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要感謝熱心的網友
願意把手上的新車借給我們進行深度測試 
本篇文章會著重在引擎與傳動系統
外加一部分YAMAHA原廠未提到的資料跟各位分享
其他關於CUXI 115的外觀與技術說明, 請看這兩篇文章
用Ciao的引擎?別傻了!CUXi 115原廠開發辛密大公開
可愛性感又「兇猛」!? CUXi 115試駕心得分享
引擎設計
在商品說明會中, YAMAHA的工程師有提到這顆引擎是全新開發
並非使用CIAO 115的引擎
![那些YAMAHA沒告訴你的事 -- CUXI 115 深度測試報導5937]()
不過, 當我們仔細的研究這顆引擎之後
發現似乎有很多祕密, YAMAHA的工程師沒告訴大家
首先, 金屬機油濾網的位置有些不同
CUXI 115改到側面洩油口處了
CUXI 115採雙油門線設計
可以精確的控制節流閥的開啟與關閉
不過, 雙油門線是模組化設計, 所以斷掉一條的話...
必須整組一起更換
節流閥靠進汽缸處的尺寸是27.3mm
以115cc的引擎來說, 用這個尺寸的節流閥相當厲害
(記得勁戰車系的節流閥是24mm)
YAMAHA的YM-JET FI系統
利用節流閥中的前後兩道蝴蝶閥門
讓中低速和高速的空氣由不同路徑進入氣缸
使得汽油的霧化效果更好, 省油效率更佳
由CUXI 115的節流閥實際照片中
可以看得出來前後兩道蝴蝶閥是互相連動的
節流閥的蝴蝶閥+YM-JET 全開
CUXI 115採用四孔的噴油嘴
這是CUXI 115的原廠ECU
編號是1SH0
接下來, 我們把氣門正時對好
準備要拆開引擎了
(紅框中表示曲軸是在上死點的位置)
當曲軸在上死點位置的時候
汽缸頭的凸輪位置應該看起來像這樣子
拿開汽缸頭蓋
可以看到CUXI 115的汽缸頭配置與汽門搖臂的加強肋條
拿開加強肋條後, 可以清楚的看到滾針搖臂的機構
這是YAMAHA在台灣市場的小排氣量速克達中, 首次在100cc以上機種採用滾針搖臂的引擎
可以有效減少引擎運轉的雜音並減少摩擦損失
將曲輪軸抽出, 內鍊勾好
就可以拆下汽缸頭了
在YAMAHA的設計中
進氣門上面刻有1SH的代號, 排氣門上則是刻有SH的代號
以防技師搞錯
YAMAHA這次也特別在CUXI 115的氣門上
多增加了自動除積碳的功能(圖上紅框處)
利用氣門開起關閉時的自行旋轉作用力, 搭配小凹槽來刮除卡在氣門上的積碳
為了減少大家拆裝排氣管的麻煩
含氧感知器直接鎖在排氣門外側
CUXI 115原廠採用NGK CR6HSA的火星塞
把汽缸拆下來後
我們發現了這顆引擎更多的秘密 
圖上的紅框處
是YAMAHA CUXI 115的機油噴射裝置
由這個噴嘴直接對著活塞中出... 
不...是從這個噴嘴把機油直接噴往活塞內側
直接對承受燃燒爆炸高溫的活塞進行降溫
使引擎的耐用度更高
拿游標卡尺測量CUXI 115的曲軸箱口
有63.6mm
此時....我們突發奇想....
拿起勁戰車系改58半的汽缸
勁戰改58半的汽缸為了方便車主進行改裝
下端通常都只有61.3mm~61.5mm
把勁戰58半的汽缸塞到CUXI 115的引擎上.....
再塞一顆氣缸變成雙缸CUXI 
不過, 我必須告訴各位
雖然尺寸一樣
固定螺絲的位置也相同
但是勁戰改裝用的汽缸卻不能裝上CUXI 115的引擎
因為...
大家看到下面這張圖就知道了
左邊是勁戰改58半的汽缸
右邊是CUXI 115的原廠汽缸
有注意到CUXI 115原廠汽缸下方有一個凹槽嗎?
那是為了閃避機油噴射裝置而做的
此外, CUXI 115的活塞銷是13mm
勁戰車系則是15mm
活塞銷的尺寸不同
所以無法直接延用
還是必須找專用的套件才行
此外, 從SMAX 155開始
YAMAHA開始推行原廠引擎搭配鍛造活塞與低張力活塞環
以增加引擎的運轉精緻度與耐久性
CUXI 115的原廠活塞也是鍛造製品
原廠的平頂活塞
重量非常輕, 運轉的品質也讓人驚艷
講了這麼多
引擎的性能到底怎麼樣呢?
我們來看一下實際測試的結果吧
引擎性能
這次一樣感謝中和的武田車業協助
借我們DynoJet的馬力機進行輪馬力測試
CUXI 115的引擎輪馬力實測為6.76匹
對照之前CUXI 100的輪馬力實測數據, 僅有5.66匹
兩張馬力圖疊在一起看
CUXI 115比CUXI 100的最大馬力多了1.1匹
且前中段開始的差距就非常明顯
速度40km/h開始, CUXI 115的馬力優勢更加明顯
傳動系統
在CUXI 115商品開發的說明會上
YAMAHA說CUXI 115的傳動系統的尺寸比舊款CUXI 100大上一截
![那些YAMAHA沒告訴你的事 -- CUXI 115 深度測試報導1962]()
我們就來實際看看吧
首先, CUXI 115的傳動箱散熱方式有所改變
與同門的SMAX 155相似
採用大口徑的濾棉, 以增加通氣面積
傳動箱的空氣入口改到上方
避免路面積水的影響
吸入的空氣也更乾淨
CUXI 115的車種代號為1SH
在拆解過程中, 我們發現整個傳動系統都是採用1SH製品
第一件要注意的事情是....
