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

来源: 採訪 rOsS.W 2025-6-14 11:43 顯示全部回文 |閱讀模式
53 6063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3557

大家入手 iPhone 的第一時間好像基本上都會直接裝上防摔手機殼,來避免自己耍笨手滑而搞爆辛苦存錢買到的 Apple 裝置。

但你可曾想過自己陷入了一種「有一種怕摔,是你太過寶貝手機」的盲點。也許 iPhone 本身的強度與耐用度,早就已經高到可以應付大部分的手滑狀況了呢?


對於這樣的疑問,曾報導過不少安全帽安全性實驗室的 Jorsindo,很榮幸在我們的科技頻道受邀前往 WWDC25 採訪期間,前往 Apple 總部附近的一間極少向外界曝光的裝置耐用度實驗室:Apple Durability Lab。

一窺 iPhone、iPad、MacBook 甚至是 Vision Pro 與 AirPods 等產品,在上市前的 90% 開發週期時間裡,針對耐用可靠度、易維修度的各種驗證與調整所採用的各式設備,除了各種(水)噴爆、曬爆、震爆、摔爆的測試。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7686
▲圖片來源:iFixit

除此之外,我們還直擊到了每代產品都會針對破萬顆電池的 0~100% 充放測試廠房。

甚至還有日前受到很大關注,針對 iPhone 16 與 iPhone 16e 新增的 electrochemical release technology 電致脫膠技術的實際操作示範 - 只要在特定接點接上 9V 電池,基本上一分鐘左右的短短時間脫膠的非常乾淨,甚至只需要靠吸盤就能拆下電池,真的讓維修簡單很多!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832
▲圖片來源:iFixit

iPhone 耐用度的「殘酷擂台」:Apple Durability Lab

這次我們參訪的神秘蘋果耐用度實驗室,是 WWDC 期間很少有的硬體相關的行程。

基本上,Apple 是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讓消費者能夠了解一台 Apple 裝置在推出前,為了能夠對應世界各地天候環境與符合防塵耐候等規格的前提下,需要進行多少測試才能達到比一般標準要更嚴苛的所謂「Apple 標準」要求。以及當 iPhone 等 Apple 裝置,在遇到可靠度及可維修性的兩難時,他們開發產品的思路與原則。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6329
▲圖片來源:Apple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透過專業密閉測試艙來進行,包括可能導致裝置被侵蝕,也就是富含鹽分的海邊環境、強大沙塵的沙漠,以及長時間維持攝氏 40 度 / 90% 濕度模擬東南亞等國家地區,相對極端的氣候環境的 桑拿 烤箱 - 小編才剛靠近門口,就馬上「No No No」的退到外面 - 真的是一秒回到台灣(咦)。

除此之外,則是還有模擬強烈嚴苛的日照環境,用以確認手機包括防塵以及表面塗層耐用程度的封閉環境實測機具。

對於這些測試具體應該要有多長多嚴苛這點,Apple 除了會參考 ASTM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針對材料測試、產品性能、製程驗證、安全性評估的各項標準之外。此外,Apple 還會根據自行設定的真實使用情境,進一步拉高測試標準。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461
▲圖片來源:Apple

像是 AirPods 與 Vision Pro 由於平常使用時的高度較高,所以後段看到的防摔測試項目裡,Apple 就會將高度設置在頭部的位置;iPhone 與 MacBook 就是在腰間左右。

針對會時常跟人體接觸的 AirPods 等產品,就會另行塗上防曬或化妝品來模擬不同變因可能導致的產品壽命差異(可能會影響密封性之類的)。

有意思的是,針對日曬的耐用度測試中,開發團隊其實還有參考 iPhone 上的光線感應器來取得多數使用者使用情況下日照持續時間,藉此作為真實環境下的測試時長基準參考。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2774
▲圖片來源:Apple

針對自 iPhone 7 開始提供的 IP67 一路到現有幾種進步到的 IP68 的防塵防水的防水標準測試部分。在 Apple Durability Lab 則是有個偏向於一條龍測試的防水測試艙。

