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

来源: 心得 nickolas22 2020-12-1 14:05 只看這個作者 只看大圖 |閱讀模式
22 20463
本篇快速摘要
  • 以分享改裝品為重點,09就沒什麼好講的
  • 改裝可以是為了騎的安心,不一定就為了快
  • 很多改裝,是可以爬爬文,思考為了什麼,改完不一定要後悔,有時需要時間驗證
  • 有些東西貴的很有道理,有些東西是不知道在貴什麼
  • 直推總泵+油箱貼,改裝推薦,前者後悔還可以賣掉,後者沒多少錢,確有明顯差異
  • 後避震改裝,只要裝上去確認最軟跟最應都很有感,剩下就是需要時間著墨甜蜜點
  • 不考慮CP值或是預算充足,當然還是建議道路用車改裝品都可以直接上到頂點,免得遺憾
  • 操控至上時,再來考慮前避震跟腳踏後移
  • 請先跟原廠零件混熟一點,再來花錢吧!


****正文開始****

愛車從1萬公里即將邁進4萬公里大關,開始興起了換車的念頭。
今年3-4月,2020 S1000XR2020 890 DukeR發布,就想著換車,但BMW並沒有要進這台車,KTM則是拖著拖著,到了10月底,才終於端出這盤菜。
70萬的售價,略高但也勉強可以擠一下就上去,但隨著詢問業務相關零配件,發現這台車如果要進行改裝,一下子就頂到1290的價格去了。

看著自己不厚的荷包,還是算了(真是對不起KTM的業務)。
至於新款的MT-09,感覺差異並不夠大(重點是MT-09換MT-09,感覺有點蠢耶),所以,那就繼續改裝吧!(我得了一種錢放在帳戶裡面,會覺得癢的窮人病)

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189

1.煞車系統改裝

常見的煞車系統改裝,一般分為幾個方向:
1.1確實提高煞車效益:改裝卡鉗(活塞更大)、加大碟盤(煞車力距變大)、煞車皮(強化摩擦力道)
1.2確實提高煞車穩定:金屬油管、加大碟盤、煞車導風(避免頻繁使用過熱影響原有的煞車效果)
1.3提供手感或是省力:煞車總泵

自己的改裝挑選了:
1.1加大碟盤(Brembo 320 加大碟)、煞車皮(RENTHAL
1.2金屬油管(鴻寶牌)、加大碟盤
1.3煞車總泵(GaleSpeed直推總泵 17mm)

說實話,我還是認為普遍2017以後的重車,大部分車上原配的零件,其實都沒有一定要改裝的需求(話說我都在改開心的嗎?)。
但以台灣交通及個人的壞習慣,急加速急減速,或是遇到可能三寶行為的預先煞車,讓我覺得台灣通勤的騎車,還是可以在合理的金額前提下做些調整,將煞車調整到有點過利的狀況,通勤的使用可以相對安心一點(同樣的車種,如果是在美國西雅圖非市區的使用環境,我應該就不會改裝了)。

煞車皮就改了,確實有感,其實剩下的都不需要改裝。
金屬油管會改,其實是因為廠商出售的價格太有吸引力,進口品牌約1/3的價格,再加上又是配合有實績的廠商推出的,自然就也默默的改下去。
加大碟盤的改裝,倒是因為煞車皮確實夠力,原廠碟盤被煞到有明顯的溝痕跟不平整,連帶珠碗都提早下課(約三萬公里),就狠下心來換進口加大碟盤。(這實在是習慣不好、技術不佳的鐵證)
直推總泵倒是最後不得不改的品項,純粹是最近五十肩的問題變嚴重(我們家後座覺得我為了改裝真的是用盡理由)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4706,所以,改了煞車更線性,手感更軟Q的直推總泵。(為此還研究了一陣子,原本安裝的護弓要如何調整)

自己的心得:

1.1順順騎或技術好到一個程度,頂多換個煞車皮就夠了

1.2握力強的車友,原廠煞車綽綽有餘,像我這種手無縛雞之力,可以考慮一下直推總泵(2021的MT-09也是改成直推總泵)

1.3騎山路遊玩不夠順暢的車友,可以考慮一下金屬油管跟加大碟,如果你山路也是急衝急停,會覺得煞車會變軟的,會有實際的幫助(當然,技術夠好錢就可以省下來)

1.4我到現在還是有一個魔障,卡鉗活塞變太大,會影響ABS;卡鉗活塞變化小,感覺不夠明顯,改辛酸的。這可能是一種錯誤知識,有興趣的車友可以指點我一下

遺珠之憾分享:

1.國產FAR的碟盤有研究了一下,似乎也頗受好評,但最終沒下手,主要是沒什麼分享或開箱文(多半是純照片開箱而已),有興趣的可以考慮一下,畢竟價格大約只要50%,精緻度看起來還比Brembo好。這似乎是國內廠商要推廣自己內需市場的瓶頸,大車市場還是會有消費者信心不足的問題?

