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

来源: 宋元智 2019-1-28 22:00 只看這個作者 只看大圖 |閱讀模式
126 44243
國土面積不大的新加坡,在交通規劃方面卻相當先進,根據 WHO (世界衛生組織) 統計,擁有亞洲國家名列前茅的超低交通意外死亡率 (3.6/每 10 萬人),值得同樣地狹人稠的台灣借鏡。 7Car<小七車觀點> 受到台灣意美汽車之邀前往新加坡參加 Subaru 堅手到底總決賽、新加坡車展、 EyeSight 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體驗及 Subaru Forester e-BOXER 試駕等活動,在工作之餘考察當地交通,向讀著們分享。

本站在新加坡採訪期間,除搭乘接駁巴士外,以步行為主要交通方式,因此首先介紹對當地行人環境的所見所聞。新加坡屬於先進國家,交通規劃以人為本,廣設平整、連續而寬廣的人行道,並提供無障礙空間。

新加坡是大英國協會員國,因此車輛靠左通行,在行人穿越道的配置上,也參考英國設計,享有行人庇護島 (refuge island)、 Z 字兩段式穿越道 (staggered crossing)、加高式穿越道 (raised crossing)、折線標線 (zig-zag marking) 及黃色燈球 (refuge beacon) 等設施,加上長期宣導車輛必須讓行人優先通行搭配嚴格的執法,步行相當安全。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5345
▲無號誌路口的行人穿越道不緊貼路口,讓支道車輛可以安心觀察幹道來車,幹道車欲轉入支道時也有空間可讓行人先行而不致於阻礙後方來車,受惠於車身拉直,行人也較不會被 A 柱死角遮蔽而發生意外。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5257
▲為了讓車輛提早注意前方有無號誌行人穿越道,新加坡政府在車道畫上折線式標線讓駕駛產生車道縮窄的視覺效果,並在穿越道兩段設置閃爍黃色燈球搭配標誌。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3473
▲在部分車速較高、車流量大或視野較差處,導入加高式穿越道 (raised crossing) 與路面提醒字樣,使來車必須確實減速。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151
▲在非行人動線處設置植栽與標誌,將行人導引至安全處過馬路。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9317
▲在斜交路口處,新加坡政府將行人穿越道設置於最短路徑,至於國內常用的斑馬線位置則劃設讓道標線,讓支道車輛安全觀察幹道來車,行人也能放心過馬路。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2737
▲在多車道數單行道的路口,中央設置行人庇護島來分隔行車方向,也讓行人無需跑步過馬路,行動較慢者可稍作停歇。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防堵汽車駛入行人庇護島及人行道,新加坡也設置許多金屬柱 (bollard) 來阻擋。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6784
▲在雙向通行的重要幹道路口,設置 Z 字兩段式穿越道 (staggered crossing) ,行人一次只需通過一側,讓對向車輛繼續行駛。行人到達庇護島後,運用欄杆讓行人面向來車,兼具安全與效率。

一個城市要進步,方便而涵蓋率的大眾運輸可說是基本配備,新加坡擁有 5 條捷運共 119 個車站,公車也十分常見,礙於行程有限未能詳細體驗,不過仍觀察出許多設計的用心。

新加坡公車街道不會像國內留下路肩,使當地公車無需頻繁切換車道,緊貼外側行駛,公車專用道也僅會設置於最外側車道,保障乘客與騎士的安全。在空間足夠的路段,公車停靠區享有專屬的空間,出入口動線也經過計算,讓公車依序進站停靠。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2140
▲腳踏車停放區設置在公車站牌旁,方面民眾轉乘,提高搭乘意願。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2042
▲公車系統在新加坡相當發達,提昇載客效率的雙層巴士在都會區行駛也不成問題。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6675
▲路幅足夠處不會設置路肩或機慢車優先道,反而是讓公車行駛於最外側,避免頻繁切換車道帶來的風險。圖中公車停靠區擁有內縮空間,讓公車靠站不會影響後方來車,進出站動線也經過計算,司機可平順匯入主線。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2465
▲公車停靠區運用植栽讓行人僅能在安全處候車及上下車。

為了維持交通順暢,抑制私人運具也是必要手段,新加坡政府對車輛總數實施管制 (Vehicle Quota System, VQS),車主購買新車後還須向陸路交通管理局 (Land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LTA) 申請效期 10 年的擁車證 (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COE) 。

