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型重機市場略見腥風血雨,是不是也讓各位車迷們稍稍有點緊張呢?沒關係,就讓我們來看看交通部 7/1 日最新上映的喜劇「114 年度高公局重機上國道民調結果」轉換一下心情吧!
延伸閱讀:紅牌重車上國道民調啟動!高公局評估民眾紅牌上國道意向
先說結論,在 114 年度的民調訪問中,有 60.7% 約六成民眾反對大型重機上國道,好啦!只能安慰一下自己,這比 113 年度的逾八成反對結果緩解了一些。
相比去年的「行動電話調查」、「市內電話調查」綜合樣本數 2,140 份,今年度也同樣維持在 2,292 份左右的調查數量,那究竟這佔全國人口 0.01% 的民意調查內容吧!(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國內總人口統計數字為 23,355,470 人)
雖然調查樣本數不多,但問卷的內容還是有程度的,首先除了詢問大家對於是否有實際使用高速高路的情事外,也將用路人的高速公路使用狀況概略分為「平日」與「假日」。但這也不免讓人聯想,未使用國道民眾的意見,應大多是受到新聞媒體報導所產出的觀感作答。
對於「平常日」使用的用路人明顯少於假日使用,所以大型重機是否開放行駛國道的「通勤工具性」顯然對於這次受訪者的正面吸引力並不大。先撇除車輛觀感問題,若是單純就通勤來說,即使開放重機上國道,也不太會吸引這些民眾換交通工具通勤。
大多數行駛國道的用路人更是偏向假日出遊的使用頻率。
重點來啦!受訪民眾對於「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92 條及立法院附帶決議中,有關「550c.c. 以上大型重型機車得依交通部公告之路段及時段行駛高速公路,交通部應於安全性及風險有效控管原則下分階段規劃開放」的認知情形方面,「市內電話調查」結果有 39.8% 表示「知 道」,60.2% 表示「不知道」。「行動電話調查」結果有 41.9% 表示「知道」,58.1% 表示「不知道」。「雙底冊調查合併」結果有 41.5% 表示 「知道」,58.5% 表示「不知道」。
三項調查結果數據差異不大,表示 「知道」的比率約在 39.8%~41.9% 左右。表示「知道」的認知管道 方面,在市內電話調查結果、行動電話調查結果與雙底冊調查合併 結果的序次差異不大,皆是集中以「電視新聞」為主(比率約在 38.8%~45.2% ),其 次 為 「 網路新聞或新聞網站」( 比率約在 14.5%~24.4%)。
至於為什麼不同意呢?想必大家也已經不意外,皆是集中在「騎士不遵守交通規則任意超車及鑽縫隙,易發生危險,且會造成汽車駕駛員不安或失常」為主(比率約在 48.4%~51.2%)。
當然,這也衍伸出受訪民眾對「駕駛人素質條件已大幅改善」之看法,但這樣的題目確實會讓人認為「製造交通工具種類對立」的情事,畢竟這並非大型重機的原罪,更多是不分車種駕駛人的問題,舉凡砂石車、小客車等也都會有不適任的駕駛,這應該要從更完善的考照法規、罰則進行改善。
這裡指的共同使用道路應為多半數的非國道狀況,若要以這樣的經驗去「假想」開放大型重機上國道後的景況也不是那麼合適的。
這裡的問題也有點令人難以理解,既然大型重機在法規上定義為「汽車」,那又何來汽、機車混流之說?
「因為我只有汽車,所以我不會選擇大型重機作為開放國道後的通勤方式」這裡應該更能理解成這樣吧!
喜劇演到這裡,不曉得各位觀眾老爺們還滿意嗎?
我不知道,那就給你們自己去吵架吧!
其實自立法院三讀通過「大型重機得比照小型汽車路權行駛國道路段」議題以來,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同調的立場,至今已經演變到透過民調來製造不同用路族群對立的局面。將輿論與法規的「情理法、法理情」混亂現象進而影響到原本該擁有正常路權的交通工具,這並不是在先進國家應該有的情形。
反之,若政府單位可以「主動」進行路權的正式賦予、訂定相關有效且合乎法理的規範,才能實現當代社會應有的文明法治效果。儘管這次的民調結果確實也代表大眾的少部分民意,但後續政府單位的作為,則更值得令人好好關注。
本文章最後由 sinove1215 於 2025-7-2 11:3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