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還沒有看過HONDA 博物館系列文章 Part 1的網友 請先點這一篇 技術本位是夢的起點 -- HONDA博物館 參觀分享 (Part 1)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456748-1-1.html 1958年 也就是本田宗一郎開始搞摩托車之後的第十年 宗一郎先生不知道是早上起床忘記吃藥 還是因為搞出來的四行程DOHC直列四缸 250cc引擎太強而爽過頭 本田宗一郎對著員工說 我們來搞汽車吧 我們來搞汽車吧 我們來搞汽車吧 因為很重要, 所以要講三次 雖然本田機車在1958年的時候 已經是日本最大的機車製造商 日本的銷售也獲得空前的成功 但, 機車的MotoGP參賽才剛剛開始 還有很多錢要燒啊啊啊啊 大家對本田宗一郎這樣的想法非常不可置信 不過, 宗一郎先生告訴大家說 日本人は、失敗ということを恐れすぎるようである。 どだい、失敗を恐れて何もしないなんて人間は、最低なのである 日本人的個性就是太過於害怕失敗 說到底, 因為怕失敗就什麼都不做的人 是最爛的人 可是瑞凡... 豐田(TOYOTA)從1937年就開始生產汽車 三菱(MITSUBISHI) 的第一台汽車從1917年就有了 日產(NISSAN)更是從1914年就開始製造汽車了 本田宗一郎說 我們不是要跟目前的汽車大廠競爭 而是要做出更新的產品 雖然在生產汽車的初期 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阻撓 日本政府以 "日本已經有很多汽車廠了, 不需要再多一個本田" "本田就好好弄機車就可以了, 弄汽車不見得比較厲害" 等等理由阻撓本田製造汽車 為此, 本田宗一郎直接跟日本政府槓上堅持生產汽車的決心 此時.... 業界的競爭對手也不斷的放出風聲與嘲笑本田 在各方都不看好本田製造汽車的時候 本田宗一郎對全體員工是這麼說的 我們雖然沒有製造汽車的經驗 但是我們有世界最好摩托車製造技術 1962年 第一台本田汽車T360正式發表 這台引擎代號為AK250E的356cc 水冷直列四缸DOHC引擎 裝在這台T360 "運動型小貨車"上 可發揮30匹馬力, 最高速度有100km/h 雖然最大馬力出現在8500轉 嚴然是把機車引擎裝上汽車 但....相對於當時只有20匹馬力的對手 本田汽車出色的科技還是深植在日本人的心裡 同年的10月..... 也就是1963年的10月 本田推出了第一台真正載客用的汽車 也就是被稱做HONDA S500的小轎車 採用水冷四行程DOHC直列四缸531cc引擎 供油系統用的是跟機車一樣的四顆化油器 最大馬力可達44匹, 極速有130km/h 加上用鏈條傳動的後輪驅動系統 當時的媒體形容 S500是用手表一樣精密的GP賽車技術打造的本田汽車 本田發表S500之後 本田宗一郎又發神經了 他對大家說 我想弄台車去F1比賽 我想弄台車去F1比賽 我想弄台車去F1比賽 宗一郎說..... 我小時候有個夢想 我想用自己打造的汽車, 去跟全世界的汽車比賽 本田決定參加F1比賽的時候 日本沒有任何F1賽車的經驗 連可以參考的賽車都沒有 而本田宗一郎先生認為 汽車市場的挑戰將比機車更艱難 既然要搞, 就一次攻頂吧 就是這個不怕死的精神讓才開始製造汽車兩年的本田 在1964年就推出第一台F1賽車 RA271 當年的F1引擎規定是1300~1500自然進氣引擎 大多數的F1賽車都採用V8引擎, 馬力在190~220匹之間 可是, RA271硬是裝上了V12引擎 弄出了230匹馬力 可惜的是, 當年HONDA選的車手Ronnie Bucknum是個菜鳥 也是第一次參加F1賽車 沒能把這台車的性能發揮出來 1965年 本田換了個叫做Richie Ginther的車手 並將原本RA271的車身懸吊進行微調, 稱做RA272 並在1965的F1賽事的墨西哥站奪得冠軍 1967年 為了配合當年F1賽事的規則更改 車隊可採用1500cc增壓引擎或者3000cc自然進氣引擎 HONDA又推出更強的RA273賽車 車重僅有650公斤 採用水冷四行程90度V型12汽缸DOHC 4氣門3000cc引擎 最大馬力已經超過400匹馬力 極速已經有350km/h了 賽季的後半 本田又弄了這台RA300參加比賽 一樣是採用水冷四行程V型90度12汽缸的3000cc引擎 但最大馬力暴增到420匹的水準 也在義大利站中 再度獲得冠軍 1968年 本田又推出了RA301賽車 最主要的變更是採用無車架設計的一體式結構 將車重由前代的650公斤, 減輕到530公斤 動力部分仍採用編號為RA273E的90度V型12汽缸3000cc引擎 馬力也又往上提升到450匹 