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美國市場平價後驅跑車先河、明年即將屆滿一甲子的Ford Mustang野馬車系,堪稱是車壇最家喻戶曉的高性能車款,時至今日已推出七個世代車型。然而隨著電動車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使得福特母廠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在低排放、節能等大環境造車趨勢下,重新擦亮Mustang車系招牌。於是乎,揉合當今市場最暢銷的休旅身形以及電能動力的全新野馬,Mustang Mach-E在2020年於焉誕生。
台灣市場方面,品牌國內總代理福特六和汽車,先是於去年12月底福特六和50周年活動中預告Mustang Mach-E即將登台,並接著於今年8月開啟新車預售作業,提供入門Select、中階Premium以及頂規GT三版本車型,價格分別為:208萬、248萬、268萬元。本站近期也透過實際試駕,零距離體驗這款帶電野馬,是定位中階採雙馬達eAWD四驅設定的Premium版本。
在正式進入正題前,必須強調此次福特六和所提供的媒體試駕車皆非台灣市場日後上市規格車型,而是歐規版本。也因此部分功能、介面將與日後國內導入車型略有差異,這部分會在文內做更詳細說明。試駕當天陰雨綿綿,在汐止品牌展間接獲實車鑰匙後,開始了與Mustang Mach-E試駕行程。
必須老實說,雖然Mustang Mach-E在機械架構上,和汽油設定的後驅Mustang雙門跑車八竿子打不著,但是親眼看到實車,還是不得不佩服原廠設計師功力,將野馬傳統那種極富肌力感動感扮相,成功挪至這架高板全新休旅新作上。有著相當穠纖合度的車身比例。要說是近期市面上造型最吸睛休旅車款絕不為過。
Mustang Mach-E車頭造型令人一眼難忘,導入六角形封閉水箱護罩,中央並鑲有經典的野馬廠徽,兩側並輔以造型細長、內嵌三柱型日行燈(Premium等級以上)Glare Free LED防眩光遠光頭燈加以點綴,看起來相當炯炯有神。將焦點放至前蓋,設計師透過數道隆起鈑件折線,營造動感且陽剛性十足視覺氛圍。下氣壩並附有AGS主動式進氣格柵,具備降低車輛風阻、調節電池溫度功用。
Mustang Mach-E車側揉合Coupe SUV設計哲學,前高後低車頂輪廓勾勒出濃郁跑格氣息,此外還可見後門與後葉子板處的肌理線條,呼應野馬車系運動化車型定位。前車門下方的「Mach E4X」象徵著此車為純電四驅設定。
值得一提的是,電動野馬不僅取消傳統實體車門把手,標配E-Latch電子門鎖,B柱上用手指輕撫後還可啟用Ford SecuriCode觸控式密碼鎖。下方輪圈導入五輻雙肋亮黑式樣配置,足踏馬牌Continental PremiumContact 6之225/55 R19尺碼圈胎。不過電磁式主動懸吊、Brembo鮮紅色煞車卡鉗、20吋雙色切削鋁圈,為頂規GT版本才能享有。
車尾堪稱全車最值得細細品味之處,尾燈設計靈感源自初代Mustang上的三道格柵式設計,並結合LED光源,行李尾門上方並配有黑色擾流尾翼。其他外觀配備囊括:電動尾門、專屬照地燈、全景玻璃車頂等。
將視覺焦點放到車內,Mustang Mach-E採用數位化座艙,車室透過皮革、軟質塑料、鋼琴烤漆飾板、類碳纖維飾板以及紅色車縫線等元素,帶來科技與性能味兼具的座艙氛圍。
全車系標配10.2吋多功能數位儀錶,以及中央15.5吋直立造型SYNC 4A娛樂通訊整合系統,內建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手機連線、FAPA自動停車輔助2.0、附10具揚聲器之B&O音響系統、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等。一如前文所述,此次原廠提供給媒體試駕車款皆為歐規版本,因此SYNC 4A操控介面上全為原文顯示,且因為無台灣地區圖資,試乘車的原廠導航無法使用。原廠表示日後車載主機不僅將提供繁體中文顯示介面,目前福特六和也正針對Ford Pass、OTA線上更新功能與NCC洽談中,日後是否有望迎來遠端啟動、解鎖、數位鑰匙等配備?福特六和僅表示目前正「爭取中」,仍待總代理未來進一步釋出消息。
