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

来源: 傳動 小羊 2012-1-1 20:03 只看這個作者 只看大圖 |閱讀模式
424 23808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664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013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86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311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261

今日的主角: 雷霆 150 噴射    

出廠: 09年/12月        

里程數: 36585公里   

使用機油: 飛登FREEDOM 5W50   (800cc)

使用齒輪油: 飛登 FREEDOM 紅色齒輪油

使用汽油: 中油 95 無鉛汽油

空濾芯: 原廠   

火星塞: NGK CR8E

汽缸: 原廠缸

排氣管: 訂做對應原廠缸小直通手工管 (RCK 原廠護蓋黑色烤漆)~

前輪品牌規格與胎壓: 普利斯通BT39--100/90/12—28 psi

後輪品牌規格與胎壓: 普利斯通BO2--130/70/12—32 psi

測試日期與天氣: 2011-10-30  晴天+雨天   

風向: 晴天時順風(平溪往雙溪方向)   雨天時逆風(平溪往雙溪方向)

測試車手身高體重: 186公分 86公斤

有無趴車: 有   

測試儀表: KOSO POWER TEST

測試目的: 0-100km加速所需的秒數與該路段拉出的極速

測試盤組: 原廠 POP 仕輪 阿達 KISS   

測試碗公: POP 仕輪 雞牌

測試皮帶: LFB5(化油版)  LFB6(噴射版)

測試墊片: 四片

測試項目:

(1) 原廠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6

(2) 原廠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6

(3) 原廠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6

(4) 原廠盤組 珠重配置13 g X6

(5) POP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6

(6) POP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6

(7) POP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6

(8) POP盤組 珠重配置13 g X6

(9) 仕輪 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6

(10) 仕輪 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6

(11) 仕輪 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6

(12) 仕輪 盤組 珠重配置13 g X6

(13) 阿達 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6

(14) 阿達 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6

(15) 阿達 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6

(16) 阿達 盤組 珠重配置13 g X6

(17) KISS 雙曲道盤組 珠重配置9 gX3~11 gX3 (平均為10 g )

(18) KISS 雙曲道盤組 珠重配置10 gX3~12 gX3 (平均為11 g )

(19) KISS 雙曲道盤組 珠重配置11gX3~13 gX3 (平均為12 g )

(20) KISS 雙曲道盤組 珠重配置12 gX3~14 gX3 (平均為13 g )

(21) POP 大組碗公

(22) 仕輪 大組碗公

(23) 雞牌 大組碗公

(24) LFB-6 噴射版皮帶

(25) 墊片X 4


前言:

有鑒於傳動盤組的品牌與配法變化多端~與其自己憑空想像效果~不如來個實際測試比較準~

這也是這一篇測試篇的主旨~因為我並沒有專業的儀器與GPS來做為測試的依據~

所以我是使用一個簡單紀錄成績的儀表來測試的~經由測試的過程~紀錄出其中的差異性~

而每趟的測試過程皆使用趴車與全油門的方式去測試成績~

另外我也並非專業的測試人員~所以這一篇的內容僅提供參考而已~

大家看看就好!!千萬不要太認真~因為我發覺到小老婆認真的人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了~

這是我近幾年來看小老婆文章的一些小小心得…

在測試文章正式開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盤組的一些資料吧~


測量項目:

盤面角度~盤組.壓板.風葉盤的重量~使用過的里程數~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238

              
原廠盤組:

15度盤面角度~使用里程數約5000公里~

普利盤重量298.9g~壓板重量184.8g~風葉盤重量184.6g

總重量為668.3g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62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89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3879

            
KISS雙曲道盤組:

13.8度盤面角度~使用里程數約10000公里~

普利盤重量287.5g~壓板重量132.0g~風葉盤重量137.7g

總重量為557.2g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48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08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316
         
   
阿達盤組:

14度盤面角度~使用里程數約7000公里~

普利盤重量235.4g~壓板重量128.2g~風葉盤重量140.1g

總重量為503.7g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96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871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920
      
           
仕輪盤組:

