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7 年 SYM 復刻了迪爵之名推出新迪爵 125 後,隨即成為了新一代國民神車!經過了五年的時光,新迪爵迎來首次大改款!除了有全新外型、全新引擎與更棒的機能性外,還創下了國產最強的 63.9km/L 平均油耗表現!國民代步車能有什麼玄機與高科技?引擎拆下去就知!
文章章節
引擎科技
馬力實測
傳動剖析
車體特色
配備介紹
試乘心得
EnMIS 雙火星塞引擎
全新迪爵最大的賣點就是能源局測試的 63.9km/L 平均油耗,且定速油耗甚至能達到 73.63km/L,這樣的成績無疑是國產最省油的125cc速克達!究竟這項 EnMIS 雙火星塞技術藏了什麼科技?
先從這次的重點汽缸頭開始看起吧!拆開汽缸頭蓋後能看到該引擎採用的是滾針汽門搖臂,具有降低摩擦力、減少動能損失的優點。
為了看得更清楚,這顆汽缸頭將汽門、凸輪與內鏈條等機構拆除,便能清楚看到另一隻副火星塞是從內鏈條中央透過黑色的套管進入燃燒室。
為了安裝副火星塞,必須藉由這根黑色的套管固定,套管上則有油封防止機油滲漏。
將汽缸頭翻過來從燃燒室觀察,就能看到兩隻火星塞。EnMIS 技術能降低 14% 油耗之外,還能降低 30% 碳氫化合物的排氣汙染。
為了配合雙火星塞,全新迪爵的燃燒室也重新設計,減少了汽門夾角並且縮小燃燒室面積 10%。此外,還透過進氣道幾何的修改強化氣流射角方向與流速,進而提升缸內擾動 50%,使燃油霧化更細緻,以獲得更好的燃燒效率。
(左:迪爵、右:全新迪爵)
側面能明顯看出全新迪爵的氣門夾角比舊款引擎來得小。
因應雙火星塞的點火,特別在汽缸頭進氣口左下方開洞,以獲得更好的空氣冷卻效果。
此外,汽缸頭排氣口的地方延伸出折角,這樣的方式能讓排氣溫度經過排氣管前段傳到觸媒時不會這麼快降溫,如此一來能讓引擎與觸媒迅速達到工作溫度,降低冷車時的排氣汙染。
看完汽缸頭接著往下看汽缸吧!左側為全新迪爵的汽缸,可以看到在氣冷散熱鰭片的設計上與舊款明顯不同。由於排氣端的溫度較高,因此全新迪爵加強排氣端的散熱並減少進氣端的散熱鰭片。
且為了不讓熱影響進氣溫度,汽缸在這一側將鰭片截斷。
新舊款所使用的內鏈張力器也有所不同、不能共用。
採用低張力活塞環搭配偏置式曲軸設計,總張力下降 40%,且能降低活塞側推扭力損失。
接著再往曲軸箱內看能發現有個 L 型的噴嘴,是機油噴射機構,能透過油壓的方式往活塞底部噴射機油,加強散熱與潤滑效果,提高引擎耐用性。
除了引擎之外,SYM 也透過改善引擎周邊強制氣冷的通道來強化散熱效果,將氣流導通到汽缸頭、排氣側等較熱的部分流通,而不會流向汽缸進氣側。
洋洋灑灑講了這麼多新科技,全新引擎的動力表現又會是怎麼樣呢?當然要上馬力機拉拉看!
最大輪馬力 7.6HP
從拆引擎的過程中不難看出三陽在全新迪爵的引擎設計上下了不少工夫,但最終結果如何呢?從能源局油耗測試我們已經知道該引擎有著非常棒的燃油經濟,但馬力會因此受到影響嗎?透過 Dynostar 馬力機實測定傳最大輪馬力為 7.6HP、最大扭力為 10Nm,以 7 期環保的省油車來說表現亮眼。
全新迪爵與舊款相比,馬力又是如何呢?讓我們調出馬力圖來比較看看。
2017 年迪爵推出時最大馬力為 8.1HP、最大扭力則是 8.8Nm。我們將舊款與新款曲線疊起來比較,可以發現全新迪爵 (紅線) 馬力湧現的轉速較早,而在高轉速 (約 7,000rpm) 後舊款迪爵 (藍線) 表現較佳。雖然全新迪爵馬力小輸,但峰值轉速較低、扭力也更強,更符合通勤代步車的設定。
全新空濾 & 傳動
從外觀來看傳動與空濾都是全新的設計,但究竟內在有什麼不同呢?動手拆開就知道啦!
