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網友問到能否做這兩台車的評比 雖然在這兩台車設計之初, 鎖定的消費族群就不太相同 Z1-125比較偏重於首次購車的年輕族群, 有個性有自我風格的學生族 Address V125ss 比較偏重於市區通勤, 以及喜歡日本原汁原味的上班族群 ![]() 不過, 如果把重點放在"10吋胎", "小車身", "斜板車種", "下懸吊" 這幾個條件 這兩台車其實還是有蠻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外觀比較 儀表 兩台車的儀表均有 速度表/時鐘/總里程/旅程計算/油量表等資訊 Address V125ss的儀表與日規板幾乎相同 儀表中央顯示車速 ![]() 與Address V125ss相比 Z1-125的儀表多了引擎轉速表與電瓶電壓表 且將引擎轉速放在儀表的正中央 ![]() 左手開關比較 Address V125ss的遠近燈切換開關為兩段式設計(近燈/遠燈) ![]() Z1-125的遠近燈切換開關則採用三段式設計(近燈/遠燈/超車燈) ![]() 右手開關比較 兩者的大燈開關皆為三段式設計, 可分別控制定位燈與大燈 ![]() ![]() 大燈比較 Address V125ss的大燈瓦數為35W/35W ![]() Z1 125的大燈瓦數則為60W/55W ![]() 大燈光型比較圖 Address V125ss的大燈光型 ![]() Z1-125的大燈光型 ![]() 前煞車/懸吊比較 Address V125ss的前叉口徑為30mm 前煞車採用單向單活塞卡鉗, 配上160mm的圓形碟盤 煞車力稍嫌不足 ![]() Z1-125的前叉口徑為31mm 前煞車採用單向雙活塞卡鉗, 配上205mm的浪花碟盤 煞車力的表現還不賴 ![]() 前置物箱比較 Address V125ss的前置物箱相當寬大 形狀屬扁長型, 放本雜誌是綽綽有餘的 ![]() 為了閃避加油口的位置 Z1-125的前置物箱形狀為短厚型 ![]() 實際採用900cc的方型綠茶罐進行比對 Address V125ss需要用點力氣才能塞進去 ![]() Z1-125則可輕鬆放入 ![]() 加油口與電瓶 Address V125ss的油箱位置在後座屁股下方 加油口則位於坐墊下方, 加油時需把坐墊打開 雖然犧牲了部分的便利性 但較大的油箱開口可以有效降低加油時汽油噴出的機率 此外, Address的油箱位置比引擎高 可讓汽油依靠地心引力主動流入噴油嘴中 也不需要在油箱內配置汽油泵浦 ![]() Address V125ss的電瓶則放在騎士腳踏下方 ![]() Z1-125的電瓶放在後座乘客的屁股下方 且配置了ECU斷電防盜系統 ![]() 位於前置物箱旁的加油口 透過七合一鎖頭的控制 僅需轉動鑰匙即可打開 ![]() 傳動箱外蓋 傳動箱外蓋仍保留腳踩起動桿是Address V125ss的一大特點 萬一電瓶沒電無法使用啟動馬達發動引擎時, 還可用腳踩起動的方式救急 ![]() Z1-125的傳動箱 則與大多數五期噴射機種相仿 已無腳踩起動桿的裝置 ![]() 後輪胎/懸吊比較 Address V125ss與Z1-125的後輪規格皆為100/90-10 Z1-125的後避震為預載三段可調式 Address V125ss則不可調整 ![]() ![]() 坐墊下空間比較 (馬桶空間) 這是Address V125ss的馬桶大小 ![]() 這是Z1-125的馬桶大小 ![]() 放在一起比一比 ![]() 有人可能會說....這有什麼好比的 Z1-125看起來就大很多啊~~~ 一定是完勝... ![]()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試試看 M2R J2-SV 3/4安全帽 放進Address V125ss的置物箱 ![]() 再加上手套和雨衣 幾乎擠到快要滿出來 ![]() 如果是換成Z1-125的置物箱呢? 