裡面從基礎的淋雨到全範圍 360 度以細小水柱噴射的驗證,再到媒體們可以實際操作,拿高壓水柱直噴約 2~3 公尺外 iPhone 的更高防水等級的測試。

全都可以在一個長方形的 IPX 防水測試艙(IPX Chamber)中完成;一旁,則是還有透過加壓實現 IPX7 的水下 1 公尺與 IPX8 的水下 6 公尺的水箱。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1491

由於這裡是可以拍攝的區域,而且還開放報名「爆噴一波」。Jorsindo Tech 當然沒有錯過實際操作高壓水柱來直接狂噴,來看看 iPhone 到底有多勇。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5717

不過等到了幾輪的噴射之後,說真的除了心情上覺得療癒外。可以看到,即便是以單手握持還會有點吃力的高壓水柱噴射下,iPhone 還是穩穩的在那邊播放蘋果發表會的影片給我們看 - 是我的錯覺的嗎?怎麼感覺它好像在對著我竊笑(QQ)。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5938

影響產品耐用度的隱藏大魔王:震動

當我們一進入下圖這個震動測試台(Vibration Table)的實驗室時,其實會有一種滿頭問號的感覺。因為即便不是用相機而是直接透過肉眼觀察,也如同下圖這樣,這些裝置好像根本是靜止的狀態。旁邊的機器卻運轉的非常大聲。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3122

直到實驗室人員調低了頻率之後,我們才看能看出,原來剛剛這個測試平台上包括 MacBook、iPad、iPhone 以及 Vision Pro 的這些裝置,其實是全都在持續的震動當中。

這代表剛剛是因為震動頻率實在太高了,所以反而很難觀察到它的狀態(超酷)。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6025

這部分的測試其實跟小老婆讀者相當關注的二輪機車的使用情境有著相當大的關聯。

畢竟近年來大家都有關注到車輛震動可能導致的感光元件受損等手機「內傷」問題,所以會有像是「推薦抑震好的手機架」這樣的討論出現。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231
▲圖片來源:Apple

這個震動測試台就是為了這類情境的耐用度測試而特別打造的平台。

就官方的說法是可以透過可模擬不同震動頻率的 Woofer,對應像是公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可能產生的震動頻率,藉此驗證 Apple 裝置在面臨這些環境考驗時所可能發生的狀況。

iPhone 摔好摔滿!可重現意外的隨機跌落測試(Random Drop)

同樣是希望能重現使用者生活中可能遭遇的意外狀況。這一站輪到的,是許多人手機需要維修更換的最大元兇,也就是手滑摔機的環節。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5978

除了基本一定要有的標準摔機測試的滾筒(上圖)。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4475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423

為了更符合生活中意外摔落手機的情境,還請來上圖中的機械手臂與超高格數的慢動作攝影機,觀察裝置與地面玩親親時,會發生的形變等狀況。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8766

上面我們放的是效果比較「Q 彈」的 MacBook 摔落測試的翻拍影片。

可以比較一下 iPhone 摔落的畫面,在慢動作之下可以看出,兩個產品在透過本體吸收衝擊力的策略不太一樣 - 即使是第一次的衝擊,iPhone 還是比較難看到明顯的形變。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4123

有意思的是,就我們的了解,Apple 針對 iPhone 的螢幕面板的部分,也有能夠向兩側分散壓力的機制在其中。也能一定程度的避免玻璃碎裂的機率。看到這項測試的影片之後也能理解,在實驗室裡另一間專門針對主機板等內部零件的摔落測試(這部分可惜不能拍攝給大家看)確實有其意義存在。

畢竟裝置都分別有透過外殼吸收衝擊力與形變的特性,因此對於內在的零件顯然也會有不同的強度要求,有了這些強度的數據,才能以更科學的方式快速找到裝置故障時的可能問題點。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8563

透過可重複相同動作的機械手臂,Apple 得以重現各種「隨機」的摔落方式 - 沒錯,這個邏輯好像有點奇妙,但這樣的測試方式相對於真的是隨機讓他在滾筒裡面不斷磕碰的測試方式,將可持續微調角度去觀察裝置摔落時的應力與損傷狀態。

Apple 還準備了許多種不同地面供摔落測試使用 - 其中也包含了看起來摔下去應該是超爆痛的柏油路...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6195

摔了,然後呢?