在那個大家都只有360匹馬力的年代 本田車在直線要海放人家, 根本就是輕而易舉 不過, 比賽是很殘酷的 雖然本田的引擎是全世界最強 幾個分站的賽事中也有不錯的成績 但是整年度加起來, 還是離頒獎台非常遙遠 1968年的賽季末 本田宗一郎決定退出所有比賽 包含MotoGP和F1等等 -----------------------------歷史的分隔線-------------------------------- 雖然HONDA積極的投入F1賽事並未獲得獎盃 但在造車工藝與引擎科技卻有長足的進步 1967年 HONDA發表了第一台前置引擎前輪驅動(FF)的國民轎車 N360 並採用F1賽車中的無大樑結構設計 讓車重僅有475公斤 N360的動力來源是以CB450的機車引擎為基礎 將排氣量由450cc降為354cc讀空冷四行程直列兩缸OHC引擎 最大馬力有31匹 1969年 本田宗一郎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將本田第一部生產的T360輕型運動貨卡的生產移到日本以外的地區 台灣!! 這部編號稱為TN360的輕型運動貨卡 就是1969年由台灣三陽工業生產的 前面有提到的N360 後來也加大排氣量為600cc (N600) 並交由台灣三陽工業製造 1969年底 本田推出了 HONDA 1300車款 這台稱做HONDA 1300的小型房車 有分四門與兩門款 最特別的是 HONDA 1300的動力來源是採用空冷直列四缸1300cc引擎 在當時 研發中心建議排氣量1300的引擎散熱系統用水冷會比較恰當 不過, 這個提議被本田宗一郎打槍了 本田宗一郎說......... 所謂水冷引擎, 最後的散熱排還是要靠流動的空氣冷卻 也就是說, 引擎散熱的根本就是空冷啊 空冷引擎的最大缺點, 就是噪音比較大一些 那把引擎聲浪弄好聽一點不就解決了嗎? 就這樣... 在本田宗一郎的堅(逼)持(迫)下 史無前例的1300cc空冷引擎就誕生了 這顆劃時代的空冷1300cc引擎, 最大馬力可達110匹 採用的冷卻技術叫DDAC (Duo Dyna Air Cooling, 雙重空氣冷卻系統) 概念很簡單 就是把引擎的外部用金屬片包起來 金屬片的外面靠自然流動的空氣散熱 金屬片的裡面......就用一個大型的風扇持續的吹 DDAC除了強制風扇冷卻引擎外 還有獨立的機油冷卻器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 本田的DDAC雙重冷卻系統, 就是現在大家氣冷速克達機車用的冷卻方式啦 雖然DDAC的冷卻方法開創了本田的技術力 但... 最後的銷售成果並不如預期中樂觀 也讓本田宗一郎徹底的反省 本田以往的新車種開發方式 都是看本田宗一郎這個天才想到什麼 大家就做什麼 雖然在技術上持續突破 但做出來的車種卻離大家的喜好越來越遠 經過幾次市場調查的結果 也給本田宗一郎很大的打擊 調查的結果顯示, 大部分的民眾認為 本田的車雖然引擎很棒, 馬力很強 但........也只有引擎比較強而已 只有引擎的優勢並不能成為購買的唯一考量 反而是整體的平衡才是大家想要的 1973年 本田宗一郎痛定思痛後 HONDA真正改變世界的汽車終於亮相 那就是HONDA CIVIC (台灣叫喜美, 或者洗屁股) 這台1973年的HONDA CIVIC 就是喜美的第一代 本田宗一郎把這台車命名為CIVIC 是希望這台車跟CIVIC的翻譯意思一樣, 是屬於市民, 公民與都市的大眾車種 並採用台型結構, 讓車身的重心低, 車身的接地面積也更大 也是HONDA首次在小型轎車上採用四輪獨立懸吊設計 使得乘坐感勝過當時的同級車種 採用水冷四行程直列四汽缸OHC引擎, 排氣量為1169cc 壓縮比8.1, 最大馬力為60匹 配上僅有600公斤左右的車重, 0-100km/h的加速只要12.8秒 各位或許注意到車頭水箱護罩上的CVCC字樣 因為當時美國提出了環保概念 對汽車的廢氣排放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標準 所有車輛都必須符合環保規範才能上市 CIVIC搭載了當時本田最先進的CVCC低汙染引擎 在引擎進氣岐管上設計了一個獨立的空氣室 當引擎燃燒時, 可讓大量的空氣進入引擎 達成稀薄燃燒的效果 如此一來, 不需要觸媒轉換器也可以輕鬆通過美國的環保法規 1979年 稱為SUPER CIVIC (超級喜美)的二代目CIVIC誕生 排氣量有1300cc與1500cc兩種 1300cc的引擎可發揮68匹馬力 1500cc的引擎可發揮80匹馬力 除了引擎動力加大外 最主要的差異點就是車室空間變大了 1983年 本田推出第三代CIVIC, 原廠的名稱為WONDER CIVIC 以三門掀背車款為主力 