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SYM 野狼300 CR 深度測試報導

singer 2015-4-6 20:16 3446人围观 編輯精選

IMG_9676.jpg

前言

2014年8月底就發表的野狼300車系, 一直拖到2015年3月才正式上市
讓外界對野狼300上市延宕的原因諸多揣測

原廠表示, 新上任的董事長是技術底出身, 對品質的堅持更為嚴苛
特別要求研發單位再度重新檢視產品, 並進行服務體系的整併, 以達成顧客滿意的目標

事實上, 我們在寫評測時, 前前後後接觸到很多不同版本的野狼300
在大架構不變的前提下, 有些細節與配色一直在改變與進步
本篇深度測試報導使用的車輛為正式上市的量產版本
相信會最接近各位的真實感受


外觀
IMG_9637.jpg



千年傳統, 全新感受

以三陽機車最受歡迎的野狼車系為名,
用全新的車架設計與引擎打造的野狼300, 可說是三陽60年來的進化與轉變
復古的街車造型配上英倫Cafe' Racer風格, 也正好搭上近幾年的復古風潮
IMG_9603.jpg


利用白色折線勾勒車身曲線, 讓車身帶有輕盈的流線律動
油箱上的白色折線讓人有向後延伸的加長感, 也修飾了油箱前端的肌肉味
IMG_9601.jpg



從油箱正上方看去, 寬大的油箱前段有幾分街車的風味
畢竟野狼300與Cafe' Racer版共用油箱, 這方面就不苛求了
IMG_9639.jpg



車尾的單座蓋與車頭的小風鏡互相呼應
方中帶圓的尾燈與圓形方向燈, 配上雙槍後避震
這才是復古車款的真味啊
IMG_9595.jpg



單座蓋上的數字60, 表示三陽機車創立60周年的紀念
只要把單座蓋前方的兩顆六角螺絲鬆開, 單座風味的Cafe' Racer立刻變成雙座版本
IMG_9618.jpg



為了搭配Cafe' Racer復古色系, 前土除採用消光色處理
配上亮黑色的前叉外管, 更有一番風味
IMG_9659.jpg




野狼300的前叉口徑為37mm, 這尺寸就算與進口重機相比也毫不遜色
預載, 阻尼均不可調整
IMG_9466.jpg



原型頭燈配上小風鏡, 一整個就是徹底復古風造型
IMG_9656.jpg



騎士視角

原廠為了迎合市場需求, 並未做出太極端的Cafe Racer設定
僅加裝了小風鏡與利用配色點出復古感
也留給車主極大的發揮空間
IMG_9660.jpg


為了貫徹復古造型, 野狼300採用經典的雙環表
雙表中央的連接部分, 採用髮絲紋表面處理增添質感

在現代的科技配備需求下, 搭配液晶顯示來提供車主更多資訊
IMG_9662.jpg


左邊為速度表, 右邊為轉速表
轉速表下方的液晶螢幕, 除了顯示油量外
也顯示目前檔位, 方便車主掌控狀況
DSC04698.jpg


最終版本的野狼300CR, 儀表框採用亮黑色處理, 手把固定座也變更為黑色
(之前的版本採用電鍍色)
IMG_9642.jpg



儀表背光採用淡藍色, 配上紅色指針相當有爽度啊!!
IMG_9969.jpg



前輪採用10幅設計的鋁合金輪圈
且為了凸顯輪圈的美感, 野狼300的前煞車系統僅採用單碟設計
IMG_9598.jpg



野狼300的鋁合金輪框也為國產檔車首創
先上色後再用CNC機台切銷, 創造出雙色復古質感
近距離仔細觀看, 還可以看到CNC修出的刀痕, 實在相當漂亮
IMG_9625.jpg



前煞車採用288mm的浮動碟盤配上輻射對四卡鉗, 煞車力道相當線性
且煞車皮材質較為硬朗, 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與碟盤完全磨合
IMG_9564.jpg



