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6295]()
外觀諸元配件可參考圖文並茂的Singer大大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4081-1-1.html
搶先試乘的動新聞 http://tinyurl.com/25vzzc9
在試乘前我也只看過這兩篇報導,以下試乘後的心得。
當天提供的車輛有三輛TIGRA,New Fighter150,Racing150,新勁戰125 全原廠配備(懸吊 制動 輪胎皆是)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9298]()
懸吊部分
以目前的設定來說,山道騎乘非常順暢,後輪循跡性與路面回饋的感覺紮實,前叉屬於偏硬的設定,
路面不整的地方跳動感稍為明顯,賽道騎乘的話前叉只要稍做調整即可
以道路使用的話就稍微偏硬,前後都需要調整為較軟的設定才可以符合台灣的路面使用。
這點原廠新勁戰便是採用後懸吊較軟的設定,適合市區騎乘。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1031]()
制動方面
我認為原廠提供的卡鉗組已經夠一般山路與道路使用(下移的後卡鉗瞬間捏已經可以鎖死),
有比較性能取向的需求時更換摩擦係數較高的來令片即可。
如果要改用Brembo或是其他對四以上卡鉗,前叉 碟盤 與總泵須重新設定才會有效果。沒有天天在過年的不是嗎?
換上Brembo不一定就比較強,廠商也是要符合成本考量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7275]()
動力方面
起步 Racing150>New Fighter150>TIGRA125=新勁戰125
加速 接合至6000轉左右 Racing150=New Fighter150>TIGRA125=新勁戰125
(這時候150cc的扭力較為強大,Racing起步接合強勁,125cc的車子沒有優勢)
6000轉至8500轉左右 TIGRA125>=Racing150=New Fighter150>新勁戰125
進入6000轉後TIGRA125扭力隨之展現,充實飽滿的感覺真的有別於一般氣冷車輛,
油門繼續打開時動力源源不絕的來,動力非常充沛。
(工程師說目前測試的TIGRA配重為11克,比較性能傾向的設定,上市時可能會增加配重,
所以只要優先修改傳動,便可獲的第一步的動力解放)
極速方面 8500轉後 TIGRA125>>New Fighter150>新勁戰125>Racing150 (TIGRA是10500轉斷油)
第一次試乘時,8500轉後TIGRA沒有停歇的持續加速,令我非常驚豔
(超乎我對一般125的感受,這才是水冷車應該有的加速感),
最後表速來到125km(法規關係當然有灌水)
第二次同路段試乘時我騎New FT,尾速逐步拉了快200公尺才逐漸超過TIGRA,
這時的NewFT表速是115km
(當時,我約67kg+輕裝,TIGRA車手約56kg+5kg的皮衣,我們兩個都是趴車把身體縮進去)
但是NewFT並沒有TIGRA那種8500轉後蠢蠢欲動的加速感,只是順順的超過去。
而新勁戰在8500轉左右是動力較為飽和的狀態,以一般125cc而言已經算很好
Racing 8500轉後令人失望,完全是空空的沒有感覺。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5101]()
引擎方面
TIGRA 引擎內徑52.4mm 行程57.8mm 壓縮比11:1 最大馬力13.5ps/8750rpm 最大扭力 11.2N-m/7500rpm
(不過6000轉時便到達90%輸出,相對於新勁戰更為提早)水冷引擎提供的冷卻系統在高溫高轉時可以發揮,
所以高轉時的表現會比同樣 缸徑:52.4mm 行程:57.9mm 最大馬力:10.4ps/8500rpm
最大扭力:0.94kg-m/7500rpm 的新勁戰要來的佳(天生引擎結構限制)
值得一提的水冷系統,在設定水溫到達前,由水幫浦的小水管與引擎內部水道作小循環,
溫度提升後由水管閥門導向大水管至水冷排(放在前斜板中)作大循環,水箱內壓力設定水溫沸點約125度C,
