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疫情無聊 新增影音版
一個將近1.5噸的鐵塊,動則以每秒30-70米的速度移動,靠的是那累積起來不到1平方公尺接地面積的橡膠複合物來確保主控性.每一次加減速,產生的壓力,不亞於一顆手榴彈爆炸產生的能量,動靜之間,化繁為簡.
我是一名有駕照的駕駛人,對於輪胎的要求只有,希望它是一條適合我的好胎
快快樂樂出門:開的開心,安靜、操控、極限控制、行車質感等主觀因素
平平安安回家:抓地力、循跡性、持久性等客觀因素
所以一條好胎的定義,就是: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幾年下來,工作、個性使然,每年都以至少2萬公里的里程數增長著,林子大了,鳥就多了,而里程數多了,輪胎用的就兇.又不甘於現狀,總想體驗各種可能.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篇心得分享.
使用環境: 日常通勤、出差旅行、山上晃晃、洗車買菜基本涵蓋所有民生及軍事需求. 顧及日常需求,上限就是性能街胎,全熱熔等級,不是不實際.是真的傷不起…..
車輛相關參數: 300多匹,40多公斤米扭力,車重約1.4噸,後輪驅動.(有ESP,ABSß很重要)
輪胎相關參數: 前225/40/18 後245/35/18 胎壓 依照輪胎種類、行駛路況不同介於 32-43psi之間
調胎、換胎時間,依照駕駛主觀意識及實用環境彈性調整. (DIY患者,也有過跑一趟北宜回來,就調一次的經驗)
輪胎磨耗分期定義: 因為每人駕駛習慣、車重、馬力不同,用里程數來做磨耗分期,太虛無飄渺,所以我們後面都用胎紋深度來談吧.
假設新胎胎紋深度均為12mm
前期胎紋深度:12-8mm
中期胎紋深度:8-5mm
後期胎紋深度:5mm-更換
先聲明以下幾點,避免誤導.
1. 每條胎都是用白花花的銀子買回來的,沒有任何置入(表示遺憾.)
2. 所有使用心得均是長期使用駕駛後的主觀感受,如有異同純屬巧合.
3. 僅針對輪胎給予的各方面回饋做分享,不延伸討論至車輛本身.
4. 心得部分,可能因為車輛不同、設定不同,而有不同體驗感想 歡迎討論
5. 輪胎相關數據及科技,輪胎廠商官網很多可以參考,我只分享駕駛本身的感覺.
6. 很多討論抓地力循跡性都要分成乾抓、濕抓,我只討論抓地力.
(下雨天最好的抓地力就是你的右腳,慢慢開就好.)
使用心得:
NITTO(日東 日本)NT860:
舒適靜音胎,真的沒有騙人.
剛換下去的時候,相較於其他胎款,安靜到幾乎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誇飾),好像顧路坐娃娃車的感覺,車在動但卻沒有輪胎聲,而碎震處理的也很不錯,整個開起來覺得變成高級車,跑高速長途、坐長輩很香.但歡樂時光總是過得的特別快,進入中期胎噪上升很快,明明沒跳花,但卻可以轟隆隆隆,隆隆隆隆衝衝衝衝 拉風,聽聲可以辨速.舒適性部分沒有明顯差別,依然綿綿的乘坐感.高速(2字頭以上)的時候會讓人比較擔心一點,感覺有絨毛感.至於煞車距離,加速,過彎能力,還是都不聊吧,因為沒啥好聊的,就是能動、能叫、敢叫。敢滑、會滑、該滑就滑.
但整體其實滿穩定,從接近極限到超過極限都能很清楚的分辨, 胎溫控制的不錯,而且音效很棒,可以在很安全的速度讓乘客驚呼,尖叫,唯一一款我覺得下雨天跟晴天抓地力極限差不多的胎種.磨耗部分,我必須誠實,在用到中期之後,就直接換了.畢竟一款靜音胎,如果連在直線時好好閉嘴都不行了,留它何用.
Pirelli(倍耐力 德國)P Zero:
夭壽吵的胎噪+擦了印度神油的胎壁.
從新胎開始便時時刻刻不能讓你忘記它的存在,彷彿深秋在關窗的房間,聽著樓下7-11叮咚聲入眠的夜晚,不容忽視,只能習慣.中後期之後,有朝越野車用MT胎看齊的趨勢.但抓地力真不是蓋的,極限高,有多高? 高到你想玩玩飄移,還會飄不太起來(相對其他胎),操控上P0有個短版,極限之間的那條線,有點模糊,可能胎質或胎塊的關係,瀕臨極限時,它的聲音是悶悶的那種,翁翁翁這樣的,聲光效果比較少,而一過極限後,打滑速率(操控難度)也是成指數型的上升.彷彿擁有兩種不同的靜摩擦力跟動摩擦力一樣,咕茲咕茲的突然就跑開了.
