身只在實驗室內作測試,無法進行路試。

想請大魔王撥空幫忙,在起中速時候,三氣門進氣的模式,到底有多少有感的感覺或者有數據上的證明

New Fighter 150, 雙渦流系統惡搞1670

以上是我上次的實驗

等不及老大測試的數據,現在已完整上車

但是本身無儀器測試,故無法提供數據,只能提供感覺,至於你目的的控制電路,還是車輛行駛樂趣,你自行斟酌決定是否相信

路試的感覺,將STCS限制在單通道進氣時,起步油門超過1/2,轉速會有點被拉住的感覺,其於無明顯感覺,極速未試。

如限制在雙通道進氣,其實很無感,因為一般自己個人騎乘,都超過1/2油門。

控制電路方面,因為有一段時間,沒留底,目前也無空閒畫,所以重點跟你說,我是兩顆繼電器去達到我設定的條件做動,其餘留給你DIY想一下吧。

祝順心

給個讚

感謝你的分享  發表於 2017-3-29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