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淺談避震器心得

據上面各位大大的說法

調整避震器正確的流程是這樣跑的:架中柱 -> 饅頭頂到最高點 -> 調預載 -> 車放下來 -> 人坐上車 -> 人下車 -> 架中柱 -> 看饅

頭的位置

再調預載那個步驟 我有點疑問

1‧ 我要怎麼知道預載該調多少呢??是開始先往下轉一些些,然後再按照步驟放車上車下車,最後看饅頭的位置在哪,然後再依饅頭的位置重新跑流程調整預載看是要增加預載還是減少預載,是這樣嗎?

2‧ 如果說上面說的是正確的話,那跑完第一次流程後,饅頭的位置知道了,但是知道饅頭的位置又能怎樣?也就是說饅頭的位置如何決定我預載要增加還是減少??我怎麼知道饅頭的位置在那裡的時候我的預載是該增加還是減少??

3‧ 再來就是預載的增減問題。增加預載是指把調整預載的轉盤往下轉嗎?減少反之。不過如果往下轉的話,可用的行程不就會變短了嗎??從ahern發表的這篇文章中提到的第二階段

         
利用彈簧調整簧的部份將彈簧預先壓縮2公分(40公斤的長度)這時候A男加A女,共計140公斤往下壓,那避震器會下降多少行程呢?答案是5公分,可用行程還有5公分。這也就是預載的功用,避免過度使用行程,如果沒有事先調整預載2公分,那麼答案會變成下降7公分,可用行程只剩3公分,如果遇到大一點的坑洞,可能就觸底了


      這段話就是我的問題所在。A男+A女=140kg的重量,必定會下壓7cm的長度,而總長10cm的避震器可用行程剩下3cm
      
        但在事先調了預載2cm後,下壓長度由7cm變成了5cm,但是因為已經事先調了預載2cm,所以總行程應該剩下8cm,

         A男+A女坐上後因為有事先調預載的關係,下壓長度變成5cm,所以可用行程由原先調過預載後所剩的8cm減掉下壓的5cm,所以可用行程等於3cm

        調整前與調整後的最後可用行程都相同???

4‧ 再來就是調預載時如何知道我調了幾公分??上面沒有標示,難道是用尺量??還是目測?

5‧ 調預載是用手轉還是要用工具?因為我總覺得用手轉有點痛...;還有調完預載後,再來應該先調整阻尼可調(回彈速度)還是氣瓶上的側伸可調(彈簧下行速度又可說是軟硬度??)

     

以上真的很多問題不懂的,請各位多多包容。
32#
ahern 2009-4-23 16:11 只看這個作者
原文由 frankingdog 於 2009-4-23 15:06 發表
1‧ 我要怎麼知道預載該調多少呢??是開始先往下轉一些些,然後再按照步驟放車上車下車,最後看饅頭的位置在哪,然後再依饅頭的位置重新跑流程調整預載看是要增加預載還是減少預載,是這樣嗎?

預載該調多少,就是由饅頭的位置來看
一般建議,調整到把車架起來,饅頭跟頂端的距離是 2.5cm
你的流程沒錯

2‧ 如果說上面說的是正確的話,那跑完第一次流程後,饅頭的位置知道了,但是知道饅頭的位置又能怎樣?也就是說饅頭的位置如何決定我預載要增加還是減少??我怎麼知道饅頭的位置在那裡的時候我的預載是該增加還是減少??

假設建議的是2.5cm

饅頭的位置大於 2.5cm (表示偏軟) ,那就增加預載
饅頭的位置小於 2.5cm (表示偏硬) ,那就減少預載

3‧ 再來就是預載的增減問題。增加預載是指把調整預載的轉盤往下轉嗎?減少反之。不過如果往下轉的話,可用的行程不就會變短了嗎??從ahern發表的這篇文章中提到的第二階段

           

      這段話就是我的問題所在。A男+A女=140kg的重量,必定會下壓7cm的長度,而總長10cm的避震器可用行程剩下3cm。
      
        但在事先調了預載2cm後,下壓長度由7cm變成了5cm,但是因為已經事先調了預載2cm,所以總行程應該剩下8cm,

         A男+A女坐上後因為有事先調預載的關係,下壓長度變成5cm,所以可用行程由原先調過預載後所剩的8cm減掉下壓的5cm,所以可用行程等於3cm。

        調整前與調整後的最後可用行程都相同???

