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路權開放..... 大家發現騎機車上快速道路不僅安全, 而且可以省下不少交通時間 有越來越多車友選擇黃紅牌大羊當作通勤的交通工具 也對台灣擁擠的交通紓緩了一些壓力 這次, 我們要評比進口的三台大排氣量速克達 黃牌大羊之王 -- YAMAHA TMAX 530 德國工藝之巔 -- BMW C650GT 日本工藝之最 -- SUZUKI Burgman 650 雖然在國外, 這三台車並不會一起比較 (取向不同, TMAX 530是運動型速克達, Burgman 650, C600 Sports和C650GT是休旅型速克達) 不過, 這三台車該如何抉擇, 卻是台灣的車友們最常問的問題 ![]() 我們以下將針對這些特點一一比較 1. 細部介紹 2. 置物箱 3. 乘坐姿勢 4. 動力 5. 操控 6. 總結 1. 細部介紹 BMW C650GT 這輛車之前我們並沒有介紹過... 所以特別多拍了一點照片跟各位分享 C650GT的大燈採遠近分離設計 大燈燈泡為H7 ![]() 頭燈中央則是LED日行燈 ![]() 對休旅車款而言, 可調式風鏡已經是基本配備 BMW C650GT當然也不會少 ![]() 風鏡最低的角度 ![]() 風鏡最高的角度 ![]() 由作動機構可以發現 BMW C650GT的風鏡高低並非是風鏡本體上下移動 而是採用角度的變化達到風阻效果 ![]() C650GT的方向燈整合在後照鏡背面 也採用全LED設計 ![]() 儀表是非常突出的設計 有德系車種的陽剛味, 簡單又具有科技感 ![]() 不過, 部分功能在液晶顯示幕中的顯示圖案非常小 對機車騎士來說, 並不容易閱讀 C650GT的右手開關 由上而下分別是 手把加熱開關, 前座座墊加熱開關與引擎啟動/熄火按鈕 ![]() 左手開關則是 遠近燈切換 故障警示燈 多功能儀表切換 電動風鏡高低調整 ![]() C650GT的把手角度較平 中央大大的藍白色BMW logo看起來很有爽度 ![]() 左右前手套箱開啟 (左邊的容量比較大) 鑰匙則恰好在正中央 ![]() 左邊的手套箱內部有12V點菸器插座 ![]() 對於一般的騎士手套而言 左邊的置物箱容量剛剛好 ![]() 以往BMW都採用Brembo的煞車製品 不過, C650GT採用日本NISSIN製品 ![]() C650GT的最大賣點之一是倒立式前叉 這也是三台大羊中.....唯一擁有倒立式前叉的車種 ![]() 前煞車卡鉗也採用NISSIN製品 採用單向雙活塞前雙碟設計 ABS為標準配備 ![]() C650GT的後避震採用水平置放方式 ![]() 後煞車前也是NISSIN製, 單向雙活塞製品 ![]() 手煞車則是利用鋼索帶動, 並與側腳架互相連動 只要側腳架放下, 手煞車就自動鎖住 所以C650GT並沒有獨立的手煞車拉桿 ![]() C650GT的後輪採用單搖臂設計 輪框採用五幅10爪式, 與BMW汽車的M款輪框恰巧相呼應 ![]() 尾燈採用上下左右分離式設計 上方是LED方向燈, 下方則是大燈/煞車燈 ![]() 尾燈並附上導光條設計 與BMW汽車家族中的5/7系列有著類似的設計 ![]() 尾燈燈泡依然採用傳統的燈泡 ![]() C650GT的加油口位於前座座墊正中央 油箱蓋的固定方式與材質也與自家的BMW汽車非常相似 ![]() 坐墊自動升起裝置 ![]() C650GT的置物箱也標榜可以放進兩頂全罩安全帽 到底行不行, 在後面會跟各位說明 ![]() 比較令人不解的是, C650GT的鋼管副車架也直接外露於置物箱中 或許有人覺得這樣比較美觀吧 ![]() 車廂內的貼紙說明車主的注意事項 包含引擎的進排氣門間隙, 單騎/雙載模式下的前後胎壓分配參考表 ![]() 連坐墊下的置物箱防水膠條 C650GT也採用了與自家BMW汽車同級的防水膠條設計 ![]() SUZUKI Burgman 650 Burgman 650是這三台車中, 唯一採用後雙槍避震的車款 其他兩款都是中置避震了 ![]() 把手正視圖 ![]() 前置物箱打開的樣子 ![]() 因為造型的關係 左右手套箱的尺寸比前代Burgman 650小 比較適合放小東西 ![]() Burgman 650的坐墊密封膠條採用軟式橡膠 ![]() 其他細部的照片 請看我們的深度報導 [採訪] [日本試乘] 2013 SUZUKI Burgman 650 外觀/設計/引擎 [心得] 誰說RV車運動性差? 