2.過程中有考慮過更換鑄鐵碟盤,但考慮到台灣的天氣,光是每天看那個鐵鏽,心情不美好的程度可能會更高於改裝的爽度。

3.煞車系統國內似乎都很大推Brembo,但GaleSpeed直推總泵價格大概介於RCS跟CNC兩者中間,外觀精緻度確有CNC版本的效果,考量我沒有要換卡鉗,所以,這一次是選用GaleSpeed的總泵,尤其是考慮到GaleSpeed直推總泵+離合器總成=Brembo直推總泵CNC,還是考慮了左右一起改的平衡感。

4.除了質感及拉桿距離調整的原因外,所謂的省力拉桿跟離合器總成邊更,在有滑動離合器的配置上,其實都沒有太大差別(20%以內的效果),如果沒有必要,這真的是一個不推薦的改裝品。

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8170

2.避震系統改裝

一般避震改裝包含了:
2.1提高操控安心感:後避震
2.2提高操控完整度:前避震
2.3降低操控意外性:防甩頭
2.4解決車架瑕疵性:車身減震桿(這是一種瑕疵自圓其說,或是真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自己的改裝挑選了:
2.1後避震(Andreani套件組
2.2前避震(Ohlins YA535 伸壓可調+油壓預載可調
2.3防甩頭(YSS防甩頭)
2.4減震桿(Y'S Gear車身減震桿)


先前其實有分享過自己前後避震的變化,整體來說,這台車對我來說就是通勤+玩樂使用的綜合體(一年大概騎個1.2萬公里,換算下來每天都騎了33公里),所以,整台車的操控自然都一直走在好可以更好的狀況。

2019.03到半年後:整體來說,覺得後避震改的非常值得,原廠本來過彎不穩定的狀況大幅改進,但確有一種,前叉過硬的感覺(預載正常,伸壓算放得很鬆的狀況),處於一種前叉基本上當初改裝是有點浪費錢的心理狀態。

2019.10到半年後:繼續維持前面的感覺,但由於高速不穩定,加裝了防甩頭,確實有改善了高速搖晃的感覺,但整體來說避震的設定都是品牌手冊的建議值再偏弱一點(應該說這個時期我還是偏向以通勤設定為主)。

2020.06到半年後:Y'S Gear擴大推出對應Y牌車架的減震筒,因為有一個相對低的價格,就入手來玩玩。產品本身優劣與否很難斷定,但一定程度改善車身小碎震的問題,也開始發現,我的避震調的太軟了。目前設定是預載強化(SAG由41mm調到38mm),壓縮與回彈目前維持在車子下的速度慢,上的速度快的設定,但已經偏向可以調整範圍的緊蹦程度了(從前叉太硬反轉成前叉夠用,但與衰退沒有太大關係)。對於自己玩樂時騎車會感覺比較穩定(當然,通勤就比較沒這麼軟Q,但還可以接受的狀況)。

這個東西好壞見仁見智,但有幾點可以給幼幼班車友們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2.1沒有通用的避震設定,平路、山路都可以?慢速、快速都可以?通勤、跑山都可以?其實這不太可能。就算是功能近乎可能的電子避震系統,2019以後的不知道,(1)2019以前的多半都會有種慢半拍(2)某一個面向特別可以,另一個面向差強人意的狀況。請勿幻想有什麼路、什麼情況都通吃的避震設定。以一般人使用環境來說,你能追求的只有某個路段我要很可以,其他路段,我可以接受的這種平衡點。

2.2避震預載跟阻尼就是要拿來調整的,一台車你騎了1-2年,你對他的熟悉感也越來越高,要就是越騎越隨便,要就是你越騎越快,有時候不是避震器不夠力或是衰退了,是騎士本身進步了或習慣改變了。不需要時時調,但既然花了這個錢,有這個配備,其實調到你更喜歡的設定,是非常值得的

