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初 YAMAHA 宣布引進 YZF-R15 系列最新的 YZF-R15 V4,消息一出馬上引起年輕車友的討論,而今日(6/30)YAMAHA 邀請媒體來到麗寶國際賽車場體驗這台承襲了 R DNA 的小跑車!究竟這台車的運動性能如何?就快接著看下去吧!
紮紮實實的操駕感受
YZF-R15 V4 整體架構在 R15 V3 時已經大致底定,具備 VVA 可變汽門的 155c.c. 4V SOHC 水冷引擎,搭配 YAMAHA 一脈相傳的 Deltabox 環抱式車架,主打的就是「均衡性」以及「紮實路感」,而 R15 V4 搭載的 KYB 倒立式前叉,更讓車體前半段的剛性十足,這樣的配置允許騎士可以用更激進的方式入彎,即便帶著更重的煞車入彎,前端也不會有不穩定的感覺,這點給騎士十足的信心。
與此同時,騎士能夠明確的感受到車體、懸吊、輪胎三者的運作狀態,輪胎行不行、懸吊撐不撐得住都一清二楚,清晰的路感回饋讓騎士能夠及時的調整油門與路線,在極端的操駕狀態下非常受用。
R15 V4 車體本質紮實,懸吊配置也有著不錯的表現,37mm 的倒立式前叉雖然不可調,但是支撐性卻非常優異,重手煞車下依然能維持一定的穩定性,不過回彈阻尼偏弱,在釋放前煞車的瞬間往往會直接頂回來,這樣的特性適合持續按壓煞車直到 APEX,釋放煞車後旋即開油出彎的騎乘方式,如果在煞車的控制上做的更細膩,相信就算是原廠設定也能做出漂亮的過彎。
而後懸吊的部分則採用 YAMAHA 原廠懸吊常採用的柔軟設定,支撐性適中、阻尼設定適中,配合多連桿系統能讓後輪的貼地性更加提升,而這次賽道試駕過程中偶發後懸吊撐不住的狀況,但整體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善用動力甜蜜帶
R15 V4 的引擎在 7,500 轉時可以輸出 1.4kg-m 的最大扭力,18.4ps 的最大馬力則在萬轉瞬間迸發,雖然儀錶上的錶底轉速畫到 13,000 轉,但對於一顆採用 SOHC 的引擎來說,將轉速用完並不會帶來太多效益,這點在出彎時特別重要,如果照著騎乘一般仿賽車的方式,想在出彎時盡力推高轉速,那效率恐怕不比將轉速控制在 8,000 到 10,000 轉之間來得好。
當然,如果你是打算參加賽車運動的朋友,透過改裝電腦以及齒比搭配,就能讓 R15 V4 的輸出帶更加寬廣,加速能力也會有更顯著的提升,不過以原廠引擎來說,出彎的檔位選擇需要更仔細的評估,建議騎士們可以多加嘗試。
改或不改,都很行
不過 R15 V4 體質雖然良好,但在配備上就差強人意,因為車體剛性、懸吊設定都給人十足信心的關係,每次入彎都想煞得更多、煞得更晚,無奈原廠配備的煞車系統制動力有限,即便全力扣下煞車也難以產生更多煞車力道,而原廠配胎也非專供激烈操駕使用的款式,進彎速度過快時甚至能感受到前輪輕微滑動感,但是輪胎滑歸滑,整個試駕過程 TCS 燈號連閃都沒閃過,抓地力還是很不錯的。
原車配備需要考慮到大多數人的使用樣態,自然不會用上高性能卻高磨耗的產品,不過以今日試駕的感受來說,原廠的 R15 V4 有這樣的表現其實已經令人非常滿意,如果想下場地享受速度,花點錢就能選用等級更高的胎款,煞車系統也能升級成喜歡的型號,但是不論你改了什麼,快排系統一定要來上一組,出彎升檔無延遲的感覺除了爽快之外再無其他,而原廠標配快排的 R15 M 自然是購車時的首選啦!