機車約為 S$3,789 (約合新台幣 86,135 元)、商用車約為 S$27,001 (約合新台幣 613,814 元)、排氣量不足 1.6 升或最大馬力小於 130 匹之客車 S$25,501 、排氣量超過 1.6 升或最大馬力超過 130 匹之客車 S$31,001 (約合新台幣 704,977 元) ,若總額有釋出空間方可順利取得,成本可謂相當高昂。

新加坡駕照也不像台灣一般容易取得,根據網路查詢資料顯示,除了需花費 4~6 個月外,費用也高達新台幣 3~5 萬元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7653
▲新加坡考照與擁車成本高昂,換來順暢的交通與高水準的用路人。

國土面積不大的新加坡,設有環繞與穿越各地區的多條高速公路,開放各式汽車與排氣量超過 50cc 的機車通行,小客車與機車速限 70~90km/h ,公車與巴士速限 60km/h ,小貨車與小巴士速限 60~70km/h 。新加坡高速公路以英文簡稱識別,如 PIE (Pan Island Expressway) 泛島高速公路、 MCE (Marina Coastal Expressway) 濱海高速公路及 SLE (Seletar Expressway) 實里達高速公路等。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6865
▲新加坡無車種分流政策,機車排氣量達 50cc 以上即可行駛高速公路。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6141
▲新加坡騎士在高速公路進行俗稱鑽車縫的「車道分割」(lane filtering),於車流量大時直線騎在車道分隔線上超車,汽車駕駛也有默契的前後對齊讓機車順利向前,加快紓解擁塞。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7918
▲新加坡高速公路隧道內並未禁止變換車道,當然機車也可合法行駛,雖天氣炎熱卻無國內缺氧窒息疑慮。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973
▲陸路交通管理局 (Land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LTA) 派員騎機車巡察高速公路。

新加坡的市區平面道路也充滿規劃巧思,首先是貫徹車向分流與車速分流,沒有禁行機車也沒有兩段式右轉,而遍佈全國的 ERP (Electronic Road Pricing) 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建立起上路就需繳費的「使用者付費」模式,規定所有車輛都在前擋風玻璃駕駛座側安裝感應器,讓駕駛人上路前為了減少費用就得規劃路線,減少無謂的繞路。

新加坡大多數街道都是單行道,車道寬度不大,也沒有設置路肩,路邊停車格亦十分少見。容易造成回堵的紅綠燈在新加坡非大型路口處,都被停止標誌 (stop sign) 或讓路標誌 (give way sign) 取代,形成順暢的都會區車流。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4937
▲新加坡實施 ERP (Electronic Road Pricing) 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只要上路就必須繳交通行費。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4020
▲安裝於前擋風玻璃駕駛座側的 ERP 感應器。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7253
▲雙向多車道路口設置不影響直行車的右轉專用車道,讓轉彎車安心待轉,右轉車道往前對齊分隔島則杜絕國內常見的插隊情形,也不會讓直行車誤入右轉車道而需在路口緊急變換車道,製造危險。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3397
▲幹道設置的獨立無號誌右轉專用車道,路樹高度也隨之遞減,讓欲右轉的車輛有安全空間等待並觀察對向直行車。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8897
▲新加坡多數非大路口使用停止標誌與標線取代紅綠燈,停止線劃設在車道邊緣讓支道車能有最佳視線觀察幹道來車,安全匯入。值得注意的是,在需要停等的路段,車道寬度不會過寬,避免國內常見的插隊情形發生。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2280
▲圖為新加坡街頭一處共享電動車站。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8313
▲設於路邊的停車格之間設置外推人行道或植栽 (built out kerb) ,增加車輛與行人間的視線,也避免違規停車。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4882
▲圖中室外平面停車場汽車每小時收費 S$1.2~2.4 (約合新台幣 27~54 元) ,機車每小時收費 S$0.2 (約合新台幣 4.5 元) ,相當便宜。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3202
▲圖中鬧區的路邊停車格汽車每小時收費 S$2.4 (約合新台幣 54 元),機車每小時收費 S$1.2 (約合新台幣 27 元),不過需申請有效證件 (coupon) 才可停放。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8292
▲在新加坡劃設雙黃線(等同國內紅線禁止臨時停車)或折線標線等路段違規停車,不僅會收到罰單,也會導致車輛輪胎被上鎖,圖中路段解鎖費用為 S$200 (約合新台幣 4,539 元)。

短暫的新加坡出差行程,在工作之餘進行的考察不只是「妖受讚」而已,更讓人感受雖然當地與國內同樣地狹人稠,卻透過用心的規劃讓土地發揮最大作用,加上嚴格的考照與執法,營造安全的交通環境,非常值得相關單位借鏡,讓台灣朝更高度的文明邁進。