2.3雖然這是老話,但避震器永遠是一個人云亦云的討論。有人覺得O老師以外都是垃圾,有人覺得可以充分客製化才是王道。但畢竟多數車友沒有瘋狂到一台車試好幾套避震器。只能建議,當你改裝上去,最軟跟最硬都很有感,就不用太煩惱了,這組避震器只要沒壞,差別只是要花多少時間去找到你的甜蜜點!如果怎麼調都很軟或都很硬,請記得下次,再也不要光顧這家了。但千萬不要受別人影響,只有XXX才是王道,如果你的前後避震調整都非常乾淨,其實建議你把這筆錢省下來比較實際,反正你都不會調整。現在的車真的沒有避震不改,就不好操駕的問題

遺珠之憾分享:

1.如果沒有安裝sw-motech的馬鞍包,我應該會改換YSS的高階避震器就好。價格還是比O老師實惠,功能還比O老師多一點(雖然我可能用不到)。但最重要的,避震保養拆裝其實比想像中麻煩(需要特工),更換一支有點價位的避震器,選擇口碑、維修、保養都有一定水準的業者,其實很重要。

2.如果追求CP值,前避震改裝相對沒有這麼必要(如果你的前避震已經具有預載、壓縮及回彈可調的話),跟後避震改裝折衷一下,其實還是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當然,如果改裝預算不是這麼緊繃,自然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3.O老師全套上身,是當初原本的目標(前叉還是只有更換內管組)。不過,當初還是有一點點猶豫(畢竟以前換的經驗沒有這麼美妙),雖然有Youtuber後來有更換,但時間點較晚,也沒有比較,自己從美國帶回來可能問題一堆,最後就放棄了(但O老師前叉套件的質感還是比較好啊)。

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1708

3.騎乘姿勢改裝

一般騎乘姿勢改裝包含了:
3.1提高舒適度:坐墊
3.2提高穩定度:油箱貼、腳踏後移、單座蓋
3.3提升操控性:車把

自己的改裝挑選了:
3.1坐墊:原廠精品、原廠椅墊重包、原廠拉力椅墊
3.2穩定度:
TechSpec油箱貼、Puig腳踏、欣炫腳踏後移、BODY STYLE單座蓋
3.3車把:ARES舒適車把

牽車沒多久,就把油箱貼給改上去了,其他東西都是慢慢的觀望再改上去的。我到現在還是偏執的認為油箱貼有助於幼幼班或超專業人士進行改裝,雖然目的完全不同!對我而言,在騎乘過程中有限的範圍移動,如果透過油箱貼更穩定自己的身體,遠大於容易移動身體,尤其剛開始換騎09時,會有一種不小心油門暴衝,身體被拉著走的感覺,油箱貼更是有幫助。其實對於多數幼幼班的車友來說,個人建議,(1)黏個油箱貼(2)把車把上下位置微調(3)手練習往外握(端子)或往內握(4)腳尖踩在腳踏上等位置(5)調整拉桿位置(6)調整後煞車高度,就可以建立一個相對棒的騎乘姿勢

至於坐墊嘛!我個人的經驗是,請先完成前一階段,再確定你的椅墊要怎麼改!甚至我個人比較偏向,這東西真的是沒有改裝的必要。自己就是嫌原廠不好坐,立馬去換了精品坐墊,但整個騎士三角大走鐘,最終還是又換了拉力椅墊(套用以前車友的話,這個部分我一直在想要跟不是需要)。

自己的心得:

3.1自己包的好處就是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美感需求,但說實話。不到一定金額,美感是很難出來的。而且多數自己包的椅墊,或是特定品牌的椅墊,都有半年到一年後就太軟的問題(你可以說是我運氣差),其實,坐起來沒有比較舒服。

3.2.1油箱貼這個東西,基本上就是幫助你更容易穩定身體或是更容易移動身體。所以,太滑的、太薄的、太粗糙的,建議都不要考慮。這個比避震器要容易比較一點,你摸一下,大概就知道效果了。但如果不在意外觀或是對自己的美工很有信心,這個真的還蠻不錯的,還可以針對自己的姿勢,多貼一些實際上會靠到的位置。

