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majset 於 2014-10-10 18:46 編輯
http://enews.ntpd.gov.tw/enewsdata/doc/first/t-1.htm
https://www.ptt.cc/bbs/SuperBike/M.1271841847.A.CB5.html
這種事情 只有主席一人在說?
另外 截文只截一段?
董建一先生:
(一)機車的定位,到底要放在交通的那一個部分,這是我一開始想的問題,我初步歸納出來: 1.大型重機紅牌部分,其實他們訴求的部分法規都已修訂過了,現在他們需要關注的反而是自我反省與行車素養,這一塊必須由他們發自內心去反省及我們不斷地宣導,他們才有機會獲得他們想上國道的心願。 2.黃牌是很多人作為中程跨縣市通勤的選擇,因為價格較低,但很多人騎普通重型機車不久或還沒有買過機車的人就直接跳黃牌,這部分也需關注。他們同樣也須了解路權觀念、防衛駕駛觀念以及尊重其他用路人的部分。 3.白牌的定位為中短程的移動,範圍橫跨50CC以上到250CC,主要使用族群為學生及上班族,也是目前法規紊亂、且受限最多的部分。尤其當民眾同時擁有機車及汽車時,常會令駕駛的思維會錯亂,因為我們多會習慣用開車的思維去騎車,且多半為了安全是騎在外二車道,但等到騎到路口就會發現一大堆比汽車駕駛時還突然多出來的強制二段式左轉或禁行機車標誌標線得去注意,甚至緊急反應。平常開車時,就發現到有太多會干擾駕駛的車況,所以很多時候駕駛都會忘掉交通工程或設施面的東西,因為單單應付車況都來不及了,還要再特別留心突然冒出的禁行機車與二段式左轉標誌,反而對大部分守法的騎士更危險。而考量國人平均通勤及日常生活時間,以及在平均速限多在50Km/Hr~60Km/Hr的平面道路上,白牌機車的馬力與速度都游刃有餘,也相對省油省道路空間。而跨二個以上縣市的的距離移動(特殊騎車環島等案例先不看),機車騎士的事故風險也會隨著時間與路程的拉長而拉高事故風險,我們在這方面也不會多所鼓勵,而是比較推廣方便與優惠的轉乘機制,讓機車騎士樂於轉乘搭上軌道為主的公共運輸系統,來滿足中長途的使用。所以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把機車放在中短程是比較合適的定位。 4.電動機車、輕型機車及氫氣燃料機車這類,比較適合偏向於慢速車管理方式,在88年交通部白皮書便早已提出,輕重型機車混在一起管理會發生問題,所以把這塊當成短程移動的輕型慢速車管理思維較為合適。(二)至於長程騎車問題,除了環島旅行之外,一般人也不會騎的那麼遠,這時候就要思考如何宣導有什麼更吸引他們搭乘台鐵或其他大眾運輸工具,這是我一直在推廣的理念,因為我也不希望民眾騎太長程,因為長時間駕駛也越容易發生事故。 (三)機車駕駛跟素養部分,輕型機車有2大缺失,在運研所的報告裡面女性機車駕駛傷亡人數事比男性高很多,很多女性是直接考汽車駕照然後拿汽車駕照來騎乘輕型機車的,這樣的情況下無路考經驗也無機車的安駕技術,他們認為說只要騎得慢,騎在最外側就安全,所以常發生轉彎車輛衝突,我覺得這塊應避免。並且盡早修法防堵此一方便卻危險的漏洞。 (四)未來是否可以思考白牌重型機車在一般平面道路上能完全比照汽車,因為過去沒劃上禁行機車的標線時,汽車駕駛可以預期每個車道都有可能有機車出現,所以會更小心駕駛、減速慢行;但現在劃上了禁行機車後,內側車道汽車的車速反而大幅提高了,因為汽車駕駛認為不會有機車出現內側,所以當機車直接左轉時,被汽車撞上的話,通常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但這樣的情況,在一般平面道路(尤其以人多且車況複雜的都會區)來說,反而助長了汽車肇事的問題。 (五)在18-20歲的高肇事率年輕族群,或可採用類似歐美的學習駕照概念,18歲到20歲這2年間先騎輕型機車,2年中若無肇事紀錄,再讓他們換照可騎重型機車,但先不要讓他們騎大型重機紅黃牌,避免因追求速度感而導致很多車禍發生。 (六)現階段主訴求有二: 1.其實只需把現在機車行駛的最外側車道的情況往內移一個車道就可以,這樣可以大幅減少遇到巷口突然衝出來的事故、路邊停車突然開車門、公車或計程車突然切靠站載客,以及大車在偏外二車道右轉而對外側直行機車造成的內輪差死亡風險。 2.教育機車駕駛有安全駕駛的觀念,搭配第一訴求,教育駕駛要右轉時再移到外側車道,藉此教導及奠定他們正確的駕駛及轉彎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