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一般人在 ChatGPT 爆紅後,各大廠包括 Meta 與 Google 是為了什麼,要這麼積極地在生成式 AI 領域苦苦追趕。相信不少人應該都跟小編一樣,都會猜應該是要用在廣告之上。
近日,YouTube 突然在 Upfront 大會期間發表了一個新的「高峰時間點 ( Peak Points )」的功能。還真的給人 Google 已經不演了,將直接將 AI 用在「精準打斷」觀看體驗的方向。
就官方的描述,這功能是「Gemini 合作開發的新產品,能夠在 YouTube 熱門內容中識別出最具意義或「高峰」時刻,將品牌置於觀眾最投入的位置。」
沒錯,AI 被用在了廣告上,其實完全不意外(而且早就有一些例子了)。
此外當我們看到 YouTube 最近會統計關注度,並顯示於播放時間軸之中的關注度曲線的顯示功能,也確實看起來非常適合用在廣告之上。不過你我其實都知道,如果有天 Google 真的這樣做了,肯定會引起相當大的反彈。
而 YouTube 不僅做了,還敲鑼打鼓的在發表會像廣告品牌們宣傳這個功能(嗯...)。
是說,至少就 YouTube 首波放出來的預告是可以很明顯看出,官方有刻意避開打斷感動的狀況 - 求婚影片的求婚橋段並沒有被打斷,是等到雙方接吻之後才「進廣告」。
但不意外的,這個會刻意找影片高潮點插入廣告的功能,引爆了熱烈討論。認為 YouTube 這樣是相當惡意的打斷觀看的體驗。最終,Google 也不得不發出聲明來避免誤會。
Google 在聲明之中的第一點就明確提到,影片高峰的插入式廣告「僅在影片中引人入勝的片段結束後才出現。」並且會考量到內容的自然流暢性 - 完整的機翻內容我們放在本篇之後,基本上 Google 是希望能讓大眾消除對於這種做法的擔心。

其實大家的反應會這麼大並不難理解,畢竟 YouTube 原本的插入式廣告一直都給人很突如其來的感覺 - 很多段落、不可略過之類的廣告方式,也成為了不少創作者開玩笑的梗。甚至還有人會猜測官方可能是為了要推廣付費訂閱,而希望做到能多煩人就搞到多煩人的地步(是錯覺吧?不可能這麼壞吧?)。
而這對於觀眾甚至是希望營造情感堆疊的創作者而言,顯然是一個相當失望的呈現方式與觀看體驗。
根據外媒的報導,這次 YouTube 推出的高峰點 ( Peak Points )功能所想要達到的效果。應該是瞄準用戶最投入內容時抓住他們的注意力。甚至希望讓觀眾達到更高度的情緒狀態時,取得對廣告更好的回憶。
事實上,這類操作手法在過往傳統的電視節目中也是相當常見 - 就,劇情最高潮進廣告這樣。只是面對全球破 20 億的 YouTube 活躍使用者,天天大量與題材廣泛的影音創作內容來說。也確實得要靠 AI 才有可能找到每支影片最關注的時間點來達成類似效果。
是說,如果今天真如 Google 所說的那樣,會確保流暢性等體驗才插入廣告的話。個人認為是反而很有機會改善過往因為廣告亂插而導致的糟糕體驗。只是這是要建立在這套 AI 偵測機制真如 Google 所說的那樣靈光。
還有... 他們真的沒有打算把這樣的機制用在惹人嫌來促使 YouTube Premium 訂閱的這個方向上囉。

外媒 Android Pollice 取得 Google 發言人對此的說法機翻如下:
Peak Points 專為在引人入勝的影片片段結束後,於精心考量的時間窗內顯示廣告而設計。我們的目標是在高峰時刻結束後,經過短暫且有意圖的時間間隔才播放廣告,確保這種安排如同自然暫停,增強觀眾體驗而非干擾。
・Peak Points 僅在影片中引人入勝的片段結束後才會出現。
・在高峰時刻過後的特定時間窗內,廣告才有資格顯示,確保廣告投放經過深思熟慮,並考量內容的自然流暢性。
・廣告出現的具體時間經過精心安排,既要貼近高峰時刻以維持相關性,又不能過於即時以免造成干擾。
・我們的研究和持續優化探索在高峰時刻結束後短暫時間內投放廣告——這可能僅幾秒鐘,讓觀眾有時間消化片段內容,或稍微久一點,以達到最自然的過渡和最佳觀賞體驗。
・我們的目標是找到一個最佳時機,使其感覺像是貼心的暫停,而非突兀的中斷,從而讓品牌訊息在不減損影片效果的情況下有效傳達。
--
圖片/引用來源:Google、Android Police
--
延伸閱讀:
閉起眼看支舞,Apple助力舞蹈家黃翊打造無礙藝術體驗

本文章最後由 rOsS.W 於 2025-5-19 11:08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