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cer Racing Power Spark Plug 測試開始!
隨著科技與研發技術的進步,製造商對引擎的研究也比過去更加透徹,然而一則以喜一則以悲,面對著愈趨完整的引擎設計,改裝可是牽一髮則動全身。除了大幅度的改造引擎本身,透過細部的改良、調校設定參數,並在不影響耐用度的前提下,提升引擎性能的「優化」成為了顯學。
說到「優化」這件事情,國內的 aRacer 是其中的佼佼者。2017 年 aRacer 推出了名為 T-POWER 的火星塞,以三爪的設計提升耐用度,並採用銥合金強化點火性能,今年一月在發表會上更推出了以賽事使用為開發目標的RACING Power火星塞,能應對賽事的激烈使用環境,據說整體性能更佳...
今天的主角「RACING Power」火星塞,根據發表會上 aRacer 自己實測的數據顯示,在 R3 與 58 半勁戰上換裝 RACING Power 火星塞後動力平均提升3%,是不是真的這麼厲害?今天我們就來實測給大家看看。
火星塞設計比較
火星塞設計看似差不多,但設計的眉角可是大不相同,原廠車用的火星塞一定比較差,改裝品就一定什麼都很棒嗎?這可不見得。我們把原廠火星塞、T-POWER、RACING Power 放在一起比較比較,從設計面來看各個火星塞有何特性?首先介紹今天參與測試的火星塞們:左起為 RACING Power、T-POWER、原廠火星塞。
原廠 - NGK
原廠搭配的 NGK 火星塞是以耐用度為前提的設計,較粗的中央及外側電極能確保火星塞的耐用性,對於沒有動過引擎、進排氣、電腦的原廠車來說,在合理的價格下能確保可靠性、經濟性。
aRacer T-POWER
T-POWER 是一款強調「耐用度與性能並重」的火星塞,採用的是銥合金電極加上銅製中央電極芯,再搭配三爪外側電極的設計,外側電極的前端部分做了錐形的切削,這樣的做法可以讓跳火能量更集中,加上這款 T-POWER 有三個外側電極,中央電極放電後,電弧會選擇當下阻抗最小的那個電極跳火,三個外側電極的設計能使電極磨耗更平均,耐用性更好。
aRacer RACING Power
0.5mm 的極細外側電極與中央電極可以帶來點火更精準、點火強度更高的優勢,但強調性能表現就只能犧牲掉部分的耐用性。而中央電極芯使用整根銥合金製作,在強化導電性能的同時也提高散熱的能力,使火星塞在高溫、高速的工作狀態下能保持穩定的點火能力,從設計上來看 RACING Power 鎖定的是「性能比耐用度更重要」的族群。
aRacer 旗下兩款火星塞 RACING Power 及 T-POWER 都採用銅墊片,比起傳統的鋁墊片,銅墊片的氣密性更好,但鎖付時的扭力值與一般火星塞不太一樣,安裝時要多加注意。
包裝盒印有安裝指示,適當的扭力值在 10-15Nm 之間,沒有扭力板手的情況下用手上緊後新火星塞請轉1/8圈,已經拆卸過的火星塞只能轉1/16圈。建議還是使用扭力扳手,以確保火星塞正確鎖固。
對比
將 RACING Power 及 T-POWER 擺在一起看,劃出基準線之後可以發現到突出的部分體積不同,這點對於排氣量較小的車款,或是缸頭設定經過精密計算的引擎來說差異較大,RACING Power 改變的燃燒室容積較 T-POWER 來得更少。
原廠車有用嗎?
針對賽事開發的火星塞,在原廠車上到底有沒有用?我們決定用這台原廠四代勁戰當作測試平台。
設定好之後馬上開始測試!
