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R M 的第一次減速比機構位於右側,透過這機構將動力傳輸至車體左側的二次減速比機構。這部分與剛上市的 KRV 有些類似,只不過沒有前變速的機構。
後避震為中置單槍設計,並使用國內知名的 RACINGBROS 代工的避震單體,具有阻尼可調功能。
後尾燈組的設計同樣充滿了未來感。
後輪單搖臂的設計也讓 MCR M 增添了運動氣息,五爪十幅的樣式加上刻意留出鋁原色的切削,又增加了點質感。後輪尺寸為 140/70-14。
後煞車同樣使用 Brembo 製品,採用更高規格的對向雙活塞卡鉗。
使用皮帶傳動的 MCR M 在靜肅性與後續保養上會有不錯的表現。
採用下置式後牌架與後方向燈。
燈系皆採用 LED 製品,在急煞車時也會觸發緊急駐車燈作動,提供後方車輛更多提醒。
雨天激戰 考驗 MCR M 實力的好時機
這次媒體試駕體驗, OVAOBIKE 官方安排了從埔里地理中心碑至武嶺來回的試駕。當天的氣候不太穩定,到了地理中心碑的時候還在飄著細雨。不過也剛好測試擁有 279Nm 扭力的 MCR M 在雨天的穩定度。
在工作人員介紹 MCR M 的各項操作與注意事項後,各家媒體便整裝準備出發。
國產 150 速克達的軸距 黃牌羊的動力
據大魔王 Singer 表示, MCR M 的加速相當凌厲,三種不同的動力模式下可說是段段分明,而且模式間的切換無需回油,透過左手的按鍵即可無縫切換,相當便利。因為車輛重心偏前的緣故,利用對手把下壓的方式來進行過彎反而比傳統的推拉方式要來得更加順暢,同時拜短軸距的緣故,MCR M 的過彎相當犀利,只要透過手把的施力與重心轉移,就能輕鬆地完成轉向。
到了武嶺後,大魔王 Singer 對 MCR M 最有感的除了加速性外,就是車輛沒有「高山症」的問題。以往燃油車到了武嶺都會因為高山空氣較平地稀薄的緣故造成燃燒效率不佳,結果就是「平地跑一百,高山剩四十」,而電能車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就算是高山行駛還能感受到「無限速」的快感。
抵達武嶺時電量只剩下 40% 左右,但回程時由於一路下坡,剛好可以開啟回充模式來對電池充電。MCR M 的回充模式切換除了左手把的按鍵外,還有位於腳踏左側的「打檔桿」,這個設計不是用來切換實際的檔位,而是切換回充模式的段位。透過不同段位的回充阻力,可以稍稍模擬燃油車退檔時的引擎煞車,對於習慣檔車騎乘的騎士來說,是個「既陌生,又熟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