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車友一定對於SMAX原廠軟趴趴的前後避震感到苦惱不已 我在弄出了強化的原廠後避震彈簧之後 覺得DY改裝用的內管組效果還不錯就沒繼續進行研究 可是後來聽說有人用原廠修改出效果還不錯的前避震 就覺得別人都弄得出來了,我怎麼會可能弄不出來呢? 於是不服輸的我就開始研究SMAX的原廠阻尼棒... 希望可以改善原廠前叉的缺點 在經過一小段時間之後... 我成功了!! 以下跟車友們分享我的修改方式 首先是阻尼棒伸側的部份 我個人覺得原廠回彈的部分並沒有問題 因此不予以加工,維持原廠的設定 ![]() 比較有問題的是這有如黑洞一般的頂端部份 也就是所謂的下壓側 大口徑的孔徑容易造成下壓側流速過快 會造成前叉下壓速度過快跟預載太多 ![]() 壓側部分的孔我們測量為12.29mm ![]() 以前一般的做法都是使用銲接的方式 將伸壓側的孔給補起來之後再挖個小孔來減緩流速 不過使用銲接的方式會有磨到前叉內管壁的疑慮 因此我將在這裡使用不同的方式,以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 請先準備兩顆銅製的內六角止付螺絲 ![]() 止付螺絲大小為13.05mm ![]() 接下來使用的攻牙器具,規格如下圖 ![]() 準備在壓側的孔內做止付螺絲的牙 ![]() 使用手動的方式施工 ![]() 邊攻牙的同時也要記得一邊順牙喔 ![]() ![]() 攻完牙之後的樣子 ![]() 使用風槍清乾淨後,將止付螺絲給鎖上 ![]() 這樣封孔的程序就做好了 ![]() 接下來準備一隻3.46mm的鑽頭 ![]() 使用夾具固定阻尼棒,並調整夾具使鑽頭對準中心 ![]() 接下來就使勁的鑽下去吧!! ![]() 鑽孔完後,這樣就加工完成囉!! ![]() 加工後記得使用風槍將阻尼管的屑屑清乾淨 ![]() 接下來是前叉的施工部分,我們來歡迎今天的白老鼠二號!! ![]() 將前叉給拆下 ![]() 頂蓋的部分,原廠是使用C型環固定 ![]() 將內管頂蓋往下壓後,使用一字起子將C型環挖起 而這個部分則需要一點手感,快的話一下子就可以挖起來了 慢的話...應該會挖半個小時還不一定挖的出來 ![]() 挖出C型環將頂蓋拆下來後,請直接把油倒出來即可 ![]() 使用氣動工具將阻尼棒固定螺絲拆除,將內管與內管拆除 ![]() 阻尼棒與內管拆除後,先將油封凹槽內髒污的黃油擦拭乾淨 ![]() 接下來用風槍將細縫內的油污噴乾淨 ![]() 清乾淨後,就可以在油封的凹槽內上新黃油了 ![]() 接下來要準備另一樣東西 那就是... 一大桶廢棄的普利珠 ![]() ![]() 我們從裡面挑了尺寸為1814的12g普利珠 而為什麼要使用12g的普利珠呢? 則是因為12g的銅環內徑大小比較剛好 ![]() 接著將普利珠的外殼剪開剝掉 ![]() 只取裡面的銅環出來使用,長度為13mm在此使用銅環只是為了方便,長期使用之下因材質的關係 或許會容易造成變形,建議可以使用其他較耐用的材質 ![]() 稍微目視測量一下尺寸 拿出了差不多長度的白鐵螺絲 ![]() 測量一下長度,長度大約為40mm ![]()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 請注意這邊的組裝順序 依順序為 原廠阻尼棒底蓋<普利珠銅環<阻尼棒 ![]() 裝好之後,將阻尼棒由內管內拉出來,與原廠做比較 可以明顯的看得出來,修改後的阻尼棒動作行程較長 ![]() 接下來就是依序將阻尼棒給安裝回去 ![]() 前叉底端,阻尼棒的固定螺絲請先用手鎖緊 ![]() 好了之後再使用氣動工具打幾下逼緊即可 ![]() 彈簧的部分,原廠的支撐性不足 就使用市面上比較好買的POSH彈簧來做更換 ![]() 記住彈簧的放置方式為上密下疏 ![]() 放完彈簧之後,就準備來 這裏使用的是EUROL的前叉油,番號為SAE 15 ![]() 將前叉油用針筒注入前叉內可以依個人使用習慣調整油量100~125cc 我個人習慣的使用油量為125cc ![]() 前叉油注入完畢後,接著就可以開始排空氣了 以下為趙師傅正在弄阻尼棒排空氣的影片 [Youtube]6m9yO9it-D4&feature[/Youtube] 排完空氣後,就可以將頂蓋裝回去了 ![]() 將頂蓋壓下去後,使用一字起子將C型環壓回原本的溝槽 ![]() 原廠修改組完成後與原廠的比對照 可以看得出來長度增加了一點 ![]() 接下來擦乾淨後就可以上車囉~ ![]() 接下來就是等車主實際出門測試囉 ![]() 原廠前叉&阻尼棒修改心得 我自己的SMAX也是使用這種方式修改 不同的是我所使用的是SAE 20的前叉油 使用起來的感覺路感偏硬,,碎震較多,回彈阻尼感覺較強 不過相對性的,可以明顯感覺車體本身的支撐性變好,車頭的部分變得較高 過彎的部分撇除路感較強之外可以說是沒什麼好挑惕的 可以做出大幅度的進出灣動作 應該是會比較喜歡硬派騎乘的車友們使用 白老鼠2號使用是的SAE 15的前叉油 可以明顯的感覺騎乘時的路感比較Q彈,碎震較少,阻尼感比較剛好 過彎時可以穩穩的進彎,就算做出大動作的進灣動作也不會軟腳 唯一的缺點就只有進彎前的下沈量會比SAE 20的多一點點這樣 不過不致於磨到中柱,這點大家不用擔心 而且SAE 15舒適度其實真的比SAE 20好滿多的 我想下次我應該也會因為舒適度的關係而更換SAE 15番號的前叉油 這次的花費為POSH彈簧+換油=900,阻尼棒加工費用為200,也就是一共花了1100 比起市面上的改裝前叉效果也不會差到哪去,而且價格更低 以上為小弟跟大家分享的修改方式,希望可以給各位車友參考用 ![]() 相關連結 SMAX155 DIY系列 原廠避震強化彈簧(更新安裝方式與特工) SMAX155 DIY系列 電盤外蓋偷輕 SMAX155 DIY系列 避震器上座強化支架 SMAX155 DIY系列 傳動拆裝過程分享 SMAX155 DIY系列 傳動研究 普利盤偷輕與碗公車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