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轉貼]未成年無照駕駛的人生:改車和競速文化向少年招手

来源: omen 2025-4-7 22:55 只看這個作者 只看大圖 |閱讀模式
4 680
未成年人騎車動機複雜,傷亡率居高不下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2023年12至17歲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近四分之一與汽機車事故有關,位居少年死因之首;若排除疾病與自然死亡,僅以當年度少年事故傷害致死案例來看,高達四分之三源於汽機車事故。若單看機車類別,過去10年,全國未成年人因機車事故,每10萬人口死傷數從472人增加為666人,成長了4成。
[轉貼]未成年無照駕駛的人生:改車和競速文化向少年招手2297
2020年,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將機車考照年齡下修至16歲,原因之一是希望能提前建立未成年駕駛的交通安全意識;該提案雖達成案門檻,但交通部以「16歲心智尚未成熟」為由駁回。2024年底,也首度有縣市首長認為少年因無照躲警察反而更危險,應讓他們提早接受駕訓指導,建議將機車考照年齡下修至16歲。

未成年人無照騎車動機多元。根據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簡稱靖娟基金會)在2022年的調查,未成年人自述他們無照駕駛的原因主要分為通學需求(33.7%)、工作/打工(29.4%),以及因同儕或出於好奇等心理需求(35.6%),三者比例約各占三分之一。然而,我們也發現這些動機之間是交互影響的。

少年改車大比拼:現實與網路的雙重賽道
有的少年因住在非山非市地區或鄉下公共交通不便捷區域,父母在孩子中學時就教導孩子騎車──根據國教署統計,2023年上半年六都裡被查獲的未成年無照機車駕駛中,有5成少年的車輛來源自父母;但除了家庭因素,近年,社群媒體也是誘使少年提早上路的觸媒。TikTok與Instagram充斥改車教學與炫車短影音,不少人也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揪團,邀請車友出遊、跑山;加入相關LINE群組,可以得知地下競速賽的時間地點;Facebook的二手機車交易社團、LINE和Messenger的車輛買賣群組也毫無阻礙地推播給未成年人。
[轉貼]未成年無照駕駛的人生:改車和競速文化向少年招手3663
在TikTok和Instagram貼文上,有許多少年們追捧的騎車勝地:文化大學後山、中和烘爐地、台7乙、北宜公路與台3線⋯⋯,有的路段筆直寬敞,年輕人在這拉升速度;有的彎道連綿,變成他們練習壓車技巧的場地。年輕人在過彎時壓車磨膝,追求大傾角與速度線流動感,甚至讓「追焦手」拍出自認的帥氣照片,發上Threads或Instagram。

未成年人的改車文化,是否加劇了事故風險?受訪的年輕人被問起為何改車,最常回覆的是很酷很炫,甚至象徵「榮耀」,但社群上卻很少談論合法騎車年齡以及行車安全。

我們詢問多家車行業者是否有未成年人來要求改車,多數的車行聲稱不提供此種服務,有的則含糊帶過。但他們都表示,即使近年空汙與噪音法規趨嚴,改車人數減少,但年齡層卻下降,選擇改車的年輕人更敢投資高端改裝。

改裝機車有許多限制,而少年們喜歡改裝的引擎、車燈顏色依法皆不得改裝,而排氣管需經過噪音檢測並登記才算合法。但不論改裝項目合法與否,網路上的改車競逐似乎永無止境,不斷推動他追趕。

權利車、無牌車、高利融資讓未成年陷入各種車貸陷阱
騎車出遊時,朋友的車可以互相借用,但若想改車,就必須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機車。

自2023年《民法》將成年年齡自20歲下修至18歲後,滿18歲的青年可自行簽約購車。然而,對於未滿18歲的少年,目前他們仍有多種方式取得機車。

若父母同意,機車通常登記在父母名下,或透過監護人同意書讓未成年人合法購車、領牌或過戶,但不能上路。若父母不提供未成年子女車輛,他們會去尋找願意掛名的成年人作為車主,實際上由自己支付貸款並使用機車。我們在採訪時也發現,Messenger與LINE社群內甚至有人提供「買車主」的服務,讓未成年人繞過法規,透過買人頭,取得車輛。