先放入M2R J2-SV ![]() 雨衣和手套可以輕鬆的放入旁邊的空間 ![]() 果然是Z1-125的置物箱比較大齁??? ![]() 不過, 如果今天換成全罩式安全帽 狀況還是一樣嗎? Arai Profile, 尺寸XL 可輕鬆的放進Address V125ss的置物箱中 ![]() 一樣的安全帽放進Z1-125的置物箱中 ![]() 我們發現..... 坐 墊 無 法 蓋 上 ![]() ![]() 把安全帽換成國產 M2R F2C Address V125ss一樣可輕鬆放入 ![]() M2R F2C放到Z1-125的置物箱中 ![]() 一樣是沒辦法蓋上坐墊 ![]() ![]() 我們認為, 置物箱的大小並不是只有用眼睛看 要找到最合適每個車主的使用習慣才是恰當 載貨能力測試 身為一個愛好機車的網友 有時候買一箱機油回家自己換也是很合理的 ![]() 我們就來試試看腳踏空間的大小吧 Address V125ss 可輕鬆放入一箱機油 ![]() Z1-125也一樣輕鬆放入 ![]() 對大學生來說, 幫[strike]正妹[/strike]學妹修電腦也是很常見的 [strike]通常電腦修完之後就可獲得好人卡一張[/strike] 機車是一定要可以載電腦的啊 Address V125ss 載電腦主機沒有問題 ![]() Z1-125載電腦主機也沒有問題 ![]() 不過, 有網友提到 台灣南部的鄉親們 有的時候會產生一些特殊需求....... 所以光這樣測試是不夠的!!!!! 比如說, 南部鄉親最喜歡拿速克達載瓦斯 ![]() ![]() Address V125ss 可輕鬆放下一桶瓦斯 ![]() 不過, Z1-125就沒有這麼順利了.... 瓦斯桶剛好被坐墊下的隱藏掛勾檔住 ![]() 所以, 瓦斯桶沒辦法塞進Z1-125的前方踏板空間 ![]() 又有網友發問.... 有時候在外面租屋 免不了會有一些大型家具要搬運 到底誰比較能載貨呢? 比如說566公升的家庭號超大冰箱!!!! ![]() 最後的結果是.... singer,如果你要檢視本文章隱藏內容請回覆 動力比較 Address V125ss的噴油嘴非常特殊 採用專利的DCP噴射系統 把汽油泵浦與噴油嘴合而為一 不僅體積小, 耐用度也非常優良 ![]() 更不用擔心若忘記加油, 可能會導致汽油泵過熱故障的問題 穩定度非常高 經過馬力機實測, 後輪的輪輸出約為7.71匹馬力 ![]() SYM Z1-125的動力心臟則是將GR車系的引擎大幅強化 配上新設計的汽缸頭, 軸承式搖臂與加大的進排氣門 以2氣門引擎榨出12匹馬力, 直逼4氣門車種 ![]() 配上125cc速克達少見的八孔噴油嘴 霧化效果相較於前代兩孔油嘴而言, 有大幅提升 ![]() 經過馬力機實測, 後輪的輪輸出可達9.35匹 相當威猛 ![]() 騎乘姿勢 對於身高號稱160cm的騎士來說 不管是Address V125ss還是Z1-125 雙腳都沒辦法平貼地面 ![]() ![]() ![]() 若車手身高為170cm 則兩台車都可以平貼地面 ![]() ![]() 雙人騎乘 有的時候, 也是會順便載一下一起下課(下班)的學妹(女同事) 我們實際模擬雙人騎乘的畫面 給各位網友參考 ![]() 以車身尺寸來說, Address V125ss的尺碼較小 (全長1748mm) 雙載時的前後座距離會比較靠近 不過市區內短途通勤的狀況下, 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 Z1-125的全長為1800mm, 比Address V125ss多了52mm 雙載的空間較為餘裕 ![]() 各位可以比較一下, 兩台車前後座的雙腿彎曲程度 可以發現兩台車是有些微不同的 ![]() 騎乘感受 兩位試車手在山路上試乘Address V125ss與Z1-125 並將操控感受真實呈現 試乘中均進行相互交換騎乘 使騎乘心得更為客觀 ![]() 試車手: 阿冰 Address V125ss操控心得 ![]() 較小的車身在都市之中迴轉半徑小 過彎進巷弄十分靈活且穩定 前90/90-10 過彎時轉向非常輕巧 後輪100/90-10 提供穩定的且較大的傾角 前後避震採用舒適化設定一般道路上 對於台灣的路面跳動處理得很好 但是在山路之中對於剎車與出彎補油的 前後重心轉移會稍微慢半拍 前剎車採用單向單活塞卡鉗 