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125/150機種競爭的市場下,其實國民平價125也是一塊不容小覷的市場。
平價125主打售價親民、置物空間大、省油、舒適等特性。
這次我們就來介紹兩台國民平價車大比拼
SYM新推出的我的超級讚車 新迪爵125
YAMAHA推出的新世代國民車 勁豪125
看看這兩台車各有什麼親民的特點。
本次介紹的項目為
車輛外觀&配備
置物空間比較
單人/雙載空間比較
騎乘心得
車輛外觀&配備
首先看到新迪爵的配備。
新迪爵前制動採用180mm搭配單向單活塞卡鉗。
前叉部分採用31mm內管,騎乘起來支撐力十足。
新迪爵避震為單槍三段預載軟硬可調形式。
新迪爵在飛旋踏板上,同樣是採用一按即開形式。
位置部分有後移&上提,後座乘客踩踏時可以更舒適。
大燈的部分新迪爵使用H17 12V 35W/35W 遠近燈規格。
由上而下可以看到坐墊比例,前座比後座面積稍大一些。
接下來我們來量測一下新迪爵的坐墊長度,新迪爵坐墊長度約64cm。
接下來看到勁豪。
勁豪前制動同樣以180mm碟盤搭配單向單活塞卡鉗設計。
前叉內管採用26mm,在代步通勤上還算舒適。
載重過後會略嫌不足,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勁豪的避震為單槍不可調整樣式。
勁豪配有一按即開飛旋踏板,並且將位置往後移。
前方駕駛停等紅燈時,小腿部分比較不會被頂到而不舒適。
勁豪使用HS1 12V 35/35 遠近燈規格。
勁豪由上而下看,前後座比例大概是1:1。
勁豪的坐墊長度也大約在64cm。
置物空間比較
置物空間的部分,以腳踏空間、車箱置物空間、前置物空間三個區塊來做介紹。
新迪爵的腳踏空間,我們來放個兩箱飲料來測試看看。
兩箱飲料放上去,看到前後兩邊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緊接著我們請出御用洗衣籃出場。
新迪爵放入洗衣籃後,上方部分會頂到坐墊前方。
放入時需要小塞一下,從側邊看來新迪爵的腳踏空間還算寬敞。
坐墊下方的空間區塊可以放入比較寬的物品。
從上方看過去可以發現,坐墊前方空間較小。
平常若是較高的物品要放置時,要稍微留意一下高度。
坐墊下的置物空間新迪爵的較深,後半部因為電瓶的關係。
寬度往內收窄,所以原廠建議前半部擺放3/4安全帽。
我們使用一頂3/4安全帽&一頂瓜皮帽來實際擺放。
可以看到新迪爵的車廂較深,瓜皮在後半部採用直立式的方式來放置。
新迪爵可以輕鬆蓋上座墊。
新迪爵的前置物空間較大,空間往油箱注入口延伸。
可輕鬆放入一瓶900cc寶特瓶。
擠一點的話,還可以塞入一個600cc的寶特瓶。
同樣擺放方式,我們將兩箱飲料放置在勁豪的腳踏空間上。
可以看到座墊下的前後空間,放置一箱飲料的寬度也是足夠的。
接著將裝衣籃放入勁豪的前腳踏置物空間,可以看到前腳踏置物空間已經被塞滿。
由於勁豪坐墊往下延伸較多,會看到裝衣欄上方受到擠壓的區域會變多。
未來車友在放置物品時,要稍微參考一下腳踏間距。
勁豪的馬桶偏向於狹長型,前方因為要閃避節流閥。
在設計上做了隆起的造型,所以前方空間會受到影響。
我們依照原廠建議的方式,擺放一頂3/4安全帽在後半部。
可以看到勁豪的車廂空間較長,瓜皮帽在前半段還可完全平放。
3/4安全帽放在後半部,車廂可以順利蓋上。
勁豪的前置物箱較小,僅有鎖頭下方的置物空間。
僅能放入600cc寶特瓶一瓶。
看完那樣多項目的比較後,我們針對這次測試的車款。
整理出剛剛比較之後,兩台車的各項數據。
車輛評比整理 | 新迪爵 125 | 勁豪 125 | 前叉內管直徑 | 31mm | 26mm | 前煞車 | 碟煞 | 碟煞 | 後煞車 | 鼓煞 | 鼓煞 | 後避震 | 單槍避震(預載可調) | 單槍避震 | 飛旋踏板 | 有 | 有 | 大燈樣式 | H17 35W/35W | HS1 35W/35W | 坐墊長度 | 64cm | 64cm | 前座長度 | 38.5cm | 34cm | 後座長度 | 25.5cm | 30cm | 腳踏置物空間 | 空間較大 | 空間稍小 | 前置物空間 | 900cc + 600cc | 600cc | 坐墊下置物空間 | 可放入3/4安全帽+瓜皮帽 | 可放入3/4安全帽+瓜皮帽 |
重量級單人/雙載空間比較
新迪爵 125單人騎乘,編輯詹姆士的體型前座可完全坐滿。
