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 DC Line 試乘表現 如虎添翼的彎道影舞者
其實早在 2023 年 TIG 第一次與車迷見面之初,除了無庸置疑的動力特性外,「全新 HDL 車架平台」與下吊架引擎結構所帶來的強悍操控特質,就已經在許多媒體試駕、民眾試駕場合中,深深的把「TIG」這個名字烙印在車迷心中。在官方陸續推出不同版本車型之後,搭載前、後精品懸吊系統的 TIG DC Line 終於登場。
與搭載非精品避震器的「征服版」車型相比,可以感覺到 TIG DC Line「活起來」了,尤其是在入彎前的準備、路線調整上,DC Line 版本那種更為刁鑽、犀利的動態回饋,騎士只要稍稍帶動龍頭車把手方向就可以迅速靈活的換位,讓原本動態表現就已經擺脫過去大家對 TIGRA 印象、超乎預期的 TIG 標準版宛如「甦醒的沈睡野獸般」,如虎添翼!
由於懸吊系統特性的改變,透過阻尼設定、結構上的穩定性特質,若是剛剛騎完征服版 TIG 再跨上 TIG DC Line 的確會有種「這是同一款車嗎?」的驚艷感,在面對低速連續彎道時可謂印象深刻,頻密的重心轉移將避震器重要性放大,DC Line 運動化的懸吊設定讓車輛在中低速變換方向時可以非常快速的做出反應,且不會有多餘的晃動與不安感。
而把速度拉高,這組前後精品避震器的「驚艷值」也隨之放大,過往這類型較小輪徑、無龍骨的白牌速克達在高速過彎時,由於車架系統的天生結構與避震器設定,並不能帶給騎士足夠的安定感。這次更為硬朗的 TIG DC Line 懸吊系統不僅能穩穩撐住之外,也將 TIG 自身的高強度車架鋼性特質放大。
就像過去在其他車款上,就算車主為了提升動態表現換上一組高級的前後懸吊系統,雖然動態表現有所提升了,但卻會將車架鋼性不足的特點凸顯出來;當然,在 TIG DC Line 上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在經過原廠特調懸吊系統的幫助下,如果你不知道「人車一體」是什麼感覺?那來試一趟 TIG DC Line 就對了。
「我不想那麼戰鬥」、「想要低調一點的外觀」那征服版 TIG 也會是個不錯之選,在原本強勁的動力、高剛性車架動態表現之餘,加上 TIG 上的寬大椅墊設計,無論是雙載出遊或是山道獨走都能完美勝任。在多次交換騎乘中,TIG 征服版在高速彎的激烈操駕上會比起 TIG DC Line 有著一些多餘的晃動感,但這是要在瀕臨極限邊緣的操作上才會浮現,若是在山路上只想小熱血、享受暢意快感的話則是沒有問題的。
外觀配備介紹
向來對於車迷心聲總是站在第一線聆聽、馬上做出回饋的 PGO 這次在 TIG DC Line 的外觀設計上也是「高手在民間」的成果,從最一開始的冠軍版牌照修改,到車身塗裝調整之外,這次更將原本限量的前後改裝避震車型以 TIG DC Line 版本之名進行常態性販售,這種「懸吊配備升級」的雙生車型,其實在歐日系各大品牌重機中都有類似的銷售策略呢!
車輛拆解量測
那究竟、這次真的就只有外觀上的改變嗎?其實在車友圈也流傳著或許 TIG DC Line 會不會在傳動系統周邊、皮帶、進氣系統等進行設定變更呢?畢竟這種默默做帶誌的用心改良,在過去 PGO 許多車種上已經出現不少例子,到底 TIG DC Line 有沒有其他秘密,就讓編輯部帶大家來看看吧!
由於量測的項目繁多,故編輯部繪製了表格將數據整理如下,若是與先前測試的初版試做車相比,僅在「普利珠重量」以及「大彈簧總長」不一樣,單顆普利珠重由上次的 13.5 公克改成 16 公克、大彈簧總長增加了 5 mm 左右。
若在其他設計參數、材質未變更的情況下,理論上變長的彈簧壓縮後將更具張力,讓加速過程中待在低檔位的時間更久帶來正面加速影響,而加重的普利珠也可以讓盤面吃得更滿、兼顧極速表現,不難看出原廠這次對 TIG DC Line 性能方面的期許。
延伸閱讀:工程師的瘋狂作品!水冷之王 PGO TIG 試作車搶先深度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