15度盤面角度~使用里程數約100公里~

普利盤重量243.7g~壓板重量138.6g~風葉盤重量124.2g

總重量為506.5g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57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23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394
     
            
POP盤組:

15度盤面角度~使用里程數約100公里~

普利盤重量263.5g~壓板重量140.1g~風葉盤重量167.2g

總重量為570.8g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04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454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008

盤組依照重量由重至輕依序排列為:
        
原廠~668.3g > POP~570.8g > KISS~557.2g > 仕輪~506.5g > 阿達~503.7g
         
                  
碗公測量項目: 碗公的重量~材質~使用過的里程數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023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574
     
           
原廠碗公:

黑鐵材質~重量933.2g~ (僅提供重量基準參考值~無測試)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03
      
           
POP碗公:

黑鐵材質~重量967.2g~使用約15000公里~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920
            
         
仕輪碗公:

鑄鋼材質~重量862.3g~使用約3000公里~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748
              
         
雞牌碗公:

鑄鐵材質~重量672.3g~使用約3000公里~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854

碗公依照重量由重至輕依序排列為:

POP~967.2g > 原廠~933.2g > 仕輪~862.3g > 雞牌~672.3g


               
離合器測量項目: 重量~使用過的里程數

原廠離合器重量:

953.4g + 61.4g = 1014.8g~ (僅提供重量基準參考值~無測試)

因為我這台電子磅秤無法測得1KG以上的重量~所以我就把它拆開來秤囉!!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2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659
        
            
雞牌離合器:

重量989.5 g~使用約10000公里以上~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065


以上資訊都了解清楚後~我們就把畫面拉到平雙隧道吧~

測試當天的天氣~早上晴天~下午雨天~非常經典的冰火五重天

晴天時的平雙隧道(平溪往雙溪方向)風向是順風~

雨天時的平雙隧道(平溪往雙溪方向)風向是逆風~

測試當天是星期天~本來我還怕會有很多車的~

結果中午過後就開始下大雨了~所以來這邊的車輛並不多~

對於整個測試流程的速度上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幾乎可以說是一趟接著一趟去測試的~

除了有幾次遇到慢車擋道~對向車吃對向~忘記按測試儀表的開始鈕等等的情況外~

砍掉重練了幾次之外~其它的測試過程中其實都還算是滿順利的~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579

前輪品牌是普利斯通~規格是100/90/12 (俗稱大胎) ~胎壓28 psi~

後輪品牌也是普利斯通~規格是130/70/12~胎壓32 psi

假設你要換算原廠胎規格110/70/12 (俗稱小胎) 的表速~

因為各品牌輪胎的外徑大小與測試胎壓皆不同的關係~

所以測試的成績~請你自行多加個平均值6~8左右的速度後~大約就是110/70/12的表速囉~

我順便解說一下~大胎的表速為什麼比較緊的原因~

先了解一下原理~儀表的速度顯示是從何而來的??

那是因為輪胎轉動帶動碼表齒輪轉動~再經由碼表線傳遞到儀表~儀表就會顯示出速度囉~~

所以當前胎規格加大之後~外徑也會跟著變大~

小胎轉一圈所需要的距離比較短~大胎轉一圈所需要的距離比較長~

以同樣的距離來說~小胎轉動的圈數一定會比大胎來得多~

而圈數轉得比較多的話~碼表齒輪也會轉得比較多圈~

所以傳遞到碼表上面的速度就會比較快一些囉~這樣的解說應該很清楚了吧~

如果你還是看不懂的話~那也沒有關係~因為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勉強的…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50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290


測試前的里程數: 36585

時間: 10:1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475


平雙隧道:
      
全長1339公尺~測試路段為入隧道口靜止開始測試~因為出隧道口有支測速照相~
     
所以我大約都是出隧道口前300公尺就開始煞車了~實際測試路段長大約1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645


現場拆裝~現場調配~現場測試~
            
準備要開始測試了~依照慣例~先做個暖身操吧~
           
因為我怕等一下趴車測試的時候~如果突然趴車趴到中風那就不好了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453


