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yang72524 於 2013-5-13 11:57 編輯
早上5點多醒來盯著氣象局網站的衛星雲圖
要衝??不衝??雲雨帶好像都在南部、今天沒事那就衝吧!!
心想如果在埔里前下雨就打道回府
8點到吳鳳工專前的微笑雞肉飯吃早餐、補充一整天的體力
和平的比較好吃(純個人感覺)
濁水溪年平均逕流量約60億立方公尺,因坡陡流急、水質渾濁等因素,導致水資源之利用頗受限制。由於濁水溪豐枯水期水量懸殊,過去濁水溪下游沿岸農民多利用竹、木、石、土等結成蛇籠、倒笱、草石壩等簡陋引水設施,沿濁水溪各自引水灌溉,豐水期每逢暴雨時,洪水流量集中而快速,這些簡易攔水設施常遭沖毀且搶修不易。而濁水溪河水高含砂特性常導致渠道淤積影響輸水功能,以致豐水期亦常發生河川有水而農田卻缺水灌溉情事。 枯水期由於雨量稀少河川流量銳減,又適逢第一期稻作插秧期,農民在引水困難導致灌溉水量不足情況下,常以抽取地下水方式補足水量。另沿海地區養殖業興盛,且農田於此多為灌溉系統所不及,其用水多以抽取地下水為主,長期未經管制的結果已造成沿海一帶地層下陷、海水入侵等負面影響。 隨著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用水標的漸漸改變,民生用水的質與量之需求不斷提高,加上雲林離島工業的開發,工業用水需求甚為迫切。因此,建置永久性攔水構造物,並增供地面水、減抽地下水,以緩和沿海地區地層下陷,解決濁水溪長久以來的水資源利用問題,為集集共同引水工程計畫的重要使命。 集集攔河設置於濁水溪林尾隘口,係集集共同引水計畫所稱之永久性攔水構造物,為濁水溪水資源統籌調配之總樞紐,年可掌控二十億立方公尺以上之可靠水源,配合營運管理系統及水源調配機制之實施,以滿足農業、工業及民生用水之需求。簡言之,集集攔河堰係「以水資源管理為手段,配合工程設施及靈活有效之調度機制,提高濁水溪流域水源使用效率,以滿足各標的用水。」
水里 遠方雲層頗厚
台14 偶而可見陽光、心裡還竊竊自喜、殊不知~~~~
人止關
碧湖、隱約感覺不妙了
過霧社後不到5KM、飄下細雨、不管了、還是衝吧!
穿起雨衣繼續前進
過清境後能見度往往不到10米
騎到這真的受不了、停下來把雨鞋、羽絨衣、冬天手套全上身
快凍僵了~~
昆陽
回程看到一票大概10個人左右的速克達團在此集合拍照
雨越來越大
6:25出門 11:40抵達
中間除停嘉義吃早餐外、嘉義武嶺4小時直達
更猛的來了、不知從哪開始騎上來的4人車隊、等等還要滑到埔里回台中坐車回台北
天殺的這種氣候、連黃羊下山我都怕怕、何況騎單車哩!!~~~
溫度7.5度,拍完照趕緊下山才是道理~~~~
不怕人的鳥~~~這是啥鳥啊!!~~~
再次拜訪同學民宿、可惜沒事先約好、不在、殘念~~~~
回程順路參觀 車埕火車[size=1.2em]園區
目前規劃的很不錯又乾淨
年初不幸被祝融吞噬的日式檜木屋
水里有名的董家肉丸、但不合我的胃口、以後無緣了
回程到嘉義找好友們聊天、卡唬爛
回到台南快9點、總共495KM~~還真的有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