騎士四視圖
騎士身高 173.2cm(不含鞋底厚度),跨高 77.6cm,R15 V4 的座高為 815mm,前腳掌微踮即可雙腳著地,並不會感到特別吃力。
R15 V4 承襲 YAMAHA 旗下車款的優良傳統,座墊長度相當長,騎士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自己調整到舒服的乘坐位置,而且從側面觀察可以看到,R15 V4 的把手位置、腳踏位置等,以街道用車來說都相當理想,騎士可以以此為基礎選購適當的改裝品,讓騎乘姿勢更貼合使用需求。
R15 V4 車輛配備
R15 V4 承襲了新世代的 R DNA,車側的線條採取與 R1、R6、R7 相近的設計,視覺上少了點侵略性,但卻更具跑格,而且整流罩的尺寸也比同級距其他車款更大,單就外觀看來確實給人一種騎著大型重機的感覺。
風鏡的角度比前代略高一些,除了能提升整流罩遮擋風壓的範圍,加上新設計的頭罩、側罩,全車風阻下降 4.5%,空氣力學的提升比例不低。
後照鏡採用與 R3、R7 相似的造型,鏡桿造型扁平,對降低風阻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車頭造型源自 R 系列的家族化設計,遠遠看去其實與 YAMAHA 的當紅炸子雞 YZF-R7 並無二致,日行燈眉分別設置於車頭兩側,主要的照明來源是位於車頭中央的 LED 魚眼頭燈,透過電磁閥與遠近燈開關連動,可以迅速切換照射範圍。
前懸吊採用一對由 KYB 生產的 37mm 不可調倒立式前叉,前叉下座採用銀色塗裝,並搭配車友最愛的金色外管,視覺效果十足。
前制動系統採用一組 Bybre 的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 282mm 固定式碟盤,前輪配備 ABS 系統。
儀錶採用單色液晶儀錶,分為三區顯示,上方區塊顯示檔位及轉速,中央區塊則顯示車速,下方則顯示里程、油量等其他功能,在儀錶外框上則為各式車輛燈號,對騎士較為重要的 TCS 燈號、超轉燈、ABS 燈號等,則整合與儀錶上方,是所謂的「Rider Focus」設計,除此之外,R15 V4 上搭載的儀錶還具備藍牙連線功能,只要配合專用 APP 使用,就可以透過 APP 紀錄行車軌跡,而且還能記錄里程與油耗,甚至還可以跟國內外的 YAMAHA 車主們比拚誰最省油。
除了手機連線功能,R15 V4 的儀錶還標配賽道計時器的功能,只要透過把手開關上的儀錶功能鍵就能開啟計時器功能,計時器採用手動計時的方式,按下超車燈的瞬間就會自動記錄當下的秒數,如果騎士沒有賽道軌跡記錄器,也能透過儀錶的計時器來幫助自己瞭解騎乘表現,而開啟 TRACK Mode 之後,儀錶上的轉速錶底會從六千轉開始,如果你切到 TRACK Mode 卻發現一直沒有顯示轉速,那就代表你的油門轉得太過保守啦!
左把手開關設有遠近燈及超車燈的複合式開關、方向燈開關、喇叭鈕,右把手則設有電門及電發的複合式開關,以及警示燈號開關、儀錶功能鈕。
R15 V4 在三角台設計上延續前代車型的鏤空設計,因為風格與 YZF-R 系列的老大哥 R1 相似,因此為座艙增添了一點競技感,而頭管螺帽造型別緻,讓把手週邊的細節更加豐富。
這次 R15 V4 在台導入兩種車型,其中 R15 M 在外觀細節上與一般版有些許差異,例如前叉頂蓋就是專屬的特製品,這樣的小細節更讓人感受到 M 版的特殊性。
由於 R15 V4 在外觀上可說是大刀闊斧的重新來過,因此在全車造型都有大幅變化,例如在油箱的造型部分,就參考了 YZF-R1 的設計,可以看到油箱下緣的內凹與前端的鰓裂,都承襲自 R DNA,種種細節讓視覺感受上更有大車感。
如果你購買的是 M 版,在油箱前端的中間位置還會增加一塊 R15 M 的專屬銘貼。
往下看到整流罩設計,可以看到在側罩部分採用了雙層殼件的設計,可以看到 R15 V4 的內裝設有如同鯊魚鰓裂的設計,雖然不知道是否對散熱或者空力有所助益,但是細節豐富度極高,可說是將 R DNA 意欲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的理念運用的淋漓盡致。