珠重一樣要先詳細測量過後再來測試~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556


測試用的皮帶一律採用化油版 LFB-5 (使用約12000公里) 皮帶為基準測試~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799


後組的搭配一律以大組雞牌離合器+大組POP碗公+1600轉大彈簧為基準測試~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932


接下就直接進入主題囉~測試的盤組我都習慣先用奇異筆做個記號~
            
因為這樣就可以知道皮帶離滿盤還有多少距離~
            
測試項目為0-100km所需要的秒數~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611


該路段趴車所拉出的最高速數據~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799


測試項目(1):
        
原廠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 6
         
0-100km: 15.22

MAX: 107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589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441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3289


測試項目(2):
           
原廠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 6
            
0-100km: 15.19
            
MAX: 108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35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554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3755


測試項目(3):
            
原廠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 6
            
0-100km: 15.38
               
MAX: 110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3753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66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103


測試項目(4):

原廠盤組 珠重配置13 g X 6

0-100km: 16.14

MAX: 110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41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3929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283


測試項目(5):

POP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 6

0-100km: 13.88

MAX: 113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30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49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814


測試項目(6):

POP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 6

0-100km: 13.84

MAX: 113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93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199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655


測試項目(7):

POP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 6

0-100km: 14.93

MAX: 113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16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784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800


測試項目(8):

POP盤組 珠重配置13 g X 6

0-100km: 14.97

MAX: 113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3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533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91


測試項目(9):

仕輪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 6

0-100km: 13.42

MAX: 115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37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67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504


測試項目(10):

仕輪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 6

0-100km: 13.69

MAX: 115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131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98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062


測試項目(11):

仕輪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 6

0-100km: 14.73

MAX: 114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60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318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771


測試項目(12):

仕輪盤組 珠重配置13 g X 6

0-100km: 15.16

MAX: 114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96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564


測試項目(13):

阿達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 6

0-100km: 13.93

MAX: 119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44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124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653


測試項目(14):

阿達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 6

0-100km: 14.15

MAX: 120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231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58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885


測試項目(15):

阿達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 6

0-100km: 14.80

MAX: 119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01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8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542


測試項目(16):

阿達盤組 珠重配置13 g X 6

0-100km: 15.09

MAX: 119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708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44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979


測試項目(17):

KISS雙曲道盤組 珠重配置9 g X 3 – 11 g X 3 (平均為10 g )

0-100km: 14.34

MAX: 119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22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288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992


測試項目(18):

KISS雙曲道盤組 珠重配置10 g X 3 – 12 g X 3 (平均為11 g )

0-100km: 14.61

MAX: 119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850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03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696


原本只是飄著朦朧的細雨~正當我欣賞著荒郊野外的朦朧美時~

雨竟然突然開始下大了~我只好趕緊躲雨去了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547


來到第一篇測試篇一樣的地方拆裝~有點危險的一個地點~

因為剛好就是在隧道口的地方~所以有車輛來的話~

我都會非常注意看駕駛是否有酒駕的跡象

另外下雨天的平雙隧道(平溪往雙溪方向)的風向改變為逆風了~

因為我在拉尾速的風壓感受明顯得變大了~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010


測試項目(19):

KISS雙曲道盤組 珠重配置11 g X 3 – 13 g X 3 (平均為12 g )

0-100km: 15.66

MAX: 122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123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833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248


測試項目(20):

KISS雙曲道盤組 珠重配置12 g X 3 – 14 g X 3 (平均為13 g )

0-100km: 16.39

MAX: 122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272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744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3639


中場休息一下~因為我的肚子好餓呀~這時候其實已經過中餐時間很久囉~

但我看這附近只有草可以吃吧哈哈!!先喝個水填充一下肚子吧~

雖然喝完水之後還是超餓的啦~不過還好這時候的雨已經變小了~

所以我就換了個比較安全的地方來拆裝~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095


一堆雜物~本來還想帶原廠排氣管來測試的~

後來想想帶著排氣管跑山路好像很白痴

所以我就沒帶原廠排氣管來了!!!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808


接下來要測試是碗公的測試~

由左至右依序是~POP~仕輪~雞牌~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458


我個人偏好使用不畫線剖溝的碗公~

所以這三個碗公的內面都是平整的~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470


碗公的測試一律以KISS雙曲道盤組+不墊墊片+10-12 珠重+

雞牌大組離合器+1600轉大彈簧
為基準測試~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503


測試項目(21):

