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距離 TMAX 的問世已經過了 20 餘年,奠定了 Maxi Scooter 地位的羊皇人氣依然旺盛,每次改款都重新樹立起新典範!而全新的第八代 TMAX 除了頗具爭議性的外型,還帶來了什麼改變呢?
前情提要!TMAX 560 (七代) 深度測試,從 530c.c. 邁入 562c.c. 引擎解密。
延伸閱讀 : 不只排氣量,整台幾乎砍掉重練!YAMAHA TMAX 560 深度測試
改款重點
TFT 全彩 7 吋儀錶
鍛造鋁合金裸把
手機連線功能
內建 Garmin 導航
運動化的騎乘三角
TMAX 560 試乘心得
相信很多網友跟我一樣,對這車最大的疑問都是全新的車頭造型,不過當我跨上車後讓我更疑惑是把手位置。從原廠提供的資料來看,TMAX 大幅度調整了騎乘三角,將椅墊與踏板前移,後者還向上移一些,但最重要的是將把手向前且向下移,透過這些更動讓新款 TMAX 騎乘三角更運動化。椅墊跟踏板位置的位置倒還好,畢竟這兩者有些游移的調整空間,但把手位置可沒辦法啊!除非逼著自己將屁股向前坐 (快碰到油箱蓋) 才能有比較舒適的騎乘姿勢,若是正常坐在椅墊中央的話,核心就必須出力,不然就是會稍稍駝背,總之這一代 TMAX 的騎乘姿勢更運動化了,需要花點體力來騎的!
TMAX 採用 360 度等間隔點火並列雙汽缸引擎,有著讓人熟悉的鼓動感及低沉的排氣聲!將變速系統與終傳系統分開的 CVT 結構,轉下油門在 3,000rpm 就有輕快的加速表現,5,000rpm 則有出色的加速。回顧我們對前一代 560 的加速測試結果,0-800m 距離所需的秒數為 20 秒,速度則能達到 152km/h。
2022 年 TMAX 的動力仍維持 46.7PS@7,500rpm 最大馬力,這樣的數據無論是在高架路段、快速公路還是山道都十分充沛!時速百公里輕輕鬆鬆,無論是車架、懸吊還是制動的反應都非常出色,運動性與穩定性遠遠超過動力的極限。再加上近年來 TMAX 在數次改款中稍稍增長了軸距,讓高速巡航更穩定。種種特點再加上電動風鏡的便利性,騎乘 TMAX 的通勤體驗真讓人欲罷不能。
除了電動風鏡之外,加溫把手 & 加溫椅墊 (僅騎士椅墊) 自然也沒缺席。但最重要的是 TMAX 還有定速系統,可說是長途旅行的機能都具備了!升高後的電動風鏡防風雨效果亦相當出色,下小雨的話也不太容易淋溼。
而在山道騎乘方面自然是 TMAX 的強項,動力隨傳隨到、制動表現也相當出色,尤其是這一代改款不僅換上輕量化的鋁圈,還加強了避震器的阻尼感,讓操控更靈活、大手煞車時的穩定性也進一步提升。可以說是將原本 TMAX 530 (五代) 車主所喜好的運動化操作感,在隔了兩代之後又找回來了!
輕鬆、好上手,任誰第一次接觸都能享受騎乘樂趣就是 TMAX 的特色。回顧從業生涯,從 TMAX 530 倒叉版本一路試到 530 末代、560 初代以及這輛最新的 2022 年 TMAX 560,騎乘上最明顯的改變是車體尺寸越來越大了!長大後的 TMAX 一度嘗試往更休旅舒適的方向發展,但最新款又再次找回運動為主的騎乘特性,不得不說這才是 TMAX 該有的樣子啊!不過無論是哪一代 TMAX 都非常好上手,跨上車子後 TMAX 就會告訴你該怎麼騎,久久才趁著改款有機會試到車也能夠隨心所欲的騎乘。
車輛四視圖
主戰場為歐洲的 TMAX 560,以我 174cm 的身高來說確實是大台了一些,雙腳落地需要微墊腳之外,可以看到把手位置也偏低,可以說是非常少數騎乘姿勢如此運動化的大綿羊。
車輛配備
這次的 TMAX 銷售策略與上一代相同,分為標準版與高階的 Tech MAX 版本,我們試駕的車款為 Tech MAX,比起標準版多了加熱把手、加熱椅墊、電動風鏡、定速巡航以及可調式後避震器。台灣山葉的策略也是以 Tech MAX 版本為銷售主力,標準版則是接單引進。
先從最具爭議性的車頭造型看起吧!TMAX 從上一代流線、大器的車頭造型,改變為銳利、上揚的燈具設計,整個改變差異頗大。但其實回頭看前一代中央也是有做內縮式設計的,造型上算是有傳承吧。整體比例來看,內縮的車頭與升高的大燈位置讓車頭面積縮小不少,或許這就是讓人覺得跑格不再的原因吧!嗯...造型從上一代的魟魚變成這一代龍蝦?
