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 viper0430 於 2008-3-23 23:28 發表
小弟把原廠盤翻出來看了一下,大大既然車了珠溝和盤面,盤面應該是把角度修大,珠溝應該是把
形成拉長,讓珠子能跑得更外面,又加上邊邊的輕量化,但是效果不彰,大大可以試試降低一些珠
重,換成原廠14.5G*6或14*3、15*3,再問一下大大的離合器、碗公是原廠品嗎?原廠的話降珠重,
起步輕快了,緊接而來的就是抖動問題了....
至於小弟之前說的車掉吃不滿的地方,就看圖說故事吧...
車盤面或盤芯是最好是不要,一般要車盤面也都是為了偷輕.再來在靠內緣的角度些許增大增加起中段加速.反應而中尾段盤面保持原角度維持尾速
車盤面會破壞原有的盤面表面的硬化處理使強度變弱.磨耗加快.又加上配硬大彈簧更容易出溝(下場競賽車用此方式較多),車盤芯也不宜太多怕皮帶接觸面過小使皮帶打滑甚至咬皮帶!
修珠溝滑道要注意滾珠.壓板間的行程,修過頭輕著壓板咬珠,嚴重時跑珠.掉皮帶!修珠溝滑道的極限可參考滾珠對壓板摩擦的軌跡,以不超過壓板邊緣為原則
傳動的配置基本原則在別處也有說過,把握基礎原則下去發揮:以原廠車來說前普利盤組以不增加原配置下增加重量(適時的輕量化增加反應.減少曲軸負擔)做變化,而大彈簧在不失去對皮帶的挾持力(打滑)下不做太硬的配置(變速不易完成),其實原廠的配置上考量上是抓中間的均衡點這是最好騎的狀態,只要在重點部份稍加變動即可,太過或不及常都會得到很兩極化的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