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機車市場,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2018年11月初,SYM 在米蘭車展將 DRG 的外觀公開亮相後,網友對這台車的上市訊息關注度就沒有停過。直到2019的下半年開始,有網友在路上捕獲 DRG 測試車的畫面後,天天都有網友在網路上詢問 DRG 到底什麼時候上市。
上週,SYM 官方正式舉辦發表會,將 DRG 高規格的各項性能數據以及售價公布後,更是將這台車的討論度衝上高峰,甚至還創下首日接單超過700台的盛況。小老婆編輯部在發表會當天實際試乘後,對 DRG 的動態表現相當讚賞,發表會當天與 SYM 的研發團隊面對面進行技術討論後,也引起我們更多的好奇心。
究竟 DRG 這台車有多少能耐,就請各位繼續看下去。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首先,DRG 的名字是由義大利文的 Drago 縮寫而來,也就是中文的「龍」。
SYM 在2017年底先推出了以「鳳凰」為名的 FNX,當時就曾預告將以歐洲的設計手法來表現東方文化的四靈獸,並稱之為 Art-Fusion 的東西方文化揉合概念,而 DRG 就是繼 FNX 之後,第二輛 「Art-Fusion」的設計車款。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要將線條極其複雜的「龍」,能夠現實的在機車外觀上呈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設計師將複雜的線條利用流體雕塑的方式,以多角度的摺線象徵龍的敏捷與氣勢。因此在外型上,就讓 DRG 看起來跟其他車款並不相同。
在設計之初,SYM 內部就決定不以「通勤車」的角度來設定 DRG,而是以類「打檔車」的概念,創造出一台能充分享受騎乘樂趣,動力性能與操控表現出眾的「娛樂車款」。也因此,在通勤車款上視為「必要」的大型坐墊下置物空間,就並非是 DRG 設計上的優先考量,反而是以騎乘時的「動力」和「操控」為設計主軸。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DRG 的大燈,就象徵「龍」的眼睛。
為了符合龍的造型,大燈採用較高成本的左右分離式設計,並使用直射式 LED 配上透鏡,形成魚眼的照射效果,也提高大燈亮度。遠近燈為上下分離,下方是近燈,上方是遠燈,當遠燈亮起時,近燈依然亮著,以提升夜間山路的照明效果。
兩側的日行燈採用 LED 光源,讓車頭的視覺寬度增加,以彰顯霸氣,也提高夜間行車時的辨識度。
前方向燈整合於日行燈當中,且為隱藏式設計。當開啟方向燈時,日行燈的垂直部分會變為黃色閃爍,看起來更具有科技感。
DRG 的前輪採用13吋輪框,配上260mm的浪花固定碟盤與單向雙活塞卡鉗,以及 Bosch 10代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安全性大幅提升。設計師在前卡鉗固定座的中心進行簍空處理,一方面降低整體視覺的厚重感,一方面也稍微降低前避震器的簧下重量。
為了強化車輛的操控本質,SYM 研發部將 DRG 的軸距設定為 1380mm,並將前避震傾角設定為26.5度。整個騎起來完全不像是13吋輪框的車種,反而會有點近似12吋輪框的錯覺。
輪圈造型採用五幅星型造型,可說是 FNX 125 輪框的13吋版本。
DRG 也承襲了 FNX 125 的輕量化鋁圈,這顆13吋的前輪框重量僅有3705g,對於操控性表現有正面的幫助。
前輪的尺寸為 120/70-13,是目前的主流尺寸,可選擇的輪胎相當多。
國產如MAXXIS或KENDA,進口如米其林、倍耐力或普利司通都有對應的產品可供選購。
右手開關,由上而下的排列是駐車警示燈、怠速熄火切換開關與引擎啟動按鈕。
左手開關,由上而下排列是遠近燈切換、方向燈與喇叭按鈕
左手開關後方的黃色按鈕為超車燈。
不規則形狀的全彩液晶儀表,帶有光感應功能,可自動依照環境亮度微調儀表的本身亮度。減少夜間儀表亮度過亮造成眼睛疲勞,也避免日間亮度不足造成的辨識性問題。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正上方的塊狀顯示為引擎轉速表,中央大數字為車速表,車速表右方則是燃料計。