燈具方面,大燈採用 LED 光源雙燈設計,靠近中央為近燈,兩側則是遠燈。
開啟遠燈時遠近燈會同時亮起,這與許多 LED 燈具的設計相同。
最新的 TMAX 首度將方向燈整合進大燈燈具兩側,是過往沒有的嘗試。
無段調整的電動風鏡,差異可達 110mm。
比起大多數人沒辦法接受的車頭設計來說,車尾就相對的吸引人了!同樣能看到上一代影子的「T」字型設計,不過將原先分隔兩邊的導光條合二為一。
尾燈沿著車尾造型做出不規則形,煞車燈則是在中央以寶石型呈現。
後方向燈也如同前方向燈一樣整合進燈組內,透過這些改變讓車輛外型輪廓變的俐落、洗鍊。
新一代 TMAX 的車殼使用小型化設計,讓車體曲線看起來更俐落,這點與六代勁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把手採用了全新設計的外露式鍛造車把。
前懸吊採用 41mm 倒叉,作動行程為 120mm,後懸吊為置於車底的中置多連桿設計,行程為 117mm。
前制動系統為雙輻射卡鉗搭配 267mm 碟盤。新輪圈採用旋壓式鑄造 (SpinForged),讓前後輪框的轉動慣量分別降低 10% 與 6%。
後制動系統為 282mm 碟盤搭配單活塞卡鉗,左上方是機械式手煞車系統。
手煞車的開關在左側把手的正下方,單手就能操作。
終傳系統為大家所知的外露式皮帶,安靜、耐用。
上揚的排氣管充分展現 TMAX 的運動氣息,維持招牌的 360 度等間隔並列雙汽缸的點火聲浪。
一如既往的舒適椅墊,在騎士部分具備加熱椅墊功能,腰靠位置前後三段可調。
調整腰靠不需工具!只要將椅墊背面的卡榫扳一下即可。
乘客位置也十分舒適,扶手則是採用分離式設計,想當初分離式扶手的風潮就是由 TMAX 帶起的啊!
乘客腳踏必須手動扳出,不像國內速克達幾乎都是自動彈出式設計。
TMAX 椅墊是向後開啟,與上一代相比油壓桿從兩隻改為一隻。
大容量的車箱空間,即便是放入有大型空力套件的競技帽也不成問題。(SHOEI X-14 Size : XL)
相比車箱來說,TMAX 的前置物就有些可惜了,放個手機加抹布就緊繃了!要使用 Garmin 導航功能的話則必須透過 USB 線連接手機。
前置物空間的中央隔板可以拆起,並且有固定手機避免震動的彈性繩。
全新操作介面
TMAX 車系很早就導入了 Keyless 系統,並且因應更豐富的機能而在操作介面上改變了數次,2022 年式導入了全新的 7 吋 TFT 智慧儀錶後,整車的操作介面又迎來了一次大改款!
2022 年 TMAX 的啟動鈕就在把手下方,開啟椅墊的按鈕也在此處,對比起前一代遍佈把手、椅墊前端的多個按鈕來說使用上簡單多了。
加油孔改為外露式設計,且支援 Keyless 功能,不再像許多大羊必需開啟外蓋才能接觸到加油孔。
7 吋全彩 TFT 液晶儀錶是這次改款的亮點之一!所有功能都能在儀錶內找到。全彩儀錶除了能即時提供多項行車資訊外,還具備手機連線與 Garmin 導航功能 (需月租費)。
右側把手的配置由上至下依序為熄火開關、動力模式切換、雙黃燈以及啟動鈕。
左側把手開關與舊款截然不同!上方分別為具備 Pass 功能的遠近燈、定速巡航,再來則是方向燈、喇叭。不過重頭戲還是右下方新設計的十字功能搖桿,儀錶內的所有操作幾乎就靠這個搞定!
為了營造出 TMAX 的高質感,按鈕還具備背光功能!
TMAX 的儀錶操作很直覺,主要是透過十字鍵選擇正下方的功能,進入後再來調整諸如風鏡、加熱椅墊 (把手) 的段數等等。
儀錶主畫面可以快速切換 3 段加熱把手與加熱椅墊。但其實 TMAX 的加熱把手及椅墊都有 10 段可以微調,車主可以依照喜好自行設定快速切換的熱度段數。
透過 Y-Connect 與手機連線之後可以使用以下功能,這段期間可以隨時檢視 Line 收到的訊息。
將手機及藍牙耳機都與儀錶連接之後,還能夠透過儀錶控制音樂撥放。
Garmin 導航
要說這顆儀錶最厲害的地方,就屬 Garmin 導航系統啦!使用起來與實體導航機的功能幾乎一模一樣。
導航過程中重要的行車資訊會被移到上方縮小顯示,期間若是要調整風鏡、加熱把手及椅墊也沒問題。
為了讓彩色儀錶在大太陽下也有良好的辨識度,儀錶上方有個碩大的遮陽板。
車輛規格表
總結
「最強大的對手就是自己」,這句話完美的套用在 TMAX 長年的產品週期內,樹立 Maxi Scooter 標竿的 TMAX 多年來不斷面臨競爭對手的挑戰,但想要超越的永遠只有自己。TMAX 的每次改款除了導入新的功能之外,也會重新檢視車輛的騎乘調性,尤其是在 TMAX 530 末代到 TMAX 560 這之間更是做出了重大的改變,讓 TMAX 從運動性為主的羊皇轉為性能與機能並重的旅跑!但這樣的改變也讓許多死忠車迷認為失去了 TMAX 的本質,因此這次的改款 YAMAHA 特別強調了操控性能!另一方面也藉著較大的車格維持休旅機能。汲取過往幾代的優點重新詮釋,這便是全新的 2022 TMAX 560。當然,或許有人會對最新的外型不太滿意,但不可否認新 TMAX 確實有更豐富的機能與更強的運動性,不過代價就是...那回不去的售價了!
本文最後由 hom1es 於 2022-7-21 15:44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