對於普遍競爭對手採用單向雙活塞卡鉗略遜一籌 如有在山路騎乘的車友們建議升級剎車皮或是升級卡鉗 車身與日本設計相同採用圓弧式曲線設計 精緻迷你化的車身可成功達到輕巧省油好操控 Z1-125操控心得 ![]() 起步有力加速力道十足尾速一般 針對假日休閒出外活動是一輛平價又可以滿足的好車 前後100/90-10的配胎增加了過彎的穩定性 搭配上雙槍預載可調後避震讓我在騎乘時感到十分穩定 前碟煞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非激烈操駕下已足夠使用 坐墊有針對前後座設計 前座坐起來舒適且不擁擠 坐墊的斜角設計讓我在過彎座重心轉移時 大腿服貼在座墊上感到非常安心 後座雙載也不擁擠長途乘坐也非常舒適 但停車時後座的腳尖(使用飛旋踏板)會頂到小腿肚會讓人感到不自在 試車手: 阿飄 Address SS操控心得 ![]() Address V125ss歸類為都市代步小車 充沛的低轉扭力適合延綿多彎的山路、或紅綠燈頻繁的市區內騎乘。 原廠的懸吊配備在日常通勤上來說都是相當舒適好用,跑山路的話卻略為偏軟, 如果換上較硬的避震,會讓人有一種的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再壓下去一點的感覺。 穩定度與靈活性是大眾公認的優良, 在騎乘上會感覺車子好像是自己的手腳,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在跑 或許這就是車架設計上的優良傳統吧? 制動方面,採用小尺寸單碟配上單向單活塞卡鉗,在通勤上相當好用, 但跑起山路時卻會讓人感覺制動有點不足。 如果要與Z1-125比較的話 Address V125ss的動力上相對稍嫌不足,當油門全開到動力輸出上的反應會有點遲疑! 不過Address V125ss較為輕巧的車身,讓騎士騎乘時更無負擔,特別適合女生。 Z1操控心得 ![]() Z1在操控上,靈活度相當高且容易上手,車體的重心配置上也蠻平均的, 不管是想代步或熱血一下,都是非常適合的。 動力上Z1非常的有力,油門一開,動力就隨傳隨到。 懸吊方面前後避震都有足夠的預載力, 面對進彎前的急剎車和過彎中也都不會有軟腳的感覺。 過彎頃角之大,一點都不輸給12吋車種 而習慣側掛過彎的車友,座椅的側邊面積相當大,過彎時可當作油箱一樣倚靠著。 制動方面,原廠配備單向雙活塞卡鉗配上205mm單碟,一般跑山時所需的制動力相當足夠。 操控心得總結: Address V125ss與Z1-125的山路表現都相當出色 不過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騎乘感受 ![]() Address V125ss的軸距短, 車身輕 雖然原廠煞車力道不足 但是較深的傾角在山道上的表現仍然非常過癮 Z1-125強勁的動力與硬調的雙槍後避震 再加上給力的前煞車系統 很適合入彎前大力煞車, 出彎時大補油門的騎法 這兩台車如果一起跑山路 就像下面這張圖啊啊啊啊~~~ ![]() 這根本是AE-86對上Cappuccino嘛!!!!! 油耗表現實測 出發前, 先將兩台車的油箱都加滿95無鉛汽油 ![]() 並且將油箱加到將幾乎滿出來為止 這是Address V125ss的油箱 ![]() 這是Z1-125的油箱 照片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油面 ![]() 這次的測試由台北的士林官邸出發 ![]() 一路爬上仰德大道, 直奔中山樓 ![]() 繼續接陽金公路往上爬到馬槽橋 ![]() 接著走巴拉卡公路往淡水方向 ![]() 到了淡水天元宮 ![]() 為了減少試車手體重和灌油門方式造成的誤差 旅途中兩人不斷的交換騎乘 ![]() 最後回到加油站把油箱再度加滿 跑相同的路線 Address V125ss的碼表顯示59.7km 使用約1.12公升汽油 平均油耗約為53.3km/L ![]() Z1-125的里程表顯示距離為62.4km (咦? 使用約1.47公升汽油 平均油耗約為42.5km/L ![]() 規格比較表
謝謝各位收看 希望對要買車的網友有所幫助 ![]() ![]() |