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骨頭大家知道是什麼嗎?看似不起眼的零件,沒想到對騎乘的影響這麼明顯!透過這次 DIY 更換老舊的狗骨頭,來跟大家介紹一下狗骨頭是什麼吧!
所謂的狗骨頭到底是....?
速克達底盤件中的狗骨頭正確名稱為「引擎托桿」,但由於形狀就像一根給狗在啃咬的骨頭而有了這個暱稱 (以下仍稱狗骨頭)。
狗骨頭常見於以前較舊的國產速克達,小車大多是下吊架車款才會看到狗骨頭,但其實光陽採用上架吊的大綿羊也都有狗骨頭設計。
有狗骨頭的代表車款是台灣山葉舊款的氣冷勁戰系列,其優異的運動性能相信沒有人會懷疑,也因此狗骨頭的設計在車友圈讚譽有加。
狗骨頭屬於車輛底盤件的一環,雖然過往的觀念告訴我們,有狗骨頭的底盤設計能讓車體前後運動更一致,懸吊作動更直接,不過現在主流的 125、150 運動車型,卻普遍沒有狗骨頭設計。
像是 Yamaha 六代勁戰、SYM JET SL 系列還是 Kymco Racing S 原廠都沒有狗骨頭,彎道性能也一樣出色,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必要的零件,主要還是看車廠如何設計底盤的特性而定。
圖為六代勁戰車架,並沒有狗骨頭鎖點。
狗骨頭是底盤件耗材
主要會想換狗骨頭,是因為車子在過坑洞時,後輪會有掉落感!雖然不確定是不是因為狗骨頭的襯套老化造成的,但確實我這 9 年、近 70,000 公里的通勤車換個狗骨頭也並非浪費錢。嚴格來說,鐵製金屬件狗骨頭並不是耗材,要更換的耗材是裡面的橡膠襯套,不過原廠並沒有單獨賣襯套的料號,且襯套要去哪裡買?要買特工來拆?或是請人家拆?想到這,倒不如直接買一隻狗骨頭來更換,最便宜省事 (約 1,000 初新台幣)。
再加上大魔王前陣子把 6.5 代勁戰,拿去加裝了車台補強支架與狗骨頭 (引擎托桿),實際騎到車後發現對於車輛的過彎反應確實有所提升,讓我想到自己的 NSS300 原廠就有狗骨頭,更加深了更換的念頭。
新舊狗骨頭比較
一般來說國產速克達,或是改裝品狗骨頭都是長得像前面介紹的那樣,但 NSS300 的看起來有些特別,除了更粗壯之外,還多一個鎖點、共有三個,大端鎖在引擎上,另兩個固定於車架,NSS300 則是多了一個引擎鎖點。
從此圖可以看到 NSS300 引擎、吊架與狗骨頭的關係。這張圖主要是 Honda 要敘述 NSS300 縮短了引擎吊架、配合狗骨頭的設計,增加車輛迴旋的俐落感。
把新舊零件放在一起對比,可以發現引擎端襯套橡膠件明顯硬化、變形,鎖點無法維持在正確的位置,實際用手施力也能明顯感受到位移。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的車後輪偶爾再過大坑洞時,有掉落感的緣故。
而另外兩個與車架連接的襯套,肉眼看不出來有破損,用手搖動也感受不出太大的差異,因此我想主要受力的是引擎那一端,這邊兩個襯套則是用來降低震動傳到車架上。
DIY 有風險 應詳閱原廠手冊
我自己沒有更換過狗骨頭的經驗,但聽同事小吳說非常簡單,他自己換過彪虎的吊架。而網路上許多人更換氣冷勁戰狗骨頭的影片看起來也非常容易。但殊不知 NSS300 換起來實在是有點棘手啊....
拆下吊架的軸芯後,發現另外兩個對鎖在車架上的螺絲因為角度的關係沒辦法從狗骨頭中抽出,但如果要將引擎整個卸下來,還必須將連接在車體上的電線、水路與煞車油管等等全部分離,不僅費工,我也沒準備相關油水來補充,於是乎在拆下後避震器下鎖點後,又對引擎角度喬了一番,才好不容易卸下螺絲。因此我認為這件事並不太適合一般的 DIY 族執行,當然如果你有完備的場地、工具與知識的話,還是可以一試。
更換狗骨頭後騎乘心得
首先在車輛怠速震動部分我認為沒有明顯的改變,畢竟更換過程中舊零件在車架位置的襯套看起來沒什麼劣化、損壞。
掉落感確實消失!
太棒了!在行經較大幅度的坑洞時,後輪確實沒有了突然間掉落的感覺,但也因此能感受到沒有阻尼感的後避震器搖啊搖。畢竟車子的原廠後避震器從來沒換過,早就沒什麼阻尼感了,但換新狗骨頭之後,感覺後避震器軟軟的感覺又被放大了。
意外驚喜、循跡性大幅提升
原本的目的只是為了消除後輪的掉落感,但是換了新的狗骨頭後,在過彎時明顯感受到後輪更穩定的跟著前輪走,車輛的前後動態反應一致。原本騎車過彎時總覺得後輪是被前輪拖著走,並且有輕微的晃動感,換新狗骨頭後真的改善良多。但 NSS300 並不是一輛性能速克達啦!只能說疏於維護的車況跟新車出廠時差太多了吧,換了狗骨頭只能稍微回春一點。
下一步要翻新的是...
沒想到換個狗骨頭對於車輛動態這麼明顯,真的是非常超值的花費!讓我不經想如果將車輛底盤如引擎、吊架與的襯套全部更換,懸吊再整理一下,那車輛動態就會像新車一棒了吧?由於這類懸吊、底盤件沒有一定的年限,車主手冊最多叫你定期檢查,損壞時更換,因此愛車有狗骨頭的車友們,如果車輛動態也有類似情況的話,不妨詢問車行或是跟車友們交換騎乘看看,是否是狗骨頭出了問題喔!
本文最後由 hom1es 於 2024-9-30 12:1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