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位與機身都輕量好上手的標準款 Xiaomi 15,是現階段十分少見的 6.3 吋手感旗艦。
JORSINDO TECH 趁著出國旅遊的期間,也借測開箱了這款融入 LEICA 攝影魂,並升級到了 Snapdragon 8 Elite 旗艦處理器的小米新機。看看在這個大手機環伺的時代,Xiaomi 15 是否能拿出不輸大旗艦甚至是超越期待的表現。
此一同時,我們也嘗試了傳輸速率最高可達 2.1Mbps(搭配 Xiaomi 15 Ultra 為 4.2Mbps),支援 Qualcomm aptX 無損音訊的 Xiaomi Buds 5 Pro Wi-Fi 版。簡單體驗了一下,小米首款搭載雙放大器同軸三驅動器的旗艦級真無線耳機的表現。
Xiaomi 15 開箱分享
本次的開箱主軸在實拍以及 Xiaomi Buds 5 Pro 的聆聽體驗。不過還是做個簡單開箱。
就官網的資訊,Xiaomi 15 隨盒將附上包括手機 / 電源供應器 / USB Type-C 數據線 / SIM 卡插針 / 保護殼 / 安全資訊 / 入門指南及保固卡 / 乾燥劑。不過我們這次借來的版本並沒有看到電源供應器。
原裝附的保護殼相當薄型,可以提供基礎的防護。
對「火山形」的方形鏡頭模組的四周都有足夠的防護(比讚)。
拿掉保護殼。我們這次測試的是白色的 Xiaomi 15。
頂部與手機左側中框相當乾淨,更能突顯微曲邊框的手感與美感。
按鈕集中在機身的右側;底部則有 USB-C 與 SIM 雙卡槽(支援 eSIM);揚聲器支援立體聲喇叭與 4 麥克風陣列。
Xiaomi 15 顯示器基本維持前代的規格 - 但這部分個人認為並不算缺點,因為前代已經相當的強了。
小米的自訂 M9 螢幕面板擁有高達 3,200 尼特亮度(支援 Dolby Vision(的 1-120Hz AMOLED 動態螢幕,解析度達 2,670 x 1,200(460PPI),並具備 1Hz 的 AOD 待機顯示功能。
這次的 Xiaomi 15 不僅相較前代又更省電了 10%,螢幕黑邊也透過 3D 封裝技術進一步縮減 20% 到只有 1.38mm 的「全四面」都極窄的表現。
Xiaomi 15 的超聲波指紋解鎖感測器也加快了最多 50%(關閉螢幕時),並且支援方便的快速功能。
雖然不是本篇拍攝實測的重點,但我們還是有做簡單的跑分。
電力方面,個人 5,240mAh 就官方的資訊是可以支援 25 小時影片播放的時間。在我們的生活使用中,裝上 5G 卡的 Xiaomi 15,無論是密集的實拍評測又或者是記者會長時間工作分享網路給筆電實用,基本上我都沒有碰到電量見底必須充電的狀況。這點個人覺得以小手機而言,算是相當的可圈可點。
Xiaomi 15 實拍體驗
Xiaomi 15 的相機系統同樣主打與專業 LEICA 團隊合作開發的影像系統。主鏡頭為 50MP 光影獵人 900 高動態範圍感光元件,搭配等效 14mm 的 50MP 鏡頭與具備 10cm 微距攝影能耐的 50MP F2.0 6P OIS 等效 60mm 長焦鏡頭。
這套影像系統不僅硬體強大,小米也特別強調 Xiaomi AISP 2.0 所提供的 FusionLM 2.0、ToneLM 2.0、ColourLM 2.0、PortraitLM 2.0 各種運算技術所拍攝出來的效果。
剛拿到在大中午反差大的時段隨手拍的時候,就能感受到 Xiaomi 15 光影獵人 900 與 Xiaomi AISP 2.0 打出的高動態範圍效果。
Xiaomi 15 也能切換 LEICA 與小米共同開發的特殊基礎色調,底下也簡單切換徠卡生動(上圖,較鮮艷、對比較重)與徠卡經典色調給大家參考。
個人是偏好對比相對低、保留較多細節的徠卡經典色調。所以這次實拍基本上都是以這個色調所拍攝。
等效 14mm 的超廣角拍攝空間十分實用;等效 23mm 的主鏡頭具備 F1.62 大光圈、1/1.31 吋的感光元件,所以即便不開啟運算式的淺景深模擬功能,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虛化效果;50MP 的光影獵人 900 感光元件也能支援光學 2 倍變焦拍攝的彈性。
等效 60mm、2.6 倍的長焦鏡頭,雖然與主相機變焦的 2 倍鏡感覺差距不大。不過它可是有長焦微距的規格呢!
