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前鼓改碟、減震、煞車、輪胎)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4024-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前鼓改碟、減震、煞車、輪胎)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4373-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3(傳動-MTRT彈簧+碗公)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4677-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4(黑色輪框貼+防盜氣嘴+KOSO後視鏡)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5057-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5(各點清潔、各式Nutec油品更換)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5431-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6(Nutec減震油+Swage煞車油管+平衡)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5802-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7(傳動-MPA輕量化普利盤)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6198-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8(外觀-KOMINE行李袋+俏麗後土除)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6544-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9(傳動-CMR輕量風扇盤+混合普利珠)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7192-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0(SS擴散排氣上身+番外篇)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7871-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1(Rizoma後視鏡+進氣軟管)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52729-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2(改前土除、加手銬、腳踏啟動移除)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53383-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3(座椅改良)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54183-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4(Rizoma平衡端子+車牌架)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54601-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5(10改12+DY套件+Rizoma油壺與支架)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55674-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6(找回路感+換裝金得意尾翼)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61766-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7(輕量化-鋰鐵電池+俏麗傳動蓋)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62149-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8(外觀-260碟盤+Jet Power後土除)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62488-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19(KOSO油溫表+晝行燈)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69978-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0(直上前100/90-12,後110/70-12)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76950-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1(輕量風扇,拯救開閉盤)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04172-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2(SKF軸承,MAXXIS M6162換新)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07502-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3(雞牌輕量風扇、CDI、紅線前叉油)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07953-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4(珠碗組換新)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09019-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5(CMR高壓線圈+LED大燈帶光圈)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33501-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6(引擎吊架,碳纖風扇蓋,DX碗公離合器)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33994-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7(Posh PK7,RPM框,NCY培林搖臂)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37403-1-1.