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特色車廠 Aeonmotor 宏佳騰於本月(16)日以新台幣 16 多萬元的售價,為國內車迷帶來了品牌全新的跨界 ADV 速克達 Brera X 以及新世代跑旅電動新秀 EV.C1,在韓系設計風格的主導下,兩款新車都各自有著特色。原廠亦於本日舉行車款試駕活動,趕緊與編輯部一探究竟吧!
延伸閱讀:161,800元!宏佳騰Brera X跨界旅跑發表!同場加映休旅電動車
Aeonmotor Brera X 試駕
轉動油門瞬間,有趣的是,馬上可以感受到 Brera X 充沛的加速力道;在起步全油門的情況下,引擎轉速會掛在 7,000 轉左右,恰巧接近最大馬力 25.2ps / 7,500rpm 輸出區間,整體輸出調性更接近自家 STR 250,相對輕快的油門反應也增添駕馭樂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明顯感受到其加速表現略勝於 STR 250 一些。
考量車款定位的關係,Brera X 搭配的是 CST 旗下兼具非鋪裝路面行駛的多功能胎款,較大的胎塊、稍緩的胎型設計,都讓 Brera X 的動態表現有所不同。與搭配競技胎款的 STR 車系相比,明顯可以感受到 Brera X 在入彎前的動態沒有那麼戰鬥,相反,騎士可以更沉穩的進入彎中。
由於 Brera X 軸距 1,390mm 較 STR 的 1,430mm 更短,所以在車輛換位的過程中,並不會因為配備了多功能道路胎而有明顯的遲滯感;此外對於 Brera X 在轉向時的安定性也有著正面的幫助。若車主在日後購車將輪胎換為胎型更尖的款式,可能需要多習慣 Brera X 短軸距的靈敏特性了。
短軸、胎形與平把手的設定,都為 Brera X 帶來更多與 STR 截然不同的感受,騎士在激烈操駕的過程中若想要將足部稍微往後放,可以看到兩側踏板提供了前後空間足夠的選擇,無論是要利用前端斜踏板在長途騎乘的過程中稍作休息、或是採較運動的騎姿,Brera X 都能滿足不同的騎乘方式。
Brera X 懸吊系統的改變也是這次相當有感的部分,亦連帶影響到操控感受;直徑 37mm 的 KYB 倒叉支撐性相當足夠,以騎士約 65 公斤的重量在直線底入彎前,可以放心的重煞,J.Juan 四活塞卡鉗可以穩定、扎實的提供制動力道,在前懸吊系統出色的支撐性表現下,無論是彎中的路線修正、速度調整都得心應手。
因為車身外型設計的關係,Brera X 的左、右側條前端較容易與地面磨擦,不過依照其車款設定來說,玩樂性已經相當足夠。
整體來說,以 16 萬餘的價格可以買到 ADV 造型、動力表現充沛的機種,其實 Brera X 這次的表現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其 CVT、電腦的調校,也讓車輛動態猶如其尺碼,輕快、扎實,如果你是剛好有路權需求的騎士、或是剛從白牌車款升級而來的車友,那 Brera X 不失為選車清單中的一個優等生。
Brera X 用車細節補充
在發表會的當下,其實 Brera X 、EV.C1 的車輛外觀、細節、配備都已經以覽無遺,相信有在觀望的車迷們一定都對其有初步的認識;現在,就讓我們來進一步看看攸關車輛使用的細節介紹吧。
首先,Brera X 搭配了由大廠 KYB 推出的倒叉前懸吊系統;不過其採用單三角台設定,考量其重量、強度來說,其實還是建議 Brera X 車主以公路使用為主,當然要行駛非鋪裝路面也性能無虞,但若是坡度、高低差較大的路面則須斟酌一下。
寬、平把的設定,可以為車輛帶來靈活、直覺的操縱感。
相比自家 STR 彎把設定,兩者的操控特色各有千秋;但若真要論在角度較大的低速連續彎道中騎乘的話,Brera X 來的更輕鬆一些。
三段式免工具手調高度風鏡結構:
三段可調風鏡高度落差相當有感,車主可以依照自己的使用需求調整:
高段位風鏡位置示意:
即便在強光照射下,Brera X 的儀錶板也提供不錯的辨識度,可以輕鬆判讀轉速、時速資訊。
不得不說,Brera X 這組椅墊真的非常好坐,駕駛座處採用止滑皮面,在重煞、急加速的過程中可以穩穩抓住騎士臀部。
與後座滑面皮革相接出的落差高度恰到好處,可以提供騎士良好的腰靠,也不會有頂到尾椎的不適感。
車廂表現雖然不長,但深度表現尚可;全罩安全帽無法放入,但 3/4 安全帽則可以輕鬆收納。
有趣的是,Brera X 提供兩處椅墊開啟按鈕,右側把手總成有一組開關,在車輛開啟電門時使用。
中控椅墊開啟按鈕則是在電門關閉時可以透過此處開啟車廂。
車頭左側看似容量不大的手套箱:
其實深度表現相當出色,可以將 2/3 的手掌伸入,要放長皮夾、手機應不是問題。
覺得空間不夠?原廠也提供超帥的 Triple 三箱選配套件,恩,可以自己打造一台 Brera X Adventure 啦!