3.2.2腳踏後移這個東西,我倒是覺得能不改就不要改,尤其對通勤車來說。一方面姿勢不會比較舒服,另一方面,有些車種的位置很尷尬,很容易撞到或踢到,在沒穿完整護具的狀況下,其實也是蠻痛的。不過,這次國產品牌倒是給我蠻大的驚喜,整體做工精緻度有出來,腳踏還可折,避免那種撞到很痛的問題,調整幅度雖然較小,但在我本來就沒有調整成很戰鬥的狀況,使用起來非常滿意。而且最大的進步,終於像國際品牌一樣,有提供個別零件的更換,這信任度大幅提升。(希望2021的09油箱形狀改變,有改善這個,多數人腳都很難靠到的問題)

3.2.3這東西純粹就是改開心的,當初訂的用意是固定一下自己20格上下的姿勢,但隨著上次20格手機飛出去後,現在非常非常安份。

3.3暢銷車種就有這種好處,台灣廠商現在也很願意開發商品,就默默的入手囉!

4.其他系統改裝

其他改裝相對常見的包含了:
4.1刷電腦或改電腦:破解被閹割馬力或提升戰力
4.2進排氣改裝:解決特定轉速動力不順暢的問題
4.3前後齒比改裝:調整動力輸出特性或改變加速特性
4.4輪框改裝:改變操駕特性
4.5外觀或生活類改裝:這個太多了,應該永遠講不完

自己的改裝挑選了:
4.1電腦:刷電腦破解原廠閹割馬力
4.2進排氣:Akrapovic鈦蠍管+觸媒
4.3齒比:EK 黑金鍊+原廠對應改裝前後齒
4.4輪框:GaleSpeed鍛造黑框

刷電腦這件事情,先前就分享過了。在這邊就不再贅述。其實,心中一直默默的想要換改裝電腦!但理由倒不是要跑多快,而是想要幫自己的車弄上進退快排,同時,也可以搞一個雙油圖(通勤省油模式;玩樂動力模式)。不過,我對於太強大的動力改裝,放在一台通勤車上,是有一點點的陰影。
畢竟,自己以前有搞砸過這種改裝,同時,當功能越強大,其實也代表了穩定度越低(關鍵根本自己手賤,可以調整就會想要什麼都試試)。所以,最終並沒有改上這個。

至於進排氣跟齒比,除了跟風改了鈦蠍,其實,我是認為真的不太需要改這個,可以感受到的操控或動力樂趣,屬於一個禮拜就會麻痺(尤其,我還是哪種騎車會戴耳塞,改排氣管不拔消音塞,還要硬加一個觸媒的),至於鍊條跟齒盤基本上不算改裝,比較像是壽命快到了,提早更換的概念而已。

鍛框嘛!這輩子還真的騎過有鍛框的車,但就是沒有比較過有鍛框跟沒鍛框的差別(以前短暫入手的車子,親戚就改下去了,沒有機會比較有跟無的差異),隨著在小老婆亂逛,就默默地逛出了一張訂單。原本是很想依照原作者的意見,碳纖維框給它改下去,也在美國網站下訂了(其實是因為有聖誕節優惠,大約只要台灣訂價的2/3),但竟然得到一個需要2-3個月的不確定回覆,而且,如果我願意,折扣也沒有原本這麼大。

所以,只好默默的跟台灣廠商下訂(這筆預算都申請到了,當然,要給它花下去。但我的鍛框、單座蓋都還在海上漂,要到年底才會飄到台灣來)。

5.小結:

我應該是那種很喜歡喊狼來了的騎士,每年都想要換車,結果每年都在改車。
搞到現在這種地步,我想至少一年內,我應該不會換車(努力自我催眠),但隨著我的里程數增加速度,花錢在讓自己騎車更舒適或有趣,我是不會有太多罪惡感。(我常常跟後座說,買車+改車+油錢+停車費,怎麼算都比我開車便宜很多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3964,而且你一點都不用擔心我騎車載妹,周末玩樂騎車,還有政府的測速照相跟攝手幫你監督我在哪裡,後座有沒有人)...雖然我已經花了快二台09的錢了,雖然家裡還是有車。但看到某台Ducati的文章,我真的不會有罪惡感,我也很自知以前的四輪改裝大業絕對不可以重啟。

但個人建議,在台灣北部騎車,且屬於街車,台灣售價60萬以下,有些東西,真的可以考慮改裝,有些東西就真的建議三思而後行(當然,如果你是連螺絲都要改成鈦的完美主義,請跳過)

5.1建議5000公里後,可以考慮改裝的
(以下商品為很早就會有人改裝,或是不分車種,很多人討論,要踩到大雷的機率很低!)

