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一個關於輪胎與摩擦力的是非題

我個人是認為越深越多紋路的胎,越適合在沙地上使用,因為他是靠胎紋來讓輪胎稍微陷在沙地中,  利用類似卡榫卡住溝槽所產生的抓地力來行進,就像那些越野吉普車一樣, 輪胎都變成顆粒狀的了,也就是說越多胎紋的輪胎在越粗糙的地面,應該會產生較大的抓地力,而一般的胎紋通常除了排水的效果之外,原廠設計都會考量到噪音問題, 因此他們都會測試各種胎紋所產生的噪音,利用紋路來降低噪音,這是之前看到的報導,另外軟硬我想只是會造成磨耗的快慢跟噪音大小,軟的噪音會比較小磨耗快,硬的則噪音比較大磨耗慢, 個人意見不一定正確,供各位參考,
超級大螃蟹
下一部夢想車BMW C650GT
個人認為是錯的 一個關於輪胎與摩擦力的是非題5192

接觸面越大磨擦力越大

單純這樣去考慮就知道了
最重要是胎的材質配方
同樣的紋路,材質不一樣抓地力也就不一樣

摩擦力最主要的是摩擦係數(材質),跟面積沒有關係

回覆 #6 woi 的文章

摩擦力=重量X摩擦係數
與面積根本沒關係喔
(基本力學)
還有阿~有沒有紋路(排水線)
多少有關係阿~不然為什麼拖鞋磨平會滑
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熱熔幾乎都光頭胎
有紋路不是會熱的快~消耗的更快~說不定抓地力更佳?

[ 本文最後由 coolachie 於 2009-1-15 23:53 編輯 ]
15#
fina 2009-1-16 00:57 只看這個作者

回覆 #1 華特P99 的文章

您好,
這個問題不能當做是非題,
因為它的外界環境變數太多,
適合拿來討論,但不適合以是非題的模式來判定。
您可以參閱我的文章,
裡面的第2篇就是有關於貼地面積與抓地力的關係。
http://forum.jorsindo.com/viewth ... &extra=page%3D1
【分享】輪胎基本認知─與輪胎設計者對談。﹝第2篇新增﹞

( )輪胎的胎紋是為了增加輪胎的磨擦力?
單就字面上來說,胎紋不會增加輪胎橡膠的磨擦力。
但是事實上胎紋的設計配置會影響輪胎變形貼地的程度多寡,
這又會增加磨擦力。
如果再加上環境變數,如路況、氣候等等,
這可以形成一個很好的研究題目,
但絕對不會是只有一種答案的。
我記得好像師大物理系也討論過這個問題,
不過繞錯圈子了,
因為有許多人被﹝庫倫法則﹞所誤導。
這個在我的文章裡有談及其原理,
若有興趣的話再稍微瀏覽看一下喔 ~

回覆 #15 fina 的文章

所以摩擦力只能適用於固體~感謝糾正
也想到靜力學的物體都假設成剛體
我看了之後~才了解~原來輪胎那麼深奧
感謝發表那麼好的文章

[ 本文最後由 coolachie 於 2009-1-16 12:06 編輯 ]

回覆 #15 fina 的文章

太~~~太深奧了!!物理是我的弱點~~超弱的!!
只見小姐伸出玉指戳了前面的男生好幾下叫道:老公! 老公! 老公!~你旁邊那台勁戰改的好大台哦~比你長咧~~~  只見男生一臉不悅的說~~那台不是勁戰啦~~  那小姐又說了:明明人家的勁戰改的比你好看又比你大台也比你大聲~~哼......!此時男生動怒了...!幹....!就跟你說那台不是勁戰啦~盧殺小?此時小姐下車 站在路邊,生氣的說..哼...!人家只是說那台勁戰改的很大台很好看呀!那麼兇作什麼?不坐你的車了啦~~我要坐計程車回家~~哼!

原來!有鬼面,寬體的都叫勁戰!
這個問題要有相當的學術功力才能解釋的完整,應該會搞死人一個關於輪胎與摩擦力的是非題2013
無論下雨晴天或高溫低溫;輪胎材質是關鍵
不過最大的變數在於配方,這10年來研發與材料技術突飛猛進
以胎紋,磨耗係數,胎面軟硬是無法做出正確選擇
這跟機油的選擇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有各種測試數據
大多數結果還是由"個人感覺"決定,很妙吧

以我自己的經驗,騎乘技巧>輪胎等級
每當與車子在又濕又滑無處不是路的各級林道扭扭樂後
拖著疲累的身軀返家,換裝換車出門覓食
所謂的滑瘋胎會給我熱熔胎的錯覺,如此的安穩,只嫌傾角不足一個關於輪胎與摩擦力的是非題6388
用純林道胎騎個中央山脈2日遊這等蠢事我也幹過
這種不規則塊狀無論直線或迴旋時的路感,真是刺激一個關於輪胎與摩擦力的是非題4703

相對版上討論的各種熱門輪胎所追尋的
讓騎士感覺到極限時的安定與回饋,這才是日常生活所需
不過我喜歡紋路較多的以應付台灣路面,這跟林道比較接近一個關於輪胎與摩擦力的是非題3735
我覺得這問題應該不用過度解釋(雨天等等...)
簡單來說他只單問"胎紋增加>摩擦力上升"
不考慮外界因素就好~
答案就是錯的,胎紋多寡影響的是排水性.並非"直接"影響摩擦力,屬於"間接"影響
但是這問題是屬於直接作答方式,胎紋增加減少接觸面積導致摩擦力應該是下降.
這是"直接"影響的部分.

另外摩擦力應該是與面積無關的,這是大家都認知的!問題是這個結果有個"前提"
物體是剛性的~不會產生型變!大家都學過簡單的物理~所以可能有些人忽略此前提
當物體表面有型變(就會做功)所以面積越大能產生型變的位置越多(做功越多)當然就會增加摩擦力!
但是一樣~面積並非直接影響摩擦力~實際上是做功增加導致摩擦力上升!
所以面積與摩擦力確實無直接關係!而路面與輪胎也不可能完全平滑(不然摩擦力超小)
當賽車用光頭胎時~路面粗糙度造成輪胎凹陷的型變就做功了

(PS:大家熟知的摩擦力為何與面積無關?簡單來說摩擦力討論的是"單位面積"下的一種力,所以面積並不是他的一個變數)

不知道這樣說可不可以囉!認真要講這真的很複雜~我也不敢保證說完整!
尤其如果以微觀來講摩擦力確實與面積有關(但那是奈米尺度下)

PS2:不曉得知後會不會有人要討論避震器原理阿XD...討論到阻尼作用力的問題(臨界阻尼/次阻尼/過阻尼)...

最後乾脆開個機車學術研討區好了~
(PS:大家熟知的摩擦力為何與面積無關?簡單來說摩擦力討論的是"單位面積"下的一種力,所以面積並不是他的一個變數)
那若是兩倍以上的"單位面積",請問所產生的摩擦力還是一樣嗎?那一個寬150cm的輪胎跟一個250cm的寬胎他在地面上所產生的磨擦力會是一樣的嗎?我還真是越來越不懂了,怎麼跟我們所認知的又不一樣了呢?傷腦經啦
超級大螃蟹
下一部夢想車BMW C650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