初步體驗起來,個人真的超愛這種信手捻來都能拍出微觀世界的鏡頭。而且等效 60mm 雖然不是很遠,但卻很好上手!不需距離太遠,也不太擔心會因為太遠的長焦而更容易手震。
無論是拍吃的、拍喝的(跑咖神器!?)。
拍拍花也美。
就連雪花也難不倒,真的是用途多多。
Xiaomi 15 修圖的 AI 功能也很豐富。可以輕鬆去除雜物(人)也能擴圖、修復照片、消除反光等 - 魔法換天也沒有缺席 Xiaomi HyperOS 系統。
OK,更多的實拍我們留到本篇的最後。這裡先來聊聊本篇的另一個主角 Xiaomi Buds 5 Pro 真無線耳機。
潛能強大!Xiaomi Buds 5 Pro 真無線耳機體驗
基本上是第一梯隊搭載最新 Qualcomm aptX 無損音訊規格。Xiaomi Buds 5 Pro 算是將各種好料的規格(也有人叫堆料?)都塞進了這個小小的耳機之中。
為的應該就是希望讓對於音質有要求的使用者,可以透過這樣的硬體,將 Wi-Fi 版支援最高 96kHz/24bit 無損音訊與最高可達 4.2Mbps 傳輸速率的能耐推到極限。
簡單開箱 Xiaomi Buds 5 Pro。
可以看到盒裝裡有附上不同尺寸的耳塞 - Xiaomi HyperOS 系統裡直接內建有服貼度程度檢查的功能,不過建議大家可以安裝 Xiaomi Earbuds App 來使用。因為後者可以調整成個人覺得音質與口味都更優異的哈曼模式。
Xiaomi Buds 5 Pro Wi-Fi 版本的半透明設計相當有質感。取出的方式是將耳機從頂端往前勾出即可;放回收入也會有磁吸固定相當方便。唯一比較需要適應的是,耳機的擺放角度會讓取出時需要稍稍轉個角度才能比較順手戴上。
整體來講,耳機的重量給人十分輕盈的感覺,佩戴起來相當舒適。
音質方面,雖然因為我們搭配體驗的 Xiaomi 15 還無法解鎖 4.2Mbps 的傳輸能耐。不過也能透過選單啟動小米旗下次高的真無線耳機無損音質規格。搭配具有細膩降噪程度主動降噪與環境人聲增強階段調整選項的音訊設定,提供了高度客製化的調整選擇。
音質部分,在開啟哈曼大師的模式下會覺得人聲相當圓潤好聽,相對於直接對手 AirPods Pro 2 音質感覺更為清脆,降噪效果則是在高、低音各有勝場。此次體驗我們也有嘗試筆者認為近期小米耳機系列,個人覺得相當吸引人的通話錄音功能 - 基本上只要簡單設定快捷操作,即可將透過藍牙耳機的通話錄製在耳機之中。
是說,這項功能小米也有給予許多但書,像是如果未經許可進行錄音可能會有觸法的問題等免責說明。總之,這個不會有額外通話錄音提示的功能,推薦大家可以斟酌使用囉。
▲圖:Xiaomi Buds 5 Pro 單次充電最高可達 10 小時續航(搭配充電盒可延長至 40 小時),並且支援 10 分鐘快速充入 4 小時續航。就算真的忘記充電,也能用 Xiaomi 15 的反向充電功能來 Qi 無線充電緊急補充電力。
整體來說,個人會覺得 Xiaomi Buds 5 Pro 的硬體基底相當不錯。只是可能還有點需要官方,繼續透過 OTA 更新來更進一步發揮出更好效果。又或者,大家也可以買來透過深度客製化的 EQ 均衡器功能,來嘗試完全榨出三驅動器結合 11mm 雙磁驅動器、陶瓷高音喇叭與平面驅動器以及 15–50kHz 超廣頻率範圍的全頻效果。
Xiaomi 15 實拍分享
本篇最後,就來分享一些,實測體驗中自己喜歡的照片吧。
不得不說,這樣的手感搭配這樣的拍攝效果與氛圍,真的沒有愧對與 Leica 的旗艦級合作,每天帶在身上都猶如隨身帶著專業的相機一樣,隨時都想來個街拍創作。
--
延伸閱讀:
火力全開!M3 iPad Air 開箱實測(評測)

本文章最後由 rOsS.W 於 2025-5-23 08:5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