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

来源: 新聞 rOsS.W 2025-3-3 15:35 只看這個作者 只看大圖 |閱讀模式
1 2082
重點快速看:

・Xiaomi 15 Series 國際版發表,電量相較中國版本有所縮減。

・Xiaomi 15 持續打造 AI 功能,提供包括 AI 寫作、AI 語音辨識、AI 搜尋與 AI 創意助理等功能。

・國際版 Xiaomi 15 深度整合 Gemini 功能,可存小米筆記、日曆與時鐘應用功能,並提供 3 個月 Gemini Advanced 訂閱試用期。

・Xiaomi HyperOS 2 系統升級,帶來 PC 與 iOS / macOS 無縫跨設備互聯體驗、全新跨設備相機等新體驗。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4119

隨著 MWC 2025 正式展開,小米也正式將國際版的產品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發表會上發表。其中最受矚目的,自然就是今年的年度旗艦 Xiaomi 15 系列。而隨著中國大陸的發表會再接續到 MWC 的發表,很快的台灣也將會在 3/7 舉辦新品發表會,並且同步啟動了新品品鑑會的預約與抽獎活動。

屆時 JORSINDO TECH 也將會前往第一時間帶給大家第一手的產品訊息。

影像實力再升級 Xiaomi 15 Series 正式亮相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4409

做為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首發的系列,Xiaomi 15 Series 的國際版本帶來 6.36 吋的 Xiaomi 15,搭配更有復古相機設計感的最高階 6.73 吋的 Xiaomi 15 Ultra - 當然,也還是有繼續與徠卡合作打造新一代小米的行動攝影系統。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1289

首先,主打全能表現與 71.2mm 寬、8.08mm 薄與 191g 重,可輕鬆一手掌握的標準款 Xiaomi 15,這次航太級鋁合金中框標榜更耐用強度提升 33% 擁有 IP68 防水耐候,並且強調手感滑順的 Unibody 一體式設計與 50:50 配重。

除黑、白與相當典雅的綠色版之外。Xiaomi 15 還有一款看起來非常炫,採用熱彎玻璃工藝呈現特殊流光效果的「液態銀色(Liquid Silver)」版本。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8049

6.36 吋更窄僅 1.38mm 黑邊的全螢幕 CrystalRes AMOLED 螢幕。具備有 2,670 x 1,200 解析度(460ppi)、峰值亮度高達 3,200nits 與 1-120Hz 的可變更新率支援與 3D 超聲波指紋辨識機能。

電量部分則為 5,240mAh(相較先前中國發表的 5,400mAh 有些調降),並搭載 90W HyperCharge 有線快充與 50W 無線充電規格。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419

與徠卡合作的最新攝影系統部分,從等效 14mm 到 120mm 的三主鏡頭皆為 50MP 解析度。主鏡頭則是融入 7P 非球面高透鏡,具備抗眩光塗層與 f/1.62 大光圈的 Summilux 光學鏡頭。

搭配光影獵人 900 感光元件,則是可提供等效 23mm、28mm、35mm 焦段的專業級攝影體驗。0.6x 超廣角鏡組的部分則為 50MP、f/2.2 光圈。長鏡頭的部分,這次的 Xiaomi 15 的等效 60mm 望遠鏡頭,採浮動長焦鏡頭並支援具備 10cm 的長焦微距與 OIS 防震的拍攝能耐。正面挖孔的前鏡頭則為 32MP 畫素。

拍攝功能部分,Xiaomi 15 還帶來主鏡頭 0.6 高速街拍與可自動偵測的夕陽人像智慧拍攝功能。錄影功能方面則是全焦段具備 Dolby Vision 4K 60fps 錄影,主鏡頭則是可進一步提供 8K 30fps 的高解析錄影規格。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4009

來到最高階個人最期待的 Xiaomi 15 Ultra。與標準版一樣,也就是在基本的白、黑機身顏色外,還提供了特殊的材質與配色版本 - 也就是致敬經典相機的黑銀版本。

小米將航太級玻璃纖維與 PU 皮革無縫融合。搭配更為無縫隆起的圓形相機模組搭配猶如相機觀景窗的「Ultra」標示,整體營造出了相當有專業攝影風格的氛圍。此外,Xiaomi 15 Ultra 不僅「中看」而且也「中用」。這次採用了第二代的小米龍鎧架構與小米龍晶玻璃 2.0,讓耐摔強度提升了 16 倍,而且也依然提供了 IP68 的耐候能力。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6584

螢幕的部分在 3,200nits 亮度與 1~120Hz 可變更新率的規格方面與標準版相同。不過 Xiaomi 15 Ultra 的螢幕則是來到 6.73 吋(522ppi)的大小。升級到了更快 50% 螢幕熄滅解鎖速度的螢幕下 3D 超音波指紋辨識。

電力方面國際版雖然沒有到陸版的 6,000mAh,但也有 25 小時影片播放續航的 5,410mAh 與 90W HyperCharge 有線快充。無線快充的部分則是比標準款更高,來到 80W 的規格。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2121

相機系統的部分,Xiaomi 15 Ultra 依然搭載強悍的 1 吋 Sony LYT-900 等效 23mm f/1.63 徠卡主鏡頭,並且支援等效 23mm / 28mm / 35mm 可變焦段與 14EV 的高動態範圍。主鏡頭則是與等效 70mm f/1.8 支援長焦微距的徠卡浮動長焦鏡頭,還有等效 14mm f/2.2 的超廣角鏡頭皆為 50MP 的感光元件畫素。

搭配 200MP、1/1.4 吋、等效 100mm、f/2.6  的超級潛望長焦鏡頭,將可與主鏡頭一起提供 4K 120fps 的錄製能耐。導入 10-bit Log 錄製規格的同時,Xiaomi 15 Ultra 也成為 Android 首款具備 ACES 色彩標準的機型 。則是都讓 Xiaomi 15 Ultra 整體等效 14mm 至 200mm 的光學級變焦攝影系統的實力更令人感到期待。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9794

針對 Ultra 系列每代基本上一定會大玩特玩的攝影配件部分,小米也再度為 Xiaomi 15 Ultra 帶來包含徠卡相機標誌性的紅色裝飾環與可拆卸快門按鈕手把,具備 67mm 濾鏡轉接與 2,000mAh 外接電池的專業攝影套裝配件。

Xiaomi 15 系列國際版於 MWC 發表,台灣 3/7 登場4448

Xiaomi 15 與 Xiaomi 15 Ultra 皆搭載新世代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還導入 Xiaomi IceLoop 翼式環形冷泵散熱系統與 Xiaomi lceLoop 3D 雙通道翼式環形冷泵散熱系統。並且採用 LPDDR5X 記憶體與 UFS 4.1 儲存規格規格。CPU 效能相較前代可以在效能提升 45% 的前提下,還能降低約 52% 的功耗;GPU 則是 44% 效能提升與 46% 功耗降低。

Xiaomi 15 國際版將有 12GB + 256GB / 12GB + 512GB 雙版本;Xiaomi 15 Ultra 則為 16GB + 512GB / 16GB + 1TB。建議售價則分別為 999 歐元起與 1499 歐元起。以海外價格沒有太多變動的前提下,相信 3/7 來到台灣時,應該也會提供與先前接近的價格區間表現吧?





圖片來源:小米 本文最後由 rOsS.W 於 2025-3-3 17:55 編輯

收藏
收藏0
Ross Wang 關關觀點

網友回覆1

跳到指定樓層
2#
pooy 2025-3-4 07:43 只看這個作者
感謝版主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