這次在 Apple Durability Lab 的各種無限摔爆跟無限噴水噴爆,確實是相當療癒,而 iPhone 也輕鬆撐過這些看起來非常嚴苛的耐用度測試。

現場我們撿起已經無數次被從約莫腰間高度一次次摔落的 iPhone。可以看到,它甚至連螢幕都沒有明顯的刮痕。

再加上可維修性還有電池等從裡到外的各種長時間測試與科技。從這些部分確實是可以明顯感受到 iPhone 擁有比想像中更強的耐用能耐。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1244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1261

不過,除了覺得 iPhone 比一般人想像中的要更勇這點,個人還看到了一些這次簡報沒太提到的其他可能意義。其中個人比較好奇的有兩點。

其一,是 Apple 身為全球頂尖高科技的公司,他們的摔落測試為什麼會以攝影機觀測為主,而沒有其他針對衝擊力道的感測器輔助。

另外,既然叫「隨機」摔落測試,那 Apple 又為什麼會想要透過機器手臂來不斷「重現」相同的掉落狀況?總覺得應該要一直更換丟法與高度吧。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5357
▲圖片來源:Apple

這些問題在緊湊的採訪行程之中,很可惜沒能直接詢問獲得解答。但我們還是可以參考現有資訊以及專家的意見簡單推敲可能的答案。

首先,雖說 Apple 曾在 YouTube 頻道 MKBHD 的訪談中提過,他們每一代手機都可能會摔過破萬支的原型機;也能理解在這類的參訪過程中,Apple 不太可能將測試的條件設定成有可能讓 iPhone 損壞的範圍之內 - 可能是高度,也可能是摔機的角度、地板的材質等條件;官方也透露可能導致手機部件損壞的 g 值等數據。

唯一能確定的是,iPhone 的耐用表現絕對超出普遍的標準,更因此能帶來讓許多愛用者津津樂道,比起 Android 手機平均的要高出 45% 的高保值表現。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1982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9159

此時,如果我們把一些資訊反過來解讀的話,倒是可以推敲出 Apple Durability Lab 內的測試,是除了透過超慢動作鏡頭的觀察外,也可以獲取裝置所承受的力道的相關數值的 - 這其實並不意外,不然不能透露的數據是怎麼來的呢?

另一方面,我們日前採訪防摔殼的專家犀牛盾,希望透過更有效率回收海廢來實現永續創新的 CircularBlue 計畫的過程中。由於也有參觀過他們針對產品開發的各種摔落的技術實驗室。也因此得知,iPhone 使用者是可以透過詢問客服獲取手機中的感測回報,來確認內在的元件是否在經年累月或是意外摔落有損毀的。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689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139
▲圖:iPhone 14 發表會首度介紹「車禍偵測」功能的片段(來源:Apple)

這也讓我想起,Apple 在 iPhone 14 系列引進「能夠偵測高達 256G 的全新雙核心 g 值加速度計,以及新的高動態範圍陀螺儀」的這個硬體增進。當初是說能夠提供可以偵測超越過往加速計 g 值範圍的車禍偵測功能。

現在回想起來,跟把螢幕挖孔變成「動態島」體驗的狀況類似,或許又是一個 Apple 將「副作用」做成功能的經典範例?搞不好(這真的只是瞎猜)新的 g 值加速度計,也是想要用在偵測手機摔落時承受到的衝擊是否高到超過可能造成元件損壞閥值的參考用途?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4331

是說,雖然這次的採訪是 Apple 的主場。

但我們也可以分享一下,三方配件品牌如犀牛盾由於產品開發時無法直接取得 iPhone 上的 g 值數據。所以他們想到的,是自己打造一「塊」重量與形狀都與 iPhone 相近,並且內嵌了許多感測器的模具在進行類似的實驗室測試。

