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MAHA在2014年米蘭車展推出排氣量320CC的R3車款,
全世界對於這台車都有高度的期待。

在歐洲開賣後,台灣山葉也決定引進R3而台灣山葉也在今天舉辦發表會,將公開R3的真面目與售價。

承襲R DNA的YAMAHA R3

台灣建議售價238000元,
即日起開始接單七月份交車。

黃牌級距車款,自從2012年開放行駛快速道路&部分高架路段後,
銷量便不斷的往上提升其中自家推出的TMAX 530 銷量更是排名第一。

有別於TMAX 530的休旅風,
台灣山葉將R3定位在想要感受騎乘樂趣&都會代步使用車款。

將販售目標鎖定在20~29歲的顧客,
平實的價格讓消費者可以輕鬆擁有。

R3也承襲了YAMAHA R系列的設計理念,
結合速度感、高性能、讓人吸引目光的外型而誕生。

本次R3推出的三種色系。
三款車色動態實拍圖



日本原廠工程師解說

本次邀請到日本R3設計團隊的長野 拓也先生替媒體解說。

R3在概念車款時所設定的取向為每天都可以騎乘的仿賽車款。

採用短行程設計,讓引擎在高轉更順暢
並列雙缸的321CC引擎,曲軸相位為180度,
採用鍛造活塞與滲碳連桿,可以發揮出42匹馬力

為提供更高的燃燒效率,
R3採用12孔噴油嘴提升汽油的霧化效果。

針對高轉速行駛時的進排氣設定採用DOHC雙凸輪引擎,
能夠改感善高速時的排氣不順。

汽缸採用無缸套鋁矽合金汽缸在散熱傳遞上更為均勻,
並搭配上輕量化的鍛造活塞&滲碳處理的曲軸連桿。
原廠就已達成高強度與輕量化的設計。

全車重量為167KG且前後配重比例達到1:1,
車身搭配鋼管編織車架前叉內管粗細為41MM。

後搖臂採用不對稱形式來設計,
針對馬力傳遞與過彎穩定性來做提升。
讓駕駛者可以有更輕快更安心的操駕感。

多元數位液晶表顯示,
帶給使用者更多更即時的行車資訊。

本次R3推出後還可以選配三項實用性的配備。

運動版風鏡比原廠風鏡稍短,
但配色將作燻黑處理讓你的車頭風格更為強烈。

運動版燻黑風鏡實照圖。

個人化單座蓋可以讓你的R3更加的賽車化。

超有質感的單座蓋。

有別於以往的防倒球,
跟著R3推出的保護支架。
具有現代感且不突兀的保護你的愛車。

根據原廠車殼線條所設計的保護架。
實車拍攝介紹

本次拍攝車輛車色為RACE BLUE配色。

本次台灣山葉引進的車款為無ABS車款,
但台灣山葉表示會針對市場狀況再評估後續是否會再推出ABS車款。

前煞車為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298MM浮動碟盤。

從後面看到來令片對於碟盤的咬合面積其實還蠻大塊的。

RACE BLUE 配色鋁合金鑄造輪框,
搭配樹枝狀輪幅造型讓人越來越想掏錢買單啦!!!

前叉搭配KYB 41MM正立式前叉壓縮行程為130MM。

前土除土封上更有防護片保護避免過多砂石附著在內管上,
可以有效延長前叉耗材壽命。

充滿濃烈仿賽風格的車頭中央為定位燈。
面對車頭左方為近燈、右方為遠燈,
車輛近燈為全時點燈設計。

定位燈使用傳統燈泡。

大燈裡燈泡上方含有遮光罩設計,
讓行駛中的大燈視線不會造成對向來車的不舒適。

車頭支架以鎖附的方式固定在車台上。

多功能液晶表(展示車無電瓶不能發動)。

R3鎖頭同樣具備龍頭固定鎖功能。

右手開關為引擎斷電開關(紅色)、引擎電發開關。

左方開關為
前方紅色超車燈開關
遠近燈開關
方向燈開關
喇叭按鈕

總泵為方型油杯側推式總泵。

總泵活塞大小為11MM。

方向燈同樣為傳統燈泡使用。

側邊車殼為一體式車殼設計相當的有質感,
搭配上特殊設計R3字樣代表著這台車將會帶給你不同的感受。

引擎前方為水冷排設計,
但原廠無水冷排護網購買後要自行加裝。

排氣管前段角度設計實拍圖,
引擎代號為2MS00。

排氣管下方則是機油濾心&二次油氣回收罐。

引擎側邊離合器蓋上印有YAMAHA字樣。

機油添加蓋上印有YAMALUBE的標記,
用正廠機油才夠正!!!