超進化的2013 SUZUKI Burgman 650 [心得] 後浪推前浪 -- 2013 Burgman 650 與舊款比對 YAMAHA TMAX 530 多角型的儀表板外型, 是TMAX 530相當創新的設計 也頗受大家好評 ![]() 左手開關, 下方的拉桿是後輪手煞車 ![]() 右手開關 ![]() 前煞車採用雙子星卡鉗 ![]() 這台車, 相信台灣的網友們更是熟悉 畢竟TMAX 530在台灣可說是大熱銷 相關文章請看: 運動性速克達的極致 -- YAMAHA TMAX 530 [採訪] YAMAHA TMAX 530台灣發表會 ----------------------------------------- 殘酷的比較要開始了 ------------------------------------------- 2. 置物箱 BMW 650GT 650GT是休旅款大羊, 寬大的置物箱空間雖然可以放下兩頂全罩式安全帽 但, 其中一頂安全帽只能倒放, 而且空間並不是非常充裕 碰到大帽體的安全帽可能有危險 ![]() SUZUKI Burgman 650 從2002年的第一代漢堡人起, 就可以放進兩頂全罩式安全帽 雖然2013年新式樣的置物箱縮小了5公升, 但是兩頂全罩式安全帽還是輕鬆可進 ![]() TMAX 530 此車的定位為運動型速克達, 置物箱能否放下兩頂安全帽本來就不是設計的重點 所以這樣比有點小小的不公平 不過.....TMAX 530只要全罩安全帽倒放, 幾乎都可以進得去 ![]() 當然, TMAX遇到需要雙載的時候 會比較麻煩一點點 ![]() 有一頂安全帽勢必要掛在外面 ![]() 比較: 置物箱: Burgman 650 > 650GT >> TMAX 530 3. 乘坐姿勢 騎士身高: 175cm 騎士體重: 105kg 再乘坐姿勢比較的時候, 大家可以注意腳的彎曲度 / 手臂的角度 BMW C650GT ![]() 雙腳如果平伸 ![]() 雙載示意圖 ![]() C650GT是需要踮腳的 ![]() 正面圖 ![]() Burgman 650 ![]() 雙腳如果平伸 ![]() 雙載示意圖 ![]() 需要微微踮腳 ![]() 正面圖 ![]() TMAX 530 ![]() 雙載示意圖 ![]() 需要踮腳 ![]() 正面圖 ![]() 比較: 單人騎乘舒適度: Burgman 650 > 650GT > TMAX 530 單人足著性: Burgman 650 > 650GT > TMAX 530 雙載舒適度: Burgman 650 = 650GT > TMAX 530 4. 動力比較 ![]() 必須先說明一下, 這三台進口大羊之中 就屬TMAX 530的排氣量最小 這樣的速度測試並不是非常公平 考量到TMAX 530與Burgman 650的價差大約是5萬元 我們在TMAX 530車上加裝了蠍子管與aRacer改裝電腦 這樣兩台車的售價都大約是50萬元 ![]() 首先進行的是馬力機測試 ![]() BMW C650GT 要跟各位抱歉一下.... 因為是網友熱情提供的車輛, 所以我們不好意思這樣玩 所以, C650GT的馬力機測試 完 全 沒 有 畫 面 Burgman 650 只跑27公里的2013 Burgman 650測試中 ![]() 台灣引進的Burgman 650是歐規全馬力版本 引擎最大輸出有55匹馬力 馬力機上面量到的後輪馬力是39.2匹 ![]() 不過, Burgman 650最厲害的就是可切換動力模式 讓我們把POWER模式打開吧.... ![]() Power模式開啟後, 最大馬力大約多了0.8匹, 超過40匹 ![]()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普通模式與POWER模式的差異 其實是前段的加速性差異最多 ![]() TMAX 530 TMAX 530的引擎最大馬力是48匹 在馬力機上的輪馬力是34.75匹 ![]() 改裝了蠍子管和aRacer電腦之後, 後輪馬力多了3.27匹 來到38.02匹 ![]() 改了蠍子管加電腦之後, TMAX 530整段的動力都被釋放了 ![]() 不過, 雖然TMAX 530和Burgman 650的後輪馬力有著幾匹的差距 但是TMAX 530的車重僅有217公斤, 足足比Burgman 650少了60公斤 真的跑起來誰輸誰贏, 還是要實際測測看才知道 ![]() BMW 650GT GPS 0~100km/h 只要7.08秒 ![]() 2013 Burgman 650 GPS 0~100km/h 需要7.94秒 (一般模式) GPS 0~100km/h 需要7.26秒 (POWER模式) ![]() ![]() TMAX 530 GPS 0~100km/h 需要9.28秒 ![]() OK, 結果已經很明顯了 ![]() 加速成績: BMW 650GT > 2013 Burgman 650 > 2013 TMAX 530 5. 