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啥能讓年過四十的中年男子心動的事物,大概不是車就是美麗的女人。
「四十而不惑!」對於大叔而言,可是一件相當多愁善感的事。
愁的是,人生已經走了將近一半了,卻還沒能騎完口袋名單中的車。
感動的是,HONDA CB1100RS終於補上大叔們心中的缺憾。
相較於經典復古的CB1100EX,本田在去年發表了融合經典及運動氣息的CB1100RS。類似Cafe-Racer的風格,挑起許多車迷心中對於CB1100車款的激情。台灣本田二輪也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充滿魅力的車款引進台灣。
有別於一般二輪的試乘模式,這次的試乘只有指定幾個集合點,其餘時間完全是「放牛吃草」的狀態,這也讓大叔能用悠閒的心態來完成這次的試乘,接下來大叔會用比較不同的方式來帶大家看看CB1100RS的魅力所在。
如果說,能在炎炎夏日來碗透人清涼的冰品,應該是很棒的體驗吧,特別是頂著高達36度的氣溫下騎行。位於蘇花公路上的冰店,大概是每位騎士必經的景點之一。
白色的香蕉清冰加入生雞蛋,就成了招牌的「月見冰」。再撒上新鮮的花生粉,食用前先快速地攪拌,讓雞蛋與冰融合,散發出的清香,讓人食指大動。
看著牆上許多車隊所留下的足跡,看來相當受人歡迎啊。
離開了冰店,大叔與CB1100RS繼續順著台九線而下。CB1100RS的空冷引擎發出著獨特機械節奏,四千轉之後隨著轉速的提升,四缸引擎的咆哮聲響在山林之間迴盪。
低轉高扭的特性,無需用激情奔放的方式來操作油門,只要溫柔地轉動,強大的扭力就能帶動碩大的車身帶你前進。五檔兩千轉,速度已來到7、80Km/h。對於在南澳的鄉間小路上,這樣的速度其實已經有點快了,為了找到傳說中的秘密景點,沒有壓力的四處亂逛似乎是個好計畫?
就這樣一路亂闖,到了魚塭的盡頭,越過堤防,突然出現的景象讓人驚奇,海天一色淨收眼底。
午後的蘇花車流還好,這是大叔第幾次經過這條維繫著花東地區北上的臍帶呢?大概一隻手數得出來吧。
騎著CB1100RS奔馳在蘇花公路上,除了懸吊調性偏硬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比起EX版,RS的騎士三角雖然讓大叔騎姿略微前傾,但對手腕及手臂並未帶來額外的負擔,這點頗讓大叔驚訝,CB1100RS的設計理念就是想讓更廣泛年齡層的人及喜好奔馳的騎士都能享受FUN Bike普遍的價值!這點看來是相當大膽的。畢竟,CB1100車系的外觀,就是主打40歲以上的騎士,但是過於經典的外觀及配備,讓年齡較輕的騎士沒有過大的關注。添加了運動化的配備後,老生的CB1100EX搖身一變,成了柔中帶剛的武生。
在清水斷崖休息一下吧,雖說沒有負擔,但是總要停下來讓身體舒展舒展,就跟人生一樣,適當的休憩能夠騎得更遠。
騎著騎著,過了太魯閣大橋,就正式進入東部這片淨土。以人力及機械搭起的鋼鐵橋樑,沒有多餘複雜的架構,恰恰與CB1100RS一樣,都用最原始的方式,承載著人類的需求。
下榻的民宿後面,就是193縣道。順著這條當地人戲稱的環潭公路而下,就能抵達著名的七星潭景點。
停在港口邊的分駐所,透過中央山脈傾瀉而下的陽光,照在東部蔚藍的海岸上,讓慵懶的午後,多了幾分絢麗。
隨著日頭漸漸隱入雄偉的山頭,我才意識到這一天過的如此之快,望著身旁的CB1100RS,很難想像這延續了58個年頭的傳奇車種,能夠再一次成為主力的商品。道遠日暮,CB的經典故事還沒有結束。
