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男孩都有著二輪夢從小時候的學步車
到了國小的自行車
升上國中更是玩法多元
改裝配件 甩尾 載同學
成年後
考機車駕照更是18歲生日必做的事
不管是速可達還是檔車
直接填滿小老婆的位置
在2016年的時候
有個認識十年的孽緣
買了一台小麥
跟我炫耀了許久
騎著上山下海
還環島(結果在屏東摔了,結束旅程
(推坑兇手
就這樣被檔車魂燒了許久
在2018年的9月
第三任小老婆在最後一趟長途旅行中
壽終正寢 陣亡在租屋處不遠
當時 心一橫
決定不再修了
又剛好看到一台剛滿一年的小麥要脫手
車況佳、也沒什麼通病發生
就如此因緣際會下
踏入了檔車坑
其名為 小黑麥
這篇故事
會想訴說如何照顧著小黑麥
在接手小黑麥時
里程數接近7000公里
第一條大條的錢
是第一次萬里大保 4000摳
噴射車該保養就保養
但也要慎選店家
別花冤妄錢
畢竟不是化油車
不保養會花更多
第二次進廠
是在里程數來15911公里時
遇到第一個小麥通病
引擎墊片滲油
直接回原廠出保
又發現電瓶有嚴重分泌物
保險下直接換新
加上換機油
1600摳再見
距離第三次進廠
隔不到兩周!!!
在連假出門前整理車子
發現...後齒盤搖晃、搖臂上有摩擦的粉塵
聯繫自家車行 隔天進廠檢修
第二個通病...培林耐用度
里程16090公里而已
爆光光
還好在出遠門前發現
通通更換日製培林
也一併處理前齒盤崩牙
共花3250摳
也在23000公里時
買了RK前後齒盤+EK加重鍊更換
將原廠悲劇死目的鏈條和壽命超低的前齒盤換下
共花了3600摳
到這次有上過討論版的原廠爛耗材都換過一輪了
之後到目前就沒再換過甚麼耗材
直到...
今年四月噴掉大修
就是接下來要說的故事拉
在講大修之前呢
先介紹一下小黑麥進化史
小黑麥1.0
最接近原廠的配置
只有裝平衡拉桿、USB線充、後貨架(加上一顆 SHAD 33
小黑麥1.5
改裝ㄎㄧㄤㄎㄧㄤ的G6後照鏡
外加一堆貼紙
小黑麥2.0
改裝斧頭鏡、前後靈獸LED方向燈
反光輪框貼
小黑麥3.0
朝著復古越野風又進了一步
改裝了低把、端子鏡、柵欄大燈
配上安納斯的多功能胎
視覺上真的不錯
182 小麥聖誕車聚追焦
台七乙追焦
但...
改完不到一個月
雨天閃三寶直接低速20噴掉
改裝品直接報銷
回復小黑麥2.0配置
小黑麥4.0
為甚麼會有小黑麥4.0
在四月底輕檔車俱樂部的淨灘活動
提早了一天下墾丁
在大鵬灣外的台17上
因為修補的坑洞
前輪直接被彈飛
雙手也被彈離手把
接著就從外車道
衝進內車道再黏上分隔島
幸好反應夠快
硬是抓回手把減速
擦撞上分隔島的速度沒那麼快
所以人只有擦挫傷
而膝蓋直接幹上分隔島
縫了四針
骨頭沒事
但車子
車頭燈那因為直接幹爆分隔島的綠牌
加上原廠用料
真滴單薄
非常悽慘阿
歷經三個禮拜的車行待修排隊
再加上兩週的動工
完成了小黑麥4.0
阿~不對
這是車行老闆組完可以發動就被我騎出門兜風的照片
還有儀表跟土除沒上去啊
完工的是...
超級有自己風格的小黑麥
CB風格的LED大燈
越野寬把
全新CNC切削的三角台
儀表沒有換新
原廠沿用
前叉校正
今年底預計在拆下重灌油
這次大修
材料錢近1W2(上下三角台8000、大燈+越野寬把+一些小零件約4000
工資約1W6 (含台南到東港救車2000、前叉+輪框校正和拆裝工資
3W公里大保養 4500
行車紀錄器7500
共近四萬塊
至今里程到了38280公里
也在手上2年整的時光
油錢+保養+小改裝+4.0大改版
一共花了11W左右
看似花了不少錢
但
小黑麥不曾在路上顧路過
每趟長途旅行
都能放心地騎著出門
熄火的通病不曾遇過
用心的照顧
也才能將生命安全交給她
不是嗎
人車的羈絆就是如此簡單
這是我的小黑麥照顧經驗談
兩年來的故事可以寫出一大篇
下次有空再來寫旅行篇
敬請期待
另外在說一個小故事...
在文章一開始說的那位壞朋友
在我入手小黑麥後
她家的小麥因為開店被打入冷宮
在去年上北部生活時
問了她的麥在哪
結果被丟在路邊半年
終於有一天有空
去幫她找車子
整整一層灰阿
費了好一番功夫才牽出來
原以為只有電瓶沒電、汽油劣質而已
結果...
油管脆化 直接從油箱漏油阿
外加車子有裝防盜系統
給了鑰匙沒給防盜的感應扣
直接不用發動
牽了兩公里的車回到她開的咖啡店
交給隔壁車行大整理
人生哪來這種孽緣
互相糟蹋十多年
嘖嘖
本文最後由 aloneme 於 2020-9-4 00:1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