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筌
身為一個五期SMAX的車主
今天就由我來跟大家介紹新款的SMAX ABS 155
現今這個年代,由於法規的關係,各大廠旗下150c.c.級距車款已將ABS視為標配。
而台灣YAMAHA也將旗下的水旅旗艦車款SMAX進行小改款。
除了符合六期環保法規外,更將頭燈升級為LED頭燈組,並推出ABS版本 ; 再添加了一些實用的科技配備,堪稱白牌小車之中的水冷旗艦車款
SMAX ABS 155於2017年10月發表,並於同一天在賽道內舉辦試乘會
想知道阿筌我當天在賽道內的試乘感受,歡迎去看看那篇文章喔
閱讀延伸:[採訪] 科技注入 YAMAHA SMAX 155 ABS 發表(新增騎乘感受)
首先就讓我們好好的看看這台車的外觀細部吧~
車頭的部分
在車頭左側可以發現一塊寫著"ABS EDITION"字樣的飾片,藉此強調此車款搭載了ABS防鎖死煞車系統
原本大面積的H4頭燈組升級為面積較小,造型更加銳利的LED頭燈組
LED頭燈組動作示意圖,依序為日行燈(開電門)>近燈(發動)>遠燈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它的光型表現如何吧
以下為光型圖
近燈光型,可以感覺照射範圍相當的寬廣,而且亮度十分均勻,還有著漂亮的光型切線
遠燈光型,基本上與近燈光型差不多,在正中央最前方則有補一塊小光型上去。
這種遠燈光型與XMAX有點類似,但亮度表現比XMAX還出色
看完光型之後,光型圖看起來雖然又亮又寬廣
想必很多人對於究竟有多亮一定沒什麼概念
接著我們就使用流明計來測量看看吧
近燈光型參數,正中央前方的參數居然有288 Lux之多?!
但先別急著吃驚,好戲還在後頭呢!!
遠燈光型參數,正中央第二排居然出現了378 Lux的數值!!
這令SMAX ABS 155的LED頭燈組直接榮登國產車種的冠軍寶座!!
順帶一提,在遠燈光型圖中,我們可以注意到左右兩側的亮度參數不同,左側的亮度參數較低
這是為了避免強光直射對向車輛駕駛人的眼睛,而這大幅降低了危險的疑慮
為了迎合LED大燈外觀造型,加長了大盾的面積,以線條勾勒出略為尖銳的流線造型
在大盾中間的開孔為喇叭孔
原本日行燈的位置,則變為前方向燈
前方向燈動作示意圖
頭燈組下方的下導流造型飾片,則是近幾年來YAMAHA主流車款必備的造型之一
接著我們繼續往下,來看看前煞車
前煞車為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267mm齒狀固定碟盤
在碟盤內側我們可以看到霍爾效應傳導器
而前叉與卡鉗之間則多了一個霍爾效應感應器的固定座
前叉採用33mm內管,並配有與FORCE相同款式的防塵套
接著我們來看看手把總成的部分,採用外露式把手設計
採用鋼琴烤漆,晶瑩剔透的中央飾蓋,看起來非常的有質感
左邊開關總成總成,依序為遠近燈開關,方向燈開關,喇叭按鈕
右邊開關總成,簡化至只剩電發按鈕
而舊款SMAX那廣受好評的"駐車燈開關"卻這樣消失無蹤
左右兩側拉桿皆採用不可調拉桿
左側
右側
煞車總泵的油量檢視視窗算是滿好辨識的
在油缸下方數字為的活塞號數,1/2吋,換算後就是12.7mm
後照鏡的反射視野遼闊,後方環境的辨識度高
儀錶外觀採用三環錶設計,油量跟轉速採用指針顯示
右方的液晶錶則是多功能儀錶,可顯示多種行車數據,例如時速,里程,時間,電壓等等
接著我們往下看看內裝的部分
看起來非常有質感的可收納式金屬掛勾,但老實說用它來掛東西非常容易脫落...
鎖頭為多功能磁石鎖頭
前置物箱容量約為2.6L
放入一罐寶特瓶飲料綽綽有餘
在前車廂右側配有一個12V點煙座,可用來轉接USB插座,替手機或是導航充電,非常便利
加油孔為自動彈出式
還算寬廣的腳踏空間
在右邊側條的船底下方有副水箱檢視孔
空濾與傳動的部分則沿用舊款SMAX的設計
引擎的部分依然採用155c.c.c的側風式水冷引擎
排氣管前方為主水箱與水箱護蓋
排氣管防燙蓋改採用外觀較為銳利的FORCE防燙蓋
後卡鉗油管為了固定霍爾效應感應器,新增了一個固定用的支架
沿著支架往下看,就可以看到霍爾效應傳導器則固定在排骨輪軸心的上方
後煞車採用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245mm圓形固定碟盤
在排骨的後方,可以看到固定在碟盤內側的霍爾效應傳導器
後避震採用水平式後避震
而令人殘念的,那就是SMAX ABS依然沒有後面的內土除
在FORCE原廠都有內土除的情況下,這點倒是挺匪夷所思的
可收納的飛旋後腳踏
在後尾殼的兩側,則都有SMAX字樣的銘牌
尾燈的部分,採用LED尾燈組
LED尾燈組動作示意圖
體積不小的後方向燈組,在夜間具有高度的辨識度
後方向燈動作示意圖
寬廣舒適的椅墊,後方則加上白色滾邊設計,增添質感
在椅墊的左側印有"ABS EDITION"的字樣
採用運動感十足的分離式後扶手
看起來碩大的車廂,其容量約為32L
在車箱的前方左側則配有隨車工具
隨車工具非常的簡單,只有火星塞特工跟十字跟一字起子
而這個車廂究竟能放得下哪些安全帽呢? 就讓我們來試試看吧
最後再來看看前後輪的部分吧
原廠前輪型號MAXXIS R1N,120/70-13 53P,最大冷胎壓為33psi
原廠後輪型號,MAXXIS R1N,130/70-13 57P,最大冷胎壓為33psi
看完外觀細部之後,接著就是內部拆解的部分啦!!