Aeonmotor EV.C1 試駕
或許從外型上看,帶有龍骨造型的 EV.C1 會讓人覺得車格稍大、動力表現是不是會不佳?在本次試駕過程中,其實 EV.C1 的 26Nm 最大扭力在剛起步時隨即湧現,這股推力尚屬明顯;源自 Gogoro 系統的 G2.2 馬達在方格旗模式下,雖然稱不上狂爆,但已經有十足的貼脊感。從規格方面看,其 1,310mm 的軸距也與 Ai-1 相同。
將 EV.C1 丟入彎中,在整體煞車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 118 公斤的車重給前懸吊帶來的壓力,在制動力道充足的雙活塞卡鉗做動下,前叉支撐性可能是喜歡享受激烈操駕車主第一個需要強化的對象。
不過若是採較緩和、休旅的騎乘方式,其實 EV.C1 的舒適性是相對足夠的。只能說,雖然在韓國 Dotstation 設計團隊下賦予 EV.C1 有別一般電動車圓潤可愛的線條,帶有些許殺氣,但就懸吊系統的搭配、制動甚至是椅墊形狀,都可以看出原廠將其定位在旅行車款的方向。
那這樣的設定是不是就代表 EV.C1 沒有駕馭樂趣可言了呢?當然不是,1,310mm 的軸距與米其林 City Grip Saver 的搭配下,雖然懸吊系統並非位運動而設計,但整體車輛的穩定性,其實是帶給人一種安心感的。
拜高階胎款的加持,就算在彎中一不小心磨到車殼,EV.C1 仍可保有穩定性。
總結來說,讀者們不要因為 EV.C1 的外觀,就以運動車款的標準來對旗評比;在韓國地區,這類型電動車款也多以 B to B 的形式,替各企業做為公務用車,在這樣的條件下,可靠、舒適、好載為其首要考量,而這樣的車輛特性,也絕對能符合國內大多數電動車使用者的期待,後續市場表現亦相當令人期待。
EV.C1 用車細節補充僅款採的是全裸把設定,無傳統 RV 車型的車手把外蓋修飾,但從彎把的角度,可以知道 EV.C1 更追求的是騎士在騎乘時的舒適度;此外,也透過加高冠座,讓騎士在騎乘的過程中,把手位置不會距離過近。
短風鏡主要提供視覺效果,對實際騎乘的風壓並無直接幫助;但也希望原廠後續能推出相關的加高套件。
標配米其林 City Grip Saver 的前 100/80-14 / 後 110/70-13 輪胎尺寸,與自家 Aeonmotor Ai-1 Sport ABS 規格一致。
預載可調後避震器:
在造型龍骨中央,設計有置物箱空間,可以放騎士的小型隨身物品。
車廂空間接近 4MICA、Ai 2Gather 等商用車款的布局;雖然空間不大,但後方坐墊可以拆卸、加裝額外的箱體。
若是對 EV.C1、Brera X 有興趣的車友,原廠也有舉辦民眾試乘活動~點這裡看詳細資訊
總結
中量級拳手就位
今年的車市相當熱鬧,由先前 Honda ADV350 所帶起的跨界速克達風潮,到最近發表的 SYM ADXTG、宏佳騰 Brera X 等,儘管在性能、架構上略有差異,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外觀都有著跨界、冒險的風格。雖然這類 Cross over 風在國內汽車界已漸趨成熟,但兩輪市場上尚屬新大陸階段,想必車迷們一定會問,Brera X 有機會推出白牌機種嗎?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最後由 sinove1215 於 2024-7-17 17:1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