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合消費市場需求,現今市售車款在尺碼上可說年年增長,儘管搭載了大量旨在保護駕駛的工程設計(例如ADAS駕駛輔助科技),安全風險卻有增無減。根據近期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最新研究指出,身形更大車款意味著更多盲點,和25年前車款相比,現在車前可視範圍縮小了不少,對駕駛與行人安全可不是樂見的好消息。
IIHS最新研究結果發現,在其測試的三款SUV中,10公尺半徑範圍內前方能見度下降高達58%,研究人員也同時測量1997年至2023年期間車輛盲點變化程度,對象囊括:Chevrolet Suburban、Ford F-150、Honda Accord、Honda CR-V、Jeep Grand Cherokee和Toyota Camry等各世代車型。
IIHS點名Honda CR-V車系在25年間,車前能見度衰退幅度最大。1997年駕駛能夠看到車前10公尺範圍內68%區域,而2022年款駕駛現在只能看到其中28%。Chevrolet Suburban也大幅下降,從2000年款的56%下降到2023年款的28%。IIHS將上述兩款車前方能見度大幅下降原因,歸咎於更高引擎蓋和更大後視鏡,這些物件可能會進一步遮擋兒童、行人和騎士。
傳統三廂房車像是Honda Accord、Toyota Camry表現則好上不少。首先Accord能見度在25年期間僅下降5%,從65公尺降至60公尺,同級距競爭對手Camry能見度更為優異。車前10公尺可視範圍從2007年款的61%小降至57%。讓人訝異的是,F-150這類大型皮卡,車前可視範圍過去數年來下降幅度不如想像那麼大,從1997年款的43%降至2015年款的36%。
除了車前盲點所隱藏的安全風險外,IIHS也指出儘管現在新車配備更多駕駛輔助科技,但其實車外人員死亡人數只增不減。該機構指出,1997年至2023年間,美國行人和自行車騎士死亡人數分別上升37%和42%。2022年汽車更造成當地7,508名行人死亡。跟消費者偏好購買體型更大、車身更方正的車輛,有密切關聯。無論如何,開車上路不分心、多一份留意,就可確保其他用路人安全,將事故發生可能性降至最低。
本文章最後由 joey2348 於 2025-6-27 18:39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