說跑就跑的「地下盃」暗藏危機
每逢週末深夜,桃園觀音、蘆竹、中壢,以及台北松山、淡水、北海岸等地,時常不定期舉辦「地下盃」──有組織的非法飆車競速活動。各車行派出改裝最強的機車,並找來膽大、技術好的年輕騎手較勁,其中不乏未成年者。

賽道上,不少騎手們騎著非法改裝車,躺騎、燒胎、翹孤輪,展現高難度動作,引來大批觀眾圍觀錄影,影片隨即流入各大社群平台。主辦車行也會拍攝競速短片,上傳TikTok、Instagram或Threads,雖不標示確切地點,卻會強調車行名稱,藉此建立口碑,吸引年輕人慕名改車。

高雄市警察局岡山分局交通組組長范振家表示,地下盃通常以「車聚」名義聚眾,實則非法飆車,騎手經常高速逆向、闖紅燈、上國道,不僅危險,堪比飛機起飛的噪音更擾民。每場活動動輒聚集40、50輛機車、數百人,一旦警方臨檢,車手與觀眾便四散逃逸,而被取締的往往是未成年騎士與觀眾。

騎車少年難煞車,誰來引導方向?
網路社群的討論與宣傳顯然更具吸引力──熱門車款的性能解析、無牌車的低價誘惑、標註群組成員的「買車訊息」以及地下盃的炫技短影音,這些內容抓住了少年的目光,也悄然影響他們的選擇。

社會上一直有下修考照年齡的聲音,但未成年者的自駕需求、無照駕駛的成因──不論是大眾運輸不夠普遍的非山非市地區或鄉下的通勤問題、又或是城市裡的少年想要用座騎與同儕交友的渴望──多年來仍未被正視。

*完整報導請至 報導者The Reporter

給個讚

讚: 5.0
讚: 5
  發表於 2025-4-8 16:16
參與人數 1紅利點數 +5 收起 理由
艾立 + 5 我討厭屁孩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5

收藏
收藏0

網友回覆5

跳到指定樓層
年輕人就是喜歡不一樣的!
3#
kasiwa 2025-4-8 00:13 只看這個作者
說難聽的 為什麼會這樣 某些老人也脫不了關係
但正確的說 行人/行車教育應該要自國小就開始教了
不教只想禁止 等成年之後直接偏差開4輪撞死人的一堆...
4#
山城樂逍遙 2025-4-8 06:15 發文來自手機 只看這個作者
交通安全教育,落實到校園,安排專人到校上課!
...,近年,社群媒體也是誘使少年提早上路的觸媒。TikTok與Instagram充斥改車教學與炫車短影音,不少人也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揪團,邀請車友出遊、跑山;加入相關LINE群組,可以得知地下競速賽的時間地點;Facebook的二手機車交易社團、LINE和Messenger的車輛買賣群組也毫無阻礙地推播給未成年人。

多元化的「學猴」管道.[轉貼]未成年無照駕駛的人生:改車和競速文化向少年招手9057

回想起 1980 的聯考時代, 忙於升學考試, 哪有心情玩車.[轉貼]未成年無照駕駛的人生:改車和競速文化向少年招手6775
台北北投大度路飆風, 只是偶而看看的社會事件.[轉貼]未成年無照駕駛的人生:改車和競速文化向少年招手810
如果現在還在忙於升學考試的, 好像是「少數族群」[轉貼]未成年無照駕駛的人生:改車和競速文化向少年招手9191

本文章最後由 人工換檔狂 於 2025-4-8 07:02 編輯

所謂「人工換檔」, 就是需要人工操作離合器.
每坐上檔車/乘用車手排駕駛、發動引擎、起步,
就是「休閒活動」的開始.
就算通勤/通學也如此.
塞車? ? 只不過像電玩卡關而已.
「休閒活動」之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