採用1488cc的水冷四行程OHC三氣門直列四缸引擎 最大馬力為100匹 也是從這一代開始 有了高性能的Si版本 第四代CIVIC 大家就應該比較熟悉了 從這代CIVIC開始有SiR版本出現, 裝著B16A DOHC VTEC引擎 不過HONDA博物館裡面沒有展出 第五代CIVIC也沒有展 第六代CIVIC 出現在1996年起 最強版本稱做CIVIC Type R 裝著B16B引擎 1600cc的DOHC四氣門可以榨出185匹馬力 其他的車系我就不另外介紹了 第一代的HONDA ACCORD 發表於1976年 當年有動力方向盤的車 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啊 1980年代 全球的汽車市場開始流行啟閉式頭燈 啟閉式頭燈版本的ACCORD AERO DECK版 發表於1985年 HONDA PRELUDE 發表於1983年 1985年的HONDA INTEGRA (有人叫硬地瓜) 這台車應該比較多人認得 雖然它是1990年代才出廠的 為了維持跑車風格 還是用了啟閉式頭燈 這也是HONDA應用F1參賽的科技 傾全力打造的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純種跑車 -- HONDA NSX 這台稱做HONDA NSX-R的名駒 (NSX Type R) 比一般的NSX更輕了120公斤更適合賽道使用 引擎部分採用3000cc的四行程水冷DOHC V6引擎 加上了HONDA的 VVT(氣門正時可變) 科技 與 VTEC (氣門揚角可變) 技術 在日本政府的馬力自主規制下, 最大馬力被壓制在280匹 -------------------------喘口氣的分隔線 ------------------------------ 前面提到, 本田決定在1968年退出所有的比賽 專心生產與研發機車與汽車 12年後 也就是1980年 本田又重回賽事的懷抱 不過, 有了前面F1賽車失敗的經驗 本田宗一郎決定從提供引擎的方式進入比賽 除了從小排氣量引擎中榨出大馬力本來就是HONDA的強項外 也慢慢培養實力 1981年 採用RA261E引擎出戰的MARCH HONDA 812賽車 在1981年的賽季中獲得四戰兩勝的成績 1982年的賽季中, 更獲得四戰三勝的成績 1984年 RALT HONDA RH-6-84賽車採用代號為RA264E的引擎 水冷四行程V型六汽缸, 排氣量為1996cc 最大馬力超過330匹 RH-6-84在1984年的賽季中 獲得11戰9勝的佳績 有了F2賽事得勝的信心 HONDA還是希望回到F1級別的賽事 採用F2級別提供引擎的模式 一步一步的往上發展 1983年 SPIRIT HONDA 201C是回歸F1賽事的第一個作品 採用RA163E引擎的201C 排氣量為1496cc的水冷四行程80度夾角V型六汽缸引擎 加上雙渦輪之後, 最大馬力超過600匹 1984年 WILLIAMS HONDA FW09賽車 一樣採用RA164E引擎 1987年 LOTUS HONDA 99T 採用代號為RA167E的水冷四行程80度夾角V型六汽缸引擎 1494cc配上雙渦輪增壓 馬力超過950匹, 車重僅有540公斤 1988年 McLAREN HONDA MP4/4採用RA168E引擎, 水冷四行程80度夾角V型六汽缸雙渦輪增壓 搭配HONDA的PGM-FI供油電腦 1494cc可榨出600匹 熟悉F1的車迷應該知道, 這台是Ayrton Senna (洗拿)的賽車 當然, 本田博物館中 還有數不盡的F1賽車可以看 關於F1賽車的歷史 我就不在這邊多說了 請大家自己賞圖吧 INDY大賽車用車款 除了F1賽車和INDY CAR賽車外 本田對房車比賽也非常熱衷 有玩PS主機GT系列賽車的朋友們 對這台HONDA NSX GT選手仕樣車應該不陌生 HONDA NSX 的GT耐久賽仕樣車 這台是NSX的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比賽車 也是第一台在利曼24小時耐久賽中獲獎的日本車 據說當年在比賽的時候 因為是雨天 對車手的技術考驗是非常艱難的挑戰 不過, 當年的參賽車手是 土屋圭市 / 高橋國光 / 飯田章 下雨天應該難不倒這幾位車手 有看頭文字D漫畫的網友, 應該聽得懂我的意思 本田從各種比賽的參賽經驗中 得到了自我挑戰的機會 而不斷的鑽研更高深的引擎技術與造車科技 將賽場累積的經驗與成果 持續地運用在一般乘用車上 使得產品越來越有競爭力 這才是大家樂見的成果 下一章, 我們將跟各位分享 本田在汽機車雙頭運行的成果下 有哪些更有趣的產品 敬請期待Part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