引擎延續前代的 155c.c. 4V SOHC 水冷引擎,7,500 轉時可以推出 1.4kg-m 的最大扭力,10,000 轉瞬間可以發揮 18.4ps 的最大馬力,缸頭部分還導入 VVA 可變汽門技術,能兼顧低轉時的油耗與高轉時的動力輸出。
車架的幾何設計與前代相同,且同樣採用鐵製的 Deltabox 環抱車台,剛性表現在同級對手中最為突出。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R15 V4 在副車台部分加入了一組橫向的補強,讓車身前段、後段的剛性表現更加平衡。
排氣管造型、角度、鎖點等與 R15 V3 幾無二致,同樣採用較低排氣出口角度,雖然排氣管整體位置較低,但今日試駕過程中並沒有發生頂到排氣管的問題,如果車主有下賽道的打算,可以觀察一下是否會磨到,再根據需求考慮改裝。
而 R15 M 的防燙蓋也改採專屬的銀色仕樣。
而 YAMAHA 的運動型車款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長度超長的座墊,R15 V4 的座墊自然也繼承了這個特點,因為長度的關係,騎士可以根據騎乘樣態做出大幅度的前後移動,加上乘客座墊的前端刻意做出上收的造型,即便頂到底也不會被坐墊卡住,是相當優秀的設計,而且 R15 V4 的坐墊支撐性佳卻不會太過硬調,即便激烈騎乘二十分鐘也不會覺得難受,是能兼顧日常使用與激烈操駕的設定。
M 版的座墊皮面有特殊的壓紋,質感非常好。
而 R15 V4 同樣有著 YZF-R 系列的鏤空尾殼設計,雖然在空力效果上並沒有太大幫助,但是這樣的設計可以讓車尾看起來既纖巧又精緻。
尾燈採用 LED 燈具,同樣延續 YZF-R 系列的造型語彙,簡明俐落的造型搭上矩陣 LED,識別度非常高,而後方向燈則位於後牌架上,採用的是傳統燈泡。
乘客腳踏採用手動收折設計。
雖然 R15 V4 並非高價車款,但在腳踏設計上卻有著滿滿的重車感,一體式的鋁合金本體踩踏起來非常紮實,腳踝護片也採用輕量化的設計,過彎時能安心的靠在上面,而 R15 M 還標配了 QS 快排系統,操作感受還算不錯,換檔行程設定得當,在出彎時只需要輕輕一勾就能順利升檔。
後避震採用一組不可調的多連桿單槍避震器,彈簧顏色採用鮮豔的黃色,視覺上頗有競技感。
後搖臂為鋁合金鑄造搖臂,造型採用所謂的「鷗搖」設計,而 R15 M 的搖臂顏色為鋁合金原色,一般版則是黑色塗裝。
搖臂內側還設有短版的內土除,可以避免輪胎捲上來的水甩到避震器上。
為了降低雨水噴濺的問題,R15 V4 還另外設有下置式土除,此外,因為這次台灣山葉引進的 R15 V4 是由印度生產,因此在後齒盤附近還加入了「紗麗籠」的設計,主要是避免穿著傳統服飾「Saree 」的乘客,在側坐時裙襬意外捲入後輪而設。
後制動系統採用 NISSIN 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220mm 固定碟盤,同樣配備 ABS。
喚醒你的 R DNA!
R15 V4 體質優異,紮實的車體表現最適合拿來比賽啦!如果你不甘於稱霸山路,如果你心中有個賽車夢,那你一定要參加 YAMAHA 舉辦的 R15 潛力新秀挑戰賽!這次 YAMAHA 會在北中南舉辦三場海選,獲選的選手會接受導師的各種訓練,最後在 9/25 在小麗寶一決勝負!看看誰是潛力新人王!
而 YAMAHA 方面會負責提供整個訓練過程的車輛與裝備,讓各位選手無後顧之憂的參與賽車運動!有興趣的朋友快點開下面的連結,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資格吧!
===>潛力新星挑戰賽<===
本文最後由 s121212 於 2022-6-30 23:3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