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型重機市場相當活絡,大型重機也從以前「出遊專用」的角色,慢慢發展出多種多樣的用途,例如近年使用大型重機通勤的比例就提升許多,但不論是出遊或通勤使用,輪胎的磨耗都是騎士們心裡永遠的痛,有些運動型胎款的耐用里程甚至不到五千公里,光是換對輪胎就讓人荷包瞬間大失血,因此強調高耐用里程的胎款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這次我們要進行長距離測試的胎款是 KENDA 推出的 KM1!
安裝上車
本次我們使用上市以來就一直深受市場喜愛的 YAMAHA MT-07 來進行測試,本次測試的 KENDA KM1 在前輪規格為 120/70ZR17 (58W),後輪規格為 180/55ZR17 (73W),安裝輪胎時要先抹上輪胎專用蠟品,避免拆裝輪胎時對胎唇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前輪最大荷重 206kg、對應速度等級 270km/h;後輪最大荷重 365kg、對應速度等級 270km/h。)
KENDA KM1 在胎面採用汽車等級的鋼絲層,並且運用纏繞工法進一步提升胎體強度,讓 KM1 可以應對更高的載重,除此之外,KM1 還在胎唇處放入高硬度的三角膠來提升胎邊剛性,並且加入了防擦布來保護胎唇,而技師也表示在安裝輪胎時確實較為費力一些。
安裝完之後當然要做平衡啦!本次採用的是較為費時但更為精準的靜態平衡,平衡調整做得好,可以讓高速騎乘時更安定,輪胎性能也可以更完整的發揮出來!
而胎壓部分則以車身標示之建議值為準,根據 MT07 的車身標示,前輪胎壓設定為 32psi,後輪胎壓設定為 36psi。
安裝完成後可以觀察到 KENDA KM1 在前後輪的胎型設計不同,前輪胎型與主流的運動胎相仿,屬於圓中帶尖的設計,提供車輛前端較為靈活的操控反應,而後輪則整體偏圓、扁,著重於車輛在微幅傾倒、直線狀態時加速的穩定性。
前輪胎紋深度
既然要進行磨耗測試,胎紋深度當然要先記錄一下,筆者在前輪選定三個點來進行胎紋深度測量,分別為輪胎中央、胎側、胎肩。
中央右側胎紋深度為 4.48mm,中央左側為 4.26mm
胎側右側胎紋深度為 3.29mm,左側深度為 3.24mm。
胎肩右側胎紋深度為 2.79mm,左側則為 2.72mm。
後輪胎紋深度
後輪由於胎型設計因素,胎側與胎肩的位置相當靠近,但為求測試細節夠詳盡,這邊與前胎同樣設定三個測量點以利追蹤磨耗表現。
中央左側胎紋深度為 6.26mm,右側胎紋深度為 6.32mm。
胎側左側胎紋深度為 5.55mm,右側為 5.41mm。
胎肩左側胎紋深度為 4.54mm,右側為 4.27mm。
裝完新胎,量完胎紋深度,接著就是 3000km 長距離磨耗測試啦!本次長距離磨耗測試包含山道騎乘、道路騎乘、高架與快速道路的長距離騎乘等,比例約略是 10%、30%、60%。
長途旅行的好夥伴
KM1 在定位上屬於著重高耐用里程的胎款,鎖定的使用者是「以長途騎乘」為主的騎士,而這類型騎士騎乘的車款多半屬於車重較重的休旅、街車等,為了對應更高的車重,KM1 在胎體設計上十分著重剛性,也為了提升耐磨性能而在膠料方面採用低滾阻膠料配方,因此在抓地力表現方面就屬於中規中矩的類型,但是前輪圓中帶尖的胎型讓前端在轉向時並不費力,輕輕推舵就能帶動後輪完成轉向,基本的彎道性能還算不錯。
雖然對於 KM1 的抓地力表現只給了個「中規中矩」的評價,但在路面乾燥的情況下,前輪還是能做到接近吃滿的狀況,不過這邊建議各位車友盡量避免在大傾角下加深油門,畢竟 KM1 主打的是耐磨性能,而不是操駕表現呀!
直線特化的胎款定位
關於後輪的表現,由於 KENDA KM1 在前、後輪的胎型設計上有著不小的差異,這使得 KENDA KM1 在前輪動態感受相當靈活,而後輪則相對和緩保守的狀態,在山路騎乘時偶爾會有後輪跟隨性稍慢的感受,但考量到 KENDA KM1 的產品定位來說,轉向的性能已有基本盤,用較為扁平的後輪創造直線騎乘時更為穩定的高速表現,其實是相當聰明的設計。
不過就算對應 MT07 這類講求低轉高扭力輸出的車型,KM1 同樣表現不俗,在山路上推著油門出彎同樣一氣呵成,雖然不像運動胎那樣超級流利,但要順暢的在山路上騎乘絕對是綽綽有餘,畢竟不是每個人買重車都是為了在山路上或賽道上與人拚殺,KM1 能有這樣的動態表現,相信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騎士的需求。
3000km 磨耗表現檢視
經過一個半月的騎乘,終於完成三千公里的測試啦!馬上來測量胎紋深度數據吧!
為求測量一致性,這邊依照測試前進行胎紋深度量測所做記號的位置重新標示,並按照記號位置來測量。
前輪磨耗表現
從磨耗狀況可以看到,KM1 的運動性能還算不錯,前輪左右邊都能接近吃滿,表現已經相當優秀,接著來看看磨耗數據。
中央左側則為 3.87mm,右側胎紋深度為 4.19mm。
胎側左側則為 3.09mm,右側胎紋深度為 3.08mm。
胎肩左側則為 2.71mm,右側胎紋深度為 2.72mm。
後輪磨耗表現
接著看到後輪的磨耗表現,後輪中央是摩托車輪胎磨耗最重的部分,通常也是車友最先磨完的區塊,但相比前輪來說,在兩側的磨損方面則更往胎肩移動一些,在胎側到胎肩的區段磨損的狀況較為明顯。
中央左側胎紋深度為 5.41mm,右側則為 5.57mm。
胎側左側胎紋深度為 5.13MM,右側則為 5.09mm。
胎肩左側胎紋深度為 4.47mm,右側則為 4.15mm。
這三千公里長測包含了市區行駛、山路騎乘、高架高速行駛等多樣的騎乘環境,而根據這三千公里的磨耗則可以換算出每公里磨耗量,這邊整理了一張表給各位參考,根據經驗判斷,KENDA KM1 的耐用里程應可超過一萬公里以上,不過由於輪胎磨耗與胎壓設定、車輛總ˋ重、騎乘方式等因素息息相關,實際耐用里程必然有所增減,使用者應根據個人使用狀態進行評估。
*磨到 TWI(Tread Wear Indicators)胎紋指示記號時建議立即更換輪胎,以策安全。
結語
KENDA KM1 是款目標族群相當明確的胎款,在實測結果中我們也能看到實際的磨耗狀況,確實是相當稱職的「耐久型胎款」,對於喜歡一言不合就往南北兩端跑的騎士,或是以大車為主要通勤載具的車主來說,經濟性絕對是最優先考量的項目,畢竟不是每個人買重車都是要拿來殺彎的,如果 KM1 耐磨的特性是你正好需要的,那下次換胎的時候不妨考慮看看這條主打高耐用里程的胎款吧!
本文最後由 s121212 於 2021-7-30 19:3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