我們將傳動拆下來看看
OPEN!!
普利盤的型號為1DK
重量為456g
普利珠直徑為19.94mm,寬度為11.81
普利珠單顆重量為12.04g,六顆總重為72.13g
普利盤組的盤面角度為14度
套管外徑為23.96mm,內徑為16.01mm,長度為53.95mm
啟動盤為壽命較長的濕式啟動盤
碗公型號為1DK
重量為900g
三片式離合器,型號同樣為1DK
拆開開閉盤,裡面的溝槽為曲溝式設計
大彈簧的自由長度為114.68mm,線徑為4.51mm
皮帶為MITSUBOSHI代工,寬度為25.5mm,長度為970mm
看完傳動後,我在傳動蓋上方,空濾總成往前一點點的位置
發現引擎本體上多了一個新鎖點,看來應該是FORCE用來固定內土除的鎖點
貼心的廠商還特地製作了一塊新的傳動外蓋橡皮將其蓋住,藉此防止鎖點孔內入塵
電瓶的位置位於車廂的正後方
拆下電瓶蓋就可以看到電瓶,型號為YUASA YT7B-BS,也就是俗稱的薄型7號電瓶
而在電瓶的上方則有兩個接頭,分別是ABS電腦接頭(方形)與OBD接頭(三角)
接下來我們拆下車廂,來看看節流閥總成的部分
在節流閥左側新增了一塊保護油門線的白鐵護蓋
接著我們將噴油嘴拆下
噴油嘴為六孔式設計
點火線圈的位置則在胸蓋的後方
接著我們拆下火星塞來看看
原廠火星塞使用的是NGK R級火星塞,型號為CPR8EA-9號
後避震單看外觀設計則與FORCE相同,支撐性較舊款SMAX強,阻尼也重新做過設定,加強舒適度,減少跳動
避震器的上鎖點是許多SMAX老車友們關心的問題之一
這部分在後期版本的五期SMAX以及FORCE上都已經採用新的設計囉,請安心服用
最後我們將車頭拆下,來看看LED頭燈組的秘密吧
拆下大盾,在頭燈組的上方,我們就會看到一顆碩大的LED燈組用整流器
在LED頭燈組的後方則會看到很多LED燈組使用的散熱鰭片
在背面的右下方的說明
我們可以知道遠燈/近燈/日行燈各自的消耗功率
依序為遠燈36W/近燈20W/日行燈8W
背面中央的下方有兩顆調整鈕,分別是調整燈組左右兩側的高低角度,並貼心的有中文標示
使用較長的十字起子測試,不拆殼直接調整應該是沒問題的
而左右兩側各有一顆調整選鈕,則是調整燈組左右兩側的左右角度
使用較長的十字起子測試,不拆殼直接調整應該是沒問題的
看完LED頭燈組後後,將前方向燈卸下
前方向燈為12V 10W 1156 斜角
接著我們將目光移回拆光的車頭,整顆ABS系統就好好地放在這裡
SMAX 155 ABS搭載了日本ADVICS第三代ABS系統
與2017年的TMAX 530與MT-09採用同等級規格系統
接著我們來看看車頭的右側
可以看到12V點煙座的後方有作防水封膠處理,線路也都有包起來
看來不用擔心它是否有進水的疑慮了
在點煙座的下方則可以看到ECU
ECU型號為1DK1
再繼續往下看,則是整流器的位置
馬力測試
看完內部結構後,就讓我們來看看SMAX ABS的引擎表現如何
本次使用的是Dynostar的動力測試儀,測試出來的馬力數據十分精準
最大馬力為12hp/7252rpm,最大扭力為12.8Nm/5555rpm,為低轉高扭取向的引擎
動力在經過最大馬力值之後,還會有一個峰值落在9250rpm,藉此讓尾速得以持續延伸
但從過了9250rpm則開始急速衰退,產生斷油的現象
實際操駕
繼上次在賽道內試乘後,本次操駕將路線拉到了山道上
騎上山道,先暖暖胎,稍微感受一下路感
試試SMAX ABS 155在一般道路上是否能像在賽道內那樣,有著出色的表現
採用新設定的前後避震,強化了彈簧支撐性與阻尼強度
除了舒適度高之外,在彎道中的表現十分穩定,跳動少
加上採用具有較尖胎型的MAXXIS R1N做為新的原廠輪胎配置
這使得傾倒速度與操控感大為提升,操控輕巧靈敏,傾倒迅速
而155c.c.水冷引擎所發揮的動力,在山道上絕對夠用,動力隨傳隨到,表現不俗
加上搭配了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減少了騎士們在彎道中的風險,降低因煞車鎖死打滑的機率
最後附上SMAX 155 精裝版與ABS版原廠諸元表
以上文章感謝大家收看
那我們下次再見囉
本文最後由 rex594268 於 2018-3-17 04:48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