騎乘感受 BMW C650GT ![]() 雖然外傳C650GT的引擎是由台灣的KYMCO代工 不過實際騎乘後, 發現C650GT的引擎運轉平順度相當的優異 震動也非常的小 前後避震的搭配非常棒, 除了後面中置避震給人的感覺相當穩定之外 倒立式前叉在操控的靈活性與安心感上也有非常大的加分效果 雖然騎起來的感覺是重心稍微偏高 但是操控的靈活度仍然很棒 特別要提的是BMW C650GT的ABS系統 在作動時那種快速且綿密的手感回饋相當令人印象深刻 讓人不禁對德國的造車工藝豎起大拇指 ![]() SUZUKI Burgman 650 ![]() 2013年的Burgman 650在操控上做了相當多的進化 煞車, 懸吊到車身傾倒的反應速度都比前代進步許多 舒適的騎乘姿勢與靈活的操控感 加上SUZUKI獨有的SECVT電子變速系統與普通/動力雙模式的引擎輸出切換 可以滿足車主多樣化的需求 前叉的穩定性比前代優良, 煞車減速感比前代進步, 後避震的阻尼也比前代優良 實際在台灣的道路騎乘後, 雖然原廠後懸在舒適度上是無可挑剔的 但是真要跑起山路, 我認為還有加強的空間 尤其是原廠後懸雙載時, Burgman 650的傾角會變得相當小 過彎一直聽到中柱磨地的聲音, 其實並不舒服 喜愛熱血的車友, 還是建議換一組後避震 會讓2013 Burgman 650的操控性更上層樓 ![]() (當然, 有很大一部分是台灣路面太差的關係) TMAX 530 ![]() 以打檔車理念打造的TMAX 530, 操控性是這三台大羊中最棒的 車重也是三台大羊中最輕的 在山路騎乘時, TMAX 530剛性良好的車架與迅速的油門反應 會讓人大呼過癮 但稍微前傾的騎姿與不可調整高低的風鏡 讓騎士的接受風壓的頂風感較為強烈 略為偏硬的座墊, 雖然在通勤使用上不會造成影響 但TMAX 530在長途騎乘下的舒適度....我認為還有進步的空間 ![]() 價格 BMW C650GT: 59.9萬 SUZUKI Burgman 650: 49.8萬 YAMAHA TMAX 530: 45萬 6.總結: ![]() 直到這三台進口大羊評比結束 小老婆編輯部還是很難立刻說出哪一台車最棒 倒不是怕說出來得罪了誰, 而是每台車各有各的優點 以價錢來看的話, 幾乎可以說是一分錢一分貨 貴的東西也確實有他的道理 其實就有點像打三國無雙的時候選主角 武力強的, 移動速度慢, 攻擊距離短, 防禦力差, 血量少 武力弱的, 移動速度快, 攻擊距離長, 防禦力中等, 血量多 武力中等, 移動速度中等, 攻擊距離中等, 防禦力強, 血量中等 就看你用誰用的比較習慣 ![]() 用起來最容易破關 就是最適合你的機車了 如果常常雙載, 喜歡旅遊, 通勤和跑山各半, 我們會推薦Burgman 650 如果大多是一人騎乘, 通勤居多, 喜歡跑山, 我們會推薦TMAX 530 如果單人雙載各半, 要旅遊也跑山, 還要彰顯一下身分地位, 錢不是優先考量....我想應該C650GT最適合 最後.....附上比較表給大家參考
謝謝各位收看 --------------------------------------------------------------------------------------- 補充說明 我看到有網友質疑TMAX 530的加速數據 很難相信0~100要九秒多對吧 關於這點 我可以告訴各位 當天的所有測試數據都是我自己騎 所以車手體重都一樣 XD 用同一台GPS測試儀器 (Qstarz BT-Q1000eX) 每台車連續測試三次, 取最好的成績公布 得出來的數據就是各位看到的那樣 三台車同時做0~100km/h的加速測試 也確實是TMAX 530比較慢 當天大約有8位網友在現場參與整個測試過程 大家應該很清楚, 我是絕對不會造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