在中部橫貫公路的牌樓前,大叔猶豫該走哪條路線。
舊路線有著最自然的美景,新路線雖然快速,卻讓你錯過了許多美麗的景點。似乎與CB1100EX/RS一樣,各有所長。
第三次走中橫了吧,十年前的造訪,就跟當時的年紀一樣,只專注在眼前的彎道,卻忽略了兩旁壯麗的風景。
前兩次沒有機會好好地欣賞,這次終於用一種自在的步調,輕鬆地徜徉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之中。
三檔三千轉,一個奇妙的組合,高達9.3kg-m的扭力,讓CB1100RS以一種輕鬆的節奏漫步在狹小蜿蜒的公路上。252kg的數字,只能在牽車還有靜態移動能夠強烈地感受,一旦引擎開始運轉、行走,剛剛笨重的大水牛,瞬間變成一頭靈活的麋鹿。
心隨意轉,彎道上的表現只有「沈穩」兩字可以形容,鋁合金輪圈、43mm的SDBV前叉、對向四活塞輻射式卡鉗、鋁合金後搖臂及寬達180的後輪,所堆疊出的都是原有CB1100車主所希望的改裝套件。
復古的外型卻有著強烈的性格,CB1100RS被賦予的個性已經跳脫出原有EX版的框架。「總是希望給予車輛更多的性能」、「誰說街車只能夠慢慢騎?」八、九零年代風行的「改魔神」風潮就是基於這樣的想法而大肆流行的。
繞了一圈,流行終究還是得回到最初的起點,是騎士所能玩的招式只有這些,還是車的本質其實就該如此?
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氣溫也逐漸的下降,颱風來臨前的武嶺雨霧交加,為這條台灣最高的公路增添不少神秘的氣息。胯下的CB1100RS盡責地帶我亦步亦趨向前,迎面飄來的已經分不清是霧還是雨。不像速克達那樣有著遮風避雨的場所,NK車的魅力就是在於面對一切的天候都得照單全收,沒有遮蔽更沒有退讓。
將車停在松雪樓旁,正準備脫下裝備的時候,一旁的登山客大媽,興奮地詢問是否可以和CB合照。
CB1100RS雖然沒有千萬身價,但吸睛能力未必會輸給那些高貴超跑。
午後,大叔換了CB1100EX下山,或許是與RS版翻雲覆雨後的微微倦怠,讓大叔想更輕鬆地踏上歸程。
在全台灣最高的公路上奔馳,群山環繞煙霧渺渺,加上經典的NK車種相伴,一路慢活下山,實在是一種特別的享受。相較於RS版的硬派操控,EX版顯然柔順了許多。兩台車的動力輸出相當,工程師只在供油曲線上調整,以符合兩輛車不同的調性。
新的EX版保留了舊款EX的靈活性,但是在操控上又比舊款稍稍犀利了些,鋼絲框與前後18吋的設定,都是本田極力維持CB家族正統性的象徵。其實這兩輛雙生車款的特性是截然不同,但是就大叔而言,對於RS版的關愛明顯多於EX版。
寫在文後
復古車在台灣一直都有一群死忠的支持者,在公升級NK街車逐漸式微的今日,CB1100EX/RS的導入,讓日系公升級復古車的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RS車款更是省去玩家許多改裝的麻煩,如果能夠將配備再稍稍升級(如後避震及前叉),相信應該會有更多年輕族群加入車主行列。
言不及義,CB1100車系的好讓你親身體後才知曉。不過可以確定的,就像從海平面的那端升起的朝陽,CB1100RS的傳奇經典也將隨著日出旭旭,在你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一筆。
CB1100RS車輛細部介紹
雋永的圓形頭燈,維持初代CB的傳統,卻用上高科技的LED燈具,復古與科技的融合。