5.1.1Galespeed或Brembo直推總泵(中價位,事後最容易拆賣)真的可以考慮,尤其是你的車如果沒有原配直推總泵,手感上的改變可以讓你立刻且一直有感覺(當然,你要先改煞車皮也可以,但我現在覺得有點浪費)。如果,錢不是太大的問題,金屬油管可以跟著改下去
5.1.2可信任品牌的後避震真的可以考慮(中高價位,事後拆賣難度不高),如果軟硬都可以感受到,這個改裝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讓你們彼此更適應。同樣的,錢不是太大的問題,防甩頭也可以跟著改下去(但防甩頭千萬不要調太緊啊!)。
5.1.3如果你的姿勢不夠穩定,好的油箱貼也可以幫你解決很多姿勢穩定的問題,或是,讓你更省力的去穩定自己的姿勢
5.1.4拉桿、水箱護網、防倒球等一堆外觀系配件,說實話,再來一次,我應該都不會改了。其實這些如果追求質感,錢花起來,也是不少;不追求質感,還是有一堆是硬鎖或廉價的感覺,而且,你也沒信心,有裝跟沒裝,在原倒時那個傷害比較大。除非這台車,座高明顯對你太高,你騎車經驗,明顯太少,否則沒有很建議把錢花在這方面(純粹追求外觀質感不討論)。

5.2建議10000公里後,想清楚再改裝的
(以下商品為需要一點時間,才會有人改裝,且車子不要太冷門,其實可以選擇的品牌會越來越多,可以好好想想自己的需求跟外部評價)

5.2.1煞車系統改裝,建議想清楚再改裝卡鉗跟碟盤(高價位,可以拆賣,但車種有部分限制),煞車力道大到一種程度,其實車子不一定會比較好騎,更重要的,當煞車系統強到一定程度時,你的前避震可能也要升級,而且是往你覺得太硬的方向在走;同時,你可能是往更驚險的騎乘模式在發展。
5.2.2騎乘姿勢改裝,如果確定了車輛真的是以玩樂為主,或是你自己重視玩樂操控的樂趣,遠大於當交通工具的需求。腳踏後移這時候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改裝品,有助於整體騎乘姿勢的穩定及重心的集中。
5.2.3動力系或排氣管的改裝,目前我還是持保留立場。基本上,在你自己全油門比例很低或是油門操控非常不細膩的前提下,我自己覺得這類改裝,意義都不夠大,你很難體會到這個改裝對你來說是好或是壞。

最後...自己都覺得太長了,但硬要再寫下去。
下述改裝明細摘要表(價格不一定是我當初買的,只是給車友一個參考區間而已):

  • Andreani前叉套件24000(★★要改也可以,不改應該也行)
  • GaleSpeed 17直推總泵+離合器總成套件20000(★★★★★瘦弱騎士推薦好物,一樣的力道,不一樣的制動力)
  • Brembo   320碟盤20000(★★★效果明顯,但我更愛那個視覺系的感受,想換回原廠煞車皮,看力道是否仍然夠用,又不磨碟盤)
  • Ohlins YA535後避震38000(★★★★★09好物值得推薦,但沒說一定要改歐老師)
  • YSS防甩頭整組套件16000(★★★★09好物值得推薦,同樣的,改哪個品牌請自己評估)
  • Y'S Gear車身減震桿9500(★★★09先天不良的對應改裝品,是有差,但如果你喜歡09很活躍的車身動態,這個不一定適合)
  • 刷電腦解限速及客製化調整多次15000(★★要看你習慣耶!不一定要改!)
  • 原廠精品椅墊12000(★★★載人很棒,自己騎要看習慣)
  • Akrapovic三孔排氣管(含觸媒)40000(★★自以為很開心,但沒有必要,除了耗油難看很多跟聲音好聽一點點外)
  • 鴻寶金屬煞車油管4000(★★★我覺得很值得,但因為是煞車部件,效果因人而異,這是被網路洗腦的後果)
  • GaleSpeed Type-S(黑)70000(★★★放在我身上應該就是浪費錢,但我準備來個鍛框+道路攻擊者3,看有沒有靈活又耐磨的效果)