POP 大組碗公~

0-100km: 14.95

MAX: 118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73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168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610


測試項目(22):

仕輪 大組碗公~

0-100km: 14.91

MAX: 117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535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153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884


測試項目(23):

雞牌 大組碗公~

0-100km: 14.44

MAX: 120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893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828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314


接下來換噴射版 LFB-6 皮帶的測試~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875


皮帶的測試配法是以KISS雙曲道盤組+不墊墊片+10-12 珠重+

雞牌大組離合器+雞牌大組碗公+1600轉大彈簧
為基準測試~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981


測試項目(24):

LFB6噴射版皮帶~

0-100km: 14.33

MAX: 118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387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461


化油版的皮帶長度比較長~幾乎是已經跑到極限滿盤的狀況~

噴射版的皮帶長度比較短~離極限滿盤還有一些小距離~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787


再來換墊片的測試~一次墊四片下去測試~

墊片的測試配法是以KISS雙曲道盤組+10-12 珠重+

雞牌大組離合器+雞牌大組碗公+1600轉大彈簧+ LFB-6皮帶
為基準測試~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74


記號的主要原因是看墊墊片是否會影響皮帶跑的區域~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742


這邊我稍微解說一下墊片的用意~

墊墊片的用意是可以讓套筒寬度的增加~

怠速時皮帶會更接近普利盤中心的位置~

而皮帶越接近普利盤中心的位置時~檔位就會降得更低~

而越低檔位的起步力道就會越有力~我相信大家應該都騎過變速腳踏車吧~

所以我就簡單用個變速腳踏車的原理來說明吧~

變速腳踏車如果要起步有力的話~

是不是將前面的變速到最小~後面的變速到最大~

這樣的起步是不是最有力的呢??請你仔細回想一下沒錯吧!!

我相信我這樣的說明應該不會很難懂吧~什麼??你還是看不懂嗎??

沒關係~因為我上面也有說過了~勉強是沒有幸福的~

因為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心靈上的契合

不好意思~我又扯遠了~回歸主題!!



墊片的墊法:

第一種: 墊在套筒與風葉盤的中間~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09


第二種:
        
墊在套筒與壓板中間~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535


請特別注意墊片的數量~千萬別墊到連螺母都鎖不到曲軸牙~

墊四片幾乎已經是極限~因為螺母幾乎已經是與曲軸牙是平面了~

再墊下去的話~可能會有螺母脫落的危險性存在~

千萬不要不相信我說的話~因為我就曾經噴過螺母

所以請你特別注意這一點囉!!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844


測試項目(25):

墊片X4 ~

0-100km: 14.90

MAX: 119 km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07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270


測試過後的盤面記號~墊片墊越多~離滿盤的距離也就越遠~

我這邊順便說明一下滿盤的用意是什麼~

一樣是腳踏車原理~我們以前騎變速腳踏車的時候~

第一種變速搭配: 前面的變速到最大~後面的變速到最小~

第二種變速搭配: 前面的變速到第二大~後面的變速到第二小~

假設以同樣的腳踩力道與圈數來說~哪一種變速搭配的速度會比較快??

那些年我們一起騎的腳踏車請你好好的仔細回想一下囉~

答案是第一種變速搭配速度會比較快~沒錯吧!!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766


現在時間: 15.31

結束里程: 36676

總共測試時間: 5小時 21

總共測試里程: 91公里

總共測試項目: 25

EXCEL檔下載點: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2385 普利盤測試.xls (27 KB, 下載次數: 4643) (感謝kenjikenji15 版友的熱情整理與提供檔案)





整個測試過程結束~現在的我只想趕快去吃個熱呼呼的食物而已~

因為下雨天變得好冷呀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116


按照慣例~一樣放個兩張照片來表揚你一下吧~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008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950


文後小語:

以上所有的測試與內容並非是最專業最公正的~

但我保證每趟的測試都是我盡全力去測試出來的~

另外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請不要過於認真囉~因為會影響測試成績的因素太多了~

例如這次的測試篇中影響測試成績的因素包括:

(1) 測試盤組使用過的里程數皆不相同

(2) 後段測試過程中~風向的改變

(3) 連續測試的情況下~大彈簧產生衰退疲乏性

舉個例子來說~以同樣是KISS盤組12-14配測試出來的0-100成績~

第一篇的測試加速是13.90秒 (第5項 測試項目)~

第二篇的測試加速是16.39秒 (第20項 測試項目)~

這兩者就足足相差了2.49秒之多囉~

以同樣的測試地點~風向~盤組~配法~車手重量...等等條件幾乎都相同的狀況下~

但測試出來的成績卻是完全不相同的~畢竟影響測試成績的因素是我無法控制的~

加上我只是用最簡單的方式去做測試~所以文章內容真的是僅供參考而已囉~

接著我簡單舉例的說明幾項會影響測試成績的因素吧~



風阻:

風阻是一個無法看得到但卻是影響測試成績的最大因素~

而受風面積的大小~也是決定風阻大小的原因~

通常體重較重的人都是比較壯碩一些的身材~

而體形狀碩的騎士~其受風面積也會大一些~而受風面積大風阻就會大~

風阻越大速度越慢~反之則相反~

以平雙隧道我自己測試過的經驗來說~

光是趴車與否的表速最大就可以相差到10左右~

如果再加上順逆風的因素進去之後~

同樣的一條路~不同的風向和有無趴車的不同條件測試下~

表速最大相差到20左右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其實風的感覺實在是很難用文字解釋出來的!!

所以改天有機會的話~你開車上高速公路~時速200公里時~

把頭伸出去車窗外面看看~你應該就會知道風其實是個很可怕的東西~

因為我曾經騎CBR1000 RR在平雙隧道趴車時速約200多公里的時速時~

嘗試把身體抬起來~風壓真的會大到讓人不舒服...


車況:

新車時期的車況一定是最好的~而當車輛的里程數累積越多時~

車況是會跟著慢慢變差的~畢竟引擎的內部組件也是會有磨損的情況發生~

老車就算是保養得很好~也是無法跟新車時期的狀況相比較的!!

這道理就好比年輕人跟老年人比體況~一定是年輕人的體況比較好~沒錯吧!!
            
胎壓:

前輪的胎壓越高~輪胎的外徑會越大~

所以傳遞到碼表的速度會越慢~反之則相反~

但是後輪的胎壓越高~速度卻是會越快的~為什麼呢??

因為胎壓高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就會小~

接觸面積小~摩擦力就小~速度相對就會提高~

這也是為什麼公路比賽用的腳踏車~輪胎永遠都是那麼细的原因囉~
               
荷重:

車輛的動力輸出都是一樣的~可以決定輸贏的結果~

通常都是負荷力的大小問題而已~

而重量較重的騎士對於車輛的負荷上~絕對是比較大的~反之則相反~

假設同樣兩台車況都是相同的車輛分別給兩位騎士騎乘~

一個體重假設100公斤的騎士與一個體重假設50公斤的騎士~

比直線加速的話~誰會贏??我想答案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

所以與其想盡辦法把車輛輕量化~不如先想辦法把自己給輕量化吧~
           
改裝部品: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品牌與改法~

以同樣是改傳動的車來說~如果是以不同的品牌搭配~

那所產生出來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

其實就算是相同的改裝部品~不同方式的調配下~絕對會出現不同的效果~

光是傳動調配就可以有這麼多種變化了~更何況是傳動以外的改裝品也是很多的~

那變化簡直可以說多到不行~我用排氣管舉個例子~

同樣的傳動搭配不同設定的管~

呈現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我也測試過同一套傳動~

配了7~8種左右自己設定的不同做法手工管~各種設定的效果也都不盡相同~

而改裝排氣管是讓排氣更加順暢為主要目的~

所以對於速度上的表現絕對是有加分的表現!!