空濾最下方預留的開孔是為了方便施工拆卸傳動蓋的設計。
拆除傳動蓋後能看出空濾由左上方進氣,而空濾外蓋與空濾箱都能看到的「GCA」就是全新迪爵的專屬編號,在傳動系統零件上也會看到。
紙質空濾編號為 HZ4,廣泛應用在 SYM 自家其他車款上。
拆開空濾能看到背面有防回火的鐵網構造。
接著來看傳動。
全新迪爵僅有單一塑膠傳動外蓋,而不是一層鋁製外蓋加上一層塑膠外蓋。傳動散熱的方式可以看到在外蓋前方有一個進氣管路。
從車架處進氣,過濾髒汙的小海綿設計在岐管內。
排氣則是在傳動外蓋正下方。
拆除傳動蓋後能在傳動箱上看到 GCA-1 的代號。
傳動數據
這邊提供傳動的量測數據給大家參考,量測照片就不放上來了。
傳動前組包含楓葉盤與普利盤的代號皆為 CGA。
普利珠單顆為 17g 重。
後組的部分,碗公的代號為 VJ6,也是過往沒見過的代號。
離合器總成為常見的三蹄片式,不過代號是新的 GCA-1。
開閉盤為斜溝,變速較緩,盤面的設計也是起步、加速為主,不強調尾速。
拆起馬桶 (車箱) 後,引擎室與周邊的佈線算是滿整齊的,隨即就看到進氣岐管旁「F91」的編號,這個代號最早是在 FNX 車款上首次見到。
印有 F91 的這項進氣共振腔設計,普遍在 SYM 車款上都能見到,諸如 Z1 Attila、迪爵、FNX 以及 KRN 車款都有,能提升中低速扭力。
噴油嘴為 6 孔設計。
節流閥口徑為 26mm。
供油電腦為京濱系統。
接著我們拆下了車頭的斜板,卸除固定螺絲之後將斜板往下推即可。
大容量車箱的秘密就是因為將電池移到車頭處。
7 號電池,規格為 GTX7A-BS 免保養電池。
卸下車頭可以看到 CBS 2.0 機構,按下後煞車之後會連動前煞車,但前、後一起煞並不會影響前煞車拉桿的手感。
關於 SYM 獨家的 CBS 2.0 與傳統連動煞車有何不同?想了解的可以花時間看看大魔王先前的介紹。
延伸閱讀 : CBS都一樣嗎? 帶你看 SYM 新專利 CBS 2.0 系統奧秘
後避震器角度約為 82 度。
實測車體重量約為 101kg,前後配重比例約為 4:6。
車輛配備
全新迪爵的造型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完全跳脫了「通勤車不就長那個樣子」的既定印象。
全新迪爵全車皆使用傳統燈泡,除了降低成本反映在售價上之外,日後若是損壞也能省下不少維修費用。
大燈燈具為 H17 35/35W,屬於相對少見的型號,原因在於 H17 是專為機車這樣較小型燈具所設計的燈泡規格,因此比起同樣是 35/35W、較常見的 HS1 來說能提供更好的照度與照明範圍。
方向燈使用大面積的燈具,為了不讓燈殼看起來呆版加上紋理使其更具質感。
車頭最特別的就是斜板末端這一塊啦,速克達 H 殼過往都只會延伸至斜板兩側,而全新迪爵則是直接長到斜板下方,形成了雙層的視覺效果,讓車輛看起來較壯碩,如此一來斜板末端也較耐磨耐刮。
尾燈造型亦相當獨特,延續車頭較厚實的視覺感。階梯式造型的尾燈其實是單一燈具與燈泡,僅是透過 PP 材質的車殼將其一分為二。除了尾燈造型獨特之外,側殼在車尾的收線也別有用心,呈現出立體感。
無論是方向燈還是尾燈,都與前方向燈殼一樣有著霧面紋理設計,增添細節質感。
車側採用簡單的線條強調出車輛輪廓,整體給人穩重的視覺感受。
車輛內裝也十分用心,採用了大面積的咬花紋路,不僅看起來更有細節質感,也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
前制動為單活塞卡鉗、後制動則是鼓式煞車,並有 CBS 2.0 連動煞車設計,但最讓人驚訝的是實心未打孔碟盤,這實在是太罕見了。
前叉規格為 31mm 內管,輪圈也是全新設計,輪圈採用對稱式四爪八幅設計
後避震器為單槍單搖臂型式,彈簧預載不可調。
空濾 & 傳動外蓋都採用新設計,有著圓潤的視覺感受。
全新迪爵主打 689mm 超長椅墊與 755mm 低座高,適合當家庭用車,女性騎乘、雙載都非常合適。
後扶手造型相當樸實,且位置好抓握。在我們移車、綁車 (上貨車) 的過程中都非堅固,且扶手位置低,若有抬車需求也較好施力。
按壓彈出式的飛旋踏板設計。
儀錶以經濟、實用為訴求,採傳統指針搭配小型液晶顯示,乍看之下與迪爵 125 非常相似,功能也一樣,僅是面板的圖案不同。
時速與油量採用指針式一目了然,除此之外還有方向燈、遠燈燈號等行車資訊,提示燈號則有機油更換與引擎燈號。液晶螢幕部分則能顯示電壓、小計里程 (OIL) 與總里程 (TOTAL),既然都有液晶螢幕了卻沒加入時鐘功能可惜了些。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車頭的輪廓相當獨特,不得不說全新迪爵在車輛細節下了許多功夫。
而在把手開關方面,右側僅有啟動鈕,近年來已經較少看到 SYM 新車使用獨立椅墊開關了。
左側由上至下分別為遠近燈切換、雙向燈與喇叭。
握把套與拉桿也屬於較樸實的設計,並且沒有配備平衡端子。不過就算沒平衡端子仍感受不到把手的震動,這點在舒適性大大加分。
內裝部分則有防跳脫掛勾與能容納 700c.c. 飲料杯的前置物空間,這部分布局與上一代不同,原先是採用可折式掛勾與能放入兩瓶寶特瓶的空間。
放入 480ml 的保溫瓶還有許多空間。
官方宣稱能放入 700c.c. 手搖杯,不過比手搖杯更大、下窄上寬的冰壩杯就沒辦法了。
37.5L 的超大車箱空間是全新迪爵主打亮點之一,確實非常長~
單人背包、外套、手套以及雨衣放入的話,還有非常多空間可以塞!