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8(55缸、Part油冷排、Braking碟盤)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38483-1-2.html
得意-彎道老人特試車Part29(Part油冷排安裝,最終章)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53158-1-1.html
話說避震器實際路測,冷車一切正常,隨著熱車彈跳感加劇,冷熱狀況差異太大,亂猜不如直接拆。
且熱車後,車輛靜止時捏住前煞,上下搖動避震器,會出現〝段落感〞,一般是損壞的避震器才會這樣,但新裝幾天的又沒撞到,不可能壞掉,何況冷車並無此現象,平價避震器的填充油,本來就不可能有太高的要求,打算更換減震油測試。
所以就出現拆車事件。
拆避震器上蓋。
取出彈簧。
記得〝下密上疏〞,彈簧裝反了,路感會很奇怪。
先行測量減震油面高度。
然後將換油專用工具定位,鎖定減震油面高。
反覆抽動減震管,然後倒出管內舊減震…
噁~嘔~買菜而已,沒操這麼兇吧?新裝就沒幾天,對天發誓喔!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
拆掉阻尼棒固定螺絲,就可取出阻尼棒。
避震器完全分解達成。
以煞車清洗劑,徹底清洗各部零組件。
由於是半速乾特性,不會因為瞬間低溫與熱空氣作用凝結小水珠,所以沒有出現空氣槍亂噴一通的畫面。
擠出適量潤滑油。
平時使用在軸承上,可長時承受230度高溫不變質,油膜薄且強韌,附著性極佳。
可順道修補並填充油封間隙,提供更加氣密性,並延長油封壽命。
反分解順序裝回,抽動減震桶心數次,確保順滑度。
殘餘部分擦掉即可,不用再清洗。
減震油,低溫對應10W、高溫對應20W,自動黏度可變,與KYB競技級的減震油PK,不分軒輊。
哥用微笑保持低調,卻不知道微笑也讓世界煩惱(這個人已經快被我搞瘋掉,經常出現不自覺的傻笑,而且頻率越來越高,甚至最近已經進化到仰天長嘯)。
哥炒的不是知名度,是寂寞;挣的不是錢,是脆弱。
正經一點…裝上專用工具,抽出多餘油量,確保油面高與更換前一致,條件相同,才能客觀比較減震油的差異。
千辛萬苦,總算完成。
實戰感言︰有藉於往日使用在重機上的經驗值,換在小車上的確有效改善(短且非常普通的設計,本身就無法跟高檔避震器比擬),熱車的避震器段落感幾乎能消除,也因為這麼不利的條件(又短又小…),更容易區分出差別(相較相同使用車齡的檔車、重機避震器,即使更久不換油,都未必有這麼清楚的差異感受,光是粗跟長就比你強了…)。
個人經驗判斷,即使再更換高磅數彈簧…等的作法,只會讓避震器的回彈更嚴重,不更換避震器組,能做的極限大概到此為止。
急煞時,必須第一時間消去所有動能(這跟煞車與輪胎有關聯性),下沉到定位隨即穩穩上升至原狀態;行進間遇突起物,標準應該是車身沒有改變,避震器〝往上縮〞(經典畫面就是阿湯哥在不可能的任務2,騎著街車過橋然後轉彎),過強的回彈會容易把輪胎〝拔離〞路面,且對駕駛者雙手造成不適;遇坑洞則類似急煞的動作狀況。
文字實在很難表述〝有點硬又不能太硬、有點軟又不能太軟,有時後硬了是太軟、有時候軟了是太硬〞…
總之,能使輪胎死命抓住地面的最大極限就對了,輪胎沒有抓地就等於失控。等我想想怎麼寫…當年應該多唸點書,不要只顧著玩的…
雖然只有買菜,偶爾趕特價時段,但總覺後輪有個特定的共振點(就是不平衡啦)。10吋小圈其實感覺不明顯,但個人可能有靈異體質,所以平衡機又拖出來玩。
測量胎皮寬(Snap-On送的這把尺就很掉漆,質感也太那個…),平衡能做好最重要,不管了…
電腦自動測定。
設定好要平衡的是十吋圈,以及電腦自動輸入的數據。平衡方式有三種可供選擇,我是選擇單邊貼的。
欲知詳情,還是請洽〝一輝〞,聽是聽懂了但又解釋不來,還是回家多唸點書…
電腦會指示在〝何處〞貼上〝多重〞的平衡塊。
再次測試,進行黏貼平衡塊後的確認。
平衡達成。
平衡前輪,要先換承載軸心。
因為輪圈中心孔尺寸不同。
一次搞定。看起來我的靈異體質不是神經過敏,今晚不用去看精神科醫師了。
煞車皮清潔。
煞車鼓清潔後裝回。
千呼萬喚,終於等到手。
一直是個人偏愛的日系品牌(這台不是F1,用重機等級的就夠),至於歐美系的極品就是Earl's跟Goodridge。
小日本就是這個樣,包裝比產品還多。
左為與煞車油管同品牌的煞車油,也是賽場重機等級對應;右為家中車輛使用剩下的,號稱保時捷、法拉利的〝陶瓷碳纖維煞車系統〞,操到煞車盤翻紅,仍然不失制動力。
油管走向,維持舊有路線。
老闆細心的先幫我包上膠帶,以免使用工具鎖上以後,留下印痕,破壞成品美感,除了專業與細緻度,還有客戶的心理感受,這就是我喜歡到這弄車的原因。
固定煞車油管。
先把剩下的用完,新的煞車油等訂貨的油壺到再開,反正兩瓶隨便挑一瓶都夠用,這車還不到十匹馬力,可差遠了。
排完空氣,怎麼又拆?
因為車主很機車,所以又要全部洗乾淨,重新裝。
煞車油壓開關的電線,用黑色束帶藉油門線固定,這樣就比較有一體感。
再次感謝老闆的耐性與細心。
這是另一個好玩的用途。
潤滑之外,還能拋光電鍍品。
這次終於對了。
不過這配色也太張揚,明明就訂黑+鈦色的,又寄錯。
實裝感言︰先前提到的,在〝快要煞死,到把手完全按壓到底這段,硬梆梆沒有Q度,也許是台灣油管的特性,比較過幾家差不多都如此〞。上述幾個知名國際品牌都不會有這個現象,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
這點其實不大好說明,打個比方︰如果曾經因為某個不注意的聲響,引發了引擎大修,我想很多人從此以後,都會牢牢記住這個聲音,並且只要再次聽到,就會緊繃神經,趕緊找時間檢查,但是沒聽過的,怎麼就是聽不出來多了什麼聲音,因為文字很難具體描述聲音。
這煞車手感雖然不明顯,但被我〝捏到了那個點〞,可能是個人吹毛求疵或是某些心理陰影作祟,畢竟救過自己的命,這種信賴度跟依賴性是很難形容的,最終還是決定更換金屬油管。
其實,換不換可能根本沒差吧?運氣好的別碰上,運氣不好的碰上一次,就不知道下一次還有沒有機會了。玩車,可不是玩命。
[ 本文章最後由 youqianren 於 2012-5-16 12:0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