你這段怪怪的,你再看一次我寫的東西


1、假設有一線性特性的避震器,總行程是10公分。現在有一A男,體重為100的力量,
      那避震器將會下降5公分,可用行程只剩5公分


2、假設第一點沒有任何疑問,那就進入第二階段。利用彈簧調整簧的部份將彈簧預先壓
      縮2公分(40公斤的長度)。這時候A男加A女,共計140公斤往下壓,那避震器會下降多
      少行程呢?
      答案是5公分,可用行程還有5公分。這也就是預載的功用,避免過度使用行程
      如果沒有事先調整預載2公分,那麼答案會變成下降7公分,可用行程只剩3公分,如果
      遇到大一點的坑洞,可能就觸底了

4‧ 再來就是調預載時如何知道我調了幾公分??上面沒有標示,難道是用尺量??還是目測?

單槍車種的話,可以不用去量長度
雙槍車種的話,用游標卡尺量 (我是這樣做的)

5‧ 調預載是用手轉還是要用工具?因為我總覺得用手轉有點痛...;還有調完預載後,再來應該先調整阻尼可調(回彈速度)還是氣瓶上的側伸可調(彈簧下行速度又可說是軟硬度??)

用工具比較不會害到手
調完預載後,就調整下方的回彈阻尼

至於下壓阻尼的部份,我就沒試過了 XD
因為我的沒有下壓阻尼可調


不過..... 如果我有下壓阻尼可調,我會把它當成單雙載的調整  
因為阻尼阻整環比預載好調多了 XD

[ 本文最後由 ahern 於 2009-4-23 16:15 編輯 ]
大大真的講解的很詳細

相當的易懂淺談避震器心得9384
~.極速的冷靜.奔馳的快意.~
34#
大少 2009-4-24 11:24 只看這個作者
有一個調整預載的疑問

車種:v125g

避震廠牌:rpm-g

彈簧磅數:130

我架中柱,測得行程總長為7.8cm

下中柱,測得行程總長為7.4cm

人上車(72kg),測得行程總長為5.4cm

7.4cm-5.4cm=2cm   

72kg/2cm=36kg<--每公分的沉陷量

故可得車子放下中柱時所產生的重量

7.8cm-7.4cm=0.4cm

36kg*0.4cm=14.4kg(車重量)

在求得剩餘長度可承受多少重量

7.8cm-2.4cm=5.4cm

5.4cm*36kg=194.4kg

所以我假使要觸底就必須要有194.4kg的做用力或是反作用力

------------假使我這樣算是正確的-------------

就這幾天其實單人騎乘這樣的行程是不會觸底的

但問題來了

兩人共乘

兩人體重相加為130kg

一前述1cm=36kg

故可得130kg的下陷量為3.6cm

7.8-0.4-3.6=3.8cm 可得行程總長

3.8*36=136.8kg

假使要觸底就必須要有136.8kg的做用力

但是饅頭本身就將近3cm

7.8-3=5.8cm

5.8-0.4-3.6=1.8cm以不壓到饅頭的剩餘行程

1.8*36=64.8kg

依照力學的理論來說

作用力=反作用力<---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那不等於我雙載只要遇到小坑洞不就會一直壓到小饅頭

照前者文章的敘述那我的新避震是不是很快就壞掉了

我這樣的設定是不是應該再調整彈簧的預載還是有更好的辦法

-------------------------------------------------------------------------------------------------------------------------------

[ 本文最後由 大少 於 2009-4-24 11:38 編輯 ]
35#
ahern 2009-4-24 15:41 只看這個作者
原文由 大少 於 2009-4-24 11:24 發表
有一個調整預載的疑問

車種:v125g

避震廠牌:rpm-g

彈簧磅數:130

我架中柱,測得行程總長為7.8cm

下中柱,測得行程總長為7.4cm

人上車(72kg),測得行程總長為5.4cm

7.4cm-5.4cm=2cm   

72kg/2cm=36kg<--每公分的沉陷量

故可得車子放下中柱時所產生的重量

7.8cm-7.4cm=0.4cm

36kg*0.4cm=14.4kg(車重量)