SYNC 4A車載系統在操作流暢度、螢幕解析度上都堪稱上乘,不僅有好用的360度環艙影像、倒車顯影功能,像是ADAS駕駛輔助功能,像是ACC、車道置中、速限輔助、盲點偵測、預防碰撞輔助等,皆可在觸控螢幕上進行細項調整、啟閉。
儘管此次試駕的為中階Premium車型,座椅並未搭載頂規GT款上的Ford Performance跑車座椅,不過雙前座這組由紅色車縫線妝點的打孔透氣皮革座椅,無論是側向包覆、大腿支撐舒適性表現上都讓人無話可說,亦具備八向電動調整、加熱機能。駕駛座則額外多出三組記憶功能。
前座其他舒適配備還包含:E-Shifter電子式排檔、12V電源插孔、七色車室氣氛燈、EPB電子手煞車(附Auto Hold電子駐車)、Ford Power電門啟動鈕、USB-A/USB-C充電孔(前後座皆供應)、Qi手機無線充電座、雙區恆溫空調、含加熱功能三輻式皮革方向盤等。
讓我們驚豔的是,雖然此車擁有相當低伸的車頂輪廓造型,不過後座頭部空間絲毫未因此受到影響,以小編179cm身高為例,頭部並未因此感到壓迫感,或許是獲益全景天窗設計吧!另外,2,984mm優異軸距也直接體現在後座腿部空間上,搭配後座獨立空調出風口,讓後方乘客也能保有與前座同樣的乘坐舒適度。
行李機能方面,除了車前蓋下方的100升置物容積外,後行李箱還擁有519升空間可供乘客運用,在後座椅背傾倒下,可進一步將酬載性能提升至1,420升表現,且平整度表現不錯。
開啟車輛啟動鈕、踩踏電門後,總算開始動態試駕體驗。此次Mustang Mach-E Premium採雙馬達eAWD四驅設定,擁有368hp/59.1kgm最大功率輸出,據官方資料顯示,0~100km/h靜止破百加速僅5.1秒。充電規格統一採歐規Type2(交流慢充)、150kW CCS2(直流快充)介面,結合91kWh電容量鋰電池組,純電行駛里程為539km(WLTC標準)。
Mustang Mach-E提供Whisper(輕聲)、Active(樂趣)、Untame(無拘)三種駕駛模式,說的直白些就是節能、一般、性能三種不同Drive Mode。在細細體驗下,Whisper整體動能輸出明顯較為線性,有別於Active、Untame其他兩種模式直截、且具備強烈貼背感熱血體感體驗。我們也直接架上QSTARZ儀器實際進行加速測試,在Untame模式下,最終繳出0~100km/h加速5.8秒最佳成績表現,考量當日柏油路面潮濕等外在因素下,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表現。當然若嫌此車不夠刺激,還有0~100km/h加速3.8秒、性能更猛暴的GT版恭候熱血消費者。
即便Mustang Mach-E Premium並未標配GT款電磁式主動懸吊,但這部中階版帶電休旅野馬,在操控表現並未讓我們失望,結合Q度十足懸吊阻尼設定以及電動車低重心優勢,面對彎道挑戰可說泰然自若,不僅懸吊支撐性佳,且未有明顯重心轉移現象,讓後座乘客依然保有絕佳行路舒適表現。唯獨略有微詞之處,就是煞車前段給得有些多,踩踏過程中不夠線性,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加以適應。
談到駕駛輔助機能部分,此次歐規版本主打部分路段(僅限歐洲地區)可「Hands-Free」、全新Level 2+半自動駕駛系統「BlueCruise」。這方面由於國內交通法規並未核准駕駛人可放手離開方向盤,因此未來導入台灣版本車型,只會配備Lane Centering車道置中功能,不會有In-Lane Repositioning(車道置中加遠離相鄰車輛機制)、Wrong Way Alert(匝道進入方向錯誤警示)、Activation Prompt(當Blue Cruise可用時跳出通知)等功能,略為可惜。
雖然與Mustang Mach-E相處時間不算長,不過仔細品味此車可嗅出Ford原廠在純電野馬上所做的努力。像是設計靈感致敬初代野馬、相當動感外觀造型,以及揉合熱血、科技氛圍的內裝鋪陳,乃至可圈可點動態表現,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你是那位喜歡電動車的消費者,卻又對車輛外觀設計有著獨道執著,一方面對於市面上一大票平淡無奇BEV興趣缺缺,這款個性相當濃烈的純電跑旅,絕對是不二首選,值得花時間細心試駕體驗。
本文最後由 joey2348 於 2023-10-11 17:5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