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旅行七年 最後的傳動設定

来源: zxcs3379 2023-7-15 21:13 只看這個作者 只看大圖 |閱讀模式
3 19453

Warning!
這不僅是業配,也是一路以來的心得。
2016年以前,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台車:
第一台是改到6x缸的化油奔騰G1,當時國中的我坐在二哥的後座,唯一的印象:「要死了,怎麼這麼快,快掉下去啦」。
第二台是Tigra,它是距離當年那個讓我以為快死了的G1最近的車,即便我接觸它的時候,它正在從虎變成貓的過程。

看過三年回憶的各位應該知道我對這輛Tigra進行了許多的改裝,包括傳動,
皮帶從原廠、FT6、FNX,
開閉盤從原廠、加長行程1mm,
前組從原廠、K&S、機怪、雜牌、新名流,
離合器從125mm:原廠、EPIC;到130mm:JS-POP、仕輪、RAK、雜牌、本文業配主角:可調式
碗公從未加工、畫細線、六銅止滑,
大彈簧更是幾乎湊齊仕輪的各車系,以及大家常用的幾種選擇。
(大概快十條彈簧了吧...)

改傳動的理由似乎隨著年紀增長而有所改變,
從最初想恢復我記憶裡那所謂的「快車」,
轉變成想要大部分騎我這台車都能上手,
到最後只想騎得舒適的前提,傳動效率最大化。

在我遇到本文正文前,我的傳動配置是:
前組k&s 11g*13g 配 techpulley 20%大彈簧,後組130mm:不倒翁六銅止滑碗公、RAK金屬燒結離合器
這個配置並非不好騎,就只是總覺得要犧牲些什麼,
油耗沒有特別漂亮,在台北市上下班真的是有點辛苦,
在車陣中很怕一言不和就跟前車「男上加男」,尤其雙載時低速接合震動感真的是「很不舒服」。

先聲明,其實劃線碗公配軟皮離合器的組合可以有效緩解一些上述的糟糕狀況,
但經歷過台北橋上橋塞車塞到後組傳出燒焦味,
接合轉速從正常的4000,燒到6000~7000轉才會走,
我就換成了當時的配置。

也知道125mm能緩解接合震動的感受,
...但我就喜歡130mm推動的感覺啊~~

正文
2022-07-15
在小老婆看到一篇文章
更新:速克達CVT可調扭力離合器
對於接合轉數可調對於當下的我並沒有太多的反應,
我在意的只有「它好像能解決我接合震動的問題...?」
就申請了一組試用品來當測試員並反饋,
先感謝老闆當時接受我的任性,弄了130mm的:
旅行七年 最後的傳動設定31 旅行七年 最後的傳動設定1782

拿到並裝上車的當下有點矇,那個接合轉速怎麼4800轉,比我RAK還高?
真的跑起來要6000轉,隨後開始理解調整小彈簧的部分,
逐漸將接合轉速往下調,調回了RAK時的感受,
這時已經發現沒有震動的問題了,也嘗試過雙載:
最惱人的震動消失了

這時才是真的讓我對它有興趣的時刻。

為此額外買了新名流的前組體驗原廠盤帶動的感覺,
把零件箱裡被我遺忘的機怪盤(奔騰、彪虎用各一)拿出來測,
最後重新買一組新的K&S盤來用。

除了前組盤也拿了我遺忘已久的大彈簧們一條條拿出來測試,
從硬的測到軟的,從長的測到短的,
各種感覺都測了一輪。

從測試版的可調離合器,其實已經找到我想要的,就是想要舒適的騎車。
當時的接合轉速也一路被我降到3500轉左右,
輕催油門就像電動車一樣的體感,
沒有太多的打滑接合的過程,只有一碰就走,
真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
...可能是我搞丟了快車的元素?

2023-05-27
速克達CVT可調扭力離合器最終版
旅行七年 最後的傳動設定2101

最終版出來後,老闆也寄了一組來讓我使用,再度感謝老闆。
剛才提到我似乎搞丟了快車的元素,
為此我決定去找好朋友,花錢買專業知識與經驗,
讓他來調ˋ整這輛車的傳動,調整出符合他三觀的快車。
「限定條件是只能更動珠重以及大彈簧」
p.s.辛苦好朋友了
旅行七年 最後的傳動設定3601 旅行七年 最後的傳動設定2677