在求得剩餘長度可承受多少重量

7.8cm-2.4cm=5.4cm

5.4cm*36kg=194.4kg

所以我假使要觸底就必須要有194.4kg的做用力或是反作用力

------------假使我這樣算是正確的-------------

就這幾天其實單人騎乘這樣的行程是不會觸底的

但問題來了

兩人共乘

兩人體重相加為130kg

一前述1cm=36kg

故可得130kg的下陷量為3.6cm

7.8-0.4-3.6=3.8cm 可得行程總長

3.8*36=136.8kg

假使要觸底就必須要有136.8kg的做用力

但是饅頭本身就將近3cm

7.8-3=5.8cm

5.8-0.4-3.6=1.8cm以不壓到饅頭的剩餘行程

1.8*36=64.8kg

依照力學的理論來說

作用力=反作用力<---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那不等於我雙載只要遇到小坑洞不就會一直壓到小饅頭

照前者文章的敘述那我的新避震是不是很快就壞掉了

我這樣的設定是不是應該再調整彈簧的預載還是有更好的辦法

-------------------------------------------------------------------------------------------------------------------------------


基本上你的算法是沒有錯的

但是........ 避震器的彈簧不是線性的,你可以看彈簧是疏密類型的

我的原文內容使用線性來假設是為了讓大家了解避震器的作動及調整方式

你盡量不要把小饅頭考慮進去,它的作用只是怕你遇到更大的坑洞,避免觸底力量過大而存在的緩衝

假設你的避震扣掉小饅頭的行程是5cm

那麼你盡量調整預載到,雙人坐上車後的行程下降為2-2.5cm 最保險

如果說,這樣剩下的行程會觸底、那就加一點預載,或加下壓阻尼(如果你的避震器有的話)
36#
大少 2009-4-24 17:49 只看這個作者
那假使加長阻尼棒呢?是不是有這種可能

因為我有試過再加彈簧預載...

但是單人只有鐵屁股的份根本感覺不出我的避震有啥作用

市售改裝避震器真的常常會誤導購買的民眾

規格尺寸都比照原廠...

消費者遇到比較不專業的賣家加上自己專業性的不足有可能就...

像賣我這家車行都沒問我的需求還是我主動提問

但送來的避震器也沒幫我調整就上了

只跟我說有問題再來

沒調整過的新避震跟一般原廠的避震感覺差超多

很軟一下子就觸底

當時我還以為好的避震器就該如此

結果看過一些大大發表過的文章才知道我真愚蠢淺談避震器心得5262

後來就自己調整

想調到一種前後平衡的感覺...

調整到最後我發覺這跟避震好像不適合我耶...

太慢看到這篇好文了淺談避震器心得4936
37#
ahern 2009-4-24 23:17 只看這個作者
原文由 大少 於 2009-4-24 17:49 發表
那假使加長阻尼棒呢?是不是有這種可能

因為我有試過再加彈簧預載...

但是單人只有鐵屁股的份根本感覺不出我的避震有啥作用

市售改裝避震器真的常常會誤導購買的民眾

規格尺寸都比照原廠...

消費者遇到比較不專業的賣家加上自己專業性的不足有可能就...

像賣我這家車行都沒問我的需求還是我主動提問

但送來的避震器也沒幫我調整就上了

只跟我說有問題再來

沒調整過的新避震跟一般原廠的避震感覺差超多

很軟一下子就觸底

當時我還以為好的避震器就該如此

結果看過一些大大發表過的文章才知道我真愚蠢淺談避震器心得1239

後來就自己調整

想調到一種前後平衡的感覺...

調整到最後我發覺這跟避震好像不適合我耶...

太慢看到這篇好文了淺談避震器心得966


你的G+ 是新歀的饅頭,比較大顆一點,緩衝空間也比較多一點點

你的前避震有調整過嗎? 還是說只是原廠

前後要搭配會比較好喔,因為改裝避震本來就會稍硬

但是只要前後搭配得當、還是可以很Q很舒服的

避震就是要慢慢去試,尤其是在台灣這種路面

不要太早氣餒了
小弟想問一般改裝避震的彈簧,彈簧店有賣嗎?
39#
xzyz 2009-4-28 00:25 只看這個作者
後避震的預載壓縮量調至1.5~2公分!

那前叉勒?如果能調整,又要調多少呢?
40#
147852 2009-10-18 21:53 只看這個作者
其實爬了這麼多文~
很多人都在說某某廠牌廠牌好用~
但是這些廠牌都不是一般人付的起的費用
比較付的起的就是這些好廠牌沒掛瓶的~不能調阻尼的
但是這些產品真的會比那些較無名廠牌的有掛瓶可調阻尼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