右方的區塊為多功能顯示,可顯示時間、充電電壓等功能。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也可以依照使用者需求調整為引擎轉速顯示,對於喜歡 DIY 調整傳動的使用者來說,數字的引擎轉速顯示更能即時掌握傳動狀況。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龍頭正下方有一個隱藏式掛夠,左側則是加油口。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龍頭下方的右側為多合一開關,並將坐墊開啟獨立成按鈕式,只要在電門開啟狀態按下按鈕即可開啟坐墊下置物箱。
當鎖車時,按鈕也自動鎖定。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多功能鎖頭旁邊是近來頗受好評的 USB 充電座,並支援 QC 2.0 快速充電功能。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前置物箱尺寸,可輕鬆放入一瓶600cc的礦泉水。或者放置手機,並一邊充電。
我不經意的放進一支 iPhone 11 Pro (不是 Max),是為了讓你知道比例尺的大小。
雖然 DRG 的設計為短軸距重操控的玩樂用車,但前置腳空間卻相當寬廣。
強化操控性能的 DRG,一樣採用頗受好評的 A.L.E.H. 零後仰下懸吊系統。
且配合中置避震器設計,將引擎位置往前往下移動,並增強吊架的抗扭轉性能,稱之為「零後仰懸吊系統2.0」
透過新設計的零後仰懸吊2.0系統,將引擎和前後輪放置在同一直線上,充分達成低重心的效果。
並將引擎位置接近騎士的位置,使得重心儘量集中在同一位置,這也是近年來強調操控性的街跑車的常見手法。
從車身側面看過去,應該能比較清楚了解 SYM 的研發部想法。
當騎士坐在車上騎乘時,引擎曲軸、前輪、後輪,三個旋轉重心的慣量恰好在一條直線,對於操控性有正面的效果。
DRG 在車身設計上,參考近幾年歐系跑車的線條走向,將前後輪突出於車殼外,以創造出充分動感的流線風格,在視覺上也會覺得車身尺碼縮小,而產生輕盈的感受。
此外,DRG 採用高聳的車尾線條,加上逐漸收窄的線條設計,試圖創造類似仿賽車的車尾視覺效果。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側面的多角度摺線,在不同角度產生不同的光線反射,創造出類似龍麟的反射效果,也象徵緊實的腰部肌肉線條。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後座飛旋踏板為手動設計,方便騎士將腳放在踏板上騎乘時,可以輕鬆的夾住座椅,並產生安定感。
(與自動彈開式的飛旋踏板相比,手動的穩定度更好。)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後尾燈採左右分離式設計,雙勾造型的尾燈為 LED 搭配燈條,而煞車燈使用反射式 LED 設計,夜間看起來囧囧有神。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後扶手為時下流行的分離式設計。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後土除為全包覆式設計,在雨天時能有效的防止雨水噴濺。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後方向燈為 LED 配置,大牌則安裝於後土除上的後牌架。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尾部中央像鰭片的機構是 ZRSG 控制器,負責控制怠速熄火與啟動的電腦。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前面提到,DRG 整台車是以充滿跑格的「玩樂車」為主要設計方向,SYM 的研發團隊也參考近年來仿賽車款的短尾管設計方式,將 DRG 的排氣管長度縮短,讓整台車更具有跑格。採用橢圓管造型設計出雙共振腔,而產生較為低頻且單一的排氣聲浪,現場實際聽會覺得有類似白鐵改裝管的效果。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單搖臂的設計搭配短尾管,將輪框的造型明顯外露,加上五顆外露式的12mm螺絲,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有著接近仿賽車的視覺效果。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原廠後輪框也採用輕量化設計,重量為2963g。
