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快速看:
・Google 藝術與文化推出 AI 實驗功能,讓你輕鬆學習打光。
・AI 聊天機器人不僅可以引導教學,還能根據指令協助設定場景與光源。
・虛擬攝影棚的功能設定相當豐富,還能拍照記錄打光設置。
時代真的變了,從來沒想過攝影打光,居然也可以跟聊天機器人學!
透過 Google 藝術與文化網站的實驗功能「Learning Light」(點連結即可前往)。你將可以自由設定共六盞棚燈、超多樣的被攝物體(包括人偶)與各式背景。
並且直接跟 Google AI 討教學習燈光知識 - 甚至還可以把「它」當成全能的攝影燈光助理,直接下指令要它打出你要的光線或氛圍。
喔對了,小編測試了一下,它是可以支援中文的唷(雖然會回你英文啦)。
如何使用 Learning Light 來學習攝影打光
「一個互動工作室,您可以在 Google AI 的幫助下透過光線設計獲得創意」- 這,是 Google Learning Light 互動實驗藝術功能的描述。
不過個人認為,「Learning Light」實驗功能真的的打破了過往學習攝影打光的工具創意。
在選擇「啟動實驗」之後,你將會看到一個虛擬的攝影棚出現在網頁的右上的主視窗中。
左邊是包含 LuxBot AI 打光聊天機器人與控制光線、加入被攝物的控制面板;右下角則是基礎教學與個人覺得超帥,可以透過臨摹藝術畫作的「光線」來學習打光的課程。
在主視窗中,你可以直接移動畫面內的物件或人偶來觀察不同位置的光線效果 - 可以按 CMD(Windows 應該是 CTRL 吧?)搭配滑鼠來旋轉物體。
這個虛擬攝影棚可以加入的物件,包括模擬人類的人偶,還有可以確實透過光線體會不同材質對於柔光、硬光等的反射效果的虛擬物件。
光線的部分除了燈光強度、柔光效果與角度之外,也可以透過光線顏色的調整來營造不同氛圍。
教學部分,雖然因為 LuxBot 聊天機器人主要支援的語言為英文。所以多少會給人有點難以親近的感覺。
不過就基礎課程來說,Learning Light 的 AI 會暫時關閉自由打字聊天功能,改採二選一的選項。所以認真講,順著課程練練英文一路選下去也不會太難。
因此蠻推薦大家可以跟著這個 AI 好好學習一下光線的各種基礎知識。
來到 Free Style 自由打光的模式時。個人很推薦在玩過了幾盞固定燈光的選項之後,可以將背景調整成車站、大太陽戶外、餐廳等場景,嘗試模擬出在那個環境之下的光線會是什麼感覺。
也很推薦跟著教學課程模擬像是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等著名畫作場景的打光課程 - 真的很有趣!
結語:出乎意料有樂趣與高科技的模擬打光學習功能
是說,雖然打著學習打光的 Learning Light 確實提供了不少虛擬打光的選項與設定。不過還是要講一下,目前看來虛擬攝影棚的燈光角度方向與高度都不能調整,仍是比較可惜之處。
不過光是這六盞燈與各種選項所能達成的場景複雜度來說,個人認為應該就很夠許多人鑽研許久了 - 小編自己這輩子可能也沒什麼機會一次打六盞燈(還包括頂燈啊!),所以會覺得目前的版本也很夠玩了。
重點是,Learning Light 不僅支援在虛擬攝影棚裡面「攝影」拍照的功能。甚至在回放照片的時候,還可以顯示場景中所有燈光的調整數值。
所以姑且不論當你出一張嘴(其實是按鍵盤)要求 AI 機器人所打出的光,合不合你的意。但個人覺得這功能應該也相當適合做為專業人士打光的模擬參考用。
說真的 Learning Light 的功能強到這個程度,總覺得之後如果 AI 還能把真實或生成的被攝物體或人物,合成到這個虛擬攝影棚裡面完成拍攝的話,應該就會超級好用。真的很期待這套功能未來可以對專業攝影帶來的啟發。
--
圖片/引用來源:Google 藝術與文化
本文章最後由 rOsS.W 於 2025-4-9 18:0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