加上阿筌的雙載示意,可以看到這畫面讓人感到不舒服。
猶如一開始介紹到坐墊總長約64cm,新迪爵 125雙載之下後座屁股會有少部分在後扶手上。
接著看到勁豪 125的單人騎乘,由於坐墊前後設計較為平緩無段差。
單人騎乘時,把屁股坐滿時會壓縮到後座的空間。
實際看到雙載畫面,勁豪的車尾線條做了內縮設計。
兩個身材比較壯的男性雙載下,後座乘客的屁股會多過於後扶手。
騎乘心得分享
看完兩台車的各項配備、置物空間&平地山路加速介紹後。
我們來看到這兩台車在編輯部的騎乘上會有怎樣的心得感受。
編輯Kimi
DUKE 125的引擎是基於Z1 attila並做些許的改良,雖然車重比Z1 attila多了4kg。
但起步加速的反應依然敏捷,再加速反應也相當不錯。
而DUKE 125在彎道中給我的反應是相當靈活的,前後避震雖然稍微硬朗了些
但整體的協調性相當好,車頭指向性也非常迅速。
不過這時候就要小心啦!雖然車輛傾倒的速度非常快,但傾角也一下就吃光光啦~馬上就聽到中柱和地面愛的摩擦。
而另一項比較可惜的地方是DUKE 125的煞車效果並不強烈,同樣為前單活塞卡鉗的設計下,制動力是令人有些擔心的。
整體的感受來說,DUKE 125稍微保留了一點小小的熱血基因,不過就如先前所說的,熱血前請先想想煞車跟傾角吧XD~
藉這次評比的機會,我要來體驗看看YAMAHA主打新世代國民車的騎乘感受到底如何。
從加速反應可以感受到這部車為舒適取向,沒有太亮眼的表現,但在市區中穿梭還是游刃有餘。
除此之外車輛的震動和排氣聲量都不大。場景換到五指山,勁豪在彎中的反應有些矛盾。
在懸吊前硬後軟的設定下,車身的前半部是有相當的穩定性,但後懸吊過於舒適,有些根不上車輛的反應。
不過勁豪傾角的表現及煞車反應是比較好的。
以勁豪的表現來說就是一部舒適取向的車種,不過對於座高很敏感的朋友,這可能是你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編輯: 詹姆士
因為是買菜車,說實在沒有太多期待, 但是輕忽的把油門轉到底後,錶速已經來到90km/h而且感覺還可以再上去。
動力上新迪爵125真的比較兇喔!但是他油耗值也是屬於省油的一公升45公里。
寬廣的踏板除了對於載貨比較方便外,對於各種腳長也有比較好的適應性。
操控上,新迪爵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在過坑時,那吸收力真的不錯,看來在較長路途情況下,後避震可以省下不少不適。
煞車部分前煞表現夠力,手感要是可以更Q一點會更好,意外的是後煞表現相當夠力且線性。
讓你很敢要敢玩,鎖死了也是會心一笑一下而已。
騎乘起來以買菜車來說不錯,有YAMAHA一貫的運動調性,可惜動力上比較疲弱些。
不過還是可以載著百公斤的我來到70-80km/h的時速,想想他的油耗表現,我好像也不好再要求更多。
制動力方面算是夠用,回饋線性,但是急煞時感覺下沉有點多,但是真的用力好像也沒有觸底。
後煞部分反應意外地良好,害我還下車看了一下,沒錯是鼓煞!
編輯: 卡普大叔
新車架讓新迪爵擺脫了上個世代的笨重感,車頭的轉向很類似Z1 Attila的感受,大概是重心偏後的緣故。
有點頭輕腳重的操駕感,不過又沒有Z1 Attila那樣的神經質XD。
較低的重心,雖然帶來過彎時的安心感,不過卻也凸顯傾角不足的問題!
這個好像就是迪爵家系的特徵呢(笑),但是考量到新迪爵的定位是屬都會通勤使用,那對於傾角一事好像也能稍稍的體諒。
引擎的反應中規中矩,不會有讓人驚艷的感受。但是前段的加速相當良好,尾速因沒有夠長的道路能夠測試,所以無法得知。
但是就山路上坡的反應來看,明顯是比對手來的好上不少。
嗯~YAMAHA對這機種的定位就是省油、通勤使用,所以對於操控並非其強項。
事實上也是啦,過高的重心讓過彎多了份不穩定的感受,但是傾角也較新迪爵多了一些極限。
手把的高度也較新迪爵高些,對於市區騎乘而言是個較為輕鬆的姿勢。
引擎的輸出很有趣,是偏在中、尾速段,也就是整段的加速在起步時是較為緩慢的,直到時速上來後,才有較明顯的加速感受。
如果是平路,大概尾速的表現會優於新迪爵也不一定(希望能找到一條夠長的直線來PK一下)。
制動力道就稍稍遜於新迪爵,不過通勤車嘛,只要能停下來即可,不用要求太多啦。
本文最後由 編輯部女孩 於 2017-12-19 16:42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