雙喇叭設計,聲音宏亮有層次。
儀表仍舊維持與上代EX版相同,不過表頭底色未維持經典的深墨綠色,較為可惜。
左手把總成,仍舊維持上代的配置。但值得一提的是修改過的離合器拉桿,能節省約16%的操作力道,在市區走走停停的狀況下,騎士的左手負擔更為輕鬆。
油門開關仍舊雙鋼索設計。
前叉採用SHOWA製造的SDBV(SHOWA Dual Bending Valve)雙閥門前叉,預載可調的設計讓騎士能自由調整。
順帶一提的是這組前叉與VFR800F相同,採用43mm的正立式前叉。
對向四活塞輻射式卡鉗讓CB1100RS的制動力道大增。
經典的1140c.c.空冷四行程雙凸16汽門四汽缸引擎,具有88hp/7500rpm 馬力與 9.3kg-m/5500rpm的扭力。
既為空冷,本田工程師還是貼心地加裝了機油冷排,幫助散熱。
前後方向燈升級為LED模組,有別於EX版的大圓燈,RS版換上了六角形的燈具,運動氣息大增。
無凸緣焊接技術打造的油箱,讓油箱的使用年限變得更長。同時也在加油口做了變更,有別於上一代EX的復古分離式油箱蓋,RS版則改用更具運動感的一體式設計,除了讓油箱看來更為流線、平滑,也減少加油時油箱蓋無處可放的困擾。
椅墊也是RS版的特色之一,除了採用摩擦力更佳的材質外,坐墊海綿硬度也略微不同,薄了點又硬了點。後扶手也改為由鋁合金改為圓管。
職人手磨的鋁合金側蓋,細緻的金屬紋路,讓CB1100RS更顯冷峻的美。
較為正立的腳踏,雖然舒適,但是過彎極限還是不高。
後避震同樣採用SHOWA製作,多了掛瓶的避震單體看似與CB1300SF相似,但卻取消了伸側及壓側的調整鈕。
如果想升級的可以找找CB1300SF的中古品,這樣一來後避震的功能將更加完整。
新設計的排氣管,長度更短,重心更集中。聲浪也與上代EX版略有不同。
鍊條蓋同樣採用鋁合金製品。
粗壯的後搖臂同樣採用鋁合金材質,據工程師透露,是流用CB1300SF的後搖臂。改魔神萬歲!
位於左後避震器前的安全帽鎖,對於沒有置物空間的街車而言,真是個貼心小設計呢。
後尾燈組一樣升級為LED燈泡,雖然外觀仍舊維持與初代相同,不過能在舊瓶內裝了新酒實屬不易。
雋永經典 世代傳承CB1100EX細部介紹
繼承1969年的CB750血統,在2010年以CB1100的姿態重生於車壇中,2014年更以蛻變的CB1100EX展現於世人面前。歷經了前兩代的經驗累積,這次第三代的改款,雖然大家的焦點都在CB1100RS上,全新的CB1100EX也同樣修改了不少的部分,質感更為精進。
油箱與RS版相同,都採用無凸緣焊接技術製程,油箱蓋也升級為一體式設計。
此為舊款CB1100EX的油箱蓋,採用分離式設計。
新款CB1100EX的油箱在細部上做了修改,線條更為圓潤,大腿的挾持度更佳。
經典的毛毛蟲坐墊,後扶手也與舊款不同。
大量的電鍍件堆疊出復古車必要的濃厚氛圍。方向燈則仍舊維持圓形的造型。
EX版前煞車維持傳統對四卡鉗,41mm的前叉也與RS版的不同。
看似單薄的後避震,在實際操駕上的舒適度出乎意料的好,或許是拜18吋鋼絲框所賜,吸收震動的效果相當優異。
節流閥旁的飾蓋也多了電鍍元件。
新的EX版鋼絲框由40根不鏽鋼絲組成,取代舊款的48根鍍鋅鋼絲,不僅在質量上更加強韌,又兼顧美觀。
舊款EX版的輪圈配置,注意反光板的位置在新款EX上也由前叉上方移至卡鉗上方。
更多照片
本文最後由 編輯部女孩 於 2018-1-29 14:1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