他們瞄準的目標,則是希望能夠打造出解決過往保護殼容易被忽略的材料疲乏問題 - 此一同時,也能透過更科學化的數據得知,防摔殼到底能達到多高的衝擊緩衝效果。

此時再往前看一看我們本次在 Apple 神秘耐用度實驗室所看到的一些測試項目,也會發現,iPhone 上市前的這些摔落與震動等的反覆測試,看來很可能也是瞄準希望能提早測試包括疲勞破壞(Fatigue Failure)與共振效應(Resonance)等可能因為頻率與力道等各個因素,導致裝置莫名損壞的可能問題。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419
▲圖:iPhone 15 Pro 系列是蘋果首度採用鈦金屬做為手機中框材質(來源:Apple)。

事實上,據我們的了解,Apple Durability Lab 確實也會根據不同裝置的材質(像是不同世代 iPhone 採用的可能是鋁金屬、不鏽鋼或是鈦金屬,也會遇到再生材質)更專注測試不同的項目來協助開發。

以 iPhone 15 Pro 系列與初代 Apple Watch Ultra 開始採用的鈦金屬為例。他們會進一步關注像是衝擊的耐受強度與撓曲時的耐受程度等部分;採用新的電池技術時,Apple 也會全盤針對極端溫度測試進一步了解其特性與安全性。在深度考量耐用、可維修性以及重量薄度等要素之後,持續與開發團隊配合才推出最平衡的產品。

從這樣的角度切入,這 Apple Durability Lab 的各種耐用度實測之所以看起來這麼繁瑣,甚至還佔據了大部分的產品開發時間,也確實是相當必要的過程。這樣講究的態度,也確確實實地呈現在 iPhone 相對來講更為保值,可以二手甚至三手更永續使用的特性之上。


--

延伸閱讀:

名為「永續」的進化,犀牛盾 CircularNext 100% 循環再生手機殼開箱體驗
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3530
本文章最後由 rOsS.W 於 2025-6-14 21:01 編輯

參與人數 1紅利點數 +5 收起 理由
allenhuang1971 + 5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5

愛騎車的科技編輯|Ross Wang 關關觀點

JORSINDO TECH 小老婆科技頻道

網友回覆57

richie 2025-6-14 12:54 顯示全部回文
感謝詳細內容分享~讚
luke802126 2025-6-14 18:28 顯示全部回文
要維持手機龍頭,還是得下不少苦心和設備測試~感謝分享
2012 07 01 台灣黃牌路權歸還~

值得紀念的日子
jameschan8317 2025-6-14 19:49 發文來自手機 顯示全部回文
看完之後,發覺比想像中還更耐摔
repsol6544 2025-6-14 22:09 顯示全部回文
感謝分享~~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6915
Wind0322 2025-6-14 22:17 顯示全部回文
感謝分享~~~直擊 Apple 產品耐用度實驗室,看iPhone被各種摔爆與水柱噴爆4737
陳小成 2025-6-14 22:24 顯示全部回文
我的i13pro  在某次拆某牌超難拆的防摔殼時 不慎手滑摔在床上(高度大概30公分),手機背殼就裂開一痕了.....

去台北官方查詢報價,一個背殼 要價1萬多塊......比我手機的殘值還高 orz
Kuolung 2025-6-14 23:02 顯示全部回文
測試很多樣化模擬現實使用情境,謝謝分享
感覺不錯~~~
謝謝分享~~~
kuas_tiger 2025-6-14 23:39 顯示全部回文
陳小成 發表於 2025-6-14 22:24
我的i13pro  在某次拆某牌超難拆的防摔殼時 不慎手滑摔在床上(高度大概30公分),手機背殼就裂開一痕了..... ...

淘寶上買一個幾十塊人民幣自己換
參與人數 1紅利點數 +2 收起 理由
陳小成 + 2 感謝分享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