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替人類帶來了深厚的影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也締造了數項壯舉,包括海上著名的大和號、俾斯麥號戰艦,陸地上則有重達 188 噸的鼠式戰車,這些鋼鐵巨獸在歷史上做出了貢獻,更是徹底顛覆群眾的想像力。
而打造出巨大機械器具的概念仍衍伸至現代,但是這時的巨大卻有了不同的定義與方向,對於講求速度與便利性的摩托車來說,輕巧可能是優先考量的目標,不過有時候打造出一些具有視覺衝擊效果的車款,卻能在市場上走出不同的風格,曾經為市場上排氣量最大的 Triumph Rocket III,現在推出了只有自己才能超越自己的全新車款,以 Rocket 3 之名再度登場。
Rocket 3 車系在 Triumph 凱旋機車中的地位相當獨特,因為在英國官網上他們對所有車種都進行了分類,有 Roadsters 、Adventure、Modern Classic,甚至是原廠的限量精品車 Triumph Factory Custom (TFC),從外觀或車體配置上看來,Rocket 3 是屬於 Cruiser 車型,但唯獨它是以車名作為獨立分類,看起來相當有趣。
直列三缸引擎向來是凱旋機車的精神,從過去的 Rocket 車系以來也是採用這項配置,不過引擎擺放方向與旗下其他車款不同,是以曲軸與車身呈現綜向,可說是真正的「直」列三缸引擎,而本次的 Rocket 3 引擎又昇華到另一個境界,排氣量從 2294 c.c. 推向了 2458 c.c.,足足增加了 164 c.c. 之譜。
如此巨大的排氣量可在 6,000 轉交出 167 匹馬力,4,000 轉可輸出驚人的 22.5公斤米扭力,比上一代提升了 11% 左右,而這樣的數據表現大約等同於排氣量 2.0~2.5 公升的汽車動力,但此車若是在台灣市場,每年就得繳出 11,230 元的稅金阿...除了排氣量與動力升級之外,引擎整體更是以優化的方式減掉了 18 公斤,包含曲軸箱減重 11 公斤、潤滑系統與乾式油底殼減重 3.9 公斤,平衡軸也減去了3.6 公斤。
除了排氣量與動力升級,引擎減重之外,在車架方面採用了新式的鋁合金材質與設計,這項改變幫助 Rocket 3 減重了超過 40 公斤,比前一代減重 15% 左右的比例,達到 291 公斤的乾燥重量,主車架改變之虞,全車多項硬體設備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包含 Showa 47mm 回彈與壓縮可調倒立式前叉、Showa 全可調氣瓶式後避震、Brembo Stylema 輻射對向四活塞卡鉗,液壓滑動式離合器...等高規格配備。
前一代的 Rocket III 所擁有的運動成分不高,但是這一代的 Rocket 3 導入了更多的電控系統,例如電子油門、四種動力模式 (Road, Rain, Sport, Rider-Configurable)、IMU 慣性量測儀、Cornering ABS、上坡輔助,以提升自我的方式來迎合市場主流,而在諸多的升級與改變下,Rocket 3 現在被認為是更能挑戰另一部旗艦 Cruiser --- Ducati Diavel 1260 S 的競爭對手。
軟硬體的升級之外,Rocket 3 在人因工程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像是新世代的 TFT 全彩液晶螢幕,除了螢幕角度可調,騎士還能透過左把手總成上的五向方向鍵來操作選單,藉此切換動力模式、導航、電話接聽、音樂播放,甚至是與 GoPro 連動,在踏板處也提供 0mm / -15mm 垂直方向可調的功能,以及 Keyless 免持鑰匙系統。
Rocket 3 獲得全方位升級之虞,象徵性的雙圓形大燈依然完整的承襲下來,並給予了更為省電並且兼具日行燈功能的 LED 大燈,但是這組大燈不管怎麼看,都跟現行的 Scrambler 1200 車系極為相似,只不過當一個大燈變成了兩個,看起來更像奇妙的臉譜呢!
本次的 Rocket 3 一共有兩個版本,上述所看到的紅色車款為 Rocket 3 R,而另一部為講求符合雙人旅行的 Rocket 3 GT,在車體的主結構與電控系統方面並沒有太大差異,不過把手向騎士靠攏 125mm、更矮的 750mm 坐墊、擁有水平方向三段可調的踏板 (-25mm / 0mm / +25mm)、多了風鏡、高度可調的乘客後靠背、加溫握把。
目前 Triumph 尚未公開 Rocket 3 R / GT 的售價,詳細售價將於今年 11/19 公布,但是這個公布時間並非在年底的米蘭車展上,看來英國人的時間安排有更獨到的手法,不過既然實車照片都已經公布了,相信在車展上就能看到這部新火箭啦! 本文最後由 kimiyoko 於 2019-8-4 09:19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