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er6fgsr600 於 2016-3-30 00:43 編輯
說好的阿里山小旅行,就真的去阿里山啦!之所以會如期成行,完全是因為提前付了旅館錢(無誤),沒有啦,其實是花季這種有時效性的活動,不去的話就得要等明年了,外加連兩個月吃吃喝喝,吃貨的形象快要建立完成(無誤),實在是自我感覺有點頹廢,怕大家忘記我們是熱血的追風少女,也該是時候去挑戰山路,還有開發新的地圖。
DAY 1 由於隊友人在台北的關係,所以今天的上半場行程是: 09:00 送隊友去搭高鐵 09:30 大黑肥南下 12:00 綠胖胖北上 13:30 嘉義東石集合,一起上阿里山
台北一早奈米細雨,可以把最佔體積的雨衣穿在身上,行李不多就一個包,住的地方設備齊全,只需要帶防寒衣物,預報說阿里山才夭壽6~11度,不出動一下衛生衣褲那怎麼行,打算如果還冷的話就套上雨衣。
差不多在九點半左右出發,往南部前進。
騎到新竹南寮突然雨變大了;很多人會覺得下雨天騎車危險,實際上,視線不好的狀態下真的需要更加小心,不僅是自己看不太清楚,別人也不一定能夠看到你,放慢速度、保持警覺心就能夠閃過不少麻煩,喔對了,還要注意伸縮縫、水溝蓋等這些地雷,小心再小心,依然可以在雨中享受騎車的樂趣;我個人是滿喜歡雨天騎車(前提是我有帶雨衣在身上),尤其是夏天的午後雷陣雨,淋得超爽的。
一直到彰化鹿港終於地乾,這時候開始想睡覺了,時間還早,就先下快速道路休息一會兒,順便和隊友回報位置,但臨停的地方選得不好,大貨車會一台接著一台從這個地方經過,讓我吃了不少沙土,只好繼續前進。
提早半個小時抵達嘉義東石;這裡通常是我們從北直接噴下來,或者是由南直接奔回北部的轉運站,最主要是有好吃的蚵仔(吃貨本性難改啊),無論是停車、加油(這裡沒有98就是了)、上廁所等都非常方便!綠胖胖快到了,我就在便利商店曬著太陽等她,天啊,陽光欸,北部人好久不見的老朋友。
不久綠胖胖就到了,我們就去廟口吃蚵仔補充元氣(真的有效啊),一共點了:蚵仔煎、五味蚵仔、南部風蚵仔麵線、烤蛤仔、蚵仔湯、炸蚵仔、蚵爹和炸地瓜,吃得超飽的!這家的蚵仔好大又新鮮,旁邊廟口還有超多超平廣的停車場,每次都來這裡。
因為要趕在下午四點前買到祝山線小火車的票,所以吃完馬上騎去嘉義火車站,火車站門口有一條機車道,可以稍微臨停,且轉頭就看得到購票指標,很方便,不用到遙遠的阿里山火車站就可以買到。
解決了有時效性的任務後就朝著阿里山台18前進。大概是下午四點半抵達山下的觸口,這個時間點上山幾乎沒遇到車,相較於對向偶爾出現的長長車龍,騎車起來舒服許多啊!且幸運的話會有雲海出現,好美啊!
當然,美美的櫻花也是有看到的!半山腰沿途都可以看到盛開的吉野櫻,粉紅色、白色的,哇嗚,好美,少女心大爆發中。
就這樣子一直往上爬啊爬,看得到下面很深的山谷,看到山腰上的公路,我覺得喔,台灣的山路真的很美,而且更厲害的事情是,我早上還在陰雨綿綿的水泥叢林台北市,下午就能跑到如此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今晚入住的是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原本是要住園區裡的民宿,可是早在一個月前就客滿,考慮去住教會,結果有教友要去就沒有空房給我們了,最後剛剛好,看到本月份唯一一間雙人房空房,一晚$2380馬上毫不猶豫的給它刷下去。櫻花季真的很難找到住的地方啊,還好這裡距離阿里山火車站騎車不到十分鐘,隔天看日出的時候不需要太誇張的早起,會死掉。
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有提供晚餐,需要提早預訂,$200/人,有八菜一湯,白飯吃到飽,六點準時開飯。是不難吃啦,可以吃飽吃暖就感動了,畢竟這裡可是深山欸,記得吃完是要自己收拾碗盤的喔!