一台可以跑的快的車,不一定等於是你可以騎的快的車。而對於多數的騎士來說,紅黃牌的選擇,除了特定通勤考量外,享受騎乘樂趣是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如何讓你的車可以騎的開心,有更多人車一體的感受,會是踏入改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我絕對認同騎士的技術是最重要!但如果當騎士的技術無法明顯提升時,或是你想要車子來配合你的技術時,改裝可以是你可以選擇的一條路。
什麼時候我們需要改裝(從這句話就知道,是寫給跟我一樣幼幼班看的)

  • 這台車怎麼騎,你都會不安心,而且不是不敢補油門的問題,是會提早放掉油門,很多地方都用滑的過去
  • 你常常會有種煞不住車的感覺,或是,煞車後,整個人晃個不停,差一點就要倒車了
  • 這台車怎麼調,你都很不滿意,不滿意到你覺得騎乘過程有不安心感,不敢催油門
  • 在特定區域你的節奏非常不順暢,比如說北宜,包含下述徵兆,同時,當你發生這些事情,還硬要再去追別人(騎帥不騎快,真的不犯法,但想要騎帥又要再快一點點,或許可以考慮)。
  • 你前面沒車,但你後面卻有一堆車(就是你檔在路中間,也沒有心力看後照鏡,過程中也沒有能力讓自己稍微靠邊一點)
  • 每到彎道附近,後面的車紛紛刷過你,而且人家前面都沒有破百,也沒有特別高昂的引擎聲(排除少數戰鬥份子,表示別人真的是彎中補油或是入彎前減速沒有你誇張)
  • 在彎道裡面,要想加一點速度,偶爾會出現自己非常驚恐的外拋(大家都可能會外拋,路線或油門沒抓好,但非常驚險,就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了)
  • 會有衝動在原廠配胎還沒用完前,換個稍微進階的街跑胎,換完之後,覺得很開心,又有新樂趣

如果有以上徵兆,個人建議你可以考慮針對某些部位進行改裝,當然,我絕對同意,技術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你已經喪失去河濱玩繞圈的辛勤,也沒有那種去找大空地或是租場地練習的企圖心,適當的改裝跟平常遊山玩水的騎乘,透過多一點點油門的練習,也是不錯的一個方案!(這邊說的真的是多一點點油門,請盡量避免在山路拚生死,或是,你自以為沒有在拚生死,搞到別人在拚生死)
但是,在真的決定要改裝某個零件以前,請先調整一下原廠本來就有送你的套件,試過不行,再來說吧!




本文最後由 nickolas22 於 2020-12-1 14:05 編輯

給個讚

讚: 5.0
讚: 5
感謝分享  發表於 2020-12-1 14:56
參與人數 5紅利點數 +25 收起 理由
pipfan0318 + 5 感謝分享
bfe039 + 5 感謝分享
hunn + 5 感謝分享
歐貝利斯克 + 5 感謝分享
sacreddog + 5 感謝分享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25

收藏
收藏4

網友回覆26

跳到指定樓層
車友路過給讚


重機改裝真的是大坑
而且改完會很捨不得拆賣

目前車還很原廠,這用心的心得分享很受用

給個讚

讚: 5.0
讚: 5
  發表於 2020-12-2 09:03
3#
kasiwa 2020-12-1 23:29 只看這個作者
改裝是為了自爽(無誤 眾多人點頭如搗蒜)

1.4
ABS出閘前都已經配好
加大卡鉗會讓ABS的液量"不準確" 導致ABS無法正常動作
(輕則前卡咬不到 煞車停不住 重則...恩)
所以 如果原廠已經幫你改成"超大對向12活塞"(對.4輪用的.想不想挑戰廢ABS?...)
那也會幫你調好ABS(非原廠改?不與置喙) 保證你煞的住(就法規要求上的啦...)
但改太少沒有感也是常有的(每天改東改西.為了感覺爽....恩..)

鑄鐵碟盤還好阿
(每天被逼車 加速 然後想辦法煞慢躲3眼....恩)

然後車身減震桿其實我不太愛
(一個拿原廠09跑去下王功玩海沙的人...恩)

平衡點要靠自己去抓
上次保養剛好也跟1個20年07車主講差不多的(只是我是講不要想1車通吃 他說他上去巨人之手過)


>全套上身,是當初原本的目標

那 快去 "歐 老濕 我想上你"(番號....啥?)

座墊我還在原廠....正在考慮蜂巢網..
油箱貼連貼都沒有(連貼牛皮都沒有...很多人都懷疑我...)