輻射卡鉗的鎖點為108mm, 與義大利知名品牌Brembo相同
方便車主自行改裝更大的碟盤與更棒的卡鉗
IMG_9421.jpg



左手開關除了超車燈, 遠近燈切換, 方向燈與喇叭外
還多了雙黃警示燈開關
IMG_9623.jpg


右手開關則為引擎熄火, 大燈切換與電動啟動按鈕
IMG_9624.jpg



前煞車拉桿為四段可調設計, 可符合不同手指長度的騎士
油缸部分與同門的T3相同
IMG_9665.jpg




採雙油門線設計, 可更精準的控制油門
並降低車輛爆衝的危險
IMG_9666.jpg



中央簍空的後齒盤與經典雙色10幅輪圈相襯
超級有味道啊
IMG_9615.jpg



原廠後避震為五段可調式設計
IMG_9617.jpg


後煞車為單向單活塞卡鉗配上固定式碟盤
IMG_9422.jpg


活塞尺寸為33.5mm
IMG_9428.jpg


搭配1/2英吋口徑的後煞車總泵, 手感(腳感) 相當不錯
IMG_9464.jpg



後卡鉗固定座中央發現預留輪速感應器鎖點
可預見未來應該會推出野狼300 ABS版本
IMG_9426.jpg



上市版本的椅墊採用灰色類麂皮坐墊皮
觸感與乘坐感受均佳
IMG_9576.jpg



坐墊下帶鎖的安全帽掛勾與置物箱開關整合為一
初使用可能會有點不習慣, 但設計概念相當棒
IMG_9620.jpg



為了讓野狼300的整體造型更符合當年的經典車型
全段採用白鐵排氣管, 並在尾段採用金屬拋光處理

但為了符合國內的排氣管防燙蓋法規
原廠利用大量的隔熱棉與雙層金屬結構來降低表面溫度
IMG_9651.jpg



為了提升質感與耐用度, 電源走線採用塑膠軟管包覆
可防止電線直接在陽光下曝曬造成硬化, 也可避免雨水接觸造成接觸不良
IMG_9646.jpg


水冷引擎的副水箱位於引擎左側
套上與引擎外殼同色的塑膠造型外蓋後, 更具有一體感
IMG_9647.jpg



金屬霧面的腳踏總成質感相當好
踏板上的橡膠塊則可減少引擎傳來的震動
IMG_9648.jpg



離合器線最前端採用金屬材質套管, 讓走線更為順暢
IMG_9645.jpg




引擎
IMG_9573.jpg
採用與T3相同的278.3cc水冷OHC四氣門引擎
點火時間與凸輪角度均與T3相同
話雖如此, 透過進氣岐管長度的不同與排氣管的改良
野狼300的引擎出力比同門的T3更大



野狼300 / T3的水冷四行程四氣門引擎採用斧型曲軸設計
並配有反向平衡軸, 以消除引擎的一階震動

SB 300的四閥及平衡軸示意圖.jpg
小教室:

什麼是一階震動?
就是震動頻率跟引擎轉速成正比的震動, 大多來自活塞上下運動而產生
單缸引擎通常透過平衡軸來消除, 多缸引擎則透過引擎夾角來消除一階震動




汽缸頭為OHC單凸輪軸四氣門設計
未配置最新的滾針搖臂有點小小可惜
IMG_9430.jpg



ECU供油電腦為日本京濱(KEIHIN)製品
IMG_9395.jpg



採用10孔噴油嘴, 霧化效果相當不錯
IMG_9403.jpg



點火高壓線圈位於引擎正上方
可以有效縮短高壓導線的距離, 提高點火效率
IMG_9392.jpg


野狼300原廠搭配NGK CR8E火星塞
IMG_9451.jpg





水箱位於前叉後方直接撞風處, 主水箱蓋在右側外露式的設計, 方便車主自行DIY
IMG_9585.jpg




為了提升這顆278.3 cc引擎的中低速扭力輸出
SYM新研發的偏心三角排氣管功不可沒
(後面有這支排氣管的詳細解釋)
IMG_9590.jpg



由馬力數據圖中看出(藍線是野狼300, 紅線是T3)

配上共振腔的偏心三角排氣管後,
3500轉到4500轉這段馬力輸出比T3稍大
雖然在5000轉到6500轉這段馬力比T3略小
但6500轉以上的馬力就比T3好不少
甚至9500轉極限轉速的馬力也更為出色
SB300共振腔提升高低轉馬力.jpg



實測馬力圖
由圖上可發現, 從7250轉開始到9500轉的馬力都呈現高原狀
最大馬力為24.86匹, 最大扭力為2.42公斤米
SB300dyno1.jpg



相較於T3實際測試的輪馬力22.44匹來看
野狼300比T3多了2.4匹馬力啊
235240rif4rhd1n2hph561.jpg



排氣管
IMG_9415.jpg

從網友的討論中, 大家對野狼300的排氣管共振腔非常感興趣
尤其是同樣的引擎, 配上這支排氣管的輸出有著明顯的提升
到底共振腔的運作原理是什麼呢?