吃完飯可以回房間洗洗睡,沒想到一開門,看到基隆人好朋友 – 除濕機!!我都快感動到老淚縱橫,馬上把所有裝備集合起來,進行一個乾燥的動作。這裡還滿舒服的,10度以下會開放暖氣使用(當晚11度QQ),覺得冷可以從衣櫥掏棉被出來,蓋起來不悶又會暖到熱,床偏中硬,起床不會感到腰酸背痛,如果仍會腰酸背痛,那就是車騎太久啦XD;浴室有乾溼分離,熱水很熱,有基本的衛浴用品,包含真的大條毛巾。很討厭那種一次性的那種「紙巾」。最後,最加分的是那台除濕機啊!
畢竟也是來到海拔兩千的地方,餅乾都會變得肥肥胖胖,好可愛這樣,買包餅乾吃個點心一早就準備睡覺,隔天清晨四點就起床,清晨四點欸,對這個時間點好不熟悉,結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平常都晚睡,有點時差,半夜兩點起床尿尿後就睡不著啦QQ DAY2 四點的鬧鐘響了,天啊,不知道多久沒有這麼早起了,整個人頭昏腦脹,吃個從山下買來的雞蛋糕當早餐後就趕緊吞了頭痛藥,不過呢,想到等等要去看日出整個人又微微活了起來,耶! 不過這麼早發動引擎真的很大聲,不好意思吵到其他的旅客啊,而且太冷外加氧氣稀薄,居然讓大黑肥發起來後沒多久就待速中熄火,噢嗚,不是要原地暖車就是得轉速拉高一點離開,最後選擇後者,以最快的速度離開活動中心。此時天還沒亮,可以看到滿天空的星星,好美啊。
就在我們即將進入園區的時候,被外頭的交管人員攔下來,只說我們不能停進去,要停在路邊機車停車格,WTF?!都什麼年代了,我們是大型重機欸,搞不太清楚為什麼不能停進去汽車停車場,對方也無法交代清楚,說是上級指示,在時間有點來不及以及不想要為難基層人員的情況下,我們妥協停在路邊的機車停車位,然後多走十分鐘連走帶跑的進園區,我趕......火車。 走到售票處的時候又再次問了售票人員重機能否停進來,對方回答是說交管人員放行就可以,蛤,這是怎樣?又不是不繳停車費,我們還要兩輛停一格位置欸,甚至願意去停園區裡面的機車停車格欸欸欸,對於這種事情真的不是普通的火大,決定下凡之後好好的反應一下(註一),一堆搞不清楚狀況的人。
總而言之,我們順利的搭上了末班的日出小火車,祝山站早已經站滿了人,冷個半死,趕緊去旁邊小攤買一碗可以續湯的筍子湯喝,這裡會有一位很厲害的解說員阿伯在講故事,等日出的同時可以聽聽看他在講什麼。
過沒多久,隱約可以看到對面山頭有光芒出現,今天的雲量很多,本來想說應該無法看到日出了,很幸運的太陽仍是從夾縫中出現,大概十秒,哈哈哈,算是有看到啦!
看完日出,旁邊的櫻花又還沒開,所以就坐車下山囉,下山的時候列車員會讓我們把手機探出車外拍照,拍整列小火車,萬一手滑或被芒草蓋火鍋的話就...
我們在沼平站下車,開始健行,為此我還特地穿了球鞋來,避免走到隔天鐵腿,哇哈哈哈。
在這裡可以拍到最經典的火車照片,可以賞櫻(可是還沒有全開),可以走好幾條森林步道,跟樹木有近距離的接觸。
其實相較於櫻花,我更喜歡這裡的大樹,真的是不可思議的巨大!
