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聽黑膠,必先自宮必先要有黑膠唱片、唱頭、唱臂、唱盤與唱頭放大器,接著才把訊號送進擴大機推動揚聲器。
Hoyeah(荷雅刻盤)只做一種產品,就是唱頭放大器,總論來說是放大器,可再細分MM等化與MC升壓。
Σ(Sigma)系列(以下簡稱Sigma),是Hoyeah於2017年完成的代表作,此系列共有兩種型號,功能皆相同,但MM等化的電路與用料不同:
1. Σ(Sigma)-101(以下簡稱Σ101)
2. Σ(Sigma)-LCR (以下簡稱ΣLCR)
Sigma開發史是一段漫長的故事,尤其在主事者何大哥獨資獨力的情況下,這真的需要.. 燒錢的勇氣。
Sigma兩系列,約略等同於Hoyeah早期MM等化器(MM-101A)與中期MM等化器(MM-LCR),加上中期MC升壓(MC-101A)功能,再添加許多功能並調音而成,一路看著Hoyeah開發過來,說沒有期待是騙人的。
在我們進入今天主題Σ101的試聽前,我們來看看Sigma能做到些什麼?
1. 單純一組MM等化器
2. 單純兩組MC升壓器
3. 兩組完整的MM+MC(1+2)
4. Bypass anything
背板一覽
功能1和2較易理解,代表一共有三組輸入端子,分別為一組MM等化與兩組MC升壓,每組輸入皆有一組接地端子。
功能3則是1+2,為什麼變成兩組完整的MM+MC呢?因為2的MC升壓後端輸出都可經過1的MM等化,而同時只會有一組MC升壓作動, 所以就變成兩組完整的MM+MC了。
功能4是方便玩家試機,若某天想Bypass Sigma的任何等化和升壓功能,可直接從Sigma的Pre-out端子輸出,不須拆卸已經接上Sigma的三組輸入端子。
而且,重點來了。
MM有一組獨立的輸入負載電容可調整,容量高達14種,從120pF到1350pF,若是原廠沒有提供負載電容量,會聽(調)到腳手軟。
MC有一組共用的放大倍數可調整,增益高達16種,從5到60倍,不過MC較容易計算,不似MM會腳手軟,最多按計算機按到睡著而已。
通常MM唱頭在規格標示上,會標示負載電容量(多數為100pF~300pF),以鐵三角(Audio Technica)的VM520EB唱頭為例,負載電容量為100pF~200pF。此時只要將輸入負載電容設定在120pF~220pF之間,通常就能補足高頻的曲線,達到原廠原始設計的頻率響應。
但.. 就是這個但。
有些MM唱頭廠商並不會標示負載電容量,可能原廠在設計上已排除輸入負載電容造成的頻率響應改變,又或許某些原因沒有標示。例如此次搭配試聽的ShelTer 201 MM唱頭就沒有標示,但在下列試聽調整時,發現設定到某些電容量,聲音聽來更平順,這時就需要自己多次嘗試,調整出適合的輸入負載電容量。
因原廠沒有標示,就只能自己一個一個調整試聽,這過程耗時費工,雖有趣但真的累。
問題來了,若原廠唱頭指示低於120pF呢?可試試120pF或不使用輸入負載電容。
Sigma MM等化放大倍數設定為120倍,阻抗為47k歐姆(與市面上多數唱頭等化相同)。
MC放大倍數調整,則需先知道MC唱頭的輸出電壓(絕大多數唱頭說明書或官網都有載明),再設定我們想要的Sigma輸出電壓。
以鐵三角(Audio Technica) AT-OC9/III MC唱頭為例,官網標示輸出電壓為0.4mV,假定我們想要Sigma的輸出電壓達到:
1. 1V:1V/0.4mV/120倍 = 10000/4/120 = 20.8
Sigma放大倍數調整至19或24倍
2. 400mV:400mV/0.4mV/120倍 = 4000/4/120 = 8.3
Sigma放大倍數調整至8或8.5倍
3. 600mV:600mV/0.4mV/120倍 = 6000/4/120 = 12.5
Sigma放大倍數調整至12或14倍
看出規則了嗎?想要的輸出電壓 除以 唱頭的輸出電壓 再除以 MM等化的放大倍數,就得到我們要選擇的MC放大倍數了。電壓1V=1000mV,MC唱頭輸出電壓多為小數點後一位的mV(真的好低啊),等化放大倍數固定為120。
註: 上述放大倍數於說明書上為Gain(times),實為增益,為求方便解說,在此以放大倍數稱之。
黑膠系統的輸出電壓通常落在400mV~600mV之間很適合了,1V在此僅方便計算故舉例。
以上均為理論值,當然可用不同的放大倍數試試,音響有趣的地方,就是常有意料之外的發展,當然前提是要有夠多的選項可調整。
上述設定,Σ101與ΣLCR都是相同的設定與配置,接下來我們來試聽Σ101。