藍線為 T-POWER 火星塞的曲線,紅線為原廠火星塞:
6500 轉之前幾乎完全相同,雖然整體看來動力輸出增加量不多,但是在高轉區間(8,000rpm-10,000rpm)動力曲線更飽和,且相較原廠來看更加穩定。
藍線為 POWER Racing 火星塞,紅線為原廠火星塞:
兩者在通過扭力峰值5,500轉之前雖然有著相似的輸出曲線,但是馬上出現分野,與原廠火星塞對比之下 RACING Power 火星塞的動力帶確實上移了不少,且通過馬力鋒值後仍保持比原廠火星塞更高的輸出表現,直到近萬轉時才與原廠曲線合流。
藍線為 POWER Racing 火星塞,紅線為 T-POWER 火星塞:
在 5,000 轉前 T-POWER 較 POWER Racing 更早湧出動力,以扭力峰值數據來看,T-POWER 火星塞在5,389轉就達到扭力峰值,比RACING Power 火星塞的 5,515 轉提前一些達到最大扭力,然而通過扭力峰值後 POWER Racing 的輸出馬上反超,並在 7,089 轉時率先達到馬力峰值,T-POWER 則是在 7,296 轉達到最大輸出。
藍線為RACING Power、綠線為T-POWER、紅線為原廠火星塞:
把三張圖表疊在一起看,在最大扭力湧現之前曲線幾乎是重疊的,不過 RACING Power 在最大扭力(9.1Nm/5515rpm)湧出前輸出就開始增加,T-POWER 與原廠火星塞的曲線要到 6,500 轉之後才開始出現差異。
扭力、馬力數值表
從測試數據來看確實有成長,T-POWER 比原廠火星塞馬力多了1.2%,RACING Power 比原廠火星塞馬力多了2.4%,將 T-POWER與 RACING Power 對比,漲幅為1.19%,漲幅看來不大,但根據馬力圖,不論換裝了 T-POWER或 RACING Power,在輸出的穩定性上都比原廠火星塞來的好,轉速越高越明顯!
說好的 Design for competition咧?!
在原廠車上確實有提升,但是幅度看起來似乎不是非常驚人。既然RACING Power主打針對賽事,那當然要找台比賽車來試試呀!現場「剛好」有一台改裝好的比賽車...不如我們把它...
採用 CODO 汽缸頭搭配 58.5(俗稱 58 半)的汽缸,似乎算不上大改.......
車上裝有 RC Super2 以獲取引擎更多數據以利調校。
上馬力機見真章!
測試結果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各火星塞的馬力圖...
原廠火星塞的動力曲線。
T-PWOER 火星塞的動力曲線。
RACING Power 火星塞的動力曲線。
扭力、馬力數值表
令人訝異的是 58 半能推出超過 20 匹的馬力輸出,台灣改裝速克達的能耐真的很強悍啊!
仔細比較圖表,T-POWER 比原廠火星塞馬力大了5.67%,RACING Power 比原廠火星塞馬力大了9.79%,換裝RACING Power 之後動力漲幅將近一成,就算拿 RACING Power 跟 T-POWER 對比也有 3.9%的成長,RACING Power到底不一樣在哪裡?
不如我們把馬力圖疊起來...
藍線為T-POWER,紅線為原廠火星塞:
輸出曲線完全沒有重疊,T-POWER 整體動力輸出比原廠更多,在過萬轉之後開始出現關鍵差異,T-POWER 在一萬轉後保持輸出的能力比起原廠火星塞更好、更飽和。
藍線為RACING Power,紅線為原廠火星塞:
這組的差距更明顯,低轉速時雖然輸出曲線與動力看起來很相近,但在7,500轉之後就徹底分開,RACING Power 的曲線穩定的向上成長,直到馬力峰值11,079轉之後都還是保持著穩定的線性輸出。
綠線為RACING Power、藍線為T-POWER、紅線為原廠火星塞:
這可說是差異最大的一組對比,當我們把馬力的Scale拉大之後可以看到不論 RACING Power 還是 T-POWER 在全段轉速域的輸出都狠甩原廠火星塞兩條街不只,但是 RACING Power 跟 T-POWER 之間的差距直到 9,500 轉才真正拉開來,然而 RACING Power 有著更高的馬力峰值不說,動力曲線也比 T-POWER、原廠火星塞更加穩定、加速也更線性。
結論:
經過測試RACING Power火星塞在動力提升上確實有幫助,而且是改越大、差越多!雖然在原廠車上並沒有洪水猛獸般的動力漲幅,但在中高轉速域確實有所提升,且動力輸出也比原廠火星塞更穩定;我們也測了 RACING Power 在比賽車上的表現,與原廠火星塞相比有著落差極大的動力提升,完全對得起包裝上標榜的「Design for competition」,特別是在對點火性能特別嚴苛的中高轉速域的穩定與線性特質更是值得讚賞。
可以看得出來 aRacer 這些年來經歷過台灣賽事及亞洲區域賽事的洗禮後,累積了相當龐大的開發能量,產品的等級以及鎖定的使用者族群也越來越進階,然而產品性能雖好,但用在正確的車款上才能發揮最佳效益,經過實測,我們證實了這款 RACING Power 火星塞的確能引出改裝引擎的性能,雖然在原廠車上也有效果,不過考量到經濟性與耐用性,改裝幅度不大或者沒有動過引擎設定的車友們,或許安裝耐用度更好的 T-POWER 會更加合適!
On-road or On-track?根據用途與引擎設計的不同,選對火星塞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