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結論 再看心得
----結論-----
框架下的誠意之作 目前騎過最緊實的一台車 沒有之一 使用者更關心的是,實際使用的感受 像游泳比賽一樣 你做甚麼 我就做甚麼 但我就是有辦法游的比你快. 我不知道eReady在內部做了甚麼強化或是改動,但體感告訴我,它既希望也可以達成我想要的操控感. 推薦給還沒實際騎乘過的朋友,去感受一下. 或許你也會和我一樣,對電車有新的感受.
-----我是分隔線-----我的存在只是為了讓你多滑一下-----我是分隔線-----我的存在只是為了讓你多滑一下-----
前言:
平日4+2+2輪的通勤+休閒生活,一個忠實的內燃機引擎愛好者,直到幾年前經過因緣際會下,試騎過勾勾肉
便對電車立下了相對安靜、舒適的既定印象,過了幾ˋ天,腦子一熱,不小心就成為勾勾肉S2的車主,然而擁有不到百日....就被親友徵收了.
身為一個機車愛好者,目前市面上各主流白牌車款也都有接觸過(勁戰、JET、FORCE、DRG、RACING等) ,各家都有互有長短.
這幾年電動車發展基本上是朝另一個方向發展(當然 現在電動車也有賽事),但我對電車的操控印象還停留在S2上.
直到上星期這台eReady Run的消息,跑進我的生活,一台以"操控"、"運動"為主軸的電動車!
這不科學阿......就像天秤的兩個極端,操控運動跟安靜舒適,是不會放在同義詞的詞典裡的,想說會不會又是甚麼行銷手法.
但台鈴(susuki)的招牌,又讓人忍不住想要去一探究竟. 於是打了幾通電話(誰沒有幾個強者我朋友)......
幫忙搞一台試乘車來體驗一下,雖然朋友很強,但是我太弱.所以最多喬到能騎1小時(本來想說去跑個楊金說......)
於是在有限的時間裡,試車之外,秉持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態度,趕緊拿出買很久的I phone來做個紀錄,來跟大家分享心得.
本心得因受限於時間、人力及物力,僅以手上有的3C設備及eReadyRun試乘車. 為實驗對象.
要看更多高清無碼圖的朋友,車界有很多大大都拍漂亮很多,可以去搜尋一下喔
-------我是分隔線-----我的存在只是為了讓你多滑一下-----我是分隔線-----我的存在只是為了讓你多滑一下----
----外觀----
首先是大眼怪的車頭,配上14吋的輕量化輪框
記得之前流行改裝的鬼面罩嗎,現在原廠直接給你了
配上環形定位燈,分離式遠近LED頭燈,照射效果沒機會拍,但有在地下室感受一下,光型感覺偏高了一點
開遠燈時近燈會熄掉,覺得有點可惜
原廠小風鏡 個人覺得應該是遮光片等級
三個鎖點固定,感覺蠻強壯,不會發生以前某車款騎到飛走的狀況
車尾燈具 全LED含方向燈 中間扶手簍空可以看到一個R
還有一個很炫炮的ESS功能 急煞車會自動打雙黃燈警示 (實測時速50以上急煞時做動)
至於多急算急煞,我想應該是負加速度大於0.5G的時候吧!
甚麼!你問我0.5G是多少? 我只能說 阿....就是 嚇一跳的時候按下去的力量 (說了等於沒說)
感覺可以解鎖更多綁法了.
R字樣 是刺繡的呢,這點給個讚. 有誠意
車身左右側 (掛勾旁有USB充電口)
坐墊夠大,軟中帶硬 支撐性不錯,而且不滑、不滑、不滑 (很重要 所以說三次)
LED方向燈,有自動回正功能
R字樣貼紙 (我也不知道PO這幹嘛 但我拍了)
---內裝---
LED儀表 自發(反)光功能
外圈還會依照時速變色,藍->綠->黃->紅 看顏色就知道騎多少
不怕手機泡珍奶的前雙置物空間 這點一樣給個讚
全車系標配 卡片鑰匙 逼一聲就開工
半透明的卡片,還看的到裡面的線圈呢! 去小七可以用這個Bi咖啡?
車廂就 標準車廂 不是自由座 也不是商務艙
一頂全罩下去 免壓可蓋
好了,以上都不是一個講究操控的車主 需要關心的點,我們就這樣看過......
接下來 關心一下跟操控有關的部分
----底盤----
前14吋輕量化輪框,這要不是原廠出的,我還真擔心那個強度
具友人表示,這咖輪框是在輕量化的基礎上又偷輕了快500g ,輪下一公斤=輪上十公斤
這樣前後兩咖加起來,等於輕了十噸阿! (我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你沒看錯~前面原廠配輻射對四卡鉗+金屬油管+245碟盤 煞車力道槓槓的
對四雙插銷來令
13吋後輪+190mm後碟,有心.
事不宜遲 馬上來個定圓+繞八 體驗一下操控........
不....行! 萬一摔了 就直接賀成交了.還是保守點 來個繞錐吧!
沒帶裝備,又是原廠胎,我們出來混,也不能每天拿命去拚阿.
擺個4米間距應該夠花了(後懸設定第三段預載)
wow~你剛剛是不是攻打我的村莊?
就這樣慢慢加速,幾趟下來,感觸很深,很特別,很深刻,很歡愉
用人話就是,人車一體 非常緊實.
不管是車頭的指向性或是車身的循跡性,確實都是我目前 騎過最緊實的一台車 沒有之一
原廠有提供了很多數據,但I don't care,我要的是結果.
而結果告訴我,電車也開始有騎乘樂趣了!
(PS.各位如果要親自體驗的話別開方格旗阿! 後輪那個低扭在低轉大角度下是可以做到動力滑胎的. so exciting)
---加速度實測---
原廠號稱 0-50Km/h 3.7秒 同級最強.
而身為一個機車愛好者,身上隨時帶一台GPS測速儀器 也是很正常的吧!
(測試車手淨重77kg+內褲+長褲+短袖+外套+襪子+鞋子+全罩+手錶+手機+手環+昨天剩的食材 應該有80kg!)
不廢話......跑三趟直接看數據.
實測3.8秒 應該是表現很好,因為....表總是會有誤差的.(但GPS不會)
但數據一直不是重點,體感才是王道.能跑出這速度這組輪框應該功不可沒.
起步感覺整個都輕盈起來了.
GPS都拿出來了,當然順便做了50Km/h-0的煞車 實測給大家做參考
原廠胎能跑這個數據 也是不容易.
最後碎嘴一下 不知為啥,這顆幅射卡鉗的手感,頭端有點突然 要到中段以後才會有線性感.
後期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研究一下.
-----是的你看完了-----結論在最上面----是的你看完了----結論在最上面----是的你看完了----結論在最上面----
本文最後由 casio301314 於 2021-3-15 16:42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