後輪尺寸為130/70-13,也是常見的尺寸。
後煞車卡鉗為對向雙活塞卡鉗搭配230mm固定碟盤。
原廠在中柱的右側,設計了傾角提示記號(Bank Angel Sensor),提醒車主磨到提示記號時就要收手,以免發生事故。
引擎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DRG 的動力心臟來自於 SYM 全新世代的單缸側置水冷引擎,搭配ZRSG零延遲啟動系統,排氣量為158cc。
水冷排外側的直柵式飾蓋,直柵角度經過計算,騎乘時可有效的將氣流導入水冷排,增加散熱效率。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這顆內部代號為 D21 的單汽缸四氣門水冷引擎,內徑行程為59mm x 57.8mm,壓縮比為11.2。
導入大量的最新科技,加上低阻抗低摩擦的設計,可在8000轉時榨出最大15.5匹馬力,5500轉時即可輸出1.54公斤-米的最大扭力。
將水冷系統中的水泵浦直接與凸輪連接,整體的配置更為集中化,除水冷管路可以做更有效地利用外,也可將旋轉慣性儘量集中。
DRG 採用單凸輪軸四氣門設計,並採用滾子氣門搖臂,可大幅降低摩擦損失,運轉的噪音也可大幅減少。
四氣門的特性可以在高轉時提供更好的進氣效率,使得 DRG 引擎在高轉的馬力表現相當突出。中低轉表現則透過凸輪重疊角的設定與進氣系統的配合,創造出扭力高原的表現,加速表現更為亮眼。
夾角縮小的四氣門配置,能夠創造出更高的燃燒室面容比,使得 DRG 引擎的壓縮比高達11.2。加上強化過的氣門動端機構,讓 DRG 引擎可以承受超過萬轉以上的最高轉速,在這個排氣量的原廠速克達中並不多見。
活塞頂的凹陷配合燃燒室形狀,以獲得最佳的混合氣垂直滾流,大幅提高扭力表現與混合氣效率,使得平均油耗表現一公升有42公里的實力。
新設計的水冷汽缸水道,能夠使汽缸溫度分佈更為均勻,運轉品質也更穩定,加上偏置曲軸設計,引擎運轉阻力更小。
DRG 的汽缸套外側使用新的離心鑄造工法,可大幅增加表面積,也讓混合氣爆炸瞬間的高溫能夠更迅速地傳達到水套,進行溫度交換。
此外,DRG 引擎的汽缸和活塞採用「緊配」的方式提高氣密性。
原廠建議 DRG 應該要充分訓車,才能達到引擎的最高效率。
為了減少排氣管拆裝或更換時,還要考慮含氧感知器的問題,這次 DRG 將含氧感應器直接安裝在汽缸頭的排氣口處,讓大家 DIY 更方便。
引擎控制系統(ECU)採用頗受好評的日本京濱四代系統
節流閥也是採用日本京濱四代
當然,免不了要把 DRG 放上馬力機實際測試,看看後輪馬力的表現。
不過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請容我賣個關子,晚一點再跟各位分享馬力圖的數據。
第一次測試全新的 DRG 158,輪馬力最大為11.5匹,最大扭力則為1.47公斤米。
不過根據 SYM 研發部的說法,這顆引擎磨合一陣子之後,整體的動力表現會有明顯的變化。
經過了一段時間,這顆引擎大概將近一千公里的騎乘,應該是有稍微磨合了,我們把車再丟到馬力機上測試。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DRG 158 的最大輪馬力來到12.2匹,最大扭力也暴增到1.62公斤米。
以最大馬力來說,提升了將近0.7匹,相當誇張的數字。
磨合前和磨合後的兩張馬力圖比較一下,可以發現整段動力曲線都有明顯的提升,甚至連最高轉速也從9200轉提升到9500轉。
所以奉勸各位剛拿到 DRG 的車友,千萬不要太心急。
DRG 158 的真正實力,要一段時間之後才會浮現.............
此外,這次我們也發現了一顆很有趣的ECU,晚一點跟畫龍點睛的文章一起跟大家分享。
究竟 DRG 158 解開封印之後會有多瘋狂!!!!