但拋開這點,抓地力應該是這幾條裡面最好的,沒有之一.如果有乘客的話,主觀感受通常都是感覺你開車技術變差了,感覺不快,但是一直晃來晃去,孰不知,平均車速上升了不只5%.加上擦了硬度神油的胎壁,給你很好的支撐性,跟震動回饋,頗有變成真正賽車的感覺.
面對細震,改避震不如改輪胎阿!!
相較之下,那個喜歡卡小石頭的胎塊結構,就不那麼重要了.後期之後會更吵,但是可能已經習慣了,所以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激烈操駕下,胎紋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你們看的是胎削,哥看的是白花花的銀子.有把錢灑在地上的覺悟,就快了.
Goodyear(固特異 美國)F1A3:
三好模範生,霧裡看花的朦朧美
只能有三好,因為再多一好,那就不好了.從前期一直到後期都保持穩定輸出的胎噪,抓地力,震動.整體來說沒甚麼短版,大多時候會讓你忘了它的存在,就是不吵,不滑,不知道在幹嘛.但你也不會覺得它難用.穩穩當當的.很中庸的性能胎,從抓地力、結構、胎噪、舒適度、到價格都是.說實話,對它的印象十分模糊,磨耗也不差,硬是要追上日系省油耐磨胎.個人覺得CP值蠻高,出的了廳堂,進的了廚房.但我可能不會再用就是了.
Continental(馬牌 德國) CSC5:
省油但不耐磨,抓地但撐不住
幾款輪胎中,前、中、後期落差最明顯的一條,前期不論是吸震還是靜音性,都是上乘之選,而且很神奇的是,油耗是能感知的下降,3000cc原本平均7公里/升左右的油耗,換上後硬是一公升多跑了將近1公里,覺得神奇.當然,我們是沒有資格要求油耗的,畢竟排氣量擺在哪裡.但以長期駕駛後的平均來看,油耗確實是下降了(懷疑是不是輪胎比人家小,表都不准了).
前期短版就是胎壁太軟,感覺會有續航力不足的軟腳感,到中期以後就不會了,因為中期胎面會先抓不住.胎壁軟的問題就無痛解決.後期胎噪上來十分明顯,而且這條跟PS4是唯二開到胎面跳花下課的.
簡單的說,娶了一個大胸妹,過了幾年到肚臍,驀然回首僅聞河東獅吼,盡在不言中.
MICHELIN(米其林 法國) PS4: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前輩常說,想知道那款胎好用,去逛逛賣二手胎的店家就知道了.甚麼胎會讓人用到凍未條,會讓人明明沒磨完,但還是寧願換掉的,就是它了.不知道是因為米其林過去的產品定位還有受前幾代優良口碑影響,對它的期待是很高的,但實際換上後,卻不如預期,可以說是近期換輪胎踩到最大的坑.在這個價位,這個品牌,這個番號名稱,留下的只是遺憾,也難怪沒多久就推了一條PS4s,來重新定位.有時甚至覺得這傢伙跟到底是不是PS家族親生的.
PS4前期安靜度有一定的水準,但又在中期會明顯消退,甚至跳花,抓地力充其量跟PS3打個平手,跟PS2,PSS確實相去甚遠,頂著平價版PSS的稱號出世,結果價位也不是特別親民,同價位下的體驗感覺,各方面都是有水準但都搔不到癢處,軟硬適中的胎壁,有足夠Q度,卻在你想狠狠拋下去的時候,適時的軟一下.瀕臨極限的時候,叫聲很特別,介於男高音跟女中音之間,很好辨認.整個行路品質有商務艙的感覺,你知道你花的比較多,你也感覺到你的椅子比較大,但兩眼一瞧,原來坐的是豪華經濟艙,花的卻是商務艙的票價.而且不能改票.唯一一組開不到5000就自請下課的輪胎.
MICHELIN(米其林 法國) PSS:
用80%的錢去做那20%最關鍵的事.
這條在網路鍵盤界被吹爆的神胎,號稱性能街胎之王(PS4S出來前),除了貴之外還真的很難挑到刺,簡單的對比:比它黏的沒它舒服、比它安靜的沒它安全.進入後期胎噪會上來,但仍然比其他性能胎來的安靜許多.極限相對高,極限邊界穩定而且保有足夠的空間,操控很跟手,胎壁的Q度讓人開起來有高級感卻又不失運動性,軟中帶硬的感覺,真的是錢都拿去貼在胎壁上了.對操控有要求,又要一台車凸歸台灣的,又或是嫌貴的朋友,多吃幾碗泡麵,捏著硬上一次,感受一下金錢的力量.
後記: 最近又要換胎了,爬了文做了功課,看起來最近固特異新出的F1SS挺有競爭力的,不知道結果如何?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本文最後由 casio301314 於 2021-7-28 20:1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