近距離會覺得可怕,活了好幾千年的樹就在眼前,祖先十八代都還沒出現它就站在這裡了,覺得自己好渺小好渣啊。
後來走到神木火車站,但最快的一班列車要在一個多小時後才會來,只好繼續走,走回阿里山火車站,這時候大概九點,陸客跟蝗蟲一樣開始一批批的湧入,真的是湧入,很快的,身邊、眼見所及、方圓百里通通都是陸客,唉,這種事情就像挑軟柿子吃,可以很快速的獲取利益,但吃久了遲早會澇賽,希望台灣的觀光能夠早日轉型,不一定要靠這種大量又廉價的方式消耗我們的土地。
這裡的郵局也是別有風味,跟梨山的一樣,都很漂亮,寄了張明信片回家。
然後我們就下山了,不提早離開阿里山會碰到很可怕的下山車潮。可是,想在離開阿里山前上個廁所,還沒踏入就臭氣沖天,一踏入更覺得崩潰;以往習慣的方式是一串人在門口排隊,有人出來就有人進去,可是這裡不是啊,大嬸大媽通通卡在走道,每扇門外都有站人,有人要進去有人要出來,擠得水洩不通,於是我放棄了,想說來回饋山林澆個花好了,無奈恥力不足,決定硬憋到石棹,偏偏碰上好幾串緩慢車潮,差點膀胱爆炸,還好順利抵達便利商店,呼,此圖為解放時的示意圖(大誤)。
第二站來看不到湖的奮起湖,這裡有點像九份,狹窄的樓梯擠滿了人(今天不是平日嗎?),吃個貴死人的鐵路便當意思意思當作踩點就離開,因為今天還有我更期待的行程要跑!!! 那天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這裡深山裡面有一個來吉部落,而且有住著一個外國人,她家在做麵包的,太酷了,有好吃的麵包(這才是重點吧)!非得去看看。
於是我們從奮起湖沿著169縣道繼續往上,這一條路況還滿好的,它會爬上山頭到另外一邊,另外一邊會出現茶園,我們會沿著茶園往下走到山谷往前,最後才會到來吉部落,因為這段路實在太美了,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停下來拍照,哈哈哈。
在山頭。
到山谷,無人的舊橋,後面是塔山。話說,我們常說的「阿里山」是由很多座山所組成,像是一個團名,並沒有一座山本人叫做阿里山,而在這個團體中,大塔山(左邊山頭)為群峰里最高的山,2663m。因為阿里山山脈為震旦走向(東北-西南),造成東陡坡、西緩坡的地勢,所以站對位置,即便不是台灣百岳之一,看起來也滿威的!
過橋之後就會來到來吉部落,可以看到路邊開始出現野豬石頭,每一顆都畫得很可愛,不免讓人想起洗腦的廣告「野豬騎士來囉!」,一開始以為這些大石頭是特地被移動過來的,you know裝置藝術嘛,但實際上不是,來吉部落是一個經常發生土石流的地區(悲劇QQ),因此路邊總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頭,那為什麼會變成一顆顆野豬呢?原來是部落裡面有一位藝術家,她養的野豬「一一」有一天被媽媽宰去吃了,為了紀念一一而開始彩繪大石頭,後來在族人的鼓勵協助之下,現在整個部落裡面隨處都可以看到野豬石頭。總而言之,我們好不容易到終於到了部落廚房,一直以為走錯路啊。
部落廚房的停車場有非常寬敞、平坦,適合重機來,只不過需要先預約點餐,沒有提前預約的話可能就會沒有東西吃,今天是平日的關係沒有烤肉,所以我們點了麵包組合,搭配一些乳酪、肉類和自製果醬。
說到這個果醬滿特別的,甜的果醬但可以吃到辣椒,甜辣醬的概念。
吃飽喝足後就可以好好感受一下這裡(欸?順序好像跟一般人不一樣啊XD)。部落廚房讓人感覺像是自家陽台,坐在椅子上曬著太陽,觸目所及都是山,綠色顧眼睛,感覺放鬆啊。離開來吉部落離開後,有149甲、162甲和166三條路可以選擇,通通都往西邊前進,每條路看起來都有小腸路段XD,都很好玩的樣子,後來我們選擇149甲這一條,距離要連接的78快速道路比較近。
149甲不是熱門旅遊路段,路兩旁都是掉落的竹葉,有時候路中間還長青苔,不禁好奇這條路的車流量到底是有多小,很多大彎小灣,在山裡往上又往下這樣跑,跑一跑過了一個山洞後突然起大霧,還滿有趣的,在這種未知名的路段騎車別有一番風味,慢慢騎,慢慢欣賞風景。
就這樣一路下到斗六,只是沒想到78快速道路的末端沒有閘道,要往前到市區才能上去,早知道就轉158甲下來還比較順路,不過158甲好像是斷掉的(google地圖顯示虛線??),總而言之,接到西濱時就和綠胖胖說再見了,我要往北她要往南。
西濱名產 有史以來最早北返的一次,回到家大概晚上十點多而已,還有力氣寫一封信去阿里山反應大型重機停車的問題,可是過幾天後我收到非常官方的回覆,內容大概說那個部份是某某管理處在管理的,他們會反映問題過去這樣(翻白眼),然後呢,前幾天我收到某某管理處的來信道歉,確認園區裡面的停車位仍有位置,大型重機是可以停進去的!!!清晨要去看日出,且是騎大型重機上山的車友,如果在售票庭外面有人揮棒攔你的話,無視他,直接衝過去即可!不然你會多走很長一段路;但晚一點上山的人,因為花季交通管制的關係,停車位滿的話就會被指揮去停別的地方,那時候就考慮路邊的機車停車場,距離門口算近,而且有很多交通錐可以拿來使用(無誤)。 好啦,三月份的小旅行總算是暫時擺脫掉吃貨的形象了(自以為)。
#四月要跑更遠的地方了
#突然有點想去吃烤飛魚(吃貨本性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