手上目前僅有一台裝配ShelTer 201 MM唱頭的Dual Golden One單臂黑膠唱盤,在新黑膠唱盤到來前,只能就MM等化部分試聽與把玩。
黑膠系統的試聽及其困難,無論唱盤、唱臂、唱頭與之間連接的線材、接頭不同,聲音就不同,還有唱頭設定,更不用說黑膠唱片本身的新舊與版本年份。通常只能盡可能的簡化變因,唱頭則盡可能依照單一標準設置,當然每一時期設置都會有所偏差,能在同一時間比較最好,還有天氣影響也...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來試試吧。
我們來聽聽爭議頗大的鋼琴家朗朗,這套由Sony發行的全新雙黑膠套裝,兩片曲目分別為普羅高菲夫的鋼琴協奏曲第三號,巴爾托克的鋼琴協奏曲第二號,由拉圖帶領柏林愛樂,價格非常實惠,尤其遇上特價活動時,根本是單片價買雙片套裝,個人喜好問題就不多談了,我自己不喜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首先採預設全數關閉的無輸入負載電容試聽。
在沒有輸入負載電容的情況下,能感覺音場較近,若是聽獨奏或爵士,這距離鐵定很火熱,但協奏曲或交響曲則可能需要更多一些些的距離,此外,中低頻衝擊力與量感雖中庸但清淡。即便如此,整體聽來仍相當平衡,除了人聲聽來有稍微凸顯外,其餘沒有特別偏頗的頻段,也沒有出怪聲的習慣,或者可以這麼說.. 接近忠實。
上面提到MM有高達14種輸入負載電容量可選擇,Sigma說明書中指出,若原廠無標示負載電容量,在一般經驗下,多數MM唱頭通常適用120pF~340pF。
所以我們將輸入負載電容設置成:
1. 120pF:同樣曲目音場似乎顯得略遠,中低頻衝擊力似乎更強一些,有微感但仍不太明顯。
2. 340pF:此時就容易聽得出差異了,音場距離好比坐在國家音樂廳2樓15-18排,擁有爽快的中低頻衝擊力又不拖泥帶水。
3. 670pF:中低頻衝擊力更強,但量感似有過肥傾向,嗜大港大低頻者可能會喜歡,但也感受聲音會拖,不太適合輕快音樂。
4. 1340pF:中低頻衝擊力沒有更強,反而量感過頭肥又拖,不好聽。
以上數值僅供參考,每種唱頭適合的數值與唱頭本身規格,特性和周邊設備有絕對關係。
在我的系統與設置上,輸入負載電容選擇340pF時,聽古典樂音場規模感受好,樂器間分離度恰當,鋼琴低音部觸鍵清晰又厚實。
奇怪?輸入負載電容補足的頻率響應,不是應該落在10kHz~20kHz嗎?怎麼我聽到的都是中低頻變好呢?同學們有沒有聽聞加了超高音,結果中低頻變好的故事呢?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總之,現在我更期待MC升壓的表現。不!應該說Σ101完全體的聲音。
以一台實售價26000(台幣)來說,不敢說物超所值,畢竟這年頭錢真的難賺。
但絕對MIT,而且是從開發設計到生產製造都是MIT。
腳墊減震處理
外觀尺寸
長寬高: 38cm x 30.5cm x 5.2cm (不含腳墊與凸出端子)
長寬高: 40.5cm x 30.5cm x 6.5cm (含腳墊與凸出端子)
配件一覽,說明書、快速調整參照表(已護貝)、110轉24V1A變壓器、DIP switch調整鑷子與終端電阻
搭配器材
Dual Golden One 黑膠唱盤
ShelTer 201 MM 唱頭
Marantz PM-5005 綜合擴大機
Audio Note AZ-Three 揚聲器
Marvalve Model One 耳擴
HIFIman HE-4XX 耳機
線材與配件
Musicalsound Airy Silver Plus 訊號線
Musicalsound Silver Plus 電源線
Musicalsound 20th 喇叭線
長物志 太平天國
電光火石 Supplier AC
試聽唱片
郎朗 / 普羅高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巴爾托克: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2LP
© 2013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Barcode: 8 88837 32251 5
Label Code: LC 06868
Rights Society: BIEM/GE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