車架
DRG 的全裝備重量為 135 公斤,相當於空重僅為120~125 公斤的水準,以一台158cc的水冷引擎速克達而言,是個不容易達成的數字。除了前後輪框採用輕量化鑄造鋁圈、後輪中置避震與單搖臂設計外,輕量化的不對稱車架也是功不可沒。
前輪轉向結構的主要管徑處,採用兩段式加強結構,可以增加車輛煞車時的穩定性。配合新設計的零後仰懸吊系統2.0,充分解決車輛加減速時的騎馬現象。
也就是 SYM 原廠宣稱的降低前後晃動的不適感。
DRG 的副車架採用高張力鋼管,負責支撐前後座。
避震器附近結構,則依照電腦應力分析模擬測試結果進行必要的補強,並經過實車上路進行耐久測試,確認安全無虞。
後避震為預載可調
中置後避震的下鎖點直接與傳動箱連接
前避震尺寸為33mm
Bosch 10代 ABS 主機則位於車頭處。
傳動系統
DRG 的傳動系統,以 RV 180 Euro 車系為基礎,配合傳動箱長度進行皮帶的調整。
傳動箱外蓋上有軸承,幫助後軸運轉的平順度,也降低起步加速時的碗公抖動機率。
前普利盤風葉,機種代號是 L1N
後碗公的機種代號也是 L1N,直徑為145mm
離合器上的機種代號則為 LZC
普利盤的幾種代號為 L1N,與 RV180 Euro 相同
普利盤壓版的機種代號是 D21,則是 DRG 專用的款式。
普利珠的直徑是20mm
普利珠的厚度則為14.93mm。
這是俗稱為 20 x 15 規格的普利珠,也是跟 RV 180 Euro 採用相同的尺寸。
DRG 的普利珠重量為 18g
六顆總重量為 108.18g
風葉盤面的角度為14度。
普利盤套管的外徑為 26.95mm
普利盤套管的長度則是 57.6mm
由日本阪東 BANDO 生產的傳動皮帶,寬度為 22.3mm。
編號是23100-D21-0000,為 DRG 專用的款式。
傳動皮帶外側的總長度為 89mm
傳動皮帶內側的總長度為 92.7mm
大彈簧的自由長度為 131.4mm
大彈簧的線徑為 4.5mm
開閉盤的設計為直溝,且無轉折,為強調性能車款的配置。
原廠的離合器蹄片有進行配重測量。
置物空間
很多網友對 DRG 158 的置物箱空間相當好奇,就順便幫網友實際測試一下。
M2R 的 J-5 四分之三安全帽,可以放入
ASTONE 的 四分之三安全帽,輕鬆可進
XL尺寸的 Airoh 全罩安全帽
一樣是小壓可進
我自己的 NOLAN X-802RR 全碳纖維安全帽,尺寸為XL,但無法放進置物箱。
不過各種安全帽的款式相當多,建議網友還是攜帶自己常用的安全帽實際測試後,會比較準確。
大燈亮度實測
DRG 的直射式 LED 搭配透鏡達到魚眼大燈的效果,近燈的表現相當均勻,切線也很清楚。
遠燈則是在近燈的亮度與廣度基礎下,再加入遠燈的照射範圍。
實際以照度計測量對地面的照度效果,最亮處在車前5m,照度是 89.6 Lux,車前10m處的照度則為 66 Lux。
遠燈開啟後,整體照度大幅提升。照度最高的位置在車前 15m處,達到 161 Lux的水準,車前20m的亮度也高達 136 Lux。
騎乘心得
前幾天在桃園的大魯閣卡丁車場進行賽道的試駕,今天主要是分享在一般山道騎乘的心得。
首先,在山路上騎乘 DRG,不會感覺到這是一台速克達,而是有著更類似打檔車的騎乘感受。以我 95kg 的體重而言,前後懸吊的反應相當直接,前叉的阻尼在入彎前的重煞車相當夠用,中置後懸吊的表現也相當優異,總是能讓後輪緊緊的服貼在地面上。更重要的是,前後懸吊的是有互相搭配的,給騎乘者充分的安心感,可以依照自己的節奏享受彎道樂趣。
DRG 除了在水平方向的重心位置較低,在垂直方向的重心也集中在同一條線上,這點在連續S彎道上的騎乘特別有感。當需要從左傾變換成右傾的時候,車身的反應相當快速,也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就覺得 DRG 像你手腳的延伸般那樣自在,只要把注意力放在進出彎道的路線選擇和油門即可,是一台可以充分享受騎乘樂趣的車款。