野狼300的排氣管分為前後兩段, 且為不鏽鋼製品
前段是引擎排氣口到共振腔, 後段則是純尾管
IMG_9450.jpg




排氣管尾段的重量為4.8公斤
IMG_9446.jpg


排氣管前段的重量則為2.9公斤
IMG_9448.jpg



用砂輪機把共振腔切開
IMG_9474.jpg


排氣管中央則為觸媒, 一共分為三段
IMG_9476.jpg


從引擎中排放出來的高溫廢氣, 會經過第一道, 第二道和第三道的觸媒反應
以減少引擎廢氣中CO, HC和NOx的含量
但, 越多的觸媒表示排氣阻力越大, 引擎性能也會受到影響
IMG_9479.jpg


因此, 三陽的工程師們利用共振腔的方式增加排氣管的有效長度與容積
降低觸媒對馬力的影響
IMG_9483A.jpg


簡單利用線條表示共振腔的運作方式
紅線表示從引擎排出來的廢氣, 到觸媒末端後碰到縮小的管口後, 有部分的氣體形成反射波
黃線則為反射波進入共振腔, 在共振腔內繞一圈後被擠出, 恰好形成一股吸力把廢氣抽出
IMG_9483B.jpg


尾管的設計也頗有學問

當廢氣進入尾管的第一氣室後
利用縮小的金屬管導入第三氣室, 再繞回第二氣室
再從第二氣室直通排出
IMG_9487.jpg


為了調整出最佳的引擎馬力與優美的排氣聲浪,
每個氣室的體積和金屬導管的位置必須不斷的調整
IMG_9490.jpg



設定好的排氣管, 必須在三陽研發部內的半無響室進行聲音頻譜分析
DSC_8190_2048.jpg



利用半無響室的設備, 來測量並計算怠速, 中速, 加速與高速的音頻與音量大小
DSC_8178_2048.jpg



經過儀器的分析, 可以知道排氣管中有哪些雜音
有經驗的排氣管調音師會根據頻譜資料再度進行調整
mufller.jpg


當然, 聲浪與性能常常是天平的兩端
這也是引擎RD與排氣管調音師最大的衝突點

為了保有最佳性能與達成野狼300大家聽到的排氣聲
原廠把第一氣室通往第三氣室的連通管末端改為擴散管
IMG_9498.jpg


如此一來, 可以兼顧動力輸出與排氣聲浪
也就是大家現在聽到的野狼300排氣聲
IMG_9494.jpg


野狼300CR版排氣聲浪

[Youtube]d9vQVLp7Dr4[/Youtube]



爆音版排氣聲浪
[Youtube]LxiUEZ55bnk[/Youtube]



變速系統

SB 300離合器及6檔變速系統.jpg
變速箱配置與T3相同, 為六速常時齧合式變速箱
根據我們的實測

一檔極速: 68km/h
二檔極速: 96km/h
三檔極速: 127km/h
四檔極速: 145km/h
五檔極速: 160km/h
六檔極速: 未計測

其中六檔是超比檔, 適合長途巡航時使用
六檔5250轉的表速約為100km/h
5500轉的表速則為110km/h


利用GPS儀器測試的結果
時速表顯示145km/h時, GPS則為128km/h

估計野狼300CR版的真實速度約在GPS的140~145km/h左右
IMG_3914.jpg




前齒的齒數為13齒
IMG_9408.jpg


後齒的齒數為42
IMG_9410.jpg


野狼300原廠即配備日本DID的鍊條, 規格為520
IMG_9454.jpg


為了提高鍊條的耐用度
野狼300選用高一級的油封鍊
IMG_9459.jpg


前齒盤下方配有檔位顯示器
IMG_9414.jpg



檔位顯示採用接觸式顯示
IMG_9469.jpg



車架
IMG_9461.jpg
野狼300採用了雙搖籃式車架, 將引擎置於車架正中央
並大量採用高張力鋼管, 不僅重量大幅減輕, 車架強度也獲得提升
使得引擎動力可以更直接完整的傳給後輪



經過電腦模擬計算後,
野狼300的雙搖籃式車架的受力平均, 無明顯的應力集中點
1.jpg



至於前幾天網友質疑的後搖臂的避震器鎖點問題

根據研發部的說明, 考慮到若加寬後搖臂寬度, 勢必排氣管的位置要更往外移動
且因排氣管尾管的重量較重, 儘量將重量集中在車身軸線上, 也可獲得更好的操控性
此外, 靠內縮的排氣管也使得野狼300的傾角更大, 對於操控也有正面的幫助
IMG_9653.jpg
耐用度部分, 研發部門表示
避震器的後搖臂支點經過數萬公里的實際測試後, 並無發現安全問題




