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雷霆S買回來騎乘將近2年,原廠前叉的支撐性就是有一種偏舒適的設定,雖然原廠阻尼棒對操控性與舒適度都有一個平衡點,用阻尼閥設計以增加壓縮阻尼,解決了以往前叉改裝時常遇到的"改預載太震, 改阻尼太硬" 的問題。
對於原廠給的東西秉持著不夠用、就是欠改的信念(大眾化的設計考量~)
已經改了後避震,前叉感覺就是不對了
要改善前叉的效果,最省錢的方式就是先換前叉油試看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
(美式馬20W,油量110C.C,對應80kg車主....僅供參考)
原廠指出壓側阻尼比舊款更強(舊款應該是指第一代剛上市的雷霆吧)
類似BREMBO版舊雷霆的阻尼棒,回彈阻尼孔跟S MAX設計很相似,多開一個孔
雷霆S頂端油孔比較小
跟舊款雷霆阻尼棒(左)相比,差異明顯。
口徑大的油孔下壓側流速較快,下壓速度快騎乘感覺穩定性比較差,後期的雷霆都改成孔徑較小的阻尼棒,過彎ˋ支撐性明顯提升
好物&廢物阻尼棒
舊款雷霆阻尼棒,回彈阻尼孔是開一個比較大的孔
這種純換油的方式衰退其實蠻快的,不同種類的前叉油衰退程度也不一樣,
大概騎了一年又開始想弄這組前叉
在升級前叉內管組套件有閃過一個念頭,之前騎大羊沒有阻尼棒可以改也是只能換油或是換強化彈簧
(當時沒像現在改裝套件較多可選)
於是就土法鍊鋼,把原廠阻尼棒拿去封孔
封孔完的效果是:回彈流速變慢,下壓流速沒什麼變化,過彎穩定性提升不少,很滿意(只花200塊,c/p值當然滿意)
但是想想,阻尼棒改完又要面對討厭的c型扣,乾脆直接買內管組來搞,
下次換油也省事多了
一台賣8、9萬塊的機車,頂蓋C型扣給你用塑膠的......
沒裝好還會噴給你看(上一次重灌油在巷子試車就噴了,摸黑找C扣真的好糗)
還好DY有內管組套件可以選,ˋ以前騎雷霆就有改過這組平民小資族神器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413738-1-1.html
下班就跑去買一組回來玩玩
室內動工(選你媽不在家時候,拆就對了)
夏天搞車一定要開(酥湖~)
培林工具又登場了,拆裝C扣還不錯用
頂蓋拿一顆後鼓煞調整螺母來當中心施力點,再用兩根小一字就可以挖起來
DY阻尼棒跟原廠油孔不同設計之處(當然還有DY阻尼棒油道+簧片式設計)
原廠壓測油孔是兩個,下壓回彈比較快
DY設計是只有一個,回彈比原廠慢,過彎回彈感覺比較穩
改裝品如果有四個孔的設計就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因此DY這組阻尼棒是像之前騎大羊封2孔的效果
內管部份,DY長度比原廠短一點(原廠內管C型溝跟DY預載高度也不同)
彈簧一樣是雙K值設定,DY長度較長,用手試壓dy比較硬一點
DY內管組施工完成,跟FT原廠頂蓋相似的內六角設計
DY的頂蓋預載壓縮比較多,dy內管組套件是建議油量20W100C.C,
第一支試裝換完發現100C.C偏硬,以我80kg體重試壓覺得太硬,將前叉油調成90c.c覺得比較剛好(油量試個人喜好),
將灌好的油跟另一支沒灌油、原廠設計前叉相比,回彈慢了一些,支撐性也比較好(原廠使用相同前叉油號數,油量110c.c)
心得:DY內管組下沉速度跟原廠前叉差不多(視不同油量設定),在下壓回彈速度有比較慢,
壓側回彈油孔從4個變成2個應該是最大影響。
過彎轉向表現效果值得推薦,由於回彈的速度變慢,在前叉壓縮行程回彈時,操控信心度提升。
效果就像一般改後避震調整過阻尼,減緩回彈速度
在市區坑洞低速回彈部分,比原廠設計的前叉處理度好一點點,但是在高速坑洞回彈部份,
跟原廠差不多、還是彈跳,路感舒適沒有提升太多,畢竟這只是陽春版的改裝前叉套件,
如果要坑洞路感變好,選擇有氮氣室油氣分離,以及氣瓶外掛的高低速可調高階前叉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最省錢的還是直接換100/90-12的大胎路感回彈會比110/70-12好,只是表速會很痛苦)
參考文獻: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296982-1-1.html
https://forum.jorsind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2390701
https://forum.jorsind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2463504
6/10補充騎乘心得:
市區舒適度比原廠前叉,重灌油騎了6千公里衰退後好很多,大概就像新車時那麼好騎,但是穩定性當然還是比原廠新車強,
升級DY內管組最大的樂趣是彎道補油的時機,可以更放心的開油門,車身很聽話的被拉住(回彈變慢一些)。
省道7、80表速騎乘路感也不錯,小坑洞過去回彈反應加分,但是大坑洞還是老樣子彈跳
本文最後由 jockeyG5 於 2019-6-10 23:1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