上改裝電腦取代了嗎?很好.
能上200HP的渦輪套件在等你了~歐(B~?)

>一台可以跑的快的車,不一定等於是你可以騎的快的車。
一台可讓你騎的快的車 肯定是你熟悉的車
但一台跑的飛快的車+不熟車的人+不一定熟的路=(消音)...量力而為
(前天139又一個小阿魯...唉)

最後.我的車現在還在"原廠胎"(都在台76/61居多...)
有沒有推薦的通勤胎跟下護板阿?
(上個月罷 有台09在西濱被鐵片噴到 油底殼炸了...)
感謝大大的分享  
kasiwa 發表於 2020-12-1 23:29
改裝是為了自爽(無誤 眾多人點頭如搗蒜)

1.4

改裝是為了自爽(無誤 眾多人點頭如搗蒜)
我同意啊!確實多數改裝都為了自爽,就跟手機一樣,其實多數功能用不到

1.4
ABS出閘前都已經配好
加大卡鉗會讓ABS的液量"不準確" 導致ABS無法正常動作...
我的理解也是類似這樣,但還是有很多人大改卡鉗,車行也說在允許範圍內,我就不是很懂這個合理性是什麼

然後車身減震桿其實我不太愛
(一個拿原廠09跑去下王功玩海沙的人...恩)
我不能說不愛,也不能說很愛,所以,覺得這個要三思啊

平衡點要靠自己去抓
上次保養剛好也跟1個20年07車主講差不多的(只是我是講不要想1車通吃 他說他上去巨人之手過)
同意+1

座墊我還在原廠....正在考慮蜂巢網..
油箱貼連貼都沒有(連貼牛皮都沒有...很多人都懷疑我...)
高興怎麼騎就怎麼騎囉

上改裝電腦取代了嗎?很好.
能上200HP的渦輪套件在等你了~歐(B~?)
這個幸虧不在我的世界,可以欣賞別人這樣搞就好,自己就不需要了

最後.我的車現在還在"原廠胎"(都在台76/61居多...)
有沒有推薦的通勤胎跟下護板阿?
(上個月罷 有台09在西濱被鐵片噴到 油底殼炸了...)[/quote]
我還想問你覺得道路攻擊者3好嗎?里程數&價格,我覺得還不錯啊!認真回你,如果連排氣管都是原廠的,sw motech有一款對應金屬下護板,你可以考慮。


本文最後由 nickolas22 於 2020-12-2 09:05 編輯

6#
kasiwa 2020-12-2 13:38 只看這個作者
nickolas22 發表於 2020-12-2 09:02
改裝是為了自爽(無誤 眾多人點頭如搗蒜)
我同意啊!確實多數改裝都為了自爽,就跟手機一樣,其實多數功能 ...

卡鉗如果沒有"改太大差太多".其實還能接受就是.
但改太大就會影響"制動能力"
(皮原本不磨到.改大變磨到."回推度"不足.有可能咬死..)
主要是看路況跟"高速急煞".因為差距不大(10~25%左右.越大越偏差...)
多數人不當一回事...但出大事時煞車供應商可是要頭痛的...
(反正都是鋪裝道路居多 沒多少車友天天濕路沙地田埂的...)
然後..改裝卡鉗的優點(煞車力道.或是爽感...)
是不是大於abs延遲(惡路防鎖變"有可能蓋被")的劣勢.要自己考慮.多數人不當一回事...
選擇活塞尺寸接近原廠的改裝卡鉗可以減低影響
但...想改善力道改總泵就夠了 個人覺得沒必要動到那刀...
(看看這對向12.爽嗎? 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915 )

SM那個"2年前"訂過.因錯陽差.到料"第3天"就轉給別人了
(自己沒辦法.還好對方願意不打折跑去拿)
看樣子要再想辦法叫料一次了嗎...
中肯,好文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1609
感謝分享,
好詳細的介紹。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9876
感謝分享~~~MT09入手三年(40000公里):改裝是為了什麼?8809

其實我寫這篇的重點是...沒事不要改裝啊!很多改裝都是爽一下下而已,但荷包還是要失血一陣子。
畢竟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如果改裝完的有感程度及時間,低於我賺這筆錢的時間,我是覺得不要浪費錢吧!
個人改裝絕對是錯誤模式跟中年大叔捨不得花大錢,所以,小錢亂亂花的錯誤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