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746
▲熱帶國家常見午後雷陣雨,一名腳踏車騎士行駛在車道中,對後方來車比手勢示意換車道,後方汽車駕駛放慢速度禮讓,展現對生命的尊重。

給個讚

讚: 5.0
讚: 5
  發表於 2023-2-22 12:06
讚: 5
  發表於 2019-2-4 02:29
讚: 5
  發表於 2019-2-3 17:31
讚: 5
  發表於 2019-2-3 11:25
讚: 5
  發表於 2019-1-31 00:39
參與人數 23紅利點數 +116 收起 理由
sh920909 + 1
chiashien + 5 交通制度、硬體設施完善,民眾有共識.
nickzhuang + 5 感謝分享
yanminghou + 5 感謝分享
PallasChiron + 5 感謝分享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116

收藏
收藏4

網友回覆151

跳到指定樓層
回味一下

下雨天真的是交通系統的考驗
在台灣 車道分割=鑽車縫的飆車族
而且還不讓的~
呵呵~~看看國外~~再看看國內的.....


官員: 國情不同

給個讚

讚: 5.0
讚: 5
  發表於 2019-2-1 19:22
讚: 5
牠們只會假考察真旅遊而已  發表於 2019-2-1 10:01
讚: 5
牠們只會假考察真旅遊而已  發表於 2019-2-1 10:01
讚: 5
哈哈~~  發表於 2019-1-29 07:57
5#
Dr.康 2019-1-29 00:43 只看這個作者
感謝分享沒有地大物博 只有用心規劃 新加坡交通考察紀實2736
6#
alesiX 2019-1-29 00:57 只看這個作者
在台灣.....車道分割.....
門都沒有,老子塞車,你也跟我一起塞.....
想要早點離開車陣,你慢慢等....
真搞不懂,一堆車塞在路上對駕駛人有什麼意義?
一定要一起塞?
導入新加坡這套方案我完全認同

但是...
新加坡有車位才能買車 台灣沒車位沒錢也讓他貸款買車
新加坡違規停車重罰 台灣違規停車輕罰
新加坡酒駕重判 台灣酒駕輕判一堆累犯
新加坡引進F1大賺觀光財 台灣飆車危險先禁再說
過度民主造成人民 道德素養低落 守法觀念薄弱
政客毫無建樹+國庫財務赤字 政府不會放棄汽車稅金這塊肥肉的

短期內要改變 除非第3勢力崛起 別讓藍綠執政 台灣未來才有希望

給個讚

第3勢力湊進來也只是 藍綠 變成 RGB三色而已 最多學學皮毛 路上線畫歪歪的 好像就有做事惹 本質還是沒救 台灣的交通已經不單純是交通規劃問題而已 是近50年來 全省普遍走鐘的 都市計劃 失能所造成的 看看日本或新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9-2-5 01:51
我覺得台灣導入什麼國外沿用的大多沒什麼好處,因為都會歪調。感覺台灣滿適合當制度破壞者,讓大家看到美好的制度會有什麼壞處。 不要期待第345678勢力,那是給一些想從政鑽洞用的說明詞,只是多一群政客而已。 政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9-1-30 18:37
樓主說得好,但是目前還是只有藍綠政黨,第3勢力還不見蹤影。所以交通無解=看一下全台灣每個地區的道路有沒有並排停汽車,就知道新加坡的作法,放在台灣很難實施。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9-1-30 13:39
說的好,針針見血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9-1-30 13:08
參與人數 1紅利點數 +5 收起 理由
kulodog + 5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5

8#
atto 2019-1-29 03:00 發文來自手機 只看這個作者
這樣的圖文並茂解說心得 對比某位民代使用公帑出國考察繳交的三字[妖壽讚]報告  讓我不禁擔心你的生命安全  請立即補上不自殺聲明

給個讚

讚: 5.0
讚: 5
  發表於 2019-1-30 14:01
讚: 5
  發表於 2019-1-29 14:43
讚: 5
夭壽贊 XDDDDDDDDDDDDDDD  發表於 2019-1-29 09:19
9#
pooy 2019-1-29 05:22 只看這個作者
感謝版主大大分享跟教學
10#
foxlee 2019-1-29 07:59 只看這個作者
台灣光是要開出路口就很難看到來車了,一堆車停在路口兩側......

給個讚

讚: 5.0
讚: 5
  發表於 2019-1-31 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