操控
IMG_9834.jpg


跨上野狼300, 第一印象是輕巧好騎
僅有148kg的空重, 配上27匹最大馬力的動力輸出
在山路的騎乘頗富樂趣

單指最大馬力而言, 當然是多缸車相對佔較多優勢
不過, 單缸車的最大優點除了好保養之外
其實較輕的引擎本體重量與相對充沛的中低轉速動力
反而更適合市區與通勤使用
IMG_9916.jpg



野狼300的引擎扭力帶相當寬廣, 2500rpm開始即可發揮大單缸的優勢
整體而言, 3500rpm以上才會有較活潑的表現

6500轉以上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震動, 從腳底和把手傳給騎士
隨著轉速漸高, 引擎震動卻依然維持在可接受的範圍,  一路直到紅線斷油
與以往野狼125相比較, 震動的抑制與動力的提升, 均有長足的進步
IMG_9949.jpg


試車過程中, 拉到五檔一萬轉恰好超過時速表160km/h的刻度
用前面GPS的誤差推測, 此車的極速估計在真實速度140~145km/h之間
以300cc單缸引擎的表現而言, 已經相當優秀
IMG_9821.jpg



傾角檢證

前輪左側: 可完全吃滿胎
DSC04701.jpg


前輪右側: 可完全吃滿胎
DSC04699.jpg



後輪左側: 約剩下5mm滿胎
DSC04704.jpg



後輪右側: 約剩下5mm滿胎
DSC04702.jpg


當接近野狼300的最大傾角時
踏板下方的小螺絲會先磨到地板, 以提醒騎士注意安全
DSC04706.jpg



大燈

經典的圓形大燈, 照射的範圍非常均勻
車前方完全是一片亮
IMG_9973.JPG


遠燈則非常集中, 60W的大燈亮度讓前方一片光明
IMG_9974.JPG



測試近燈+遠燈的亮度
IMG_9976.JPG



儀器實測

近燈的最大亮度為116 Lux, 且在車前10公尺處
右側1.5公尺寬的亮度則為104 Lux
這種亮度在60W/55W的H4大燈上實屬少見
IMG_9979.JPG


遠燈的亮度則集中在右側1.5公尺處
車前15公尺的亮度仍高達126 Lux, 車前20公尺處的亮度也有100 Lux
真的是車前一片光明啊
IMG_9978.JPG



試乘心得
IMG_9758.jpg
以復古街車的眼光來看,
剛性足夠的車架, 配上穩定的前叉與偏軟調的後避震, 才是正確的設定方向

騎乘的樂趣並不是比拼過彎可以壓多低, 彎中速度可以有多快
而是靈活度高的車體與容錯率高的操控, 才是復古街車最富有樂趣的地方

要外型有外型, 要動力有動力, 要操控有操控
野狼300的配置可說相當完整, 該給的配備也一樣不少
雖然首批沒有配備ABS系統有些可惜, 不過對於強調自我風格與喜歡改裝的朋友來說
沒有ABS反而可以更肆無忌憚的大改特改, 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野狼300規格表
長寬高: 2030 x 780 x 1090mm
軸距: 1345mm
最低地上高: 150mm
引擎形式: 四行程水冷OHC四氣門單汽缸引擎
排氣量: 278.3cc
空車重: 148kg
裝備重量: 169kg
前煞車: 對向四活塞幅射卡鉗+288mm浮動碟
前胎尺寸: 110/70-17
後胎尺寸: 140/70-17



更多圖片
IMG_9561.jpg


IMG_9562.jpg

==============這是一條邪惡的分隔線================

很多人在討論野狼300價格的問題, 也有很多人質疑為什麼我們對價格隻字未提

我們認為
車輛本質是最重要的基礎, 如果東西不好, 就算很便宜賣你, 你也不一定會要
所以, 我們每篇評測文章都把重點放在"本質"上
如果東西不行, 剩下的就不用談了不是嗎?
先決定這個東西你喜不喜歡, 其次才是價格
也才能讓我們以公正的立場來評測一台車

此外, 每個人對價格的敏感度也不同, 每個人的選擇和價值觀也不一樣
大家覺得物超所值就會去買, 大家覺得價格不合理就會抵制
這些就留給市場機制去決定, 我們就不插手了 (笑)

舉個例子吧
未命名-1.jpg

未命名-3.jpg

未命名-4.jpg

未命名-6.jpg

未命名-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