改裝排氣管有效果是事實~不過還不至於會有飛天遁地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套件玲瓏滿目~加上每家產品都有自己的特色與效果在~

所以說不同的改裝部品所產生的影響因素也是很大的~
            
改裝心得分享:

我相信這邊應該很多人看過第一篇的測試文了吧~

而第二篇的測測篇主要目的是想分享一下各家品牌的盤組效果而已~

每個品牌都有各自的優點存在~所以並沒有那個品牌是最好用的說法~

加上每個人要的需求都不一樣~如何去判斷與選擇都是你自己決定的囉~

另外很多人也有疑問說~改裝傳動到底是在改些什麼呀??

所以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傳動~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3694


速克達的車種幾乎都是採用CVT無段變速系統~

CVT的全名為~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可以翻譯為~不間斷的變速系統~而這個系統是由前組傳動與後組傳動所組成~

而前後系統則是用一條橡膠材質的V型皮帶連結著~

前傳動系統的組件名稱:

普利盤~普利珠~壓板~滑件~套筒~風葉盤所組成~

後傳動系統的組件名稱:

開閉盤~大彈簧~離合器~碗公所組成~

當你發動引擎曲軸開始轉動時~普利盤內的普利珠就會隨著離心力的牽引下~

而隨著普利盤的跑道溝槽內滑動~當普利珠因為離心力的牽引下滑動到溝槽的斜

坡時~普利盤會向外移動而去推擠皮帶~而皮帶長度都是固定不變~所以皮帶受

到普利盤的推擠時~皮帶就會開始隨著盤面向外移動~

而此時後組傳動系統中的開閉盤就會被皮帶給撐開~

所以皮帶就會往開閉盤的內側中心移動~而皮帶的變化為~

起步的時候前小後大~加速的時候前後一樣大~高速的時候前大後小~

CVT的設計是利用滑動的方式來更改變速~並沒有檔車的換檔頓挫感~

幾乎可以說是用順暢的變速方式來完成變速~

這也是CVT無段變速系統的名稱由來原因!!

我們順便來看個影片檔~這樣你應該就會比較有概念囉~
      
              





接著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各組件的功用吧~

普利盤: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746


速克達引擎動力傳輸的第一線就是普利盤~普利盤的構造是由一個圓盤內設計出

6個溝槽~用來放置普利珠後以壓版罩住~當引擎轉速提高帶動普利盤加速轉

動時~普利珠會產生離心力向外滑動推進普利盤移動~進而夾住皮帶驅動後組傳

動系統動作產生變速~這是普利盤的功用~而套筒則是讓普利盤滑動用的~

改裝的普利盤通常都是改變重量及溝槽角度與盤面角度為目的~

而這些設計的不同對效果有哪些影響呢??以下我來做個簡單的說明吧~

重量的設計:

越輕的重量: 慣性小~起中速區域的爆發力佳~

越重的重量: 慣性大~中高速區域的延伸性佳~

溝槽的設計:

溝槽短而斜: 起步與加速力道強~

溝槽長而平: 高速區域延伸性大~

盤面的設計:

盤面角度大: 加速的力道爆發足夠~

盤面角度小: 高速區域的延伸性強~

普利盤的選擇性也是非常多樣化的~真的要每種品牌都試的話~那根本試不完的

我以前的文章中也說過~我目前所使用的這個品牌的普利盤~效果絕對不會是最

快最強最好的~但至少它有符合我的需求~這樣就已經足夠了~另外我的個人習

慣是每2萬公里一定會換新盤組~因為普利盤組也是屬於消耗品~一定會有磨損

的情況產生~當磨損之後絕對會影響到轉速變化的速度~這時候就可以適當的依

情況去調整珠重~所以建議盤組還是需要定期檢查是否有過度磨損~這樣才能盡

量把傳動系統維持在最佳的狀態



風葉盤: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642


風葉盤的主要功用是與普利盤互相合作夾住皮帶進而達到變速的目的~風葉盤

的盤面角度一般來說都會與普利盤的盤面角度是一樣的~而風葉盤的另一個功用

就是散熱~傳動系統在騎乘的過程~一定會產生出高溫的情況~而高溫又是傳動

系統中橡膠皮帶的致命傷~所以風葉盤的葉片也有降溫的功能~可延長皮帶壽~

      
普利珠: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612


普利盤的溝槽中放置的物品就是普利珠~而普利盤轉動時普利珠就會產生

離心力~使得普利盤可以順利的產生出變速的動作~以理論來說~越輕的珠重

拉轉速的反應越好~起中速的區域反應會變快~越重的珠重~重量慣性大~中高速區

域的表現會比較好~但是這只是理論而已~實際上的調配方式~還是必須以實際

的車況與車主體重去調配~所以珠重配法千萬不要依照公式去調配~

因為我覺得最適合我的配法絕對不會等於是最適合你的配法~

這是我特別想強調的一點~多去嘗試看看不同的珠重配法~自然而然的

就能抓出你要的感覺囉~依照不同盤組的特性~調配珠重的方式也不同~

過重或是過輕的珠重都容易出現反效果的~高轉速不代表會有高速度~

要如何去抓出自己喜歡的感覺~真的只能多配多試而已~別無他法~

另外普利珠是屬於耗材性的組件~只要是有磨損的情況~那都會影響到騎乘的順

暢度~所以建議每5000公里檢查一下普利珠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墊片: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831


皮帶的位置如果越接近普利盤中心就表示檔位降得越低~

檔位越低起步的力道越強~而墊片的作用就是增加原廠套筒的長度~

讓皮帶可以更接近中心點的位置~起步的力道自然就會變強一些了~


皮帶: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640


皮帶是連接前後組傳動系統的重要橋樑~建議定期檢查或是更換新品會比較妥當

~因為皮帶如果是過度磨損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起步空轉以及皮帶易斷裂的情況

發生~更甚者還會產生撞盤的疑慮~所以皮帶的長度與寬度都有一定的限制~

更換時請特別注意型號是否正確~以免產生反效果出現~


開閉盤: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122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5568


開閉盤是由上座與下座所組合而成的~而開閉盤內的軌道長度.角度與普利盤

的溝槽是一樣的原理~另外原廠的開閉盤軌道設計通常都是有曲線幅度的~

這是重扭力設計的軌道~相對的加速性上面會比較差一些~

而改裝品通常都是比較注重整體的加速性~所以軌道大部分都是設計成直線的軌

~當然也有依照個人喜好而有六溝式的改裝開閉盤可供選用~

但改裝品要特別注意的是行程長度~並不是改裝的開閉盤就比較好用~

假設選用到行程長度錯誤的開閉盤~高速的效果可是會比原廠的還要慢~


大彈簧: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956


大彈簧是置於開閉盤與離合器中間的組件~

大彈簧的作用是控制整體變速的快慢~越硬的大彈簧會使得變速越慢跳高檔位~

此時停留在低速檔位的時間就會比較久一點~對於加速度上面有很大幫助~

反之則相反~因為大彈簧的配法也是沒有一定的公式在~建議依照車輛動力輸出與

自己的需求去選用大彈簧的軟硬度才是正確的觀念~因為過硬或是過軟的大彈簧都是會造成反

效果出現的~


離合器: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78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7930


離合器的作用為咬合碗公~碗公轉動時就會帶動齒輪箱的前齒~

齒輪箱的前齒再經由變速齒輪驅動後齒產生推動後輪的動力~

而離合器中最重要的零件就是蹄片與小彈簧~

蹄片的材質會影響咬合的好壞~材質越好的蹄片抓力會強~

可以減低打滑所流失的動力~打滑越嚴重~引擎輸出再強也是浪費動力而已~

而蹄片的重量會影響接合的速度~輕量化的蹄片可以增加起步的反應~

而小彈簧軟硬則是控制蹄片甩開的時間點~越硬的小彈簧~接合時間點會越晚~

而此時起步的轉速就會越高~對於起步的反應有滿大的幫助~但並不是每個人

都喜歡這種高轉起步的感覺~所以請自行衡量吧~


碗公: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9936

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665


碗公是負責讓離合器咬合用的~因此其咬合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市面上也有推出打洞.剖溝.來增加磨擦係數的改裝碗公~

目的都是為了要讓離合器咬合的程度更好~

而改裝傳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打滑~而打滑又是什麼??