雖然總容積很大沒錯,但放不放得下有時候看的是深度,實測放入 Shoei 小帽體全罩 Z8 (Size : M) 或 3/4 罩 J-Cruise II,即使還有很大的空間,都沒辦法蓋上。
相反的,若是兩頂通勤取向的小帽體 3/4 罩安全帽反而可以輕鬆放入並蓋上椅墊。
試乘心得
強調實用與經濟取向的國民車款,動力及運動性就不會是該車的主要訴求,能否符合日常使用才是重點。催下油門的那瞬間,能感受到全新迪爵的轉速提升較溫順、加速是循序漸進。若是喜歡綠燈起步就衝第一的騎士,那全新迪爵可能不是你的菜。
雖然起步較溫馴,但隨著轉速的上升整體加速還算輕快,要跟上都會區上下班時間車流綽綽有餘!動力與傳動的變速著重在都會區通勤較常使用的速度區間,能感受出引擎運轉的轉速不高、且轉速的變化量不大,因此開關油門時車輛的反應都很柔順,不會有運動型速克達那樣激進、活潑的油門反應。以通勤車來說這樣的動力很棒,且最讓我滿意的是手把幾乎感受不到引擎運轉時的震動,騎乘時間拉長的話能降低不少疲勞感。
而在車體運動性表現方面也不難想像,十吋輪圈、31mm 前叉再加上單槍後避震器,帶給騎士的感受以舒適為準,避震器的回饋就是溫溫的、順暢舒適。零後仰懸吊系統能避免加速時車尾下沉,增加騎乘舒適感。如果硬要把全新迪爵當成運動型速克達來操駕的話,馬上就能感受到懸吊軟腳、扭動的感覺。全新迪爵的傾角也偏小,過彎喜歡一口氣下傾角到定位的騎法就很容易磨到中柱。
最後說說制動表現,我們試乘的車款為前碟後鼓 CBS 2.0 版本,輕拉後煞車拉桿能單獨使用後煞車,按的較深時才會連動前碟煞,並且前、後煞車拉桿不會相互干擾。CBS 2.0 除了不容易造成後輪鎖死之外,經過設計的前、後煞車配比也能讓車輛穩定煞停、避免前叉過度下沉。當然對於煞車習慣良好的騎士來說連動煞車或許可有可無,但對大多數的通勤族來說,CBS 2.0 確實能提升不少安全性。
車輛四視圖
755mm 的座高對騎士非常友善!拓余我身高 174cm 跨高 77cm,雙腳平貼於地時膝蓋還能微微彎曲。
689cm 的座墊長度果然厲害!從正側面圖片可以看到我已經坐很中間了,後座仍然留有相當大的乘坐空間。車輛斜放置腳設計也沒少,面積與角度都很舒適。
首購最低價:
CBS 2.0 鼓剎 : 58,500 元起
CBS 2.0 碟煞 : 61,000 元起
總結
國產 125 最強的省油引擎全新迪爵當之無愧,但其實除了省油之外 SYM 還有 CBS 2.0 與零後仰懸吊這兩項獨門利器。此外,舉凡車箱空間、座高與椅墊長度,全新迪爵很明顯是針對超越競品的規格來打造的,不難想像 SYM 的企圖就是拿下國民通勤寶座的位置,睽違五年的大改款果然厲害!畢竟知己知彼、晚出的車就是要有贏面嘛!相信看到 SYM 這傑出的一手後,對手也會磨拳擦掌想端出新車款來應戰,國民車市場未來還會端出哪些牛肉讓人相當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