CUXI 115的傳動箱外蓋上多了一個軸承
幫助碗公運轉更順暢
傳動箱蓋上加裝軸承的設計
在YAMAHA早期的Jog 90就已經開始了
不過或許受限於當年的加工技術, 有部分車主發生傳動箱蓋軸承卡死
造成傳動箱蓋拿不下來的窘境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
CUXI 115的碗公螺絲尺寸改為24mm
前風葉盤
前風葉盤的尺寸為118mm
普利盤
普利盤的角度為14度
普利珠壓版的代號也是1SH
普利珠重量為7.6g
六顆普利珠的總重量是45.55g
平均每顆是7.59g
CUXI 115的普利珠寬度為12mm
直徑則為17.9mm
也就是俗稱的1812普利珠
不過, 這個尺寸的普利珠與其他車種皆無共用
只能等待廠商開發CUXI 115的專用品
普利盤套管的長度為46.90mm
後碗公也是1SH製品
口徑則為111.9mm (市面上常說的112mm碗公)
為了對應口徑較大的碗公
離合器的口徑也相對變大
我們在觀察CUXI 115的離合器時
發現YAMAHA把離合器大螺絲的尺寸改為39mm
離合器蹄片長度為57.88mm
離合器蹄片的寬度為20.4mm
比對一下舊款的CUXI 100離合器
CUXI 100的離合器大螺絲是41mm
左邊是CUXI 115的離合器螺絲(39mm), 右邊是CUXI 100的離合器螺絲(41mm)
CUXI 115的開閉盤尺寸是137.8mm
左邊是CUXI 100的開閉盤, 右邊是CUXI 115的開閉盤
可以看出尺寸和變速範圍都有明顯的差距 
CUXI 115好威啊
左邊是CUXI 100的大彈簧, 右邊是CUXI 115的大彈簧
CUXI 115果然是鄉民般的長度
新舊款CUXI 離合器比對
上面的是CUXI 100, 下面的是CUXI 115
CUXI 115的皮帶代號為1SH
寬度則為20.77mm
如果拿來跟CUXI 100的皮帶相比較
寬度有明顯的差距啊!!!!
CUXI 100的皮帶寬度僅有17.6mm
如果, 我們想把CUXI 115的皮帶裝在CUXI 100上面.....
試裝的時候發現皮帶寬度太寬
低速時可能有機會跳出開閉盤
裝上車會呈現一種非常詭異的狀態
因CUXI 115的皮帶長度比CUXI 100長不少
硬裝上去會讓CUXI 100的低速打滑, 且會敲到傳動箱
如果想把CUXI 100的傳動系統裝到CUXI 115上....
離合器/開閉盤/碗公是可以直上的
不過普利盤受限於套管尺寸
是完全上不去的
普利盤壓版也受限於曲軸齒的設計
無法安裝
所以....
CUXI 115和CUXI 100的傳動系統是完全不能交換的
此外, 把傳動都拆掉之後
大家有沒有發現少了什麼東西?
啟動盤呢?
藏到哪裡去了??
為了增加CUXI 115的啟動盤耐用度
這次YAMAHA把啟動盤用油封包起來
拆開之後, 我們發現原本的啟動盤被包在密閉空間中
可以有效的隔絕傳動箱的灰塵
耐用度也大幅提高
其他變更
引擎吊架強化
CUXI 100的引擎吊架長這樣
到了CUXI 115
引擎吊架變成這個樣子
實際上騎乘後發現, 過彎的穩定性明顯較前代CUXI 100提升許多
高速彎中遇到坑洞, 引擎吊架的扭動感明顯降低
後輪間隙
原廠後胎是90/90-10
大約剩下一指半到兩指的寬度
空氣濾清器
CUXI 115的原廠空濾面積比CUXI 100大上許多
整體的空氣濾清器容積似乎也有增加
空濾採用片狀濾紙
後面則是鐵網固定
後避震長度為315mm
行程由前代CUXI的60mm增加為69mm
後避震角度則為17度
電系
CUXI 115採用YTX5L-BS電瓶
整流器位置在右側處
在斜板前方, 我們發現了台灣大廠DELTA (台達電子) 的製品
經過詢問, 此為CUXI 115車上的高功率LED專用的穩壓器
模組化一體式的高功率LED尾燈與方向燈
高功率LED的前方向燈
前方向燈拆下來長這樣
完全密閉防水
CUXI 115的啟動繼電器採用日本大廠OMRON製品
大燈則為35W/35W HS1
最後, 就用大燈亮度實測來當作本篇的結尾吧
CUXI 115的近燈
光束相當集中, 僅有車道中央處較光亮
廣度稍嫌不足
CUXI 115的遠燈
形狀有點像杏鮑菇
仍屬中央亮, 兩側寬度較弱的光型
照度實測, 近燈的最亮點集中在車前方5公尺處
高達131.2 Lux
以35W的燈泡功率看來, 這樣的照度實在相當驚人
只可惜太過集中
遠燈最亮點集中在車前10公尺處
照度高達117 Lux
左側1.5公尺處的照度仍有43.6 Lux
遠燈整體亮度集中在車前10~15公尺, 左右寬度各1.5公尺處
謝謝各位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