簡單的說~打滑就是離合器轉得比碗公快的意思~

只要有打滑的現象~就算動力輸出再強~也是無法發揮到百分百的效果~

這時候如果有辦法降低打滑的情況時~那對於速度的表現上絕對會有莫大的幫助~

        
結論:

改裝傳動跟原廠傳動的特性是完完全全不相同的~

原廠傳動是為了要符合大眾需求而去設計出來的傳動~

改裝傳動是為了要符合自己需求而去調配出來的傳動~

因為改裝傳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車主而改的~

而每個人對於速度的感覺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喜歡的配法絕對不會等於是你喜歡的配法~

傳動的搭配都是要經由不斷的反覆測試過後~才有辦法抓出自己要的感覺~

無論是車輛的不同與大小~其實都是相同原理的配法~只要概念有了之後~

要配出自己滿意的傳動就不會是件難事了~還有傳動並不是1+1=2這麼簡單~

單純的把傳動零件組裝上去並不能稱為配傳動~只能稱為拆裝零件而已~

因為傳動是個很奧妙的結構~所以配傳動是非常需要耐心去調配的~

那樣才能配出真正屬於自己需求的好傳動~總而言之~多點耐心就對囉!!

爾後如果有任何新的測試文章~我都會繼續新增在這篇文章中的~

最後非常感謝你的耐心看完這篇文章~

有任何問題也都歡迎大家互相討論與指教~

祝各位大大2012年的每一天都是平安幸福快樂的~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4753


新年快樂唷!!



其它文章分享~
                     
            







非常感謝各位大大的回覆支持與加分肯定~萬分感謝!!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822





[ 本文章最後由 小羊 於 2012-1-5 23:27 編輯 ]

給個讚

讚: 5.0
讚: 5
  發表於 2015-11-7 00:09
讚: 5
  發表於 2013-12-24 21:27
讚: 5
写的超好的文章!很用心!顶!  發表於 2013-7-18 11:27
讚: 5
太有心了~感謝分享~  發表於 2013-4-13 21:31
給你一萬個讚  發表於 2012-11-16 03:41
參與人數 224經驗值 +1384 紅利點數 +110 收起 理由
luke123474 + 5 辛苦你了
sheepman1117 + 5 拍案叫絕!
sportsing + 5 GOOD!! 太棒了
gbhome9308 + 5 圖文並茂 內容豐富
TYSH_TC + 5 精品文章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經驗值 +1384 紅利點數 +110

收藏
收藏39

網友回覆424

跳到指定樓層
樓主真是太屌了!!!請問碗公與離合器是哪家的???

回覆 1# 小羊 的文章

讚讚讚讚讚
超好的文
這些測下來 絕對花超多時間
如果是一個人  那更是累累累
真好~希望也有勁戰車友也可以很熱心用圖解說

有時候文字  小弟還真的看不懂  可能是小弟語文能力差
e7e88a57.gif 終於知道要改什麼了~~
好文章值得坐下仔細品嘗
2012新春第一砲
小羊去跑都不找
害我孤單寂寞無處跑
新年快樂你很好
改天找你不要跑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1479
8#
Faco 2012-1-1 21:01 只看這個作者
哇~
前面五張照片
處理的真是有趣雷霆DIY俱樂部~RACING 傳動配法平雙隧道加速與極速激測篇(二)8419
真的是太用心了   很有參考價值
小車也是能熱血的
協助普利盤整理成EXCEL
以方便觀看及分析

小羊大普利盤測試結果.xls

27 KB, 下載次數: 3012

參與人數 4經驗值 +17 收起 理由
CE402133 + 5 感謝分享
Gere + 5 感謝分享測試經驗 這樣的用心也辛苦 ...
fantasy1109 + 2 感謝分享
小羊 + 5 謝謝你辛苦的整理資料囉~感恩呀!! ...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經驗值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