機油交換量為1800CC。

油箱容量為14公升。

車輛副水箱位於油箱下方非常容易辨識。

缸頭上方同樣配有缸頭溫度感知器。

引擎下方則有國際檔位提示。

R3的排氣管有做獨特的防燙護片,
有別於以往的全包覆式R3以雙片式設計來應對。

從側邊看過去其實還蠻好看的。

R3的後避震為KYB 單槍中置避震,
作動行程為120MM。

可惜R3的後避震器設計並不是多連桿機構設計。

後碟煞為單向單活塞卡鉗。

搭配碟盤為220固定式碟盤。

另一邊後齒盤上放護齒固定蓋也設計得相當特殊。

前輪規格:110/70-17 M/C 54H 後輪規格:140/70-17 M/C 66H 輪胎型號為MICHELIN Pilot Street H。

後座單座開關鑰匙孔為坐墊左下方。

坐墊下備有隨車行車工具。

坐墊下置物空間也是不大,
只能容納一件輕便式雨衣。

在下午動態試乘開始時,
先由台灣山葉官方教練團做一次路線示範。

緊接著就由今天的騎乘編輯[strike]變態[/strike]阿筌來做騎乘。

R3大鵬灣賽道騎乘心得
第一次的賽道體驗再配上R3 就像是第一次跨上FZR般,內心中迴盪著一股感動
首先,R3的外表跟大小就像是600cc等級的跑車 一坐上車,780mm的座高,上車後,膝蓋可以微彎平穩著地 而只有167kg的車重,使得車身推起來感覺十分的輕盈 再加上較高的手把配置與較低位置的腳踏,令人感覺像是坐在一台街車上 這樣的感覺令人安心了不少

進入賽道體驗之後 可以明顯地發現R3跟R25的不同 R25屬於高轉高扭力,因此低轉速域的表現稍微差了點 而R3則改善了這個狀況,雙缸321cc所提供的42P馬力輸出 使得低轉速時有著不小的扭力,這點讓加速方面獲得了極大的改善 引擎振動在高速時會伴隨著高轉速出現 不過跟其他廠牌的同級車款相比,R32的震動...
進入高速彎時,R3有著不俗的表現,用較高的時速進彎也不會有太多的晃動 可惜出彎補油時就會發現,前避震下沉的量感覺有點多,而後避震則會有點小跳 這點使得前後避震顯得些許的不太協調,不過表現依然不俗

進入低速彎時,輕巧靈活的車身使得過彎凌厲 不過要注意一點,由於前避震動作行程較大,腳踏位置又較低 只要車速過快的時候,就會容易磨到腳踏或是鞋尖
總而言之,R3的外表亮眼帥氣,性能表現的十分傑出 而售價23萬8(不含牌險),可以說是非常的親民 老實說,除了沒錢之外,我還真的想不出什麼理由可以拒絕買這麼一部好車 你如果對R3心動的話,就趕快行動吧 就像YAMAHA 官網的標語 Revs your heart !!
2015 YAMAHA YZF-R3 規格表: 排氣量:321c.c. 引擎形式:並列雙缸水冷雙凸輪軸四汽門引擎 缸徑 x 行程:68.0mm x 44.1mm 壓縮比:11.2 : 1 最大馬力:31kW (42PS) @ 10750rpm 最大扭力:30Nm (3.0kgf-m) @ 9000rpm 供油系統:燃油噴射式 點火系統:電晶體控制點火 起動方式:僅電啟動 變速系統:國際六檔濕式離合器 最終傳動:鍊條傳動 車台形式:鑽石型車台 前懸吊:KYB 41mm 正立式前叉,行程130mm。 後避震:KYB 單槍中置避震器,行程125mm。 前煞車: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98mm 浮動碟。 後煞車: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20mm 固定碟。 前輪規格:110/70-17 M/C 54H 後輪規格:140/70-17 M/C 66H 油箱總容量:14L 長 x 寬 x 高:2090mm x 720mm x 1135mm 座高:780mm 軸距:1380mm 最低離地高:160mm 車重:169kg
SG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