一樣的k&s普利盤組,仕輪六代戰35%大彈簧,
僅先調整珠重,最後是9g*10g的組合。

對好朋友而言,這是符合他能變動因素下對於這台車快的模樣,
因為已經改13吋導致重拖,又配130mm的後組,
依靠拉轉來換加速是他覺得最實際的選項。

我得承認油門反應變得很靈活,很像還沒改12吋時我調整的某一版傳動設定,但它更加的激進。
此時還未設定離合器的接合轉速,當下已經來到6000rpm接合彈射,
這不是我理想的模樣,所以我們開始拆傳動、降低接合轉速,反覆測試。
直到調整成接合轉速3500rpm,油門一碰又回到我使用測試版時最後的模樣了,
只是力道沒當時那麼大力,對我來說當下已經找到方向了。
僅剩調整雙曲道盤的珠重以及配合的接合轉速而已。

結尾
發文的當下,我最終的設定是6g+13g的配置,
實際上我增加了小彈簧的圈數延遲接合,
而結果接合轉速又下修了200轉來到了3300轉接合,

我知道這對很多人改車的認知有點不同,
大部分人認定的是油門一敗會彈出去就好,
在此還是得宣傳一種觀念:
「這是道路,油門不是只有0和1」

我的認知裡,適當的打滑帶來舒適,也有益於加速,
傳動打滑的期間補再大的油門,也只是浪費,
「作為道路車,壽命跟效能是得做出平衡的」
能對傳動做的事情就是「優化」以及「個性化」
對我來說,接合不震動,輕補油門車就願意走,可以大補油門超車,
油耗能比以往好些,對皮帶友善,這樣就謝天謝地了。

如果你是喜歡騎快車的人,這個離合器對你可能可有可無,
因為有無數種可以作出快車的傳動設定。

如果你是享受騎車與車輛有所交流的人,這個離合器我想是不錯的選擇,
你可以控制接合轉速,可以像我設定成輕補油門像電車的即時反饋感「一碰就走」,
一樣擁有原本大補油門超車的加速度,一切都跟過往激進設定差不多,
低速放油門時還有檔煞幫忙減速。
「多的是一種舒服的感受」

這組配置可能直到這輛「旅行」退休前,應該是不太會更動了,
頂多調整接合轉速直到自己最滿意的狀況。
未來有換新車的話,我想除了安全配備(輪胎、煞車)以外,
會優先更動的,應該是換成這ˊ組離合器,
畢竟舒服的騎車才是我最優先的選項,
不僅避震系統能帶來這個元素,
「傳動也可以」
旅行七年 最後的傳動設定5817

感謝各位的觀賞,這是一篇關於我和我的車的傳動紀錄,順帶業配介紹。
額外話題,自從某天去PGO的材料行拿材料時,順便試乘了TIG,
「我覺得我好像需要這台酷酷的車」
「但我也還是喜歡我現在的車車」

如果有任何想和我分享的可以留言告訴我哦。
收藏
收藏0

網友回覆5

跳到指定樓層
2#
acdahu 2023-7-19 09:45 只看這個作者
我對原本的大組後組設定比較好奇XD,包括各廠牌、材質的搭配
以及前組的心得(我只看過YT上有人GP單上新名流普利盤,第一次看到有人地瓜拿整組前組來用)
大組系列的組合嗎?
我用相似的組合放一起給你當參考
1.
仕輪極限版+不倒碗公
RAK金屬燒結+不倒碗公
RAK金屬燒結+機怪BT5碗公
這三個組合起步拉轉的滑差和後續熱衰感較低。
可惜的是仕輪極限版的小彈簧提早下課,讓這顆離合器提早被我拋棄了(當時印象是懶得換小彈簧)
2.
JS-POP軟皮離合器+劃線碗公
這個組合騎乘感受偏舒適,起步打滑量比較多,需要前組搭配轉速設定,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加速度

如果問我想法的話,我應該是推薦3來搭配。基於原廠車的前提,幫朋友整理傳動(不限尺寸),如果有需要換後組,我都是用這設定來配。

至於新名流前組搭在Tigra上的感受嗎,因為我是油門感受為優先的設定,
由於盤面設計,起步不可能彈射出去的,偏向用檔位壓轉。
如果變因僅有前組盤(風葉、普立),同油門開度大概是少了一千轉吧。
我是選擇配輕珠,跟著轉速/時速的狀況逐漸開油。
如果在意傳動效率,沒有特別要求起步一定要彈射的人,可以考慮拿它玩看看。

給個讚

讚: 5.0
是軟皮加劃線沒錯。如果你的目標是不會抖,用車環境屬於都市馬路小英雄的話,建議不要太期待。  發表於 2023-7-20 23:51
讚: 5
感謝回覆,因為我目前是小組(DY+新雅劃線),自己覺得複合式皮搭劃線比較不會抖,但想說考慮換個大組來玩玩。你說的推薦3是指軟皮+劃線吧?   發表於 2023-7-20 09:35
特地登入給你按讚。
騎車也超過30年了,真的你的想法真的就很契合我心中所想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