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購入
車子在過一萬公里後,我想是該換一組避震器了。 我選擇了集亞出品的避震器。 下訂、付款,等了快2個禮拜,商品終於來了。
Extra Volume-2,簡稱 EV2。 我想不需要太高階的多段調整的產品,畢竟只是道路用車, 一個可以調整阻尼的設定即可應付日常生活使用。
這產品原是給舊版的i版車型使用, 我是新規的S版,右側接近排氣管部份,怕會有所抵觸, 所以廠商也請我提供對比的車身照片, 確定沒問題也就安心購入。
自己安裝時沒遇到什麼大困難,我發現這產品有個地方也為買家設想。 在產品的上固定鎖點頭,是可以伸縮調整的。 大概可以調到將近1cm左右, 可以視你自己的高度需求調整。 單一的阻尼調整回饋感明確,安裝好之後, 稍微試乘一下,也可以馬上找到適合自己阻尼段位。
自己東弄弄西弄弄,馬上就安排一個半島之旅來試試路感。
這樣說好了, 我訂的這組產品, “如果”是單人騎乘時,那真的很好騎。 起步、加速,不再有那種車身後半沉下去的感覺, 也不太有前後避震器各自運作的體感。 山路上連續彎道變換車身時的支撐感很夠, 軟腳的現象改善很多很多,你可以很安心的移動身體來做過彎的動作。 算是小小投資等好東西。
但是, 但是這只限於“單人”騎乘的部份。 我是這樣想,是不是每個廠商都有自己“浪漫的地方”?! 當初在選擇產品時, 廠商會先詢問自己對於產品的需求方向設定,
“我需要可以撐住兩人的重量設定”
當我安裝好產品,就試著設定單人跟雙人的承載調整。 單人沒什麼問題,但是雙人在自家巷子繞了幾圈後, 我就覺得,
“這東西不行”
後來試著調整預載,阻尼試了又試,大略的, 勉強的調到兩人騎乘時都覺得 “算了就這樣好了” 的狀態。 這是在跑了一趟中橫+台7甲測試的結果。 我自己86公斤,乘客大約95公斤。
廠商說, 產品的出廠設定就是以我要求的兩人重量下去做設定的, 但我試就不行啊!! 所謂的出廠設定, 連最低限的67公斤都撐不太住了,坐上車, 就把彈簧壓到沒空間壓縮了,小饅頭完全壓到觸底, 更何況是我那將近110公斤的小兒子。
預載環的調整有限, 調太多就變得很死硬,阻尼調整也沒作用。 在反覆的調整預載環,最後是以比出廠設定再多10條左右, 阻尼則是調到+12的狀態。
跑61或一般平路堪用, 在山路上,只要速度一超過60以上, 就可以明顯感受後輪有滑又扭的感覺。 雖說在山路上要放慢車速, 但這產品給我的感受就是沒辦法在雙人的狀態下奔馳在山路上。
“大概就這樣吧”
“難道這是這產品的極限嗎? 還是我得買那種一組3萬多的才行?“
“還是說這是廠商滿意的產品, 而不是買家覺得滿意的產品?“
當然這產品還是很好用的,我是指單人騎乘的時候啦, 推薦給經常單人騎乘的你。
本文最後由 龍琦 於 2021-5-29 16:5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