由於 DRG 的裝備重量僅有135kg,搭配低轉開始湧現的大扭力與新的零後仰懸吊系統,出彎加速的表現令人激賞,補油後引擎的提速反應也相當快。甚至在長距離的高速彎道,入彎後右手開始將油門微開後產生的穩定推力,也讓騎士相當放心,會讓人一次次的想探索 DRG 的過彎極限,相當具有玩樂性。
以同級距的車種相比較,DRG 的軸距僅有 1380mm,在靈活性的表現相對更有優勢,常常會讓人忘記是台前後13吋輪胎的車款。加上良好的重心配置,很容易讓人一下子就把傾角用完,而磨到左右兩側的中柱等硬物,但這並不代表 DRG 的傾角不夠,因為後胎已經幾乎吃滿,只能說是 DRG 太好騎了。
DRG 的騎士三角設定,有點類似街車般的騎姿。手把較高且稍寬,坐墊高度與把手之間的高度差距較大,不想要隨時用緊繃的戰鬥姿勢騎乘的車主,也可以很放鬆的騎乘。置腳空間處也相當寬敞,騎士可以依據自身習慣變換,也方便各種身高的騎士找到舒服的姿勢。
此外,有一個特別要跟各位分享的部分。
DRG 跟我自己的 FNX 125,雖然都是 ZRSG 零延遲啟動系統的引擎,雖然都是ALEH零後仰懸吊系統的車款,但騎乘調性是完全不同的。FNX 125 騎起來的感覺有點像電動機車,引擎振動很小,油門反應很快,推力很直接,騎起來相當安靜。僅有1295mm的軸距,讓 FNX 在小彎道的過彎表現可以很刁鑽,又非常省油,是台相當稱職的「通勤車種」。
但 DRG 騎起來不是這個風格!!!
往車身中間靠近的引擎,中置後懸吊,以及「零後仰懸吊系統2.0」,你可以感受到兩腿中間傳來輕微的「引擎脈動」,加上短尾管帶來澎湃且低沉的「排氣聲浪」,會隨著車速和引擎轉速不斷地刺激你的腎上腺素,分泌更多的腦內啡。就像騎上打檔車那樣,嘴角微笑地、開心地陪著你奔馳在每一個彎道。
傾角檢證
左側會先磨到中柱的側面
以及側腳架的下緣
根據路段的不同,有可能會稍微磨到俗稱船底的車殼
右側則是磨到原廠設計的傾角提醒裝置。也就是說,右側的傾角會隨著傾角提醒裝置越磨越短而越來越深.....
後輪左側,大約剩下5mm滿胎
後輪右側,約剩下3mm滿胎
前輪左側,大約剩下10mm滿胎
前輪右側,也大約剩下10mm滿胎
結論:
相對於市面上種類極多的「通勤車種」,我會稱 DRG 為「運動器材」。
而「運動器材」的重點,在於能否為車主帶來足夠的「樂趣」,享受「運動」的快感。就像買了保時捷 911 這類跑車的車主,不會把重點放在置物箱有多大,能不能載五個大人,關心的重點是這台車的操控樂趣,以及加速有多快,尾速有多少等。
DRG 在設計之初,就不是設定成一台買菜用的「通勤車款」。
而是在目前白牌速克達中選擇極少的「運動器材」中,推出一台極富操控樂趣,動力強勁,配備高檔,騎起來很爽的玩樂車種。如果你想買的是通勤車,建議可以考慮 FNX 125 ABS,或者活力、新迪爵、Z1 Attila 等車款,但如果你想要一台「好玩的玩具」,那就是 DRG 要跟的主人了。
你呢?是哪一種人?
後記:
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 DRG 158 這顆引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會跟各位分享,DRG 這隻「龍」,如何簡單的釋放強大性能,讓 DRG 整個活起來,也就是俗稱的「畫龍點睛」。
(此為量產前試作車,車輛咬花、烤漆部分皆非量產形式)
敬請期待小老婆的後續報導
延伸閱讀:
輕巧 + 大動力! SYM DRG 158 媒體發表試乘會: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6616-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