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稍微搜尋了一下,板上似乎只有10吋版本而無12吋版本的心得
小弟秉著喇賽的心情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好了
首先,馬牌Continental這個牌子在台灣真的不紅
至少在機車界是這樣...但是其實他在汽車界是非常有名的
而第一次接觸到Conti Twist Race不是10吋也不是12吋
而是重車胎,那時候速可達尺寸尚未引進,就連重車胎也才準備開始賣
而朋友因為工作關係先買了這條輪胎裝在他的KTM 690SM...
那時候只覺得這胎紋真是...不錯!!!!
之後從朋友那裏得到的心得是:不會滑,胎削也很少
那時候心裡就想...這是不是意味著..輪胎抓地力不但好,而且可以用更久呢?
之後10吋Conti Twist Race正式開賣,礙於只有10吋且我用習慣了光頭胎..也就沒有想太多
但前一陣子卻得到12吋也要開賣了~~但又礙於光頭胎還有..所以並沒有馬上換
直到今天,我的光頭胎終於壽終正寢了..理所當然,要換這條馬牌競技胎來用用
以上,全是廢話..
相信,很多人都跟以前的我有著同樣的一個想法
那就是:一定要120-80/12的後輪傾腳才夠大
那是不對的
而且從Continental Conti Twist Race 130-70/12上可以明顯的發現
驗明正身--Continental
Conti Twist Race 130-70/12
正面照
剛換完輪胎理所當然的要趕緊來試試看這條輪胎的威力
礙於天色已晚+山上有點冷+我沒外套+烏來的路我不是很熟+我在訓車
等等...之因素
沿路並沒有測試此條輪胎的極限
但熱胎速度卻異常之快,媲美光頭胎囉!而且直線的穩定性也非常優異
再來,傾倒速度更是讓我訝異!拜此條輪胎胎弧鎖賜.傾倒速度異於長胎..
甚至讓我忘記這條不是120-80/12輪胎了..且灣中穩定度也很高,且傾倒時
並沒有後輪不穩定或是滑的感覺
沿路雖然沒有很快,但以大約75-80km的速度進入髮夾彎一樣輕輕鬆鬆
再來,不管是上坡或是下坡入彎都會刻意帶蠻重的後剎車.就是希望增加後輪的負擔
但上山大約20km休息後,卻沒有胎削.是完全沒有.以往,光頭胎早就已經開始脫膠了
不免俗的,當然要來個比較圖...
光頭胎=光 BT601=6 MC31=3 MBR750=7 Conti Twist Race=C
穩定性:C>光>6=7>3
傾倒穩定度:C>3>光=6<7
灣中穩定性:6=C=光>3>7
磨耗速度:阿災..我剛換而已...
總結
老實說,我沒有覺得哪一條胎真的超棒,因為我真的覺得..都很棒
但,就現實層面來說
601→太貴了
光頭胎→存在一定危險性
750→熱胎速度太慢哩
MC31→也不便宜
雖然馬牌價位稍微貴上一些
但我是覺得還蠻值得的
有興趣的可以發問,或是下次直接體驗吧
感謝各位聽小弟放屁那麼久
---------------------------------------------------------------------
下集預告
blue[/hr]
20100605新增
上星期乘著收假之前,剛剛好雨停了一下
趕緊出去騎車,地點是北宜
從新店上去一直騎到坪林
當天地雖然不會濺起水花,但嚴格來說依然算是半濕不乾
雖然正好測試和光頭胎的差異性,但同時卻也有點小小的擔心..
擔心如果抓不住怎麼半...
雖然事後證明我多慮了
在此強調一下...用習慣120-80/12的尺寸忽然改成130-70/12..
確實有些不習慣,不是靈活度的問題,而是車高的問題
加上我前叉2萬公里從來沒整理過...
但也已經用目前車子的極限去測試輪胎了
事實證明...的確胎削很少很少
一路到坪林的前輪是這樣的
而後輪
正常來說,灣中後剎車都會用的比前剎車多.
同樣的騎程方式,如果是光頭胎最少會變成這樣子
但第三張圖片已經照很近很近了
胎削依然沒有很多
雖然因為前叉關係沒有之前騎的激烈
但也因為要順便測試後剎車所以灣中入彎時候的剎車
力道也比以重了蠻多的
但依然抓得住且沒有胎削
所以在這裡建議
如果看到胎削會很有成就感的人..別換這條輪胎喔!!!
另外..剎車皮部分...難產了...我真的不知道打甚麼
只能說,剎車力道真的很強大且線性
唯一缺點,會叫.不管是普通版或者競技版都是
之後如有其他心得隨時補上
[ 本文章最後由 chiyo2021 於 2010-6-5 01:51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