引擎所以可以在更高的溫度(相對於氣冷車)下完全燃燒,壓縮比也可以略微提高,提升燃燒效率。
由於水冷引擎的研發包括水道油道與油氣混合空間,總工程師為我們詳細解說,當初開發引擎的時候,也
是幾番測試,二合一的墊片解決水道油道等在熱漲冷縮時產生形變的問題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3196]()
操控方面:
山路 新勁戰125=TIGRA125>Racing150>New Fighter150
這裡會是等於的意思,其實兩者的操控性都很好,只是操作的是上面略有不同,
新勁戰原廠坐墊較低,重心由椅墊下(引擎)往前方延伸,在連續彎路上可以順暢的變換重心,
削平坐墊後可以更順暢作重心轉換。
TIGRA的重心屬於坐墊下往上與左右平均延伸,原廠座墊較高,重心較新勁戰高,
但是在飛旋腳踏的上方腳踏踩的空間較多(可以再長一點會更好) 只要腳夾緊稍微向後放,
騎姿便會更為戰鬥,而且雙翼倒Y式車架的補強剛性強化明顯,橫向作動有紮實的感覺。
(這點如果騎過愛將或是追風,再去騎野狼或是KTR,便可感受到車架變化的剛性,
並不是一般鑽石車架或是速克達車架不好,車輛原廠設定本來就有自己的考量,
原本就是商用車與道路用車,設計當然有所區別,工程師說TIGRA原本就是賽道設計作出發,
車架才會採用雙翼倒Y式車架,強化性能與操控)
若以檔車來作比較,新勁戰就是比較偏跑車的騎乘感(重心偏低),
TIGRA就是較滑胎車的騎乘感(重心稍高) 只要熟悉兩者的重心配置,加以修正操駕方式,
在山路上都可以行雲流水的變換重心
Racing與New FT因為軸距較長,重心較往後延伸,稍微不利重心變化與轉向,這裡就不做討論。
道路 新勁戰125>Racing150>TIGRA125>New Fighter150
新勁戰的原廠懸吊沒話說,道路使用非常舒適,坐墊包覆性也較其他車款佳,Racing表現適中,
TIGRA由於坐墊較高且偏硬,市區騎乘稍微不適
(試乘這批TIGRA並沒有配備上市時的三種座高坐墊選擇,屬於測試用較硬款(有可能是歐規版,嘿嘿)
公司承諾上市時會依照一般消費者考量作為調整,非常貼心)
NewFT 不知道為什麼車頭延伸至車身在試乘時很晃,龍頭也比較高
(對我而言有種阿嬤電動車的Fu 與多年前騎乘過的CPI GPR居然有些雷同,
相信前叉設定略為修正便可改善)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4839]()
外觀方面
由於水冷排前置前斜板,第一眼的印象是部分設計較為寬厚,實際上與新競戰差不多,方向燈高度辨識,
安全性大為提高。頭燈較為憨厚,霸氣略減。
整體辨別性稍其他主流12吋速克達低,第一眼可能認不出來是哪款車。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3308]()
其他 內建車充,暗鎖。資訊豐富的液晶表,但是文字部分有點小,一時間難以閱讀。
歐規部分有的側柱熄火安全裝置台灣沒有配備,令人遺憾
QK鈕,見仁見智。
頭燈投射範圍廣且亮。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9356]()
整體而言這是一輛性能取性的速克達,亮眼的水冷引擎與緊緻的車架 ,充分顯示PGO的誠意十足
(從近來的XHOT原廠配備便可看出,油冷排 魚眼 改裝前叉 精美的拉桿 誠意十足的液晶表,連續9連霸的台灣精品獎)
用心製作這款水冷引擎
雖然不是國內的第一顆水冷引擎,但是近年來表現優異的引擎(與XHOT等同級125引擎設計 完全不同,畢竟輸出動力不一樣),相信上市後會為主流12吋市場投下震撼彈
它可以是一輛換上輪胎便下場跑的速克達,絕對不含糊。懸吊稍作調整後,一般道路使用也很方便。原廠最強125噴射引擎,整體表現直逼150
別人沒有做的主流水冷引擎,PGO先踏上了這條路,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值得國內其他車商作為借鏡。
(原po為現任逢甲大學機動車輛研究社社長,以上為個人觀感,並不代表整個社團發言)
最後謝謝PGO美珍姊與總工程師們的熱情解說及招待
[ 本文章最後由 kax25 於 2011-1-8 16:45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